微观信息管理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作者:谢阳群  页数:432  

前言

  20世纪中期,数字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催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信息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而且还是一场产业革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革命,或者更准确地说信息革命,推动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出现。这次产业革命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作为一种资源的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国策,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像组织大工业生产一样来组织大规模的信息活动,此举极大地推动了信息产业化的进程,并在传统的农业产业、工业产业、服务产业之外又催生了一个新型的产业——信息产业或第四产业。事实上,在许多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已发展成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第一大产业,这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从工业社会迈人信息社会。在人类历史上一直起主导作用的物质和物质活动开始让位于信息和信息活动,信息成了信息社会中的战略资源,而一直居于从属地位并呈隐性状态的信息活动则成了信息社会中人们的基本活动乃至主要活动。我们知道,物质和物质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们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资料,而信息和信息活动的根本作用却在于改进管理和优化决策,以使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能得到更为有效地利用。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降低物、能的损耗,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或直接生产各种信息产品及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是信息社会有别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物质和能量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和将来,人们更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水平已成为决定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正因如此,现代竞争的重点正从争夺物质资源转移到争夺信息资源上,这是当代科技发展、经济活跃和社会进步的象征。

内容概要

  本书试图采用这些框架把信息民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构建,并将全书划分为信息管理基础理论、微观信息管理、宏观信息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未来四大部分,但因书中只涉及到前两大部分,故取名为《微观信息管理》。本书的体系结构只是一种初步尝试。应该说明的是,在体系结构问题上笔者采纳了科学的创始人C.贝尔纳的主张,他在进行科学学研究时提出,不必为科学学下一个非常严格的定义,也不必对科学学的研究范围规定得太具体,以免限?科学学的发展。在概念问题上,笔者以恩格斯的教导为准则。恩格斯在研究生命问题时指出:“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要想真正详尽地知道什么是生命,我们就必须探究生命的一切表现形式,从最低级的直到最高级的。可是对日常运用来说,这样的定义是非方便的,在有些地方简直不能缺少的;只要我们不忘记它们的不可避免的缺点,它们就无能为害。”同时也借鉴了了,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即并不刻意追概念的绝对精确,而注重解决实质问题,不生面追求名词术语的完全规范化,只力求为人们提供能够普遍接收的思想工具,力求在?高认识层次上求得统一,并利用术语对照的方式来对处理非科学化的习惯用语。

书籍目录

前言1 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1.1 信息的定义 1.2 信息与物质、能量和意识 1.3 信息与感觉、知觉和思维 1.4 信息与载体和媒体 1.5 信息的层次 1.6 信息的楞关概念 1.7 信息的分类 1.8 信息的性质 1.9 信息的质量 1.10 信息的数量 1.11 信息论、信息科学与信息方法2 信息资源与信息管理 2.1 资源 2.2 信息资源 2.3 信息资源的要素及其性质 2.4 信息、组织与环境 2.5 信息管理 2.6 信息资源管理 2.7 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2.8 信息管理的学信体系3 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1 从科科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 3.2 从信息管理到信息系统 3.3 从因特网到内联网 3.4 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实践 3.5 记录管理 3.6 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 3.7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工具4 信息生命周期的管理 4.1 信息生命周期 4.2 信息用户与信息需求分析 4.3 信?源的性质、分类与信息收集 4.4 信息处理与信息组织 4.5 信息存储与检索 4.6 信息传递 4.7 信息利用 4.8 信息处置5 信息人力资源管理 5.1 人员管理系统 5.2 心理测量 5.3 人员激励讨论会 5.4 指定导师 5.5 确定职业路径 5.6 时间管理6 信息技术管理 6.1 信息技术管理概述 6.2 计算机技术 6.3 通信技术 6.4 网络管理 6.5 信息系统7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7.1 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7.2 信息系统?发的生命周期 7.3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7.4 信息系统规划 7.5 信息系统计划 7.6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11.2信息科学  仙农信息论虽然取得了成果,但是它仅仅单纯从量的角度来描述信息,因此又有很大的局限性。至少有三个重要的问题,它未能够解决:一是语义问题(语义信息或意义信息)。任何信息源发出的信息除了有一定量的大小外,还具有一定的意义。5分钟的广播节目,不论是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从仙农信息论来看,信息量是一样的,但是它们的意义却大不一样;二、语用问题(语用信息、价值信息、有效信息)。它是指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被接收者接收后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即信息的有效性问题。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接收者,价值可能不同。同样的信息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价值可能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考生甲收到“甲已被录取”和“乙已被录取”这两条消息时,从信息量上看完全一样,但是从考生来看,显然前者的价值比后者要大得多;三、模糊信息。仙农信息论中给出的是对概率信息的定量描述,它是由普通集合(经典集合)的测度来定义的,但是客观世界还存在着另一种界限不明、模糊不清的事件,如“多云”、“头痛”等就是一些无明确界限的模糊概念,反映这一类事件的信息叫模糊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出现的和需要处理的模糊信息日益增多,但是这类信息显然不能用仙农理论来处理。  仙农理论的局限性,以及信息重要性的增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迫使人们开始对信息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作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关于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模型来说明。图1-18中给出的模型是由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以及把它们联系在一切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抽象系统:对象的运动状态和其变化方式是本体论意义的信息,被主体感知的该对象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而由主体所发出(或表达)的主体思维(也一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代表着主体的意志)也是一种认识论意义的信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微观信息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书不错,下次还光顾
  •   考研用的
  •   很好,感觉还可以,正版书,也便宜。
  •   质量很好 很实用的一本书
  •   还好吧 但愿有所收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