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4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作者:欧阳文珍 页数:306
前言
1999年我担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老师,在一次普通的课堂讨论中,学员们对于中小学生品德状况的发言引起了我的关注。课后我连夜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问卷,对前来培训的中小学校长、教师以及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在236份有效问卷中,认为改革开放20来我们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的有225份,认为国民受教育水平提高了的有227份,确认国民道德水准提高了的仅仅只有3份。也就是说有95 9/6以上的人肯定这20年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受教育水平提高了,而道德水平没有提高,甚至是下降了。虽然这次调查由于这部分样本的特殊而存在着一个外部效度问题,但结果仍然让人感到震惊。 出于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职业敏感,我随后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20世纪中后期全球正在为共同的道德问题所困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和道德危机:青年一代精神迷茫、信仰动摇、消极颓废、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每况愈下:犯罪、吸毒、酗酒、暴力、纵欲……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教育培养了一批“利欲熏心、精神颓废、道德沦丧而又技艺高超的野蛮人”。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1994年在世界发展首脑会议上警告:“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社会和道德危机。” 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业社会的工具理性文化对科技的过分张扬、学校教育对智育的过分强调以及当代占统治地位的科技人才观,是全球道德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就人的生存来说,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和对精神世界发展的向往,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内驱力。所以德育作为促进人类自身不断发展的社会工具,不能不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充盈与和谐,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既是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合乎人性的要求,也是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的必然选择。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内隐学习、内隐记忆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在对以灌输式为代表的传统德育反思的基础之上,论证了关注个体幸福的德育目的的合理性,提出了德性养成的心理学思想。系统梳理了自皮亚杰以来国内外学者有关品德心理的研究,详细介绍当代西方认知、关怀、价值教育、价值澄清等道德教育的模式。最后,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原则之下,建构了积极关怀的品德教育模式和品德矫正模式。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德育目的心理学新论 第一节 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德育目的 第二节 重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目标:关注个体幸福 第三节 个体幸福来源于良好的态度与行为风格第二章 内隐记忆与德性养成 第一节 从无意识、无意记忆到内隐记忆 第二节 内隐记忆对于品行的制约作用 第三节 内隐记忆(学习)对于德育工作的启迪第三章 儿童品德发展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第二节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 第四节 吉利根对于道德发展性别差异研究第四章 品德养成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以语言为媒介的德育方法 第二节 榜样的示范作用的心理分析 第三节 奖赏与惩罚的教育途径第五章 灌输式德育反思 第一节 灌输式德育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灌输式德育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心理学视野下的灌输式德育分析第六章 德育模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第一节 关于德育模式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二节 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 第三节 以人为本创立德育新模式第七章 认知性品德发展模式 第一节 柯尔析格的道德教育发展观点 第二节 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情景的讨论法 第三节 柯尔伯的“公正团体”的理论与实践第八章 关怀模式 第一节 关怀模式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诺丁斯的母爱式关怀的道德教育模式第九章 价值澄清模式 第一节 价值澄清理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价值澄清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价值澄清理论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 第四节 价值澄清理论的评价与启示第十章 价值教育模式……第十一章 积极关怀的品德教育模式第十二章 积极关怀的品德矫正模式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在德育的目标上,一成不变地延续了涂尔干的主张,只重视德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德育的最大失误恰恰是超越育人这一基本功能,而过分注重其社会功能;不重视人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时而重视其政治功能,时而又重视其经济功能,惟独不考虑德育的育人功能,致使本来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和以人为中心的德育过程,显得空泛苍白。冯建军博士的剖析是: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德育观念中折射出来的是一种适应论或工具论的倾向,即要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来制定。反映在这句话中的深层意识是:个人与社会相比是次要的,教育由政治、经济来决定,政治、经济具有主体的价值,教育和个人只具有工具的价值。因此我国的教育目的从培养“政治人”到培养“经济人”,直到最近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完整的社会人”,就反映了这一教育观念。另外他还指出:传统的儒家思想是强调“礼、义、仁”的社会规范改变人性,也促使德育功能社会本位的倾向根深蒂固。②事实已经一再揭示这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德育只是一厢情愿地制定学习规范,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考虑学生的社会生活,那么这样的道德教育模式注定要被抵制。为了抵制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中片面的追求德育的社会功能,鲁洁提出了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原则,这是德育理论研究中的可贵的探索,值得我们关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