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

出版时间:1997-12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佟洵 编  页数:37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佟洵同志多年来,专注于清朝宫廷史,北京地方史、宗教史的研究,现在,她又主编了《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一书,对人们了解佛教,以及在其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绚丽多彩的寺庙文化现象,很有帮助。    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反映人们世界观的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印度,公元前后(西汉末、东汉初)传播到我国中原内地,4世纪初期至中叶传播到北京地区。佛教教义宣传“十二缘起”和“四谛”,用所谓的“三世两重因果”说明生死轮回的道理,用苦、集、灭、道来说明世间和出世两方面的因果关系,以及达到涅槃解脱的途径。所以,归根结底,佛教的产生和发展,和人们感到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的自我意识分不开。

作者简介

佟洵,女,1945年出生,大学本科,教授。研究方向:北京宗教与文化。主持过国家级项目子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北京市教委项目3项;现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教委项目2项;发表论文55篇,专著5部(主编5部),译著1部;获北京优秀哲社二等奖2项,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1项,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北京市统战理论研究基地专家委员会专家。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档案系副教授,燕京研究院西方文化与宗教研究所成员。

书籍目录

序前言一、佛教与中国  (一)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教义    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佛教的基本教义  (二)佛教传入中国及影响    佛教在中国初传时期状况    佛教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急剧发展    中国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    佛教多元化发展二、北京地区的佛教寺庙与部分名僧  西山潭柘寺 俗称千古传——潭柘寺  千年戒台寺 天下第一坛——戒台寺  后海十刹 独存广化——广化寺  都市梵宇 弘慈广济——广济寺  古刹遗踪难觅 隆福寺街留名——隆福寺  苏州街旁万寿寺 兴废沧桑四百年——万寿寺  千载隋皇塔 相轮云外观——天宁寺  清朝大钟寺 明代古钟王——大钟寺  十方普觉寺 卧佛展慈容——卧佛寺  碧云古寺 绮丽壮观——碧云寺  法华梵刹 风云风证——法华寺  佛牙古塔照婆娑 灵光古刹众生朝——灵光寺  ……三、佛教小常识后记

章节摘录

  西山潭柘寺 俗称千古传  北京潭柘寺尽人皆晓,此乃俗称却鲜有人知。盖因其名几度更迭:“先名嘉福,后名龙泉”,亦名大万寿寺、岫云禅寺……,皆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独俗称“潭柘名,传久不衰”,享誉中外。(见《帝京景物略》)  潭柘寺正名岫云寺,位于京城西部潭柘山麓。潭柘山“古有龙潭,柘林,因得名焉”。其址“在京都正西七十里”,今门头沟区东南部。“山本来自太行,冈连西山”,属太行山余脉,宝珠峰南麓,旧志称为“神京之右背”。此山“险峻叠岫,唬干云霄,挹抱回环,山献重岭复,特称幽粤,名迹最久”。“潭柘山怀有古刹,俗呼潭柘寺,随山而名之”。山与寺彼此依存,交相辉映,结下不解之缘。(见《潭柘山岫云寺志》)  提起潭柘寺的来历,有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据《潭柘山岫云寺志。梵刹原宗》。载,潭柘寺基址“本青龙潭”,此潭是个“海眼”,有巨龙雄踞其中。名僧华严禅师天天到青龙潭边讲经布道,青龙被佛法感化,闻听禅师欲在此开山建寺“龙即让宅”。一天晚上,它呼风唤雨,把乱石磷峋的龙潭化为平地。天亮后,“青龙避去”,水深千尺的青龙潭,一夜之间夷为平地。阳光照耀之下,但见地面上“两鸱吻涌出,今殿角鸱也”(鸱吻古来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华严禅师当下大兴土木,并将两鸱吻安置在大雄宝殿的殿顶之上。不久,“琳官弘建,法席肇兴”,华严禅师被尊为是寺开山第一代祖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文章写得很详细
  •   介绍性图书,还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