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经济学看哲学与经济学之互动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彭学农  

内容概要

马克思在经济学和哲学的融合中走向历史的深处,创立了历史叭物主义,这意味着从定社会关系出发的总体性经济哲学视角的形成,这意味着制度分析已内化于经济分析中,主流经济学把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崇拜的传统发展到极致,建立了以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为基础的演绎性经济学说系统。在哲学对传统理性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经济学中了现了反叛理性主义传统的老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诺斯试图把个人主义算计与历史辩证法结合,但他不能把握历史辩证法从一定社会关系出发的总体性视角。全球化时代的矛盾和困境,全球性的生态运动,对以制度主义为代表的经济学一实主义运动提出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

作者简介

彭学农,1965年生于江西宜丰,现任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主要从事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哲学和生态哲学的教学与研究。1984年到1991年在厦门大学哲学系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其后留系任教。1998年到1999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访学,1999年到2002年就学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并获得博士学位。曾主讲过多门课程,参编过多部教材,发表过多篇论文,涉猎过多个学科。主张理论与实际统一,学问与生活结合。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社会关系: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的总体性视角 第一节 马克思走向经济哲学路径的背景  一 青年黑格尔派时期的马克思  二 面对物质利益的马克思  三 寻求超越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 第二节 通过经济学研究走和历史辩证法  一 黑格尔经济学研究的局限性  二 从人道主义角度对经济学的批判  三 从经济学角度对唯心辩证法的改造  四 对过去的理论进行清算 第三节 建立历史唯物主义  一 实践观是解决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基础  二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又是辩证法的现实过程  三 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 第四节 经济哲学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 经济哲学方法论的形成——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  二 社会关系视野中的经济学进展 第五节 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制度主义特征  一 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化  二 产权理论  三 交易费用的观点  四 制度变迁理论第二章 正统经济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及其现代趋势 第一节 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  一 唯理论传统对理生和理性演绎法的强调  二 强调感觉和归纳法的经验论传统  三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融合 第二节 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  一 唯理论对经济学认识论的影响  二 经验归纳法对经济学认识论的影响  三 经验论和唯理论融合的趋势对经济学认识论的影响 第三节 人性论哲学的经济学意义  一 人性理论  二 人性论的经济学意义  三 边沁人性论的承接作用  四 新古典理性经济人的思想背景 第四节 科学哲学中的理性主义  一 逻辑实证主义  二 证伪主义  三 历史主义 第五节 当代经济学中的新理性主义  一 证伪主义对经济学的影响  二 历史主义对经济学的影响第三章 制度主义: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批判者……第四章 唯物史观对制度主义的启示第五章 制度经济学:经济哲学阈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二、强调感觉和归纳法的经验论传统    德谟克利特是最早对经验论进行思索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沦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在物理上是不可分的,原子之间存在着空虚;原子是不可毁灭的;原子永远是运动着的,原子的数目是无限的。德谟克利特是一个严格的决定论者,他相信万物都是依照自然律而发生的。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不同,原子论者力图不引用目的或最终因来解释世界。从原子论出发,德谟克利特认为,感觉就是万物的影像,而影像的形成和性质是这样的:万物都在空间里面投出各自的由原子所构成的影像,这些影像保留着它所由之流射出来的对象的特性,在对象与眼睛之间的空气中起着一种像印章一样的作用。他说:“一切物体上经常反射出一种波流。然而这空气由此取得了坚固的形状和不同的颜色,就在湿润的眼睛中造成了影像。”显然,德漠克利特持有的是反映论的思想,并且他以此为根据,推论出彻底的唯物主义思想,即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思想也是物理的过程。可见,德谟克利特是一个经验论的理性主义者。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非常不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的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持的是批判的态度。亚里士多德对理念的超感官性质进行了严厉的驳斥。他指出,理念不是实体,实体是由质料和形式共同构成的。他认为,万物分由理念的说法是神秘的。他进一步指出,理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同单一并列和离开单一的普遍是不存在的”。亚里士多德有一个以蜡版作的比喻,充分地说明了他的反映论观点:“心灵所思维的东西,必须在心灵之外,正如文字可以说是在一块还没有什么东西写在上面的蜡版一样:灵魂的情形完完全全就像这样。”他把人的认识分成感觉、经验、理性,其中,他特别强调经验的重要性。他说:“如果说,离开了感觉,引起感觉的物体不可能存在,那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感觉不是对于感觉的感觉,而是在感觉之外有某种东西的存在,而这种东西必然是先于感觉的。”他认为,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从经验论观点出发,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归纳法的重要:“我们必须借助于归纳,得以知道基本原理。因方这就是感觉在灵魂里产生的一般的方式。”从认识论史的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最早对唯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批判,并提出了系统的经验主义的认识论观点。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作“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黑格尔认为:“培根一直被赞扬为指出知识的真正来源是经验的人,被安放在经验主义认识论的顶峰。”罗素则认为培根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所以尽管他的哲学有许多地方欠圆满,他仍旧占有永久不倒的重要地位。”培根是“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格言的创造者,他主张哲学与神学分离,他以为理性能够证明神存在,他是理性真理与启示真理的双重拥护者。    培根认为,一切知识都产生于感觉经验,知识就是感觉与实在的符合,而知识的增长就是经验的归纳。因此,归纳法就成为增进人类力量的关键的因素。培根花费了巨大的心血致力于归纳法的建设。培根的归纳法在认识论上主要提供了三个新思想:感官必须得到帮助和指导以克服感性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逐渐上升的归纳程序;必须重视否证法和排除法在归纳过程中的作用。在培根看来,感官获得的知识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必须设计出精巧的实验来弥补感官之不足。同时,又要对支配感官的理智进行指导,力图使理智摆脱成见,而让感觉从客观的立场去反映事物。当然,这样仅仅使人类能获得个别性的知识。但是,如何超出单纯枚举归纳呢?培根相信他有办法,能够把归纳做成一种比这要高明的东西。他说:“要深入到自然的内部深处,必须用一种更稳当审慎的办法,把概念和公理从事物中引申出来;必须要采取一种更好的和更确切的运用理智的方法。”他认为,逐级上升的归纳程序就是他所提出的运用理智的一种好方法。培根在试图发现人的本质时,使用了逐级上升的归纳法。他设想,热是由物体的各个微小部分的快速不规则运动构成的。为了证明这个他试图得到的一般原理,他的方法是作出各种热物体的一览表、各种冷物体的表,以及热度不定的物体的表。通过这个表,他希望观察到最初级的普遍性原理,然后再一步步地上升到他的最后原理。如此得到的法则必须用到新情况下加以检验,假如在新情况下也管用,在这个范围内便得到证实。培根对他的这种方法非常有信心,他说:“寻求和发现真理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从感觉和特殊事物飞到最普遍的公理,把这些原理看成固定和不变的真理,然后从这些原理出发,来进行判断和发现中间的公理。这条道路是现在流行的。另一条道路是从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申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才达到最普遍的公理。这是真正的道路,但是还没有试过。”这种从来没有试过的方法之所以可行,在培根看来,闵为有排除法和驱除法的帮助:“用适当排除法和驱除法来分析自然,并且在考究了数目充分的否定例证以后,再根据肯定的例证以求得结论。”他认为,通过排除法和驱除法,可以使归纳法得到的法则具有公理性。    洛克(1632—1704)是英国经验论的完成者。在洛克之前,霍布斯对培根的经验论进行了发挥,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霍布斯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地论证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洛克在他论人类理性的起源的著作中,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洛克的论人类理性的起源的著作,是《人类理智论》。在该书中,他批判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提出了经验论的白板说,论述了以联合简单观念的方法来建立复杂观念的心理学原则,对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洛克首先批判了唯理论的天赋观念原则。他首先断然指出,所有知识都是经验的,没有什么天赋的知识。他认为,凭借人类的感觉,人们就能获得所有的知识。至于天赋观念论者关于天赋观念具有普遍同意的性质的说法,他也提出了批评:“这种普遍的同意并不能证明任何东西是天赋的……纵然事实上真有一些真理为全人类普遍同意,那也不足以证明他们是天赋的,如果能够指出人们对于他们所同意的那些事物还可以有别的途径达到这种普遍的同意的话,而这一点我认为是可以做到的。”也就是经验可以做到这一点。对于理性可以发现天赋观念的说法,他指出:“果真是理性发现了它们,也不足以证明它们是天赋的。”因为“心灵之所以对某真理立刻同意,并不是靠天生的铭刻也不是靠理性的运用,而是靠一种与这两者很不相同的心灵能力。”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导论经济哲学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众多的哲学工作者和经济学工作者已经加入到经济哲学研究队伍中来.然而,我们看到,国内经济哲学研究多半是以自己的学科背景来讨论经济哲学问题,还缺乏经济学和哲学之间相互渗透性比较强的经济哲学研究成果。虽然有些学者呼吁,加强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之间的联盟,但是,笔者以为,这样一种联盟只能是学术建设的外因,而内因应该是经济学工作者或者哲学工作者各自向对方学科的接近。只有在经济哲学研究队伍中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即同时用经济学语言和哲学语言来研究经济哲学,经济哲学队伍才能真正成长壮大。    笔者就是在上述信念的基础上展开经济哲学研究的。笔者认为,作为西方经济学前沿的制度经济学领域,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哲学研究大有作为的领域。这是因为,一方面,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研究路径的一个重大变革,它正表现出向现实靠近的趋向。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的历史,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特征,它特别重视从少数几个不证自明的原则出发来进行理性演绎,这样一种研究路径发展到现代,使经济学越来越呈现出形式化、数学化的特征,而对现实的解释力却越来越弱。把制度引入经济学领域,既是对经济学形式主义的批判,又是使经济学开放边界的一次举动。因为,我们知道,在经济学的200多年的历史里,制度完全被正统经济学遗忘了,经济学家们始终把注意力放在理性经济人如何通过追求最大化利益而实现一般均衡的过程。于是,在这200多年里,制度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在众多社会科学领域里进行的。比如,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等学科对制度问题就有大量的研究。现在经济学家们在现实面前已意识到自身理论的脆弱性,不得不把一部分注意力转向社会科学领域,转向制度问题。作为社会科学中最具抽象性的哲学,自然应义不容辞地为经济学的制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哲学研究队伍,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修养。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在学科血缘上与制度经济学的紧密关系。我们知道,马克思是在把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的过程中走向历史深处的。马克思在这一经济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古典经济学存在的问题,即对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忽视,而人和人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就是制度问题,因为制度就是要规范人和人的关系。马克思通过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为制度分析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野。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西方经济学的发生和发展,是以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发展变化为基础的。在新制度经济学之前,由于对理性的崇拜在西方哲学认识论中占据了绝对的地位,所以经济学的方法论中理性演绎法一直占据绝对地位。随着对理性能力的怀疑论的出现,尤其是随着证伪主义在西方经济学中取得广泛影响,西方经济学对理性的崇拜程度大大下降,经济学也从原来一枝独秀的理性演绎法向演绎与归纳并重的方向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关于人性的观点也由完全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有所靠近,人再也不是完全理性的人。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新制度经济学在有限理性的旗帜下,对人的行为进行了更具经验性的概括,从而为制度的产生和变迁的重要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笔者感到,新制度经济学仍然是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下寻求自身的发展的。因而,它在制度分析中就无法解释很多重大的社会变革,而只能在一些很微观和时间跨度很小的场合来进行制度分析。比如哈耶克坚持从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来研究自发社会秩序理论,就无法解释东方社会广泛存在的社会停滞状态。而诺斯虽然深受马克思的影响,试图解决哈耶克不能解决的制度变迁问题,但他把意识形态作为克服个人主义算计的欠缺的因素时,他陷入了一种哲学上无根的状态。因为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看似对立的因素才能得到统一。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制度经济学看哲学与经济学之互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制度经济学是门新兴学科,这本书给学习制度经济学拓展了很多思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