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出版时间:2003-8-1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振华  页数:284  

前言

  后记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也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而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的西方经济学,应称之为现代经济学。在我国,人们仍把“现代经济学”称之为西方经济学,乃习惯使然,并使之与政治经济学相区别。  西方经济学有着庞大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际内容,并在各国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发展迅速。本书的内容是以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为主,但在分析某些具体问题时,也适当阐述了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由于作者的水平所限,本书的体系和内容一定有待完善之处,不足的地方,敬请读者不吝指教。  本书是由几位多年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高校教师所编写,由胡振华担任主编,负责全书整体结构的设计;袁乐平担任副主编,并由袁乐平负责全书统稿工作:具体分工如下:第一、二章由胡振华撰写;第三、十一章由袁乐平撰写;第四、十章由邓超撰写;第五、六章由黄微分撰写;第七、九章由刘振彪撰写;第八、十二章由李跃辉撰写:  本书的责任编辑陈雪萍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对出版社和责任编辑给予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 者  2003年炎夏于长沙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货币市场的均衡、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等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 论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总量指标体系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及其纠正第四节 宏观经济结构与国民收入循环第三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第一节 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第二节 均衡产出第三节 投资乘数第四节 三部门经济的简单国民收人决定模型第五节 四部门经济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第四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与计量第二节 货币需求第三节 货币供给第四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失衡第五章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第一节 IS—LM模型的重要性和结构第二节 IS—LW模型的推导第三节 IS—LM材模型的操纵第六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第一节 开放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IS—LM—BP模型的推导第三节 IS—LM—BP户模型的应用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和实践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 财政政策第三节 货币政策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

章节摘录

  (1)货币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存在和物资运动发生矛盾的可能。现代社会产品的交换从总体上讲都是商品交换,这种交换必须以货币流通为媒介,即通过货币流通来完成。否则,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就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就无法继续进行;这里所谓的价值补偿,实质上是价值的运动采取了货币运动的形式;所谓的实物替换,是指实物的运动。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从货币运动的独立形式看,社会商品的使用价值差别是通过货币量的差别来反映的。同时,货币总是掌握在需要各种特定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者手中,若消费者得不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交换就难以实现,商品就吸收不了货币,货币运动和物资运动就有发生矛盾的可能。第二,从货币资金和物资运动的渠道看,物资运动的渠道是:产品生产后,先由物资部门和商业部门销售或分配,再经过运输过程,最后用于生产建设和消费。而货币资金运动的渠道是:当产品价值实现后,先在企业内部进行初次分配,分别形成企业基金和企业劳动者收入,社会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上交财政,企业基金存入银行。再通过财政信贷系统进行再分配,最终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可见,货币资金和物资运动所通过的部门、途径、环节并非形伴影随:其中财政信贷收支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不平衡,其以货币形态再分配的国民收入额可以等于或大于实际的国民收入。同样,物资一方发生异常,也会出现资金和物资不相吻合的情况。货币资金运动所形成的需求同物资供应在总量、结构、区域上都可能不完全相适应。  (2)财政、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分配失灵。我国社会产品绝大部分是通过财政和信贷两个渠道分配和调剂的;国家预算收入集中了社会上相当部分的国民收入,财政收缴的税利,实质上是以货币资金形式收缴的物资。信贷资金则来源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中的暂时闲置部分,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正常运转时期,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作为社会产品的价值表现以全额代表着相应的物资,财政和信贷再分配杠杆的运用实质上是分配和调剂其代表的相应物资。但是,因种种原因,财政和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有时失灵。如①财政收支不平衡,支大于收:正常情况下财政资金不能超分配,但实际生活中,财政实际分配的资金可能有所突破,出现赤字:②财政收支虚假。财政虚收实支,加剧了信用膨胀:③财政应支未支:由银行贷款分担财政赤字,最终迫使银行增发钞票:④信贷自身膨胀。  (3)因国际交往形成的外汇收支的影响:在现代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外汇收支对国内货币供求平衡也会发生影响。如一国外汇收支出现巨额顺差,投放的基础货币就会大幅增加(外汇占款),在不能通过其他途径有效减少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往往会超过货币需求。  4.通货膨胀对银行发挥正常作用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往往不愿意采用货币形态来保存资本和收入,银行存款来源缩小,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和贷款也会相应减少,甚至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银行提供信用实际上已无利可图,因为债权者收回来的债务是贬值了的货币,会受到很大损失。同时,银行本身还会把大量资金用于投机,因为投机盈利比放款利息大得多。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仅不能成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力量,反而成为破坏经济的力量。如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私人银行的兴起并取代官办银行,通货膨胀就从中帮了很大忙。  俄罗斯的私人银行兴起始于1990年,1990年到1992年是俄罗斯私人银行蓬勃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俄罗斯通过了银行改革的基本法律,各类银行的数量从1990年初的100多家增加到1992年末的2500多家,俄罗斯银行业改革进展如此迅速,出乎世界各国之意料。在新建的银行体制中,中央银行以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各商业银行从事存款和贷款活动:但新兴的银行一开始并不很景气,60多家大银行主导着全俄70%的金融活动,约42%的商业银行处于亏损状态,部分银行甚至因无支付能力停止运营:另外,这些新兴的银行一开始业务也并不规范,很多银行最初并不完全从事金融业务,而是在经济转轨期间按照股份制重新组建起来的公司。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他们积累了资金,以积累的资金为基础组建了各类股份制的金融机构:在这期间,俄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新银行创造了超过老银行的竞争优势:财政与货币失控导致了惊人的通货膨胀,官办银行的贷款规模严重缩水,给新银行提供了通过向新兴的私人部门提供更高质量的银行服务来迅速获取市场份额的机会,许多新银行可以直接向企业投资或向其他购买股份的投资者贷款:结果,新银行占银行业的总资产份额迅速上升到1996年的2/3以上,一些大型的新银行迅速成为实质上的国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0亿至30亿美元,它们迅速进入新的经营领域,开辟金融产品,一些银行成了新兴金融工业集团的核心。  1.主动甜失业治理政策与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如果说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减少失业人数是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那么,建立和健全失业保障体系则是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被动的失业政策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不能解决所有的失业问题。就业水平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水平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所有试图改变就业水平的措施都将影响市场本身的动作机制,最终受到市场本身的报复,失业率仍会回到治理以前的水平。消除失业现象是不可能的,甚至要缩减失业人数也是困难的。但是,失业确实会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不治理的话,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的巨大差异,酿成社会不稳定的各种祸源。既然主动性的失业治理政策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实施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对失业者进行救济,建立一套完善的失业保障体系,使失业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互为补充,又互相制约。首先,主动的失业治理为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的实施创造条件。如果没有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失业人数可能会不断上升,最终使得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难以为继。其次,被动的失业治理也有主动性。一方面,失业保障体系通过转移支付,将一部分就业者的收入转化为失业者的收入,提高了边际消费倾向,扩大了社会需求;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成本。这两个方面都有利于扩大社会经济规模,增加就业岗位,达到主动治理失业的效果。但是,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又相互制约。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所需要的基金最终是由就业者支付的,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基金太大就会影响就业者的劳动成本。在目前的西欧诸国,就是因为失业保障和救济的金额逐年上升,使得劳动成本不断上升,而后者又导致失业的进一步增加。失业的增加又加剧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的支出负担,失业与失业保障处于一种难解难分的恶性循环之中。反过来,在我国,由于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基金太少,很大一部分失业者被排除在失业保障体系范围之外,隐性失业不能显性化,失业保障的功能无法充分实现,同样会影响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的实施。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处理好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与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之间的关系。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宏观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