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与牛病防治

出版时间:2004-5  出版社:农业大学  作者:赵德明  页数:459  字数:33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养牛与牛病防治》出版以来,恰逢我国养牛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积极地推动了全国各地肉牛、奶牛饲养业的发展,为养殖同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为了及时解决日益发展的养牛产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更加贴近养殖生产实践,我们成立了《养牛与牛病防治》第2版编写小组,并在广泛征求全国养牛产业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养牛业最近发生的新问题和研究成果,确定了本书的修改大纲,于2003年初开始改编工作。  第2版《养牛与牛病防治》的内容主要根据最近4年来我国养牛业出现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发生新特点,在第1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调整、修改和充实。其主要变动如下:第2章至第6章对有关牛的品种、牛的繁殖技术进行了修改。第7章增加了犊牛疾病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产奶量的技术措施。第9章、第11章、第12章分别对牛呕吐、网瓣胃孔阻塞、牛附红细胞体病、桡神经麻痹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真胃变胃进行了重新修改。第13章中增加了目前备受关注的生殖系统疾病如子宫复旧不全、阴道脱、排卵延迟及不排卵、异性孪生母犊不育症。

内容概要

本书着重介绍了牛的品种、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牛场常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内容侧重实用,技术力求简便易行,文字通俗易懂,并配合精美的图片,读后便可使用。    全书共分为二十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述国内外养牛业的发展;第二章为牛种和牛的品种;第三、四章介绍牛的外型和牛的产品;第五章为牛的育种,包括常见的几种育种方法;第六章是牛的繁殖;第七、八章为牛的饲养管理和牛场管理;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系统介绍了牛的消化、呼吸、心血管、运动、生殖、乳腺、神经、泌尿疾病;第十七章为中毒性疾病;第十八章为皮肤病,包括常见的几种皮肤疾病;第十九章是眼病;第二十章为其他疾病,包括了炭疽病、热射病、结核病。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饲养管理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牛种和牛的品种  第3章 牛的体形外貌鉴定  第4章 牛的产品及其测评  第5章 牛的育种  第6章 牛的繁殖  第7章 牛的饲养管理  第8章 牛场经营管理第二部分 疾病防治  第9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11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12章 运动系统疾病  第13章 生殖系统疾病  第14章 乳腺疾病  第15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16章 泌尿系统疾病  附录 常用疫苗及兽药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 选种的意义和作用  选种是家畜育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育种工作能否很快地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育种工作者是否具有识别优良遗传性状的能力,以及能否选出优良公牛与母牛。  选种能扩大变异的范围和控制变异的方向,它在品种形成过程中,具有创造性作用。但选种必须与科学的饲养管理相配合,因为遗传性状的充分表现同生活条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即使有良好的遗传性,如果不给予相适应的生活条件,也不能发挥其高产潜力。  育种工作者要区别出某些性状表现来源于环境条件,还是来源于遗传性。因为牛的某些性状表型变异是由遗传的和环境的2部分组成的。环境因素的不良作用越小则遗传影响越大;反之亦然。选种是选择在合理环境中表现卓越的个体。为了证明遗传性的作用,必须消除不良生活条件的影响。  国内目前常用的选种方法  1.单一性状选择法此法是指一个性状、一个性状地进行选择,故亦叫逐一选择法。即当第一个性状得到改良后再选择第二个性状。这样逐一选择到全部性状均得到改良为止。此法简便易行,而且对某一个性状来说,其选择效果是最大的;但从总的性状来看,其改良效果却是最低的。因为每代仅能得到1/行的效果(n=选择性状的数目),需要改良的时间拖得很长;另外,如果被选择的性状与其他性状呈负相关,则可能导致这一性状得到提高,而其他性状反而下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养牛与牛病防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