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地质学

出版时间:2004-3  出版社:矿业大学  作者:陈家良 编  页数:316  字数:49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教材主要阐述化石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的形成过程,物质组成和性质、分类和利用,含煤、含油气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特征,煤油气藏的形成、运移、储集及变化,时空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煤油气资源的评价方法。对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水力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氢能等的基本知识也作了简单介绍。本书可作为地质工程专业(特别是化石能源地质方向)学生的专业课教材,有磁的地质专业人员也可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沉积有机质的形成与聚集 第一节 沉积有机质的成因   一、 沉积有机质的来源  二、 生物解剖结构与化学组成  三、 生物质向沉积有机质的转化   第二节 近现代沉积有机质的物质组成  一、 沉积有机质的三重属性  二、 腐植酸的化学组成  三、 可抽提沥青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沉积有机质的聚集  一、 陆地与海洋的沉积环境组合  二、 泥炭的聚集环境  三、 分散有机质的沉积分配  四、 沉积有机质的分布第二章 沉积有机质的物质组成 第一节 煤的物质组成  一、 煤的岩石组成  二、 煤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的物质组成  一、 分散有机质的分类和有机质的类型  二、 石油的化学组成  三、 天然气的物质组成  四、 油页岩的物质组成第三章 沉积有机质的性质和利用 第一节 煤的性质和利用  一、 煤的物理性质  二、 煤的化学工艺性质  三、 煤的分类  四、 煤的用途及对煤质的要求 第二节 石油、天然气和油页岩的性质和利用  一、 石油的性质  二、 石油的工业利用  三、 天然气的性质  四、 天然气的利用  五、 油页岩的性质和利用第四章 沉积有机质的演化作用 第一节 演化的阶段与标志  一、 沉积有机质演化阶段  二、 沉积有机质演化标志  三、 沉积有机质演化跃变 第二节 演化的产物  一、 固态有机质产物  二、 流体有机质产物 第三节 演化的地质-地球化学机理  一、 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地球化学机理  二、 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三、 沉积有机质演化的地质因素 第四节 沉积有机质的演化类型  一、 沉积有机质的深成演化作用  二、 沉积有机质的岩浆热演化作用  三、 沉积有机质的动力演化作用第五章 煤层和油气藏的形成和变化 第一节 成油、气、煤的沉积体系  一、 能源资源与沉积体系概述  二、 冲积扇沉积体系  三、 河流沉积体系  四、 湖泊沉积体系  五、 三角洲沉积体系  六、 滨海带、浅海带各种沉积体系  七、 深海沉积体系 第二节 煤层的形成和变化  一、 煤层的形成和煤层的特征  二、 煤层厚度和形态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第三节 油气藏的形成、运移和聚集  一、 油气的储集层与生、储、盖组合  二、 油气的运移与圈闭  三、 油气藏的形成与类型第六章 能源资源聚集分布及能源盆地 第一节 地壳中煤、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  一、 控制能源资源聚集的地质因素  二、 煤、油、气资源在地质历史中的分布 第二节 能源盆地  一、 能源资源的聚集盆地及其特征  二、 能源资源聚集盆地的分类 第三节 盆内结构与盆地演化  一、 盆内结构  二、 盆地的超覆扩张和退缩分化  三、 盆地的侧向迁移  四、 盆地的反转第七章 化石能源矿产资源评价 第一节 化石能源矿产资源特点与评价理论  一、 化石能源矿产资源评价的基本特点  二、 化石能源矿产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  三、 化石能源矿产评价一般流程 第二节 区域煤炭资源综合评价  一、 煤炭资源综合评价参数体系  二、 区域煤炭资源综合评价模型  三、 区域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第三节 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综合评价  一、 油气资源评价内容与流程  二、 油气资源量评价方法  三、 油气地质风险分析 第四节 煤层气资源地质评价  一、 评价参数体系  二、 煤层气资源量估算方法  三、 煤层气资源综合地质评价第八章 其他能源资源 第一节 太阳能  一、 太阳能概况  二、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  三、 太阳能的利用 第二节 地热能  一、 地热概述  二、 地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三、 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  四、 地热资源的评价概述 第三节 核能  一、 核能概述  二、 核能的释放和核燃料的使用  三、 裂变核燃料资源 第四节 水力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  一、 水力能  二、 风能  三、 生物质能  四、 氢能参考文献图版及图版说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能源地质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