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作者:张琳 编  

内容概要

《中国东盟商务年鉴(2006年)》内容有:走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相互间共同选择的结果、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一、“10+3”区域经济合作、二、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三、澜沧江  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b澜沧江一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国家的合作、四、曼谷协定、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及建立、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二、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附:第二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成功经验等。

书籍目录

走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相互间共同选择的结果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一、“10+3”区域经济合作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
 三、澜沧江 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b澜沧江一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国家的合作
 四、曼谷协定
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及建立
 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
 二、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
中国一东盟博览会 
 附:第二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成功经验
中国经济2005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
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走向
中国与东盟十国双边经贸关系分析。
文莱
柬埔寨
印尼
老挝
马来西亚
缅甸
菲律宾
新加坡
泰国
越南
 附一:2005中国出口东盟十国商品量 
 附二:2005中国进口东盟十国商品量
专题文章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影响及政策措施建议
中国一东盟的经贸关系一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企业发展机遇
中国一东盟相互投资:特点、问题与前景
商业资讯
投资东盟须关注国家风险
软硬环境了然于胸再去东盟“淘金”
中国一东盟关于投资监管的法律调整
中国产品闯东盟持证是关键
关税减让为中国与东盟带来双赢
东盟电子商务市场:待开垦的处女地
中国纺织业取道东盟“曲线出口”暗藏隐忧
中国一东盟自贸区陶瓷产品降税情况解析
中国一东盟自贸区鞋帽制品降税情况解析
机电出口须借东风走“东盟路线”
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国与东盟竞合
企业走东盟银行喜跟风
东盟天然橡胶“欧佩克”使中国橡胶工业成本大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中国利用外资的未来走向“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作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已经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中国政府发出的一个重要信息,表明中国将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欢迎外商来华投资。同时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外国投资者应把握住中国利用外资的这一基本取向,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切入点,积极寻求投资合作机会。对此,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特别关注。第一,服务业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仅占GDP的30%,因此,.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根据我国“人世”承诺,2005年开始允许外资在批发和零售企业控股,允许外资银行向本地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允许外商设立独资建筑公司;2005年底,将允许外商设立独资速递、公路货运和货代企业;2006年底,将允许外资银行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允许设立独资铁路货运企业。相信,随着中国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将是未来世界服务贸易增长最大、最快的市场,外商在该领域有很多合作机会。第二,高新技术领域是利用外资着力推进的重点。高新技术是提升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中国欢迎拥有先进技术的投资项目,尤其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这也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要求所在。目前,中国正在制定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的政策。但是,对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投资项目将予以限制或禁止。目前已取消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加工贸易的出口退税。

编辑推荐

《中国东盟商务年鉴(2006)》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