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

出版时间:2001-4  出版社:上外教育  作者:纳撒尼尔·霍桑  页数:202  
Tag标签:无  

前言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人之一。他的创作多以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创作方法上,他善于运用浪漫主义的想象、象征寓意和大量主观色彩浓重的心理分析描写来突出主题、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亦表现出神秘主义的晦涩。  霍桑生于马萨诸塞州萨莱姆镇一个破落的贵族世家,全家信奉基督教,深受清教道德观念的影响。霍桑早年不幸:四岁时生父死于海难,九岁时摔伤,终身腿残;家境的败落和家乡激烈的宗教派别争斗使他性格抑郁,但亦激发了他学习文学的欲望。  1821年,霍桑入博多因学院学习。这所乡村学院规模虽然不大,霍桑却在那里感受到了活跃的自由思想,呼吸到了浓厚的艺术空气,还结识了几位后来载入史册的政治家和文人,如美国第14任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和诗人朗费罗等人。不过,他的学习在当时并不出众,然读  书甚广,且以作文见长。毕业时,他自费出版了处女作《范肖》,旋即自觉笔力不济将其销毁。此后,他为建立其语言特色、行文风格、写作题材而苦苦探索,将自己囚于室内、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达十数年之久。他在幽居生活中先后写出了《三个山丘的洞穴》和《一个老妇人的故事》,于.1832年匿名发表了自认为最出色的短篇小说《我的亲戚莫里纳少校》和《罗杰·马尔文的葬礼》,然公众对这些作品却少有反响。直到:1837年第一部署名小说《重述一遍的故事》面市后,他才声誉渐起。于是,霍桑决定从事专业写作。  就在霍桑雄心勃勃、踌躇满志之时,一位名叫索菲娅·皮伯底的姑娘的出现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知书达理的索菲娅使霍桑摆脱了长期自我封闭的生活,让他和他的作品一起走向了社会。他先是于1839年至.1840年间在波士顿的海关谋得了一份负责煤盐等物品的工作,后又在超验主义文人们按傅立叶模式建立的布鲁克农场的乌托邦社团中呆了6个月,期间结识了超验主义思想的主要首倡者爱默生和梭罗。在这个农场里,他每天挖粪12个小时,既没有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又没有如爱默生等人所宣扬的那样在自然界中得到“启示”。“一个人的灵魂在粪土之下或田野的垅沟里,亦像在钱堆底下一样,照样会受到威胁而消失”。他的这句反省表达了他对超验主义思想所持的否定态度。  离开农场后,霍桑携未婚妻索菲娅去了当时的文化中心康考得,在一个名叫“古屋”的地方与索菲娅成婚。虽然爱默生和梭罗的住处就在附近,但信奉清教的霍桑却与他们很少交往。写于这个时期的小品文《通天的道路》和《大地的燔祭》均表达出了他反对超验主义的明确立场。  翟桑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于是,他的创作欲望开始高涨。这期间他接连写下了一些风格轻松的短篇小说和传奇故事。1842年,他将所写的文字汇集成册,定名为《古屋青苔》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寻常的反响。  此后霍桑为了生计到处寻找工作。他曾写信给当时的政界要人、昔日的同学皮尔斯请求帮助。在皮尔斯的推荐下,霍桑于1845年当上了萨莱姆海关的稽查长。任职期间,他停止了文学创作。三年后,皮尔斯竞选总统失败,霍桑遂被解职。重新失业使他再次提笔。在其后的三年中接连写出了一系列重要著作,如长篇小说《红字》(1850)、《七个尖角顶的房子》(1851),重新补编了《另一些重述一遍的故事》(1852)、儿童文学作品《雪的形象》(1852)和他根据自己在布鲁克农场亲身经历撰写的长篇小说《福谷传奇》(1852)。1852年,皮尔斯再次参加总统竞选成功后,遂任命霍桑为驻英公使,后又派他往意大利任职。1860年霍桑卸任回国后落户马萨诸塞州的康考得。1864年,霍桑告别人世。

内容概要

  霍桑生于马萨诸塞州萨莱姆镇一个破落的贵族世家,全家信奉基督教,深受清教道德观念的影响。霍桑早年不幸:四岁时生父死于海难,九岁时摔伤,终身腿残;家境的败落和家乡激烈的宗教派别争斗使他性格抑郁,但亦激发了他学习文学的欲望。  1821年,霍桑入博多因学院学习。这所乡村学院规模虽然不大,霍桑却在那里感受到了活跃的自由思想,呼吸到了浓厚的艺术空气,还结识了几位后来载入史册的政治家和文人,如美国第14任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和诗人朗费罗等人。不过,他的学习在当时并不出众,然读  书甚广,且以作文见长。毕业时,他自费出版了处女作《范肖》,旋即自觉笔力不济将其销毁。此后,他为建立其语言特色、行文风格、写作题材而苦苦探索,将自己囚于室内、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达十数年之久。他在幽居生活中先后写出了《三个山丘的洞穴》和《一个老妇人的故事》,于.1832年匿名发表了自认为最出色的短篇小说《我的亲戚莫里纳少校》和《罗杰·马尔文的葬礼》,然公众对这些作品却少有反响。直到:1837年第一部署名小说《重述一遍的故事》面市后,他才声誉渐起。于是,霍桑决定从事专业写作。

作者简介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年7月4日—1864年5月19日)19世纪美国小说家。 其代表作品《红字》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霍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他的祖辈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的三名法官之一。父亲是个船长,在霍桑四岁的时候死于海上,霍桑在母亲抚养下长大。1821年霍桑在亲戚资助下进入缅因州的博多因学院,在学校中他与朗费罗与富兰克林·皮尔斯成为好友。1824年大学毕业,霍桑回到故乡,开始写作。完成一些短篇故事之后,他开始尝试把自己在博多因学院的经验写成小说,这就是长篇小说《范肖》,于1828年不署名发表,但是没有引起注意。霍桑将没有卖出去的小说全部付之一炬。

书籍目录

THE CUSTOM HOUSE—lNTRODUCToRYI THE PRlSON-DOORll THE MARKET-PLACElll THE RECOGNITIONIV THE INTERVlEWV HESTER AT HER NEEDLEVI PEARLVlJ THE GOVERNOR’S HALLVlll THE ELF.CHlLD AND THE MINISTERIX THE LEECHX THE LEECH AND HIS PATlENTXI THE INTERIOR OF A HEARTXll THE MINISTER’S VIGIXIlI ANOTHER VIEW OF HESTERXIV HESTER AND THE PHYSICIANXV HESTER AND PEARLXVl A FOREST WALKXVlI THE PASTOR AND HIS PARISHIONERXVllI A FLOOD OF SUNSHlNEXIX THE CHILD AT THE BROOK-SlDEXX THE MINISTER IN A MAZEXXI THE NEW ENGL.AND HO LlDAYXXIl THE PROCESSIONXXlII THE REVELATlONXXlV CONCLUSION

章节摘录

  It is a little remarkable, that —— though disinclined to talk overmuch of myself and my affairs at the fneside, and to my personal friends ——an autobiographical impulse should twice in my life have taken posses-sion of me, in addressing the public. The first time was three or fouryears since, when I favored the reader inexcusably, and for no earth-ly reason, that either the indulgent reader or the intrusive author couldimagine —— with a description of my way of life in the deep quietude ofan Old Manse. And now —— because, beyond my deserts, I was happyenough to find a listener or two on the former occasion —— I again seizethe public by the button, and talk of my three years experience in aCustom House. The example of the famous "P. P., Clerk of this Par-ish, was never more faithfully followed. The truth seems to be, how-ever, that, when he casts his leaves forth upon the wind, the author ad-dresses, not the many who will fling aside his volume, or never take itup, but the few who will understand him, better than most of his school-mates or lifemates. Some authors,indeed, do far more than this, and in-dulge themselves in such confidential depths of revelation as-could fit-tingly be addressed, only and exclusively, to the one heart and mind ofperfect sympathy; as if the printed book, thrown at large on the wideworld, were certain to find out the divided segment of the writers own.

编辑推荐

  《红字(美文学名著导读详注本之3)》一书以17世纪中叶的新英格兰为背景,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思想矛盾和生活悲剧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图景。故事的叙述者、萨莱姆海关稽查长一天在翻阅旧档案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褪了色的丝绣“A”和一卷脏旧的文稿,从而窥见了记载在上面的这则抑郁而动人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