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

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俊三  页数:24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对教育过程审美意蕴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就普通学校审美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审美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教学原则和内容、教师审美素质结构以及用审美的眼光审视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科学、系统、深入的探讨,客观地总结我国学校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弄清长期以来使我们感到困惑的有关审美教育理论和观念上的一些问题,对普通学校审美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并在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审美教育在我国的实施,按照审美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审美教育的教学策略。  另一方面,主要从揭示青少年审美特点和规律人手,探讨审美教育与青少年审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在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深入、更实际的研究。审美教育与青少年审美特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说对青少年审美特点的研究在于揭示青少年审美个性的本质及心理机制,那么,审美教育研究则在于探索青少年审美个性的培养和提高。审美教育是以青少年审美特点和规律为基础,把青少年审美特点的研究成果充实到审美教育理论中,应用于审美教育实践,必然会加强审美教育的针对性,选择审美对象的合理性,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审美教育,使青少年的审美能力获得最佳发展,最终达成对个体人格的完美塑造。  《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试图在教育学和美学的交叉研究中,既探讨教育活动中的审美结构,也探讨审美活动中的教育结构,通过综合渗透,达到多元会通,通过一种思语,达到一种诗意和私意的表达。当然,这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境界,虽不能至,然诚心向往,就成了一种永不枯竭的动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教育研究与学术追求第二章 教育审美与审美教育第三章 美学研究与教育研究第四章 审美教育与感性开掘第五章 教育过程与审美设计第六章 教育模式与审美模式第七章 教育过程与教育艺术后记:梦与飞

章节摘录

  交流-沟通模式认为,德育过程,既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沟通的过程。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政治立场,是在这种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为了保证德育过程有效地进行,必须通过交流来协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并在这种共同活动中获得情感沟通,达到相互理解和相互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关系之中,双方面对同一的道德情境,共同感受、共同分析、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共同获得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人格的双重提升。在这里,教师外在灌输的权威性在淡化和隐退,学生被动吸收的被迫性在遗忘和消失,因为师生所处的同一道德情境对双方都一视同仁,并不仅仅是一方说,一方听,一方指示,一方执行,一方示范,一方模仿,而必须在一种自由状态之中通过相互的交流,产生共鸣,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相互理解,达到认识和情感的沟通,最终获得精神的沟通,使双方共同进人一种更高的道德境界。  德育过程的复杂性表明,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并不仅仅只是一些抽象的道德原理、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的传授,而是包括认识的、评价的、行为的等多方面的因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知、情、意、行等多种因素的培养过程。师生之间在德育过程中的信息交流也并不仅仅以语言、条款、原则、规范等符号性媒介来进行,而要辅之以表性、形象、具体活动交流信息。同时,这种交流也不仅仅只是师生间的交流,也是施教者、受教者与教育媒介的交流。因此,这种交流大大超越了规范或原则的范围,渗透于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只有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才能真正达到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彻底沟通。这种沟通,并不意味着简单的统一或追求一律,而是在承认有差异和有分歧的前提之下进行的交流。这种交流的目的,也并不是要消除分歧或差异,而是要通过这种交流达到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分歧和差异,在一种相互作用和相互肯定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崇高的道德境地。  ……

编辑推荐

  教育学与美学  不求相同但求相通  教育活动与审美活动  不求合一 但求联通  为学与为人成人与成事  致知与致行灵与肉思与诗  相连相联相合相和  是教育与审美综合渗透的结晶  意义意蕴思语私语  在和合会通的  融融诗意中催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