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经典采访个案解读

出版时间:2003-7-1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作者:周克冰  页数:3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汇集了中外经典采访个案100个,既有成功记者的采访经验,又有失败记者的教训。

书籍目录

独特的视角  独到的见解
我的初衷——自序
一 使命篇
二 品格篇
三 素质篇
四 修养篇
五 模式篇
六 方法篇
七 技巧篇
八 经验篇
九 教训篇
我与新闻
——代后记

章节摘录

  就像可能会面对威胁一样,记者可能也会面对利诱。面对这种温柔和甜蜜,记者不能忘记与公众的那种默契:为公众提供他们想知道的真相。  掷地有声  ——邹韬奋拒绝官僚收买的一纸宣言  在写到记者拒绝收买,拒绝贿赂这一篇的时候,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邹韬奋。作为中国新闻界的一颗巨星,邹韬奋最耀眼的光芒之一,就是他的一身正气。  1931年7月,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在上海以10万元买下了才貌双全的上海大夏大学一个女学生作小老婆,并在上海愚园路310号为她建筑了价值50万元的新屋,在此举行了奢华的婚礼。据说婚礼的奢华程度甚至超出了当年蒋介石和宋美龄。消息传开,舆论大哗。不少读者写信给当时的《生活》周刊,要求周刊调查并揭露王伯群的丑行。  邹韬奋当时身为《生活》周刊主编。街道读者来信后,与民通愤,立即编发。王伯群看到后又气又急,连忙也给《生活》周刊写了一封信为自己辩解。邹韬奋一面将王的辩解信照发,一面组织记者调查采访王的种种不法行为。调查结果证明,王伯群假公济私证据确凿。他在经办交通部的一项公共建筑时,把工程给了辛峰记建筑公司。与此同时,他自家在上海愚园路也兴建了一处私宅,同样由辛峰记承包。这栋私宅造价50万,可建筑方实际只收了18万元。记者还拍摄了几幅豪宅的照片,准备在《生活》周刊上同时推出,把事实真相公诸于众。  王伯群得知《生活》周刊要把他彻底曝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赶紧派了两个人去和邹韬奋“谈判”。这两个人中,一个是商务印书馆的“交际博士”,一个是邹韬奋过去的同学。两个人见到邹韬奋,寒暄了几句,就切入了正题。“交际博士”单刀直入:“王部长最近拨下巨款,对上海各大小报馆都有所补助。因为《生活》是王部长最爱好的刊物,所以补助的经费特别地多些。”他说着,就拿过公事皮包,伸手往外掏钱。  邹韬奋见状,立即沉下脸来,同时用手制止了他,并很严肃地说,“《生活》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刊物,经费虽有困难,但不受任何方面的津贴。一个小刊物也用不着偌大的巨款。”  看到“交际博士”碰了壁,他的老同学开腔了。老同学亲切地叫着邹韬奋读书时的名字,“恩润见,这笔现金作为投资,给《生活》作为股本如何?”  老同学已经变成了反动官僚的走狗,邹韬奋心里很鄙视他。但还是尽量克制着自己,平和地对老同学说,“这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不合啊,碍难接受……”  两条路都被堵死了,两个说客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邹韬奋心机一动,转变了语气。“王部长既然这样慷慨,不如替他捐助给仁济堂(按:当时上海的水灾救济机关),救救几百万无家可归的灾民吧!二位意下如何?”  两个说客没想到邹韬奋会来这一手,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一时窘得说不出话来,只好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邹韬奋见状,又给了一个台阶:“二位,不妨先回去,请示一下王部长自己,捐助给仁济堂如何?”  “也好,也好。”两个说客灰溜溜地走了。  8月15日,《生活》周刊第6卷第34期上,推出了关于王伯群贪污腐化的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的后面,邹韬奋还配发了一篇评论,评论锋芒直刺王伯群的辩解书和他的无耻行径。评论中严正指出:“在做贼心虚而自己丧尽人格者,诚有以为只需出几个臭钱,便可无人不入其彀中,以为天下都是要钱不要脸的没有骨气的人,但是钱的效用亦有时而穷……”  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但是,邹韬奋的话似乎还在我们耳边铮铮作响——新闻记者需要这种骨气!  新闻是一种权力。就舆论而言,甚至是一种“极权”。正是由于这种权力,从业新闻的记者们便成了叫人又爱又恨又打又拉的人物。某些人或者想借用记者的笔或者想堵住记者的嘴,什么手段都可能使得出来。收买,便是其一。而记者,要想拒绝这种甜蜜而又温柔的诱惑,实在是需要一颗“定心丸”的。这“定心丸”不是别的,就是那种神圣的要对得起读者的使命感。再写下去可能是繁言赘语了。让我们借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当年致《人民罗马》编辑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吧——  既然战斗,就要正直地战斗!  本文线索来源并资料参考:  俞润生:《邹韬奋传》  “客观报道”,这是新闻界一个说了多少年、也吵了多少年的话题。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结论:绝对的客观是没有的,相对的客观是高明的……  在公公和婆婆之间  ——关于一个出走的工程师的采访所谓客观报道,就是把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客观地真所实地传达给新闻受众,不作任何隐瞒——那是可笑的天真。报道首先是一种选择,也受记者观念意志倾向的影响。  所谓客观报道,就是记者原原本本地叙述事实,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和判断——最浅显的事实是:叙述中的强调和忽略本身就浸透着记者的主观倾向,它不能不影响读者的理解和判断。  所谓客观报道,就是记者在新闻中不要充当法官或教育者的角色——或许你是对的。然而新闻实践中,且不说言论或述评,哪一篇通讯没有大段大段的议论呢?  恐怕很多人都被上述的争论困扰过。如果头脑里还是撕扯不清的话,让我们看一篇公认的客观报道佳作的采写过程吧。  1984年,中国大地改革春风乍起,就连封闭得最严密的那道闸门——人才单位所有制也开启了一条缝儿:有些人才开始流动。湖南常德纺机厂副总工程师谢中秋,因为在本单位才能得不到发挥,单位又不许调走,无奈之下拂袖而去,流进了湖北省京山县。尽管是从大城市流向小县城,仍然激起了轩然大波——常德纺机厂在职工中宣布谢中秋为“叛徒”,给予党内除名;对于接收单位,他们从当地一直告到中央书记处;他们还四处扬言不把谢中秋弄回来、整臭绝不罢休。可京山方面却认为人才流动大势所趋。他们还根据谢的工作表现和所做的突出贡献,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而谢中秋的心里,对于过去的寒心,对于现在的感动,对于将来的迷茫则搅成一团,常常泪流满面……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等三人得到了这个线索,实际上也是得到了一只刺猬——放了舍不得,捧着又扎手。当事三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中央到地方已有十多个部门过问此案,也各执一词。特别是关于人才流动,中央正处在“调查研究”阶段,还没有形成“红头文件”。这个马蜂窝捅不捅?如果捅开了,又该如何给这篇报道定个基调?  三个记者研究的结果是:事关知识分子命运,《光明日报》责无旁贷。为人才流动推波助澜,新闻记者重任在肩。要报!但是。事情过于复杂,是非很难截然划定,不宜简单地否定或者肯定。她们决定来一次最客观的倾听,搞一个纯中性的报道。按照这个思路,他们在调查采访时,不论被调查的一方情绪怎样激动,说话怎样过火,他们都心平气和地听,不动声色地记。仅仅在常纺,他们就采访了一个星期,先后和30多个干部、工人作了交谈,和厂领导班子则整整谈了一天。事先不定调子,交谈中不忙表态的采访,使他们看到了更多的侧面,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最后他们认定,在谢中秋的问题上,三方的是与非、功与过、得与失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写那种单纯的批评报道或正面报道都是不客观的。所以,他们决定,客观地披露事情的全过程;不为任何一方回避什么或者渲染什么;从标题到内容到文字都必须是中性的;尽量剔除记者的主观倾向,把问题提出来,把判断留给读者……  1986年6月17日,6000多字的(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发表了。请看那篇通讯的结尾:  “这是封锁的闸门打开之后,滚滚洪流中激起的一个漩涡。”  “这是在新旧两种体制交替、磨擦过程中,溅起的一点火花。”  “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难免要出现一些偏差,或者有些疏漏,人们对此无须惊诧。随着改革浪涛的滚滚向前,疏漏会得到填补,偏差会被引上正确的轨道……本文之所以把这件事公诸于众,旨在让广大读者都来思考,加以议论,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教训,将艰巨而光明的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这篇报道在社会上产生的巨大反响和在人才流动问题上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无须赘言了。其客观报道的创新形式引起新闻界的热烈讨论也不必追述了。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提示——樊云芳后来就此写的一篇体会文章中说道,“尽管记者在具体的报道中持‘中性’态度,但记者大的立足点是支持改革。”这一点,读者从通讯结尾的议论中完全读得出来。由此,我们想说:  记者在采访中不论受到怎样的情绪冲击,当他开始报道的时候,应该客观和公正。避免自己直接插嘴。如果实在想说什么,也要把它藏到你的新闻事实中去,客观地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本文线索来源并资料参考:樊云芳:《推开人才流动的闸门》(见《光明日报新闻内情》)  新闻的使命本来是让人们知道他们想知道的所有的事情。然而偏偏有人给新闻设置了一些“禁区”,或者事先给加上一个框框。幸好,有着一大批敢于坚持真理的记者……  禁区内的脚步  ——难以忘记的“渤海二号”事件  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上常常有灾难发生。火灾,水灾,车祸,沉船,地震,海啸,飞机失事,瘟疫流行……  人们总是以极大的关切度关注着这些天灾人祸。因为除了人对人的同情之心,还有潜在的关心自我。  所以,灾害新闻总是拥有极多的新闻受众。  可惜,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灾难却成了我们的报道禁区。毋庸讳言,那个时期内,关于灾难的报道几乎都是按着这样的模式进行的:要么根本不报,掩耳盗铃;要么大灾小报,自欺欺人;要么新闻迟报,淡化处理;要么忧当喜报,自我表彰。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的初衷——自序  本书献给千千万万的记者和万万千千想当记者的人。  这是发自我内心的愿望。  记者,作为一种职业,实在是太具有魅力了。当记者的人,日日夜夜,月月年年,东南西北地奔波着,寻觅着,访问着,观察着,体验着,思考着。记者在人类之中是这样杰出的一群:他们用自己的才智透视着社会;用自己的胆识描绘着时代;用自己的忠诚记录着历史;用自己的心灵去扣击着万万千千新闻受众的心灵……  而采访,几乎就是记者职业的代名词。  记者的一次次采访就是记者生命的一个个足迹。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记者的足迹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新闻大地上——打开古今中外的新闻史册,每一个名篇佳作的背后,都必定是一次成功的采访。或者,也可以说,每一个功成名就的记者,都必定是采访的行家里手。  于是,我们便拥有了一笔新闻财富——那些成功的记者们采访的经验与教训。那些经验与教训,我们都应该细细地咀嚼。咀嚼才能消化。消化了,就是营养。而有了充足的营养,我们的职业生命就会健壮起来,我们的新闻大地就会葱绿起来,秋天来到时,我们就会收获到一批批硕美的果实。  遗憾的是,这些经验与教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还散落在岁月的风尘中。书是山;刊是林;报,简直就是林海里的一棵棵树了。如果让每一个渴望学习的后来人都自己去寻找,那该是多重的生命浪费,该是社会多么巨大的损失!  为此,我走进了古今中外的新闻界。  我努力地在著名的新闻事件、著名的新闻佳作和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寻觅。  我努力地把寻找到的东西有序地编撰到一起。  我这样逼迫着自己:每一篇都是一个生动的采访的故事,每一个采访故事都蕴有一个理性的内核,每一个理性内核都能说明一个关于采访的道理。或者是关于使命,或者是关于素质,或者是关于道德,或者是关于采访的方式,或者是关于采访的技巧……  就是为了让您从中领悟一点什么。  本书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需要你的评判。  只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尽了全力。  尊敬的读者,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在跳——如果,本书让你失望了,我将为辜负了你的心情和浪费了你的精力而自责。如果,本书有哪一篇,哪一节,哪一句,启示了你,警醒了你,激励了你,提高了你,那么,我会深深地感激你的阅读——因为,你让我的辛苦收获了一个小小的欣慰和满足。  谢谢你读了这篇序言。  周克冰  2002年5月于吉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外经典采访个案解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