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教程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人民公安大学  作者:阮国平,陈真,苏越 主编  

内容概要

  当前,“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新型理念已在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中形成共识。然而,要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对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广大民警来说,既有一个执法理念的问题,也有一个执法本领的问题。如果仅有执法为民的理念和愿望,没有过硬的执法本领,特别是程序方面的执法本领,那么,即便有最好的愿望,“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活动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是空话一句。对我们公安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帮助广大公安民警掌握时代所要求的过硬执法本领是职责所在。而教材是教师传授执法本领的重要蓝本。  本教材是为公安专科院校非法律专业的《刑事诉讼法》教学而编写的。公安专科院校的刑事侦查专业、经济犯罪侦查专业、毒品犯罪侦查专业、刑事技术专业、公安专业、治安管理专业(承担95类刑事案件侦查任务)等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其毕业后大多是直接从事公安刑事执法一线工作的。因此,他们在刑事诉讼法方面的知识需求,与普通高校非法律专业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与普通高校和公安院校法律专业的学生相比也不完全一样,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侧重,更多地侧重于刑事证据、强制措施、立案、侦查、移送审查起诉等贴近公安刑事执法实践的内容,并注意这些内容与刑事侦查学、刑事证据学的结合和衔接;限于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课时安排和篇幅,对刑事诉讼的有关理论、刑事审判程序和执行等方面的内容只能作一定的压缩和删减,以更好地适应公安刑事执法的实际工作需要。  由于各国法律制度和诉讼制度的不同,国外没有出版过适合我国刑事诉讼法教学的教材。从国内现有的刑事诉讼法教材看,大都是针对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法学或法律专业学生编写的,还没有一所非公安的高等院校组织编写过针对公安院校学生使用的刑事诉讼法教材。在公安院校内部,也没有人组织编写过专门供专科院校非法律专业专科学生使用的刑事诉讼法教材。因此,迄今为止,在公安专科院校非法律专业的《刑事诉讼法》教学中,还没有一本公安部统编的教材,更没有一本具有公安特色、体现刑事侦查特点、适应当前公安刑事执法实践需要的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沿革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价值和职能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第六节 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依据和任务第二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第一节 专门机关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第三章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第三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和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 第四节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的原则 第五节 依靠群众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第六节 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和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的原则 第七节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第四章 管辖 第一节 管辖概述 第二节 立案管辖 第三节 审判管辖 第四节 公安机关的侦查主管第五章 回避 第一节 回避概述 第二节 回避的条件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一节 辩护制度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刑事代理制度 第四节 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与任务第七章 刑事证据 第一节 刑事证据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明第八章 刑事强制措施 第一节 刑事强制措施概述 第二节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第三节 拘留 第四节 逮捕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第十章 期间与送达 第一节 期间 第二节 送达第十一章 立案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第三节 刑事立案程序第十二章 侦查第十三章 侦查终结第十四章 提起公诉第十五章 第一审程序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第十七章 特殊程序第十八章 执行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刑事诉讼法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