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事随笔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炳善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个知识分子的求学之路,实际上也就是他的人生道路。人的一生,不能不受着国家民族命运和时代环境的制约,也不能不受着个人思想、才能的局限。两个方面冲撞、扭结、化解,便形成他的人生坐标和发展轨迹,形诸文字便是他的成果。

作者简介

  刘炳善,河南郑州人.1927年生。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翻译家,  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理事、顾问,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英国文学的教学、翻译、研究工作。著作有《英国文学简史》、《中英文学漫笔》、《英国文学漫话》、《英国文学常识入门》、《译事随笔》、《异时异地集》.译作有《英国散文选》、《圣女贞德》、《伊利亚随笔选》、《书和画像》、《伦敦的叫卖声》、《亨利五世》、《亨利八世》.编纂莎学工具书《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事迹载《中国作家大词典》、香港《世界华人名人传略(文学卷)》、《剑桥国际传记辞典》、美国传记协会《五百名人录》。

书籍目录

小引我的第一本书——《英国文学简史》英国随笔简论——《英国散文选》译后记兰姆及其《伊利亚随笔》维吉尼亚·吴尔夫的散文艺术报刊散文家:阿狄生与斯梯尔斯威夫特——英国的讽刺散文大师浪漫派随笔作家:赫兹利特与利·亨特乔治·吉辛与《四季随笔》英国文学丛话(十一则)英国散文与兰姆随笔翻译琐谈关键在于文化修养和责任感——文学翻译漫笔《译文》、《世界文学》和我自己——为《我看(世界文学>》征文而作我译兰姆兰姆在中国有了自己的知音谈谈文学翻译——1992年10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系的讲演从翻译的角度看英国随笔——1992年10月20日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的讲演生前的异端死后的圣者——谈萧伯纳的历史名剧《圣女贞德》才女的命运——艾米莉·勃朗特与萧红合论《亨利五世》译本小引《亨利八世》译本小引永远做学生——我的求学之路(代后记)

章节摘录

  与随笔密切相关的还有两个问题,即文体与幽默。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既是要做,总要讲究使用语言的艺术,这就牵扯到了文体问题。英国散文自中古以来就存在着两种写法:一种是以来源于古盎格鲁撒克逊语的英语基本词汇和句式所写成的文章,特点是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另一种是受拉丁文影响并使用大量外来词汇所写出的文章,辞藻繁富、句式灵活而有时失之于芜杂。17世纪后期,英国文学受法国文学影响,重视文体之学,这对于提高文学语言的艺术性有很大好处。18世纪散文作家继承这种传统,写文章以准确、洗练、明晰、畅达为宗,像笛福、阿狄生、斯威夫特和哥尔斯密都是如此。他们的文章语言平易、纯净、生动、流畅,为广大读者爱看,在文体学上称为“朴素的文体”(the plain style)。但在古典主义崇尚拉丁文学的风气影响之下,也出现了另一种高华典雅的文体,讲究用词古奥华丽、声调铿锵、句型对仗,这在文体学上叫做“高雅的文体”(the elegant style)。

编辑推荐

  读莎楼小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译事随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