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叶永胜  页数:245  字数:2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每个城市的音像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一道风景。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与文化矛盾》中说:“当代文化正在变为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人类已经进入影像时代、读图时代,影像艺术的消费已占据文化消费的主导地位。今天,电影已不是高级消费,而是大众性的廉价娱乐。法国作家兼批评家乔治·杜亚美曾对电影极为鄙视、反感。他说,电影是“被奴役者的消遣,是给那些愚昧无知、心力交瘁、惶惶不可终日的可怜虫们散心用的娱乐。一种既不需要观众全神贯注也不需要观众有多少智商的热闹场面。除了能给人带来有朝一日会成为好莱坞明星这一荒谬可笑的幻想外,它既不能拨弄出心中的火花也不会唤醒任何的希望”。很多人对影像持有一种伦理式偏见,将影像与假、恶、丑、庸俗、拜金、暴力、色情联系在一起,将其当做消遣性的玩意儿扔到一边。这种现象表明人们尤其是精英知识分子对影像持有严重的“语言中心观”偏见,认为文学是高级的、雅的,而影视是低级的、俗的。影像何以比文学低级,影像为何就比语言低一头?这似乎与人们对于影像的存在认知有关。影像内容不需要文字的中介,它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系统,使人的视觉渴求得到快捷的满足。对影像的接受不像语言那样需要长期的社会经验熏陶或高度的专业训练,而只需使用人的原始知觉器官。但实际上,影像借助自身的技术条件,把以前的种种艺术,如音乐、绘画、戏剧、尤其是文学,吸纳、化解、整合成图像语言的构成要素,从而将各个艺术领域的受众有效地牵引到自己的梦幻国度。影视是一门艺术,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主体性的一种自我实现和“认识你自己”的需要的产物。作为继音乐、诗歌(文学)、舞蹈、建筑、绘画、雕塑之后,综合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第七艺术”,它还是一种文化,一种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现代的、新型的文化,它是“现实一种”。

内容概要

电影无疑是20世纪人类创造的一大奇迹,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人们在电影中获得教益,获得日常生活的知识和信念,获得生活的方式和时尚信息;人 们在影像中片刻逃离生活的庸常与痛苦,暂时遗忘世界的苦难与不公,在光影缩纷中,进入正义战胜邪恶、爱情征服死亡的奇妙世界,获得宣泄与抚慰,享受安宁与遐想。实际上,银幕世界并非透明,而更像是画卷,电影的制作作者用光作画,勾勒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银幕世界是一处人为建构的幻想世界。    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初步了解电影的表现元素,电影是哪些人怎样制作的,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与变奏,以及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并且通过十几部经典的影片的分析,培养大家欣赏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的趣味和途径。艺术电影和经典文学作品一样,深入人类内心,观照生存状态,对哲学主题进行电影化呈现,以电影语言的创新与尝试,对生命与世界予以原创性洞察与表现。通过对观影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能够健康地成长。

书籍目录

前 言上编 电影理论  第一章 电影的表现元素    第一节 影像    第二节 声音    第三节 剪辑  第二章 电影制作人    第一节 制片人    第二节 导演    第三节 编剧    第四节 演员    第五节 其他人员  第三章 电影叙事结构    第一节 电影形式    第二节 剧情模式    第三节 叙事结构    第四节 电影类型  第四章 中国电影百年简史    第一节 大陆电影    第二节 香港电影    第三节 台湾电影下编 经典影片鉴赏  一、《黄土地》  二、《罗生门》  三、《阿甘正传》  四、《蓝色》  五、《霸王别姬》  六、《悲情城市》  七、《美丽人生》  八、《活着》  九、《阳光灿烂的日子》  十、《小武》  十一、《阿飞正传》  十二、《天堂电影院》  附录l:世界著名电影节 及电影奖  附录2:世界著名导演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节 声音早期电影没有声音,人称“不会说话的美女”。1927年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诞生,可谓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不管是否意识到,声音始终是一种强有力的电影技术,因为它利用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模式。我们的视觉注意力与听觉注意力是伴随在一起的,听觉的加入使爱森斯坦所谓的“感官同步”得以可能,“感官同步”使单一的节奏或有表现力的特性能将画面和声音统一起来。而且声音能有效地影响我们对影像的领悟和理解,观众会根据声音对同一影像做出不同的解释。声音能够相当明确地引导我们在影像中的注意力,“指向”被关注的事物。更复杂的是,当声音暗示某个视觉因素时,观众会期待出现这一视觉因素并将注意力转向它,它引导着我们形成期待,或欺骗或误导观众的期待。电影中的声音有三种类型,指语言、各种音响、音乐三大声音元素,以此构成听觉印象。我们必须对声音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语言就是人嘴说出的话,包括对白、独自和旁白。对白(对话)是电影中人物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在电影中使用最多,因此也是最为重要的语言内容。独白是剧中人物在画面中对内心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表述。有三种情况:①以自我为交流对象的独白,即“自言自语”;②对剧中其他人物,如演讲、祈祷等;③对观众。旁白是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主要有两种情况:①第一人称的自述(画面中没有说话的人);②第三人称的介绍、议论、评说等。语言在电影中的作用具有:①配合影像交代说明推动叙事。它不应仅理解为“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而是用几句话交代需要大量影像内容才能表现的内容。②表现人物的心境和情感。③塑造人物的性格。④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作品的主题,主要是指旁白。音响是电影中除了语言、音乐之外的所有声音的统称,是电影听觉语言中最重要的元素,它赋予并强化了银幕世界的真实幻觉。音响的种类有:①动作音响:人和动物行动所产生的声音。如人的走路声、打斗声,动物的奔跑声。②自然音响:自然界中非人的行为动作所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鸟语虫鸣。③背景音响:通称群众杂音。④机械音响:因机械设备的运行所发出的声音。如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电话、钟表声。⑤特殊音响:经过变形处理的非自然界的音响。神话、科幻片中多用。

后记

本书是为普通大学非影视专业学生所开设的电影理论与批评课程的教材。基于大学生的实际和需要,课程主要向他们介绍有关电影的基础知识,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十几部影片进行分析,力求在教学中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批评赏析中领会、掌握有关理论知识。这次修订,笔者根据教学中教材使用的反馈意见,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第一、二章的内容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是在表述上力求更精练、准确,同时更有层次,符合教学实际。将原第四章的中国电影史内容删除,因为电影史是一项独立的研究;而将第三章扩充为两章,分别具体论述电影的叙事结构和类型电影,这更切合学生需要。尤其是对类型影片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对商业电影有较深入的了解,认识电影工业化的本质,洞悉类型化背后的文化蕴涵,从而对艺术影片有更深入的认识。下编影片鉴赏部分,保留了原有的6部经典影片,删除了不太适合教学或者艺术表现手法上没有独到性的影片,另外补充了9部新的电影,这些影片都是电影史上的经典,在形式上都有独异之处,能够更好地配合前面的理论学习。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解读影片,本书在影片赏析中添加了一个栏目-镜语分析,对影片进行艺术表现形式的分析,从而使大家较好地掌握赏析影片的门径。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吸收了广大电影爱好者的卓识高见,对此深表感谢。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好友张公善先生的大力帮助,另外,还得到了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教研科和教材科同志、文学院领导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领导的支持和帮助,责任编辑朱移山先生更为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谨向上述单位和同志致以衷心的谢忱。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肯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请大家给予批评和建议,以便作进一步修改。

编辑推荐

《电影:理论与鉴赏(修订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电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