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英国小说

出版时间:2004-7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和龙  页数:30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二战以来,英国小说佳作如林,异彩纷呈。到了5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写实主义又开始“回潮”,一批年轻作家出于各种原因极力“反对实验”,对典高和寡的现代主义小说极尽抨击与挖苦之能事。60年代,B.S.约翰逊进行极端而有趣的小说实验,极力推崇乔伊斯式的形式革命,又反过来对“讲故事”传统的不以为然,而约翰·福尔斯自觉与“写实”传统保持距离,用“后现代”实验回应“小说死亡论”与“形式危机论”。70年代,无数新老作家试图穿越文学的“十字路口”,80年代,“后现代”实验蓬索发展,小说创作呈现出多元趋势,至此,二元对立的阐释模式完全失效。进入90年代,“新历史主义”兴直,“回归历史”、收发室历史成为引人注目的主旋律,而小说艺术也进入一个纷繁复苏、百花齐放的昌盛时期,单一化、总体化的观照模式更是无用武之地了。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从事战后英国小说研究所取得的部分成果,其中不少篇幅曾经以论文形式发表过,此次成书时作者在内容和体例上作了一些修订和重新编辑。作者重点介绍了战后各个时期英国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将战后英国小说的发展脉络清晰有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附录中还列出了1950年以来获奖的英国小说、作家作品英汉对照、布克小说获奖作家作品目录等等,供读者参考。

书籍目录

引子上编第一章 塞缪尔·贝克特:现代主义之后的实验第二章 “愤怒的青年”:现实主义“回潮”第三章 查·珀·斯诺和威廉·库珀:反对“实验”第四章 格雷厄姆·格林:依旧讲“故事”第五章 威廉·戈尔丁:从“另类”开始第六章 B.S.约翰逊:战后小说的极端实验第七章 约翰·福尔斯:文学衰竭了吗?第八章 戴维·洛奇:穿越“十字路口”第九章 萨尔曼·拉什迪:书写“后殖民”第十章 “小说没有死!”:1990年以来的小主创作下编第十一章 《一九八四》:永远的警示第十二章 《野草在歌唱》:女性的疯癫第十三章 《发条橙》: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第十四章 《水泥花园》:成长的迷误第十五章 《捕蝶者》:幽闭的自我,畸变的心灵第十六章 《蝇王》在中国:人性恶神话的建构附录一 1950年以来的英国小说附录二 作家、作品英汉对照附录三 布克小说奖获奖作家作品目录(2003-1969)附录四 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塞缪尔·贝克特:现代主义之后的实验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①是20世纪杰出的荒诞文学大师,他的荒诞戏剧《等待戈多》(Waiting f0,Godot.1952)一直为学术圈内外的人士所津津乐道。他的名字将会因这部揭示20世纪人类真实境况的剧本而永载史册。不过,他在小说创作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是同样不可忽视的。贝克特本人一直认为.小说才是他创作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剧本只不过是灵感枯竭时偶尔为之的副产品。贝克特于196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奖评委给他的评语是:“他的作品以新颖的小说和戏剧形式将现代人的困境变为他的讴歌。”?贝克特在实验主义衰微之后继续祭起形式实验的大旗,他的“新颖”就在于对现代主义实验精神的继承,在于对实验小说先驱——乔伊斯的超越。他的理论批评作品《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Dante…Brun0.Vic0…Joyce,1929)和《普鲁斯特》(Proust,1931)可以看作是早期贝克特艺术思想的宣言。这两篇作品不仅是贝克特艺术思想形成的关键性标志,而且也是贝克特在乔伊斯之后继续进行小说实验的早期征兆。二战以后的几年是贝克特文学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他的小说实验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在此期间,除了戏剧代表作《等待戈多》外,他创作了极具实验性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Molloy,1947)、《马洛纳之死》(Mal0neDies,1948)和《无可名状的人》(The Unnameable,1949)。贝克特的实验创作持续的时间很长,历经文学史上的不同时期。由于小说“新颖的形式”容纳了繁杂多样的内容,因此,贝克特曾被人冠之为荒诞派大师、实验主义者、存在主义者、“新小说”的缔造者、后现代主义者、解构主义大师等等。他的小说非常接近一个抽象的、纯粹的想象世界,越来越成为研究者们为验证理论而经常考察和索引的文本。对于普通读者,甚至是研究者来说.他的小说是难以卒读的。他的小说大多用法文创作(部分作品后来由他自己翻译成英文),他的所有法文版小说在法国的销量不超过4万本。然而,他的小说成就并不在于读者的接受,而在于形式的极端实验,在于对人类境况的全新揭示。“形式实验和自我消解成为贝克特创作的指导方针,而他的小说是一种寓言,一种为概念服务的工具,换言之,一种‘道’的载体,即虚空混沌、意识解体之‘道’。”@也可以这么说,揭示荒诞、表现虚空和解构自我贯穿贝克特实验小说创作的始终。  50年代。英国批评家马丁·埃斯林把贝克特的戏剧命名为荒诞戏剧。认为他创造了一种反戏剧传统、反戏剧常规、反审美习惯、反戏剧语言的所谓“荒诞不经”的实验戏剧。@他的实验名剧《等待戈多》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的荒诞、生存的无奈和人生的无聊。不过,他的小说创作同样充满极端实验。也同样表现了荒诞的主题。荒诞戏剧家尤奈斯库说:“荒诞指缺乏意义……人与自己的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的根基隔绝了,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显得无意义、荒诞、无用。”@贝克特在他的小说中表现的就是这种“无根”的荒诞现实,这种“缺乏意义”的人的生存状态。  贝克特具有强烈的荒诞意识,这种意识早在论文《普鲁斯特》中就表露无遗。年轻的贝克特认为,时间给“主体造成无限的苦恼”,个人只不过是“从未来时间之流的管道”流入过去时光管道的没完没了的过程而已;人淹没在自己的习惯之中,而习惯把包裹在生存表面的所谓合理性、所谓逻辑性统统撕碎,使人躲藏在懒惰后面以逃避生存的荒诞;人饱尝“生存的苦痛”,人生充满着厌烦与苦难。@正因为时间让人在孤独中等待,习惯使人在懒惰中死亡,苦难和无聊伴随生命的始终,因此他的小说就像《等待戈多》一样,描写的全是等待、孤独、异化、死亡、无法交流、百无聊赖等内容,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的荒诞现实,揭示的是20世纪现代人的生存状况。  荒诞的意识造就了一种荒诞的艺术原则。在贝克特看来,“内在和外在的生活是混乱的、不断变化的、荒诞的、不受基本原则约束的。任何秩序都是创造出来的,是人用武断的、人工的手段炮制出来的,以平息灵魂和神经。人的错误的、自制的系统——语言、数学、法律、宗教,当然也包括逻辑以及艺术本身——创造出表面上的秩序,同时也扭曲了现实;对贝克特来说,现实就是混乱。”@因此。贝克特无意用艺术创造秩序,也无意用秩序来扭曲现实,他用混乱对应7昆舌LhD现实,用无序表现无序的世界。“几乎从第一部作品开始,贝克特的文学感悟便是有意识的反模仿、反逻辑;对贝克特来说,逻辑的缺乏,特别是因果律的缺乏既是一个美学原则,也是他的基本内容,因为他表现人处于一个荒诞、连续中断的世界,一个没有理性原则和秩序的世界之中。”⑧  在《普鲁斯特》中,贝克特指责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他们居然崇拜“经验的垃圾,跪倒在表皮和突发的癫痫之前,只满足于描写浮光掠影的生活”@,而他特别欣赏普鲁斯特,因为他凭着先验的想象在自由虚空的界域中翱翔。在他的小说中,贝克特选择疯子、流浪汉、残废者、疾患者、垂死者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一方面通过主人公在荒诞世界的荒诞遭遇来表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抑、异化和摧残。同时,他又回避外在的世界,避开具体的社会生活,让主人公在一个“自由虚空的界域”活动着,通过“没有风格”的语言和“只有短语”的形式实验来展示人物心灵的虚空状态,以及人的意识中的混沌、紊乱和无序状态,从而让自己的小说超越具体的现实和社会.达到某种对人的形而上的意义卜的深刻思考和揭示:人似乎“与自己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的根基隔绝了”,“人的一切行为显得无意义,荒诞而无用”人的生存没有目的,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  如同他的崇拜对象乔伊斯一样,贝克特用反叛传统和标新立异来确立他的个性。他曾经模仿乔伊斯,但最终在艺术上对乔伊斯反戈一击,走上了一条追求个性化风格并形成独特叙事风格的创作道路。他颠覆了传统的语言结构,摒弃了正统的语言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采用一种“没有风格”的简练、透明的“零度语言”风格。小说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纯粹,也越来越迈向“虚空”的境界。他“表现没有可表现的东西.没有可用来表现的东西,没有可做表现根据的东西,没有能力去表现,没有必要去表现,也没有义务去表现”⑩。  在他的小说中,不仅形而上的意义被无情解构,而且小说的形式也遭到了彻底的解构。小说家兼批评家戴维·洛奇把贝克特看成是解构主义的文学先驱,因为他先于德里达提出了话语中不可避免的“延异”(differance)这一概念:说话的“我”总是与听话的“我”有所差别;语言不能与现实保持确切的一致。@贝克特认为,“作家的创造不必以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为蓝本”;他把名、实不能一致作为自己解构意识的出发点,对形而上的意义进行着不懈的消解。与此同时,他又举起“反小说”的大旗,对已有的小说形式进行彻底的解构。在他的小说中,人物或没有身份,或没有姓名。或没有外形;他们只有语言或声音,这语言或声音是混乱的,矛盾的,中性的,重复的,不连贯的。小说充斥着叙述者的诉说,没有情节,没有冲突,没有形象,没有联系。“你必须继续讲下去.我不能继续讲下去,你必须继续讲下去,我将要继续讲下去”。“我似乎在说话,但不是我,似乎在谈我自己.但不是谈我自己。”小说中的人物及自我在充斥着矛盾、悖谬和反讽的叙事中遭到彻底的解构。  贝克特早期是用英文进行创作的,《莫菲》(Murphy)和《瓦特》(Wa rt)是早期创作中最为出名的两部长篇小说。前者于1938年在伦敦发表,后者是l942--1945年期间为躲避盖世太保搜捕在乡下写成.l953年正式出版。在《莫菲》中,主人公莫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爱尔兰人,一个名叫西利亚的暂时从良的妓女爱上莫菲,并且以重操旧业为要挟,希望莫菲能去寻找一份工作。莫菲天性喜欢流浪而不愿涉足社会,因此断然拒绝了她的要求。后来,为了投合自己的志趣,他决定到一家精神病院当护理员,照料并观察精神病人,并同精神病患者恩顿先生结为知交,还时常羡慕精神病人的处境。在疯人院中。莫菲发现那些疯子倒更接近那片正常人在理性的情况下所无法接近的、涌动着无意识活动的“黑暗的界域”@;在他看来,“虚无就是最真实的存在”,疯子比健康人更接近真理。莫菲终于也看到了一片虚空,并进入了意识完全消解的状态,最后在煤气的爆炸中,他终于得到了自己所向往的那片永恒的虚空境界。  有人认为这部小说“并无实验的痕迹。小说的街名都可以在伦敦的地图上查索,同名主人公的经历或许还有贝克特——一个想在伦敦落脚的爱尔兰人——当年行止的轨迹。”@戴维·洛奇则认为,“在《莫菲》中,地点和人物的描写没有地方色彩,也没有让人产生联想的、提喻式的细节。’’⑩同时,洛奇还认为,这部小说是“忽视或嘲笑现实主义传统’’的,如小说第二章的开头,作者用许多事实和数字来描写西利亚的外貌:  年龄  不重要  头  小而圆  眼睛  绿色  脸  白色  头发  黄色  性格  好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战后英国小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