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与东亚的近代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河北大学  作者:王青  页数:34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在东亚的广阔视角下深入探讨儒教的影响及其现代价值,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近日在京召开“儒教与东亚的近代”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的学者共同研讨了儒教在东亚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儒教与东亚近代化的关系等。本书就是此次研讨会的成果总结。

作者简介

王青,1964年生于北京市。1998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获博士学位。1998年10月~2000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10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现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日本哲学与文化。主要著作有《日本近世儒学家荻生徂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日本近世思想史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1月)、《明治哲学与文化》(与卞崇道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主要译著有《多元逻辑克里斯托娃》(与陈虎合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等。

书籍目录

张立文 序1.张立文 和合学价值的诠释2.彭 林 用儒学精神推动东亚的合作与发展3.严绍璗 中国当代新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向与“儒学革命”4.高坂史朗 儒教和philosophy的纠葛——东亚思维构造的特性5.崔英辰 周易的自然生命观6.黄俊杰 “东亚儒学”如何可能?7.赵汀阳 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8.魏常海 人间佛教中的佛儒会通思想9.彭永捷 论儒教的体制化与儒教的改新10.王 青 试论梁启超对新儒家的影响11.刘岳兵 冯友兰研究在日本12.黑住真 近代化经验与东亚儒教——以日本为例13.卞崇道 传统思想的现代重构——明治哲学现代性的一个侧面14.泽井启一 从“哲学”到“社会学”——近代日本儒学的转型15.韩东育 关于海保青陵的“我观我”16.中村春作 近代日本“思想史学”的成立与对儒教的视点17.郭连友 孟子思想对吉田松阴“天皇观”的影响18.李甦平 论李栗谷的理气观19.崔在穆 从安淳焕的鹿洞书院和朝鲜儒教会看上世纪30年代韩国儒教宗教运动20.张 敏 韩国实学与东亚近代21.何成轩 儒学与越南现代化进程22.潘文阁 越南近代儒家23.阮才书 越南近代社会与儒教的地位王青 后记

章节摘录

1.和合学价值的诠释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 张立文和合学打破沙锅璺到底的这个底,就是“和合起来”的和合体。它不重蹈柏拉图以来西方实体本体的覆辙,也不重演中国宋明理学本体论的故伎。这个“和合起来”的和合体,它是永远“在途中”的超越之道。因其自身不断超越,与时偕行,所以和合生生道体不是固定的实体,而是“唯变所适”的生命智慧及其化育流行的智能创生的虚位,是为道屡迁的流体和自由澄明的和合体。人类生活在“和合起来”的和合关系网络之中,一切实、有、色都是生生“和合起来”途中的一次呈现。和合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在现代仍具有现实的精神价值。和合学是当代理论思维形态“自己讲”、“讲自己”的形式,也是应对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的化解之道。20世纪是价值冲突、价值破碎的时代;是传统价值观、价值定式在大化流行、变动不居中,被不断抽掉的时代。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Ft益严峻的五大冲突和危机,归根到底是价值的冲突和危机。这是因为价值观问题,是文化、政治、经济的核心问题,它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动力和成果。换言之,它构成了人、国家、民族选择活动的依据和取向,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的最基本动力和趋向。就此而言,一切价值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并围绕人而展开。作为人类在实践交往活动中所建构的各种方式和成果总和的文化,其内核的灵魂是价值,体现为文化价值。这便是人——文化——价值三维的融突和合。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创造的本质在于和合。和合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

编辑推荐

《儒教与东亚的近代》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儒教与东亚的近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