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猛  页数:212  

前言

  作为一个日常用语,人们通常是在对“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的“大小”加以比较的基础上使用“视野”这个词的。比如,对于“全局视野”、“世界视野”、“开阔的视野”的强调或呼吁,总是同对于“局部视野”、“民族视野”、“狭窄的视野”的反思与批评联系在一起的。在这里,涵包更“大”的视野通常被视为要优于涵包相对较“小”的视野,视野的大小往往被视同于目光的长短,甚至被视同于心胸的宽窄,带有明显的褒贬色彩。  这样一种日常用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学术研究,尤其是很难适用于对学科特性的分析。其原因在于,不同的学科都有其自己的“眼睛”,即所谓“学科之眼”。这些学科之眼本身是自足的,是不依附于其他的学科之眼的,它们相互之间具有不可比性。用这些不同的学科之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亦即所形成的“学科视野”:也就具有了不可比性,无所谓哪个学科的视野宽,哪个学科的视野窄。

内容概要

  《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走向一种教育学的社会学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论证,对是否取实证主义的路线等相关议题展开了探讨,针对人们对中国教育学学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意识形态化”现象的反思而进行的进一步反思。教育思想创生的路经是什么?有人提出“走向教育理论自身的批判”。值得追问的是,这里作为预设而隐在的“他者”是谁?换言之,离开了“他者”的参照。我们凭什么界定“自己的问题”并标贴“自己的理论”?进而言之,不揭示人们意欲“摆脱”的意识形态“他者”与中国教育学之间的真实关联,中国教育学人自身的理论使命又如何能实现?

书籍目录

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代序)引言 摆不脱的纽结第一章 从“第一大问题”到集丛式问题——中国教育学为何总难免“推倒重来”?一、我国教育学的“第一大问题”之语脉二、迫切需要重新理解“意识形态”问题三、面对“无从说”与“从头说”的两难四、研究主体之建构与集丛式问题的提出第二章 实证的僭妄与研究者的“宿命”——人们争议当今教育学的“焦点”在哪?一、教育研究方法论域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二、实证主义思维范型对教育学研究危害三、作为过程的科学化需要“接着”论证四、库恩的困惑与研究者宿命之感的消解第三章 思想“博弈”与学科“自立”——我国教育理论生产为何“差强人意”?一、“走向教育理论自身的批判”的起点二、教育学史避不开“教育思想之变迁”三、渴望“从意识形态化到学科的自立”四、意识形态是理论生产的“问题之源”第四章 意识形态修辞-ff“超越悖论”——教育可以回避意识形态的“可接受性”吗?一、意识形态修辞与教学认识论“刷新”二、批判理性主义及学术民主的“悖论”三、凯洛夫、杜威与教育学理论“超越”第五章 重探教育理论问题的“位系”——“教育科学学”果真能终结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终结”与“教育科学学”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必要张力”三、在新“位系”中审视“集丛式问题”第六章 走向一种教育学的社会学研究——期待中国教育学“激动人心的变奏”一、“推倒重来式”教育学的社会学观照二、教育思想的群体属性及其方法论意蕴三、作为个体“实践”的教育研究及反思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叶澜教授在《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本章引文除注明出处外,均引自此文。以下简称“《视》文”)中将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存在的共同问题概括为三大方面,即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并认为这些彼此交织着的问题是影响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为了新世纪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原创性发展,为了教育学独特的学术品质的形成与提升”,就必须反思和探讨这些问题。这三大问题也被叶教授命名为“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简称“世纪问题”。而在这三大问题中,叶教授认为“政治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的发展的关系问题,确实是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所遇到的第一大问题,它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态。前者对后者的控制与渗透程度、影响的正负效应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可以说,两者的关系性质的多样性和多层面性.已在整个世纪的历史过程中得到较充分的展现,但教育学界真正深入系统的全方位的反思,在此基础上的重新全面认识尚未完成。”笔者以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同意叶教授的上述看法,而且对意识形态与教育学学科发展关系问题的反思与研究也会成为今后一段较长时间里我国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域。  一、我国教育学的“第一大问题”之语脉  问题是学术发展之母。学术是人对自身的适应性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匮乏感或阻碍而诉诸理智的反应。作为一门学术的教育学在我国百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地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与其说是这一学科不成熟,不如说这一学科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中国教育学研究者凭借这样的空间可以有所作为。那么在叶澜教授进行一个世纪“结帐式”的问题审视之前,我国教育学研究者“感知到”教育学的问题都有哪些呢?这里不妨对近二十多年就这方面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进行一番简略梳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