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技术哲学前史研究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文成伟  页数:204  字数:195000  

前言

“技术哲学博士文库”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出版了。这是东北大学文科建设史上的一件幸事,值得祝贺。东北大学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自1994年开始招生以来。已有一批博士毕业。他们已经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刊物上发表了一批文章。也有把论文补充修改成为专著出版的,但出书毕竟零散,机会也不多。文科博士论文的创新思想应当在刊物上发表,更为优秀者则应当作为专著出版。已经有不少大学出版了自己的博士文库。我们决定出版自己的博士文库,乃是步其后尘而已。我们这个博士点是以技术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因此名为“技术哲学博士文库”。出版这个文库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存和交流研究成果,经受社会检验,鼓励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化,推进学科建设。因此。并不是每一位博士的论文都可以成书进入本文库出版,进入本文库必须经过一定的评审程序。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本文库也将把博士生导师有关技术哲学的优秀研究成果纳入本文库出版,当然也需经过评审。在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有一批博士的研究成果作为专著纳入本文库出版,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这仅仅是开始。希望有更多博士的研究成果面世,这是我们的期待。

内容概要

本书关于欧洲技术哲学前史研究是以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为背景,以技术史为基础,以欧洲哲学史的历史脉络为主线,研究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哲学的技术思想,揭示出技术哲学由萌芽到产生的历史过程。进一步说,本书的研究是以技术概念的内涵演变和技术形态的转变为依据,结合欧洲哲学史的思想,划分技术哲学前史的历史阶段。技术概念有三种内涵的历史演变:从技艺到规则技术、再到科学型的技术,其专业分工、知识含量呈增强的发展趋势并显示出相对独立的阶段;与此同时,有三种技术形态的转变:从机会技术向工匠经验技术、工场手工业工匠专业技术向规则技术、机器技术向科学型技术的转变。本书相应地把欧洲技术哲学前史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时期到19世纪中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矛盾。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随着技术力量的逐渐强大,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矛盾实现历史性地展开,二者经历了由同一(包含差异)到差异的(包含对立)再到斗争(包含冲突)的矛盾过程,在哲学的技术思想史上相应地形成技术怀疑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理性主义,以及马克思和卡普的技术哲学思想。

书籍目录

总序主编序语前言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欧洲技术哲学前史研究的必要性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现状   二、欧洲技术哲学前史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欧洲技术哲学前史研究的概念   一、欧洲技术哲学前史之界定   二、欧洲技术哲学前史的分期 第三节 当前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情况   二、国外研究情况   三、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原则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原则第二章 古希腊到中世纪的朴素技术怀疑论 第一节 社会背景和技术形态   一、从古希腊奴隶制到中世纪的封建制   二、从机会技术向工匠技术的转变  第二节 古希腊理性对技术的审慎    一、古希腊理性    二、古希腊哲人眼中的“技术”      三、技艺与技艺中的知识    四、对技术的怀疑    五、技术对个体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六、技术及人工自然位于形而上学之下    七、人工自然和自然真实性之比较    八、理想国中的生产者  第三节 欧洲中世纪对技术的谨慎肯定    一、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二、中世纪对古罗马实用精神的继承    三、技术怀疑主义    四、经院哲学对技艺的谨慎肯定    五、基督教对技艺的神圣核准    六、罗吉尔·培根哲学的技术思想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上半叶哲学的技术乐观主义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技术形态    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哲学特征    三、工场手工业工匠技术新特点    四、转型时期科学和技术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功利的技术乐观主义    一、人文主义思潮中的技术思想    二、自然哲学对技术的阐释  第三节 英国经验论彻底的技术乐观主义    一、培根实验科学的技术乐观主义    二、霍布斯机械唯物主义的技术乐观主义    三、洛克唯物主义经验论的技术乐观主义    四、休谟怀疑论的技术乐观主义 ……第四章 工业革命时期到19世纪中地哲学的技术理性主义第五章 技术哲学在欧洲产生的历史必然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科学有用,科学为大众造福,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思想自17世纪以来就成为西方国家的文化主旋律。19世纪以后,又扩散到了世界各地。这种新的思想更符合在欧洲新出现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利益,也更有利于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关于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的观念。人类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空前乐观的想法。在1850年前,科学所造就的重大技术进步虽然并不多,但是科学具有实用的含义,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信念。科学象征理性、革新、进步以及人类福利的促进。在科学革命时期人们再三强调的宗教神学原则终究与科学的世界观分道扬镳了。当时光学、力学和天文学研究范式的确立,都是以人为主体,使自然成为一个对象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科学内在的研究范式导致了主客二元世界的划分,进行因果研究的各门科学实质上赋予了主体以凌驾于对象之上的力量。文艺复兴对于中世纪与其说是一种再生,不如说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转折,它是哲学史上的转折点。3.技术进步促进科学的发展在欧洲的科学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并没有真正地结合。具体说来,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的欧洲,在进行科学革命的同时并没有发生技术革命或者工业革命。那时尽管也有印刷机、大炮和炮舰一类的发明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然而它们的发展并没有用到科学或者自然哲学。除了绘图学可能是一个例外,没有任何一项科学的技术应用或科学成果曾在近代早期的经济、医学或者军事领域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总之,此时欧洲的科学和技术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上基本仍然是互不相干,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社会学意义上,两者仍停留在分离的状态上。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我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内心感慨颇多。两年前的春天,在工作了15年之后我重新回到学校开始了学习兼教学工作的“充电”生活,使我重又找到了向上攀登的学术之路,这让我的生活更多了一分动力。大师们的思想风采依旧。让后来者仰慕不已,并对当下时代的认识有了一个可以仰仗的“魔杖”。选择进入技术哲学这样一个学术殿堂,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原因在于我是学哲学并一直与形而上的东西打交道的人,面对技术则是个“门外女”。刚刚进入这一领域,时常为“技术”的问题而困惑,有时甚至有“误入歧途”的感觉,因为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是我的导师刘则渊教授及时指点迷津,让我有了“柳暗花明”的感悟。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对于我而言,极具挑战性,并有很大的难度,但导师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并从整体思想的驾驭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对我的论文认真审阅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他严谨的治学风范,认真的工作态度,平等而又具有前瞻性的指导原则,坚实的追问方式。以及他对学生的支持,都在点滴之间让我感受着老师的恩泽。所以说,无论是论文的选题还是论文的撰写,都浸透着老师的智慧和心血。老师给予了我贯穿始终、真知灼见的指导。老师的教诲使我克服了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平衡而遇到的困难,顺利完成现论文的写作。为此,我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刘则渊教授。同时,我还要感谢陈昌曙教授。虽然很遗憾没能亲聆他的教诲,但是一位学界泰斗的思想财富足以让每个后来者受益。正是他的学术思想和著作的引领使我找到了研究的方向。

编辑推荐

本书关于欧洲技术哲学前史研究的背景是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以技术史为基础,将欧洲哲学史的历史脉络为主线,研究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哲学的技术思想,揭示出技术哲学由萌芽到产生的历史过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欧洲技术哲学前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在哲学史中提炼了技术哲学的技术思想,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