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许启泰,王建刚,陈晶 主编  页数:429  字数:689000  

前言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科学,也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之一,以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用药的基本规律,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书是根据高等教育医学专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关于新版教材的指导思想和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药理学》第二版(2003年)进行修订的新版本,供全日制高等医学专科、新高职及成人教育学生等使用。《药理学》根据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紧扣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保证教材质量,突出新、精、实、特,即新颖、精练、实用及专业特色,重点论述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注重教材的先进性,适当增加药理学发展前沿动态(尤其与医学专业相关的内容)。本书在章节体系安排上,着力突出药理学及本教材特色,在章节及内容上进行适当调整,充分体现教材的实用性、适用性。如:增加抗老年性痴呆药、减肥药、治疗骨质疏松症药、艾滋病及其治疗药物等章节。本书在每章的正文内容后均附有本章的内容要点及思考题,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以指导课后学习及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本书编写药物以中国药典、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基本医保用药范围的常用药物为基础,并增加了部分国内已用的新药,共800余种。本书中药物剂量除特别注明外,均系指成人用量,此仅供参考,I临床应用时须以药物说明书为准。本《药理学》可供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作为教材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及其医务人员等的参考用书。使用本书时,各院校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结合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

内容概要

本书保留了第一版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写作风格,每章后均附有内容要点,以便于读者掌握书中的重点和中心内容,根据学生毕业以后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复习要求,并结合医学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应基层防治疾病的需要,尽量体现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原则,在尽可能全面地介绍临床常用药物的同时,对典型药物的药理以重点阐明,同时对临床应用特点进行比较,以利于学生对常用药物药理作用的掌握和临床选择使用,结合国家基本药物的遴选及非处方药和处方药药理等规定,在药物收载及药理学教材的内容上与之相适应。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作为教材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及其医务人员等的参考用书。使用本书时,各院校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结合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言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第四章 合理用药的重要因素第五章 传出神经的药理学概论第六章 作用于胆碱受体的药物第七章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第八章 局部麻醉药第九章 全身麻醉药第十章 镇静催眠药第十一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第十二章 抗神经退行性病药第十三章 抗精神失常药第十四章 镇痛药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第十六章 中枢兴奋药第十七章 离子通道药理学第十八章 抗心律失常药第十九章 抗慢性功能不全药第二十章 抗高血压药第二十一章 抗心绞痛药第二十二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和减肥药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第二十四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第二十五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第二十七章 消化系统用药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第二十九章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第三十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第三十一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第三十二章 维生素类药第三十三章 调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第三十四章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第三十五章 抗菌药物概论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第四十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第四十一章 抗真菌药第四十二章 抗病毒药和抗艾滋病药第四十三章 抗结核病及抗麻风病药第四十四章 抗寄生虫药第四十五章 消毒防腐药第四十六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第四十七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第四十八章 解毒药中文药名索引英文药名索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二、吸收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心脏及血管给药外,其他给药途径均存在着吸收过程。药物吸收速率和程度与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途径、吸收环境等激素密切相关。1.胃肠道吸收胃肠道由胃、小肠和大肠三部分组成。胃的表面积较小,胃内pH值低,且胃内容物排空迅速,吸收量较少且与药物本身的酸碱性有关。药物在胃中主要足被动扩散。小肠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小肠表面积大,通透性较胃黏膜好,m流卞富,停留时间长,肠道的缓慢蠕动增加了药物与黏膜的接触机会,肠腔内pH范围大(4.8-8.2),故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在此段均易溶解吸收。小肠中药物的吸收以被动扩散为主,小肠同时也是某些药物主动转运的特异部位。大肠包括结肠、直肠和盲肠。大肠无绒毛结构,表面积小,不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大部分运行至结肠的药物可能是缓释制剂、肠溶制剂或少量溶解度小的药物。直肠下端接近肛门部分血管丰富,是直肠给药(如栓剂)的良好吸收部位。大肠中药物吸收也以被动扩散为主,兼有胞饮和吞噬作用。胃排空和肠蠕动的快慢对药物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药效强弱均有明显影响,药物吸收部位的pH值对很多药物,特别是有机弱酸或弱碱类药物的吸收至关重要。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一些药物被代谢灭活,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firstpasseffect),又称第一关卡效应。

编辑推荐

《药理学(第3版)》:高等教育医学专科系列规范化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药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