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社会功能研究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罗惠翾  页数:285  
Tag标签:无  

前言

  宗教的挑战:代序  我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对宗教的概念是很淡漠也是很蔑视的。那个时候,周围的整个社会似乎都对宗教抱着一种蔑视的态度。“宗教是鸦片烟”、是毒药,似乎是大家不可动摇的共识。信教的人被认为不是愚昧就是反动。在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任何宗教都是西方社会才提倡的,也会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衰落而走向灭亡。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读研究生的时候,偶尔读到西方学者有关宗教的著作,知道宗教不仅在中国,其实在全世界都已走向没落。当时,不少西方学者宣称,宗教的社会影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已无足轻重,宗教已对世界没有多大的影响。于是,我们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宗教的衰落是同步的,显然,宗教是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而走向衰亡的。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人类的科技水平比80年代又猛增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时,宗教在全世界的复兴却如潮水般势不可挡。  除了旧有的四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以外,上世纪90代以来,全世界新兴教派有十几万个。有人认为目前信仰宗教的人已达到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最低的估算也在50%以上。在我国,现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教职人员总数约30多万人;经政府批准开放、登记在册的宗教活动场所约10万多个;现有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院校76所,信教群众约有1亿多人。

内容概要

作者在比较全面地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宗教功能的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著作后,她对当代宗教仍然如此活跃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在甘肃和云南两地穆斯林社区实地调查中得来的大量材料印证了自己的假设。中国各地的回族入,尽管同样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在风俗、习惯甚至宗教仪式中都有诸多差别,特别是南方和西北的穆斯林人群在很多方面有较明显的不同。分别对不同地区的回族社区进行实地的调查,归纳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别,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宗教的社会功能,另一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更好地对宗教的功能进行解释。  本书中所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罗惠翱博士本人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她的调查和研究都尽量遵循人类学的调查和研究规范,翔实而可靠,既有实地的观察、访谈,也有对问卷进行的统计与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人类学角度的讨论,我认为是比较深入也是有说服力的。在我国学术界开始不久的对宗教的实证性研究中,这部著作无疑是一部很有分量并将引起广泛关注的作品。

作者简介

罗惠翾,1977年生,200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学术助理。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十余篇论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陈述    一、概念界定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缘起与经过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宗教功能的研究状况   二、人类学传统中对于仪式的研究   三、20世纪以来有关伊斯兰教的研究状况简述 第三节 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设计   一、理论假设   二、研究地点的选择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结构与内容简介第二章 甘肃和云南两省回族社区与历史概况  第一节 甘肃省兰州市和临潭县的自然、历史和社会背景   一、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   二、两地回族历史   三、两地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云南省个旧市沙甸区的自然历史和社会背景  一、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  二、该区域回族历史  三、该区域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基本情况第三章 宗教信仰的功能 第一节 信仰的选择   一、选择一种信仰的动因   二、不信仰宗教的原因   三、改变宗教信仰   四、信仰的代价   五、信仰的力量 第二节 信仰与制序。    一、由宗教信仰而生成的社会价值观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二、宗教信仰的监督力量    三、宗教信仰的心理调适功能    四、宗教为人们提供了社会秩序模式   五、宗教信仰引导信徒施贫济困、促进社会平衡发展  第三节 个人口述史:穆斯林心灵的轨迹  第四节 结论第四章 宗教仪式的功能第五章 宗教组织的功能第六章 结语参考文献附录附表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  没有功能的东西便不再存在,这是功能理论的公理,既然宗教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显然它具有一方面甚至是一系列的功能。  ——托马斯·奥戴  按照传统的观点,很多人习惯于简单地将宗教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一种虚幻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是反科学的、非理性的、阻碍社会进步的,只能作为一种落后的、反动的意识形态为历代剥削阶级所利用,即使它曾经被劳动人民当作反压迫斗争的工具,其局限性、消极性也是占主要方面的。现代社会一如孔德所言,是实证科学取代了神学形而上学的时代,那么是否确如其所言的宗教就被勾销了,余下的只是宗教批判?但我们却没有看到宗教的消失,信教者依然占到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冷战结束以后,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宗教热的趋势。那我们就要问,在现代社会,宗教为何仍然如此有生命力?在前现代社会,宗教起着整合社会的功能,它提供了基本的社会规范。在现代社会,宗教是否已经丧失了这一功能,它对社会的秩序还起积极作用吗?如果有,又是怎样起作用的?同时,宗教还会起到整合社会的功能吗?我们认为,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正如我们所知,在国内,传统的研究范式通常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即宗教对人民大众是有害的。我们认为,这个论断主要是从政治斗争的角度作出的,而非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全面评判。从卡尔·马克思到赫伯特-斯宾塞的不同理论家都认为宗教会强化道德秩序,虽然这使得宗教被归人统治阶级阵营,但是宗教也被认为维持了诚实、慈爱和节制。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宗教也常常是人民的“安非他明”,因为宗教也鼓舞了中世纪农民和工匠对封建主的多次反抗,在非洲和北美洲也引发了土著民族对于欧洲人人侵的抵抗。当代学者的研究还认为宗教具有多重作用。从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中发现,信仰宗教者更有可能遵守法律和规范,在宗教参与率较高的城市,异常行为和犯罪率较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伊斯兰教社会功能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