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彭勇  页数:414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民族史及中国边疆地理研究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撤销了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的历史系、社会学系,“三校”的民族史、民族学、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会集于当时的中央民族学院,建立了民族研究部。1956年,又创建历史系,著名蒙古史和元史专家翁独健教授担任系主任,分设民族历史和民族学两个专业方向,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吴文藻、潘光旦、林耀华、费孝通、傅乐焕、王锺翰等著名学者在系任教。20世纪50年代全体师生参加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并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写。尔后部分教师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参与整理中印、中苏、中越边界资料(包括南海诸岛资料),并负责《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部分的编绘工作。由历史系和民族研究部人员构成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的基本学术队伍,50多年来,发表了大量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民族史和边疆史地论著,编辑出版了多部有关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的文献资料。近年中央民族大学王锺翰先生主编的《中国民族史》、费孝通、陈连开等著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谭其骧主编、张锡彤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卷》、谭其骧主编、张锡彤等著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等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04年,中央民族大学的边疆史地研究学科被列入教育部“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建立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中心。

内容概要

  中国民族史及中国边疆地理研究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撤销了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的历史系、社会学系,“三校”的民族史、民族学、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会集于当时的中央民族学院,建立了民族研究部。1956年,又创建历史系,著名蒙古史和元史专家翁独健教授担任系主任,分设民族历史和民族学两个专业方向,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吴文藻、潘光旦、林耀华、费孝通、傅乐焕、王锺翰等著名学者在系任教。20世纪50年代全体师生参加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并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写。尔后部分教师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参与整理中印、中苏、中越边界资料(包括南海诸岛资料),并负责《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部分的编绘工作。由历史系和民族研究部人员构成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的基本学术队伍,50多年来,发表了大量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民族史和边疆史地论著,编辑出版了多部有关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的文献资料。近年中央民族大学王锺翰先生主编的《中国民族史》、费孝通、陈连开等著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谭其骧主编、张锡彤等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卷》、谭其骧主编、张锡彤等著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释文汇编·东北卷》等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04年,中央民族大学的边疆史地研究学科被列入教育部“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建立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

  彭勇,1970年正月生,汉族,河南夏邑县人,副教授。先后就读于郑州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和旅游管理学院任教。2004年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书,获“本科教学十佳教师”和“宝钢优秀教师”称号。研究领域为明清史。专著有《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主编有《中国旅游史》、《明史十讲》(第二主编)、《天朝落日》和《真实的荒诞》等,合著有《中国古代史》、《河南通史》和《黄河文化史》等教材或著作。

书籍目录

绪论:明代的边地思想与防御方略一、研究综述二、明人的“边地”观三、明代的治边方略1.广建卫所2.迁徙汉军3.土流结合四、轮班戍边渊源1.广建卫所,加强防御2.督促练兵,征战戍守3.抽调旗军,重点防御五、边操班军制度的建立第一章 辽东地区的边操与戍守一、明初在辽东的统治二、明在东北的防御对象1.兀良哈三卫的“叛服无常2.女真(女直)部族的侵扰3.对朝鲜(高丽)的戒备4.抗倭防倭三、以京畿为中心的辽东防御1.对开平卫的轮戍2.在京师(京畿)的操备戍守3.辽东本地的戍守四、明末辽东的战守第二章 蓟镇入卫军兵一、明前期的蓟(州)镇二、蓟州称镇三、入卫起源四、入卫军兵的数量五、入卫兵职责1.分区防守2.修筑边墙3.其他事务六、演变考1.防守徒具虚名2.劳民伤财3.生活悲惨余论第三章 保定对边地和京师的戍守一、大宁都司内部的防守1.明初保定的驻军及本地防守2.对紫荆关的轮番戍守二、保定对京师的防御及撤罢1.保定京操班军2.保定入卫民兵三、明代忠顺营史实考论1.达官军:忠顺营的前身2.忠顺军的建制及职掌3.忠顺军的历史命运第四章 山西镇对边地和京畿的防戍一、“土木之变”,前的山西都司1.在北京的轮戍及回撤2.对偏头等地的轮戍二、庚戌之变前后的山西防御1.“土木之变”后三关的防御2.山西镇的形成3.山西镇军兵的构成及其职责4.人卫蓟镇时期的山西防守三、隆庆议和之后的山西防御形势四、戍守生活第五章 宣大地区的军事防御一、明代宣府和大同的地位1.宣大历史地理状况2.宣大在九边中的战略地位二、明初宣大地区的军事防御1.明初宣大地区的防御政策2.开平卫和东胜卫的废罢及其影响三、宣大称镇的背景及其防御地位1.宣府和大同建镇2.宣大边操班军制度的实行3.宣大边操军的管理组织4.宣大边操班军的基本职能5.各级官员的考核四、宣大二镇与京师防御之间的关系1.宣大卫所对京师的操备2.京军参与宣大二镇的军务3.京师与宣大防守军兵的互调五、隆庆议和之后的宣大防御1.马市的出现及其影响2.再掀修墙之风3.边操折班4.边操班军制度的衰落六、宣大二镇的经济与社会生活1.粮饷供应2.军屯的兴盛与衰败3.边戍生活第六章 陕西三边四镇的军事防御一、陕西三边四镇的战略位置1.明初中央对陕西地区的管理2.陕西四镇防御体系的构建3.四镇在北边防御体系中的地位二、陕西边操班军1.陕西边操班军的来源2.边操军的主要职责3.边操的组织管理三、边操班军的社会生活1.经济生活2.家庭生活3.社会生活结语征引文献一、原始文献二、近人论著三、近人论文附录:因循与变通:高拱的民族观与民族政策简论明代广西班军制度研究后记

章节摘录

  明代边疆史研究是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政治史、制度史、军事史、民族史、经济史以及社会文化生活史等方方面面。目前,明代边地史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一批通史性质的“中国民族史”论著,把明时期各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置于中华民族发展流变史中进行概貌性的阐述,有助于我们总体把握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史和民族史。同时,对明代边疆历史分门别类的著述也较为丰富,一批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学者对今天的沿边省份或明代的“边疆”地区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拓展了当代学人研究的视野。  20世纪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组织完成的“中国边疆通史丛书”共用7分册,采取总、分结合的方式,本着“既是一部总汇前人研究成果之作,又能在创新上有所建树”的原则,①分“东北通史”、“北疆通史”、“西域通史”、“西藏通史”、“西南通史”和“海疆通史”,参照历史发展的进程,以五百余万言的篇幅,在对中国边疆经略历史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边疆社会为研究的对象,分别从上述边疆地区的政区建置、辖区设治、军事戍防、民族变迁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这套书的各分册,都把明朝的边疆历史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这套丛书也是至今为止研究明代边疆社会最为全面、分地区的专门研究论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