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出版时间:2007-10-01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伍雄武  页数:137  

内容概要

  中华传统道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道德资源。当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向全国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中华传统道德作为精神财富和道德资源的重要意义由此彰显。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云南省十分重视传统道德。现在,云南省精神文明办经多年专题研究探索完成的成果——《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节 日新之谓盛德--传统道德活在今天第二节 中华传统道德中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一、仁爱二、推己及人与反求诸己三、义四、礼五、诚信第一章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家庭关系第一节 中华传统道德以齐家为根本第二节 父子、母子关系一、传统道德中父子、母子关系的出发点:亲情二、传统道德中父子、母子关系的基本规范:孝三、传统道德中父子、母子关系的基本规范:慈四、“孝”的现代意义第三节 夫妻关系一、古代夫妻关系的重要地位二、传统道德中夫妻关系的基本规范三、传统夫妻之道的现代意义第四节 兄弟关系一、古代兄弟关系的重要地位二、传统道德中兄弟关系的基本规范三、兄弟关系的传统美德及其现代意义第二章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群己关系第一节 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一、古代群己之论二、传统道德中群己关系的基本规范及其现代意义第二节 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一、古代对个人、国家关系的认识二、传统道德中个人、国家关系的基本规范:忠三、爱国主义与“忠”的现代意义第三节 济世——群己关系的归宿第三章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师生、朋友关系第一节 师生关系一、古代师生关系的重要地位二、传统道德中师生关系的基本规范三、传统师生之道的现代意义第二节 朋友关系一、古代的“朋友”及其重要地位二、传统道德中交友的原则和规范三、传统朋友之道的现代意义第四章 修身为本第一节 修身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根本第二节 修身的三重境界一、以修养为乐的境界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三、“民胞物与”、“厚德载物”的境界第三节 修身的基本理念一、“和而不同”二、“诚之为贵”三、忠恕四、中庸第四节 修身的途径和规矩一、好学、力行、知耻而后知修身二、修身须“三戒”三、修身须敬畏四、修身重反省五、修身须重“容”第五节 传统道德修养论的现代意义后记

章节摘录

  其次,“仁”的地位。儒家认为,仁是最基本的道德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原则,它贯穿和涵盖了所有的道德规范和范畴。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就说:“义、礼、智、信皆仁也”。南宋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天地之性,亦仁而已矣。”在儒家看来,孝、悌、忠、信,以及恭、宽、信、敏、惠等,无不贯穿仁爱之意,是其德目而已。即使“义”和“礼”这样的基本范畴,也是与仁相联系,以仁为基础的。由此,在儒学为主的传统道德看来,仁是为人之根本,是处理个人与个人关系的前提和出发点。《中庸》载:“子日'仁者,人也'。”就是说,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和标准;人而不仁,近乎禽兽。在儒家看来,人与动物的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仁”还是“不仁”。进而他们把“仁人”作为人在其现实的人生中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把“成仁”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了。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仁作为最基本的规范和出发点,就是要承认他人也是人,必须尊重他,进而据不同的情况而施之仁爱。  佛教的慈悲范畴有两重含义:慈,即慈爱众生,给予众生于快乐;悲,即同情众生之苦,视众生之苦如同自己身受,而积极帮助众生解脱。这是对众生所受痛苦的极大的同情,对众生深切的仁爱。佛家把这种慈悲之心拓展到对所有生命的深切关怀而成为泛爱万物的博大的爱。“慈也者,常欲安万物;悲也者,常欲拯众苦。”可见佛教伦理的慈悲观与儒家的仁爱精神是有相通之处的。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儒家的“仁爱”,以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完善为旨趣,并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通过对他人、对群体、对国家立言、立功、立德而完成人生的完善和不朽,对现实生活和现实人生充满了积极的向往和期盼。而佛教的慈悲观是以出世的情怀来关照现实人生的苦难,认为现实生活和人生都是空和苦,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达到人生的完善,其根本宗旨在于对现实苦难的超越和人的终极完善。虽然,佛教的“慈悲”既与儒家的“仁爱”如此差异,但二者却又是互相补充和渗透的,因为在佛教对出世的向往中,透露出来的仍是对现实人生的怜悯与关爱,而儒家在唐宋以后也从佛教的慈悲情怀中,得到启发和营养,进而发展其仁爱思想。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