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与传播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郭建斌 主编  页数:228  

前言

  一、什么是民族志的研究 民族志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它是一种研究方法,但又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因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跟一定的理论取向不可分割。它不像实证研究中问卷调查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它们跟理论是可以分开的。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跟理论是无法分开的,所以在讲民族志研究方法时,我倾向于把它作为一种研究取向来讲,同时也在讲理论。  民族志的研究取向到底是什么呢?打个比方说,像我这样的,好多年前,大学刚刚毕业不久就跑到美国去了。到了那里,我突然间发现自己在一个非常生疏的、奇怪的文化和社会里面。我自己得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自己得找到路径,确定在其中应该怎么走?怎么理解这个文化?怎么在这个文化里成为一个被人家看来不是一个外星球来的人,而是能够在这个文化里生活下来的“正常人”?民族志的研究取向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文化进入的过程。

内容概要

这本论文集从计划、征稿、稿件修改,至今已经近两年。云南大学新闻系自1997年独立建系以来,就把“民族与传播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方向,在2000年申报传播学硕士点时,“民族传播”也是其中一个研究方向。这样一个学科方向,是云南大学新闻系综合考虑了学校的区位、学科特色以及本系教师的研究兴趣和既往研究成果之后确定的,并非空穴来风;在西方传播研究的学术话语中,并没有这样的现成概念,虽然我们不太情愿使用“本土化”的表达,但确实是朝着这个方向的一种努力。这样的努力,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传播研究多元话语的一个方面的呈现。    本论文集的主要作者群是云南大学新闻系教师,也得到了国内目前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吴飞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春霞博士等的赐稿。2007年5月过世的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赵仲牧先生待出文集中有一篇文稿,与本论文集主题吻合,在征得赵先生生前授权文稿出版的相关人员的同意后收入本书。2007年7月底到8月初,由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共同举办的“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习班”在昆明举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教授潘忠党先生等人来昆授课,本次“研习班”的主题是“民族志与传播研究”,在征得潘忠党先生本人同意后我们根据他的讲课内容录音整理出一篇文章,收入本论文集。

书籍目录

代序:作为“深描”的民族志民族电影的符号学解读文化适应·发展·跨文化·想象——对民族与传播研究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提炼移民报刊与文化适应——读罗伯特·E.帕克《移民报刊及其控制》云南传媒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报告傣文报纸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研究流行音乐吹来中国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音乐流动“想象力”和传播学研究民族志与新闻传媒话语权与文化资本传播网络对于少数民族社会变迁的意义传播与社区生活变迁——箐口信息传播调研田野合作中的互视——怒江茶马古道上的一次影视纪录分析浅析少数民族广播节目形态——以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民族频率为例少数民族健康素养教育的现状及体系建构——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预防为例编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化适应与传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正好需要的一本书,质量也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