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聚落·民族建筑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编  页数:725  
Tag标签:无  

前言

  《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会议论文集》(以下简称《论文集》)和读者见面了。作为这一专题会议的主席,可以说我是论文的第一读者;参会和聆听论文交流,会后协助编辑,又使我有机会再次接触到这些论文。借此机会,写几句读后心得,权且作为本书之序言,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学术研究从来离不开社会实践,作为一门与人类各民族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术研究,更需要深入社会实践。本《论文集》所源自的“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其主题词几乎都是人类各民族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提炼。选辑在这本文集里的九十一篇学术论文的作者,几乎都毫无例外身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聚落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民族聚落景观与旅游开发工程的第一线。社会实践是历史进程与地域空间互动的聚焦;即使探究其历史文脉,也必须和必然地要基于其本源的彼时的社会实践。本次专题会上备受瞩目的美国育利康基金会主席,四川大学育利康研究所主持人弗雷德里克女士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在《中国西南部落走廊的星型塔楼》论文交流之中,弗雷德里克女士披露了她十多年来在中国四川西部和西藏东南部地区所进行的十三次田野调查;她记录了150座碉楼,从47座古碉楼,4处民居和一座寺院上提取了60个木片样本进行碳14检测,从而研究分析它们的年代以及其他技术问题。弗雷德里克女士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访谈了许多当地乡民:没有这些持之以恒的、大量的、多方面的实践,她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是不可能的。同样,我们从张先进教授的《横断山系的族群流布与古老聚落遗存》对羌族建筑,王冬教授的《族群演变与村落传统建造模式分析》对云南众多少数民族建筑和范霄鹏博士的《藏地民居与聚落中的信仰脉络》对藏族建筑,以及陆琦教授的《岭南水乡聚落形态》等等交流论文的背后,都能看到他们长期坚持调查研究,坚持社会实践的可贵的学术精神和治学态度。  所谓“学术研究”,通俗一点说就是“做学问”。“学问”者,学而问之也。大凡有学术成就的,皆都习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乃至寻找本质的,带有“原生态”的问题和矛盾,进而苦苦思索,追问不止。不发现和解答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谈何学术研究?在这本《论文集》里,许多发人深省、引人深思的论文,往往点睛之笔就在于提出了直击本质的问题。例如,翟辉教授在《阅读“闪片房”:关键词与建造智慧》的论文中,从“闪片房”这一民居模式中,归纳和提取了中柱、火塘等八个关键词,概述了其建立在一定气候环境、地区文化和生活方式条件下的建造智慧。

内容概要

本论文集所源自的“族群、聚落、民族建筑”,其主题词几乎都是人类各民族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提炼。选辑在这本文集里的九十一篇学术论文的作者,几乎都毫无例外身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聚落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民族聚落景观与旅游开发工程的第一线。本论文集共分四个部分,内容包括:族群,聚落和民族建筑;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建筑;聚落的演变——保护与更新;聚落的开发——景观与旅游等。

书籍目录

族群,聚落和民族建筑巴蜀聚落民俗探微论干栏式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核心家庭血缘传承下的客家围屋(一)  ——以兴宁大坪坪中周氏树生支派为例中国西南部落走廊的星形塔楼金秀瑶族建筑探访族群演变与村落传统建造模式分析恩施自治州土家族传统民居研究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民居特色探析湖南虎形山花瑶古寨的生态适应性考察地区民族建筑的空间言语研究  ——以云南大理民居为例从族群到社群演化下的四川阿坝藏区住宅形态变迁初探北京桑峪古村落合院式民居空间特征研究徐州户部山传统民居探究泸沽湖人居环境研究的视野族群,文化与建筑  ——会安建筑文化的特征与识别越南会安的华人聚落满族传统民居的基本解读横断山系的族群流布与古老聚落遗存云南合院式民居地区传统聚落形态类型研究河流与聚落的空间形态关系20余年来一个白族聚落从村落向小城镇演变的研多  ——以大理喜洲为例岭南水乡聚落形态政治与经济背景对沈阳故宫早期建筑布局的影响西北地区多民族聚居与祭祀建筑城市族群居住形态传承与发展  ——北京四合院居住形态保护与更新探索广府祠堂形制比较研究初探清代台湾左营旧城“里道”遗址探源内蒙古乌审召镇聚落考察报告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建筑上、中阿坝(阿坝县)社会文化与聚落风格独特的土家族建筑艺术在中欧、东欧以及东南欧的吉普赛民居粤中传统聚落的空间核心和精神原点信仰与空间  ——刍议五溪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西藏卡若文化的居住建筑初探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变迁在分裂中走向融合  ——作为空间策略的桥溪民居分家析产研究……

章节摘录

  至宋代,宋太祖发现了这一问题,《宋史》言开宝元年六月,宋太祖下令“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二年八月丁亥又诏:“川陕诸州察民有父母在而别籍异财者论死。”一直到清代,这种别财异居、人大分家俗风仍势头不减。可见宋代山水画中表现的中原聚落在宋朝皇帝眼中是文化正宗,巴蜀地区分散居住的现象是“小人薄于情理”,是抛弃父母的不轨行为。  一定程度上讲,这是先秦中原居住文化在中原以外地区大规模的传承,后来中原这种民俗文化消失了,反而在巴蜀地区得到全面系统的传播与承袭。这确实可以称作是中华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叹为观止的奇观,也可说巴蜀地区还在传承着几千年来的中原居住文化。三、巴蜀地区一些聚居现象  我们说村落即聚落是一个意思,即以农业为主的、星罗棋布分散在田野上的一种物质空间现象。起初这只是遮风蔽雨、抗御寒暑的基本居住功利要求,而且这种形成是以血缘关系作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在巴蜀以外地区一直沿袭至今,是农村常见的聚居形式。无论聚落发展到多大规模,无论内部空间组织如何反映宗族结构井然有序的完善,封建伦理仪轨构成划分如何尊卑分明,谱系层面对应如何在空间错落有致,最终不过是血缘关系空间化的极端而已。这种现象在巴蜀地区农村和城镇是不多见的。  ‘如果说有这样的家族结构空间,则追求的是另外一种特殊的空间形态——寨堡。如隆昌云项寨、自贡三多寨等等,呈现一族、多族组合成松散的聚落。这种聚落的形成,多为躲避农民战争的威胁,而不是生产生活的肌理性发展。时过境迁它们必然衰败,何况这些寨堡旁边最终还是形成了场镇。  在不少城镇街段,小片区出现的血缘纽带构成的空间现象,如巫山大昌有“温半头”、“篮半边”,忠县洋渡有古家几弟兄相邻组团的街道民居等等。此正是本文核心追寻的巴蜀聚落走向的另一个层面——巴蜀场镇,一种以市街形态出现的多元结构聚落终于凸现。  自秦以来,巴蜀地区基本上是一个移民社会,直到20世纪中叶的三线建设,移民运动不断进行。古代移民多地缘加血缘关系的迁徙,两千年来,无论来自全国什么地方的居民,一到四川,便不由自主地随乡入俗遵循“人大分家”习俗开始分散居住。自然,他们失去了血缘聚落于田野的机会,但也出现了相邻较近、视听可达的地缘性大聚居现象,如成都东山五乡、荣昌,隆昌县交界地区,西昌黄连乡的客家人大聚居格局等,但这些终不是传统的聚落形式,而只是地缘散居较近的一种形式而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族群·聚落·民族建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会议论文集,有些文章不错。
  •   内容有参考价值,不过有点闷。
  •   我没想到
  •   一部论文集而已太贵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