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考必备用书

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多媒体光碟  作者:刘彪  页数:384  字数:576000  

前言

  语文到底该怎么学?数学到底该怎么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呢?是口才,这可真是个难题。  没关系,难题也是可以攻克的!怎么攻克?方法尽在这套《学考必备》丛书中。相信有了这套丛书,你再也不用对似乎高不可攀的各科知识心生怯意了,再也不用被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难题缠得苦不堪言了,再也不用对着茫茫无边的学海望洋兴叹了!为什么?因为你一直期待的一套能够全面指导学法、用法、考法的高品质辅导书就在眼前。它能够带你展翅翱翔、乘风破浪、快乐地应对学习和考试,它能够成为你学习路途上的航标和开心果,有了它,你就可以全心地感受学习的快乐,体会技巧的魅力,迈向成功的巅峰!  本丛书以新课标为向导,以新大纲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全方位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应用需求、备考需求以及娱乐需求等。它包括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共8本,是一套地地道道的集学科基础知识、高考常考考点、学习方法策略、备考应试技巧、课外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实用大全,是全国一百多位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和知名专家学者多年教研经验的结晶。  具体说来,本套丛书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A.知识大全——人生行囊的备用库  “空袋子难以直立”富兰克林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背着空空的人生行囊前行,就难以抵达成功的终点。因此,采撷智慧之果,以丰富多样的各科知识充实我们的行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高中阶段课程多、时间紧,同学们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庞杂的知识去粗取精、化繁为简,从而轻松地抓住重点、准确地捕获考点,最终采撷到最耀眼的明珠呢?不要急,因为这正是我们在书中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本丛书对高中阶段各个学科应掌握的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内容丰富明晰,可以帮助同学们纲举目张,全盘把握,让你们以最快的涑度、最佳的方式将最多的知识收入你们的人生行囊。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集物理基础知识、高考常考考点、学习方法策略以及备考应试技巧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学考必备用书,是众多著名特、高级物理教师和教育界资深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包括“学习方法”、“知识技能”两大部分,其中重点是“知识技能”这一部分,它包括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等高中物理的必备知识板块,这一部分不仅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高中物理所要掌握的各个板块的物理知识,而且还对每个知识块的运用以及相关考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点拨。总之,本书为大家奉献的不仅仅是系统的基础知识归纳和详细的重难点知识讲解,同时还有复习备考的策略、答题解题的技巧以及获得高分的绝招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全面指导同学们学习和考试的必备参考书。    本书适合高中各年级学生、高中物理教师及物理爱好者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学习方法  一、学好高中物理需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1  教材与教辅书的关系   2  看书与做题的关系   3  理解知识与做题的关系   4  做题与反思的关系  二、解答物理难题的三大利器   1  整体观点   2  能量、动量观点   3  守恒观点  三、高中物理基本解题方法   1  整体法和隔离法   2  虚设法   3  图像法   4  等效法   5  对称法   6  逆向分析法   7  微元法   8  极值法   9  估算法   10  类比法  四、高考物理要求的五种能力   1  理解能力   2  推理能力   3  分析综合能力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5  实验能力 五、高考得分技巧   1  审题要仔细,关键字眼不可疏忽   2  善于分析物理过程的细节   3  答题要规范,会做的不丢分   4  不会做的题也能拿分   5  只会少部分的能拿大部分分  六、解题“卡壳”析因   1  不能发现隐含条件   2  不能正确建立物理模型   3  不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  七、典型STS题解答思路实录第二部分  知识技能 第一章  力学   一、力  物体的平衡    1  力的概念    2  力的3种分类方法    3  力的作用效果    4  重力和重心    5  为什么重力不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6  弹力的产生条件    7  弹力的方向    8  判定弹力有无的两种方法   9  判断弹力方向的7个要点    10  近年高考弹力的命题热点    11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2  滑动摩擦力大小    13  摩擦力的方向    14  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15  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16  静摩擦力的特点    17  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3种方法    18  两类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求法    19  关于摩擦力的7个误区    20  空间运动物体所受摩擦力问题的解题关键    21  关于摩擦力的STS精题选析    22  物体的受力分析4要点    23  二力平衡的两个推广    24  关于二力平衡的STS精题选析    25  力的合成两个法则    26  力的分解    27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STS精题选析    28  合力和分力的关系    29  力的正交分解法    30  共点力    31  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32  三力平衡的两个特征    33  三力平衡问题的4种解法    24  三力平衡问题的STS精题选析    35  胡克定律及应用的常见题型    36  近年高考胡克定律及应用的命题热点    37  胡克定律及应用的STS精题选析    38  多弹簧问题的处理技巧    39  连接体力的平衡中的临界问题    40  连接体力的平衡中的动态分析  二、直线运动    1  参考系    2  质点    3  时间与时刻    4  位移和路程    5  速度与速率    6  关于加速度理解的5个要点    7  关于速度的STS精题选析    8  运动图像    9  运动图像的作用    10  用运动图像巧解直线运动问题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6个有用的推论    13  用等效法解直线运动问题    14  利用变换参考系解直线运动问题    15  用极限法解直线运动问题    16  多过程直线运动问题解题要点。    17  用图像法解多过程直线运动问题   18  用图像法解论述题    19  巧用平均速度解题    20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STS精题选析   21 追及问题的4种解法   22 追及问题的STS精题选析   23 自由落体运动   24 重力加速度   25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6 竖直上抛运动   27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个对称性   28 相对竖直抛体问题   29 近年高考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的命题热点    三、牛顿运动定律  四、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五、机械能  六、动量   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第二章  热学 第三章  电学 第四章  光学 第五章  原子和原子核 第六章  物理实验第三部分  附录

章节摘录

  1.教材与教辅书的关系  (1)教辅书无法取代教材  教材讲的是基本知识点和最基本的应用,教辅书讲的除此之外,还将其归纳总结,使之网络化,并将其拓展。有的同学认为学习的目标是为了考试,多看教辅材料、多做题就能够拿到高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学生学习的根本依据在于教材,应该把主要精力花在课本、课堂知识上,只有在掌握课堂内容、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做题或看参考书才能收到效果。因此,课本与教辅材料切不可本末倒置。  (2)教辅书无法取代课堂学习  教辅资料是一柄双刃剑,用得恰当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用得不妥则会得不偿失。同学们应该以课本知识、课堂内容为重。  有的同学成绩不佳,就想通过课外看教辅书、做题来提高,这样做不一定有效果。其实成绩难以提高有多方面因素,而最主要的是他们没弄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却又没有及时请老师帮助解决问题,而是任由问题不断积累。这些同学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课堂、教材以及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上,及时解决不懂的问题。建议他们最好先扎扎实实吃透课本,逐渐解决自身问题,再借助教辅书来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3)如何选择教辅书  每本教辅书都自成系统,面对种类繁多的教辅书籍,有的同学,尤其是个别成绩优秀的同学互相攀比,你有的我就要有。其实,教辅材料不是多多益善,而应该恰如其分,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弱项选择参考资料。中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东一榔头西一棒,反倒留下很多知识缺陷。不要盲目推崇某地、某校、某类复习资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选一本适合自己的教辅书(或者请有经验的老师指定)。

编辑推荐

  高中物理教材知识的资料包,课堂内外现查现用的工具书,学习考试高效适用的信息链,学法技巧用法考法的金钥匙。  系统总结知识:根据各学科的知识板块结构,全面归纳了各个板块的知识要点,针对各知识要点给出了相应的使用说明和易错提醒。  详细介绍技巧:详细为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备考的方法,解题的方法,避开陷阱的方法,攻克难题的方法,获得高分的方法等。  全面归纳的考点:包括所有可能考查的命题热点和高频考点,可能再现的命题冷点和备考盲点;详细分析各重要考点的呈现特点和分布规律,分析高考命题趋势和命题切入点。  新大纲·新课标·新考点:根据《考试大纲》和学科标准编写。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中物理学考必备用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