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学(上下卷)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作者:(美)格罗斯费尔德 等主编,吴晔明 等译  页数:全2册  字数:2406000  译者:吴晔明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国对应用科学的发展一向是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医学的发展更是如此。国际上现代小儿外科学基本上是以Ladd和Gross的观点为主线的体系。小儿外科学在世界各国均有发展,而美国仍然是小儿外科学发展的前沿中心。我国小儿外科起步较晚,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儿外科,并且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回顾过去有利于未来。1950年,我国始建小儿外科。其时正值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孤立与封锁。我国小儿外科的四位主要开创者从不同渠道间接引进了Gross观点:马安权毕业于圣约翰大学,使用英语渠道;佘亚雄毕业于震旦大学,用法语;童尔昌毕业于同济大学,用德语;我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也用英语。四人分别在不同风格的医院通过实践开创了小儿外科。虽然基本观点仍是Gross体系,但是思路更宽。1960年后又有李正等人留苏回国,带来了一些苏联的观点。难得的是,这一代人又都接受过系统的中医学补课教育。这样在多元化学术基础上,结合国情,融入自己的经验,形成了现时的中国小儿外科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小儿外科学书刊的出版空前繁荣,并且都反映了我国的特色。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我国的小儿外科学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一定地位。然而,作为占世界人口1/4的、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在新的信息时代,随着经济发展,应该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小儿外科同道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儿外科学水平,与国际先进学术接轨;还应该融入更多的中医精华,创立一个崭新的小儿外科学,作为21世纪对全世界儿童的献礼。因此当前需要的是充分、广泛、深入了解国际小儿外科学的体系和动态。

内容概要

本书第6版包含133章,拥有国际视角,著者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非洲。主编者的目的是使本书融人各位专家各自感兴趣领域的重要或独特的经验,以便所有章节都遵循同一个目标:作为当代综合性和权威性教科书,提供可参考使用和实用的信息。本书第6版的写作还有很多新作者和共同作者参加。在新加的章节中有一章是小儿外科学简史,描述了英国、美国和亚洲小儿外科专业发展的简要背景。其他新的章节包括:临床分子遗传学和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对小儿外科学的影响、先进而新兴的外科技术和创新历程、儿科肿瘤学/遗传学和放射治疗原理、小肠移植以及青春期肥胖治疗。    第6版还包含其他重要修改和更新。第I部分:新生儿生理学和代谢问题、呼吸生理学和监护、新生儿心血管生理学和护理、心肺衰竭的体外生命支持、脓毒症及相关问题、血液病和营养。第II部分:创伤(包括烧伤护理)。第Ⅲ部分:儿童的主要肿瘤。第Ⅳ部分:器官移植(肝、肺、心脏、胰、肾和骨髓移植的外科含意),这部分也根据最新护理技术和结果的新指南和信息进行了重新组织和更新。第V部分:累及头颈部的疾病。第Ⅵ部分:胸部疾病(包括食管闭锁和食管气管瘘以及其他各种食管病变、肺囊肿、先天性膈疝);第Ⅶ部分:常见的先天性和获得性腹部疾病(包括疝、腹壁缺损、肠闭锁、胎粪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直肠畸形、肠重复畸形、炎症性肠道疾病、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胰腺疾病、脾脏、门脉高压和其他);第Ⅷ部分: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第Ⅸ部分:特殊的小儿外科疾病(联体儿、先天性心脏病、手和软组织、骨科、神经系统和血管疾病)。很多章节有很好的图解,并大量使用了图表、影像学、大体病理照片和组织学照片以及手术操作图示。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Jay L.Grosfeld (美国)James A.O'Neill,Jr. (美国)Eric W.Fonkalsrud 译者:吴晔明

书籍目录

上卷 第一部分  概论  第1章 小儿外科学简史  第2章 临床分子遗传学和基因治疗  第3章 组织工程对小儿外科学的影响  第4章 先进而新兴的外科技术和创新历程  第5章 胎儿患者  第6章 新生儿生理学和代谢问题  第7章 呼吸生理学和监护  第8章 心肺衰竭的体外生命支持  第9章 新生儿心血管生理学和护理  第10章 脓毒症及其相关问题  第11章 与外科有关的血液疾病  第12章 营养支持  第13章 小儿麻醉  第14章 伦理学问题 第二部分  创伤  第15章 意外伤害及其急救处理  第16章 胸部损伤  第17章 腹部创伤  第18章 泌尿生殖道外伤  第19章 骨骼肌肉系统创伤  第20章 手、软组织损伤及动物咬伤  …… 第三部分  儿童的主要肿瘤 第四部分  移植 第五部分  头颈部 第六部分  胸部疾病下卷 第七部分  腹部疾病 第八部分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九部分  特殊的小儿外科疾病

章节摘录

插图:与骨骼与肌肉连接一样,因为所有力量的产生必须与固定的点和活动的轴联系在一起,目前力量反馈系统需要一种机械连接的外骨骼。目前力量反馈系统可以采用两种办法来得到这种外骨骼。第一种办法包含装配在手的外部的一种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类似于机电跟踪系统中采用的外骨骼。这种连接包含数个与有长线缆的小马达相连的滑轮。马达配置时远离手部以减轻重量,但是能够通过牵引适当的线缆对不同的手指节点施加作用力。第二种办法包含指尖与手掌上的底盘之间一套小的装满空气的活塞。通过对活塞施加压力可以只对指尖施加作用力。因为这些系统都可以将它们的作用力反馈给手或手腕上的某些节点,它们可以使你抓紧一个虚拟的物体并感觉它的性状,但是它们不能阻止你将你的手穿过那个物体。为了防止这一点,外骨骼必须伸展到底盘部,后者是沿着手臂和身体或是一个类似于机器人手臂的外部系统,通过更多的连接装配在地板上。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来产生力反馈和触觉反馈。当模拟接触时,压电震动系统可以对用户的指尖产生轻微的震动。电触觉反馈是以相同的指尖感觉原理进行工作,但是没有运动的部分。在虚拟的接触时,一股小电流会流过皮肤表面。微针阵列是由一层纤细的微针组成,可延伸到指尖以产生极度精细的清晰度。微针能够再现边缘的感觉。充气式反馈采用手套内部放置有气袋的手套。这些气袋在期望的时间可发生膨胀以再现接触表面的感觉。

编辑推荐

《小儿外科学(上下卷)(第6版)》大量使用了图表、影像学、大体病理和组织学照片以及手术操作图示,可作为小儿外科医生、医学生和其他对小儿外科感兴趣人员的专业教科书和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儿外科学(上下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病种前因介绍得很详细,具体治疗上有待细化,毕竟是很久很久前的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