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叶忠明  页数:487  

前言

  随着我国会计体制的改革和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一系列新制度、新准则的颁布实施,特别是继新《会计法》颁布并于2000年实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出台并于2001年实施后,2006年2月我国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国有大型企业也将于2008年底前施行,2009年将进一步扩展至中型企业),标志着我国已经建成全面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完成了企业会计制度模式的实质性变革,必将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充分反映会计改革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在2002年《会计学》(第二版)版本的基础上,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为依据,本着简明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原则,全面调整原有教材的内容体系,编写成现在这本以非财会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特色为出发点的新版《会计学》。  本书紧密结合会计改革最新成果,吸收借鉴国内外会计学教材的相关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形成以会计核算原理和财务会计内容体系为主,兼顾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领域的内容体系。其中,在财务会计方面,把核算原理、核算技能、应用技巧等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以对会计报表及其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为主线,以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方法为基本内容,尝试并构建了符合财务会计流程的一种新的会计学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  另外,本书尽可能地考虑了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过程建立知识体系;尽量结合现实的例子逐步引导进入概念,避免将概念过于抽象化;并在相关章节中尽可能设计趣味性的小型案例,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方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

内容概要

  《会计学专业系列教材:会计学(第3版)》紧密结合会计改革最新成果,吸收借鉴国内外会计学教材的相关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形成以会计核算原理和财务会计内容体系为主,兼顾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领域的内容体系。该书把核算原理、核算技能、应用技巧等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以对会计报表及其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为主线,以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成本计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方法为基本内容,尝试并构建了符合财务会计流程的一种新的会计学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学科 第二节 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第四节 会计信息及其质量要求 第五节 会计方法 练习题 第二章 会计确认与计量 第一节 交易与事项 第二节 财务报表要素 第三节 会计确认 第四节 会计计量 练习题 第三章 会计核算原理 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二节 复式簿记原理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 练习题 第四章 流动资产会计 第一节 货币资金核算 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 第三节 存货核算 第四节 其他流动资产核算 练习题 第五章 非流动资产会计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第二节 固定资产核算 第三节 无形资产核算 第四节 其他非流动资产核算 练习题 第六章 负债会计 第一节 流动负债核算 第二节 非流动负债核算 练习题 第七章 所有者权益会计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第二节 实收资本核算 第三节 资本公积核算 第四节 留存收益核算 练习题 第八章 损益会计 第一节 收入核算 第二节 费用核算 第三节 利润与所得税核算 第四节 利润分配核算 练习题 第九章 会计记录 第一节 会计凭证 第二节 会计账簿 第三节 会计记录流程设计 练习题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前的检查与调整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 第四节 利润表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 第六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七节 财务报表附注 第八节 财务会计报告分析 练习题 第十一章 成本管理会计基础 第一节 成本管理会计概述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 第三节 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 第四节 企业经营决策 练习题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与会计控制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的一般要求 第二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三节 会计行为规范 第四节 内部会计控制 练习题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节会计与会计学科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在物质资料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消费着一定的生活资料,并追求更为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生活资料的取得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离不开生产资料的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都有赖于人们运用劳动工具、消耗劳动对象并耗费劳动时间。人们对生产活动中发生的物质消耗、劳动消耗以及获得的成果向来都十分关心。以尽可能少的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适合人类需要的产品,是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的共同要求和追求。在这源源不断的追求过程中,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通过生产实践逐步认识到了记录计算生产耗费、生产成果,对比生产耗费与生产成果关系的重要性,于是计量记录计算的方法逐渐产生,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就已经有了简单的记录、计算工作。起初,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主要靠采集果实、狩猎等来充饥,很少有剩余的劳动产品,仅靠大脑记事和简单计算即可满足管理需要。后来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一、二次大分工,劳动产品增多并出现了部落之间剩余产品的交换。交换活动的频繁进行,使得仅凭头脑记忆无法满足管理的需要,于是便出现了伏羲时期的“结绳记事”方法,黄帝、尧舜时期的“书契计量”方法等。这些记录和计量活动便是会计产生的萌芽。  据文献记载,国外在远古时期也出现了在陶土上刻画符号的原始计量。马克思考证得出:“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已经有一个农业记账员,在那里,簿记已经独立为一个公社的专职。由于这种分工,节约了时间、劳力和开支。”因此也可以说,人类有了生产,就有了会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会计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