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哲,孙晓平,吕岩荣 主编  页数:321  

前言

  《财务会计》一书为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高等职业教育“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本书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课程既是高职高专学校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课,也是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之一。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会计教学的需要,我们对《财务会计》第1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第2版以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l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仍保留了第1版的基本框架,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最新内容,因而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同时,为了注重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特点,本书还突出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理论联系实际和实用性为宗旨,理论讲授以适量为度,力求做到叙述精练、准确。在实际应用方面,本书以强化实训教学、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为原则,使教材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为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本书引用了大量的会计实务操作例题,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本书每章后还配有综合练习题与实训题。  本书由多所职业院校具有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包括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李哲、孙晓平、吕岩荣、刘洪亮、郭铁铮、李光宇;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熊晓梅;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周云凌、王明轩;吉林市工业经济学校沙丽丽、吕玉伟;北华大学于洪海,天津天狮集团吉林市分公司刘巍。本书由李哲副教授、孙晓平副教授、吕岩荣副教授担任主编,刘洪亮副教授及刘巍担任副主编,由刘洪亮设计全书的框架并拟定编写大纲;吕岩荣、刘洪亮进行总纂和定稿,由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栾华担任主审。本书编写具体分工为:李哲、李光宇编写第1章:刘洪亮、吕岩荣编写第2章;郭铁铮编写第3章;沙丽丽编写第4章;孙晓平编写第5章;于洪海编写第6章;熊晓梅编写第7章、第10章;刘洪亮、刘巍编写第8章;吕岩荣编写第9章;吕玉伟编写第11章;周云凌编写第12章:王明轩编写第13章、第14章。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广大会计、审计工作者系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参考用书。  因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为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系列教材之一,是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高等职业教育“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本书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课程既是高职高专学校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课,也是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之一。    本书体系结构合理,实例翔实丰富,叙述通俗易懂,既可作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广大会计、审计工作者系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财务会计的概念与作用  1.1.1 财务会计的概念  1.1.2 财务会计的作用 1.2 会计核算前提  1.2.1  会计主体  1.2.2 持续经营  1.2.3 会计分期  1.2.4 货币计量 1.3 会计要素  1.3.1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3.2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4.1 可理解性  1.4.2 相关性  1.4.3 可靠性  1.4.4 可比性  1.4.5 重要性  1.4.6 实质重于形式  1.4.7 谨慎性  1.4.8 及时性 1.5 财务会计工作的组织  1.5.1 机构的设置  1.5.2 人员的配备  1.5.3 会计法规体系第2章 金融资产 2.1  库存现金  2.1.1 库存现金的管理  2.1.2 库存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2.1.3 库存现金的序时核算  2.1.4 库存现金清查及其核算  2.2 银行存款  2.2.1 银行结算方式  2.2.2 银行存款的核算  2.2.3 银行存款的清查与核对  2.3 其他货币资金  2.3.1  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2.3.2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2.4 应收票据  2.4.1 应收票据及核算的主要内容.  2.4.2 应收票据业务的账务处理  2.4.3 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2.5 应收账款  2.5.1 应收账款的概念  2.5.2 应收账款的计价  2.5.3 应收账款的核算  2.5.4 坏账损失  2.6 预付账款  2.7 其他应收款  2.8 交易性金融资产  2.8.1 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  2.8.2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2.8.3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现金股利和利息  2.8.4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2.8.5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2.9 持有至到期投资……第3章 存货第4章 长期货权投资 第5章 固定资产第6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第7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8章 资产减值第9章 负债 第10章 债务重组第11章 所有者权益 第12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13章 外币业务第14章 财务报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2.2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此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持续经营前提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和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前提基础之上的。如果企业真的在近期就要终止营业了,其会计报表将不能按会计基本准则的规定来编制,而应当进入破产清算的会计程序,用另外的方法编制。  1.2.3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分期前提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期间划分要求。会计期间一般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实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会计分期使会计核算出现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由此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些不同的记账基准,并且在会计业务处理上出现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待摊、预提等一系列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以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权责发生制下,凡属本期已获得的收入,不管是否已收到现款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属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管是否付出了现款都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即使现款已经收到并且已经入账也不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即使已付了现款并且已登记入账也不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即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益和已经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益与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付,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都不应作为本期的收益与费用处理。  1.2.4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假设币值保持不变。货币计量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计量尺度。但并不排除在特定需要的情况下,使用实物量或劳动量的计量单位来辅助会计核算。  ……

编辑推荐

  针对性强:切合职业教育目标,重点培养职业能力,侧重技能传授。科学实用: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就业,具备大量当前实用案例分析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内容新颖:借鉴辆外最新的教材,融会当前最新的理论,遵循最发布的各项准则、规范。  系列完整:气氛财经管理专业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整个系列严密完整。  方便教学:网上提供完备的电子教案、习题参考答案等教学资源,适合教学需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财务会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