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精神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刘士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9-01出版)  作者:刘士林 编  页数:37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薄阴的春晨写这个后记,一种若有若无的思绪翩然而至,就是一个江南人并不一定真正懂得江南,而一个异乡人则不见得不懂得江南。有关江南的书,我们已做过数种,每一次都会加深我的这一感受,这真叫人无可奈何。  细思之,原因很可能在两方面:一是懂得江南的江南人,由于已经获得了此中真义,因而不需要或不喜欢再形之于声色与言辞,是所谓的“希言自然”。如方岳《水月园》一诗所述:“送别孤山步绕湖,阑干尽处倚菰蒲,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万事不如归自好,百年聊与醉为徒,藕花初醒莼丝老,唤住罾船脍腹腴。”二是不懂得江南的江南人又无话可说,他们尽管整天享受着江南的美,但由于缺乏懂得形式的眼睛与欣赏音乐的耳朵,则等同于“尸位素餐”。如宋无《玉津园》的感喟:“御爱花无主,长生树几时,青青辇路草,尽属牧羊儿。”懂得的不一定要说,不懂得的又无话可说,使我们这些异乡人的江南话语显得十分必要。尽管本书的作者大都不是正宗的江南人,但正如海德格尔说的只有流浪者才有家园一样,在经历了漫长的地理与文化的疏离之后,我们才更懂得珍惜久别相遇的当下与此景,这与那些缺乏流浪经历与追寻经验的人们是很不相同的。  还有本书采取的“以人物说精神”的叙事方式。除了我在绪篇里讲的那些,又突然想到,这很可能与个人的中国文化启蒙相关。如我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就不是传统的四岁读经,而是通过各种以人物为中心的通俗演义切人的。我在一个“学术自叙”中曾说:“如果说我小时候还曾受过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蒙,那么它们只能是外祖父讲给我的‘大八义’、‘小八义’、‘杨家将’等。尽管这些民间话语比不得四书五经正统,但由于它们大都具有一种‘现身说法’的特征,是真实的个体以热血、奋斗和牺牲来演绎仁义礼智信等中国儒家哲学最高的人生理念,因而儒家那些抽象符号在很早就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由此可知,这一看似偶然的撰述方式,其实也有着很深刻的必然性。  本书采取“以人物说精神”的叙述方式,叙说了张岱、顾炎武等在习习熏风中的未眠人;以及刘禹锡、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白居易等在江南大地上的异乡者;还有孙一元、徐渭等人在江南的寂寞与徘徊;更有王阳明、朱舜水、朱熹和陆九州等文人的激情与思绪。  本书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江南人物载入江南文化精神,叙述在江南发现的诗性文化精神,以及文人在江南的激情与思绪、寂寞与徘徊,更有红颜与帝子的江南旧事。 本书作者虽大都不是正宗的江南人,但正如海德格尔说的只有流浪者才有家园一样,在经历了漫长的地理与文化的疏离之后,我们才更懂得珍惜久别相遇的当下与此景,这与那些缺乏流浪经历与追寻经验的人们是很不相同的。

书籍目录

01 绪篇: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精神一、寻找江南的配置与主体条件二、从符号到人物:江南文化精神的真实载体三、“为江南文化所化之人”的类型与阐释四、江南文化精神的“在”与“说”02 遗民篇:习习熏风中的未眠人引言:在历史的夹缝中汪元量: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琴人郑思肖:到头谁似一盆兰?黄宗羲:在白色的天幕下顾炎武:流亡是我的美学张岱:石在,火种是不会灭绝的张煌言:义帜纵横二十年归庄:终剩归庄万古愁林琴南:真不该跟孩子们吵架结语:文化神州系谁身?03 流人篇:江南大地上的异乡者引言:世上皆游子,诗人多流放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柳宗元:独钓寒江雪自居易:江州司马青衫湿王禹傅:马穿山径菊初黄范仲淹: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苏舜钦:吹入沧溟始自由欧阳修:庐陵事业起夷陵苏轼: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庭坚:千林风雨莺求友结语:另一种流放04 山人篇:青峰遮不住的寂寞与徘徊引言:大江以南,山人诗人如云孙一元:丘也东西南北人谢榛:百年一流寓徐渭:茅屋老畸人王裤登:在清浊之间陈继儒:闲人不是等闲人结语:知识人毕竟是知识人05 学人篇:午后飞扬的激情与思绪引言:国学与江南文化刍议胡瑗:宋代的孔子和宋学的开山周敦颐:光风霁月朱熹和陆九渊:哲人江南有约王阳明:旷世奇儒顾宪成:欲扶大厦于将倾钱谦益:四海宗盟五十年方以智:诗性智慧的生活理想魏禧与彭士望:易堂真气,天下罕二朱舜水:乘桴浮于海戴震:焕然一新的理学新探索结语:江南的学问与诗意06 绪余篇:红颜与帝子的江南旧事例士林田崇雪冯保善红颜知己摭谈遭逢乱世的才子佳人陈芸与沈复:爱的挽歌一片不适合铁石心肠的江南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朱耷:袈裟道袍青衫后记

章节摘录

回首顾炎武作为思想家的一生,是早年的慈母身教、中年的家难国破、晚年的天涯流亡,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顾炎武的嗣母王氏,实乃我中华之奇女子也。其一,奇在对妇道坚守的执着。她原本也是大家闺秀,系太仆寺少卿王宇的孙女,太学生王述的女儿,昆山儒生顾同吉(顾炎武嗣父)的未婚妻。顾同吉18岁时未婚先卒,这时的王氏才17岁未满,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过府吊祭。在祭奠完未婚夫的亡灵之后,王氏决计不再返回娘家,并说过这样的话:“闻之礼:信,妇德也。以请期,妾身为顾氏人矣,去此安住?”她决定与其太姑及姑相依为命,终身不嫁,从一而终。“信”岂止是“妇德”?它应该是一切人伦道德的底线,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诚信”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未婚而守节,这对一个正处妙龄的少女未免太残酷了,然而,生当彼世,她能如此认真地用自己实在的青春去践行一个飘渺的理念,在今天这样一个信仰危机的时代,我们还能说些什么,我们还能忍心用今天那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一朝拥有”般的情感标准来苛求她吗?其二,奇在对学问的信仰。恪守妇道的王氏并未因丈夫的早天而心灰意冷,她把一生的心血都花在了对顾炎武的培养上。自到顾府之后,她平日不出大门,数年不回娘家。白天纺绩,夜晚看书,每至深夜方才休息,对《史记》、《资治通鉴》和明朝政纪诸书尤感兴趣。没有她这些学问底子,6岁的顾炎武是断然读不了《大学》的。其三,奇在用生命殉道。明清易代,多少须眉男子都纷纷改装易服由“我大明”改口为“我大清”了,可这位顾门王氏却给顾炎武留下了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我可瞑目于地下!”于是,绝食十五天而亡。

后记

在薄阴的春晨写这个后记,一种若有若无的思绪翩然而至,就是一个江南人并不一定真正懂得江南,而一个异乡人则不见得不懂得江南。有关江南的书,我们已做过数种,每一次都会加深我的这一感受,这真叫人无可奈何。细思之,原因很可能在两方面:一是懂得江南的江南人,由于已经获得了此中真义,因而不需要或不喜欢再形之于声色与言辞,是所谓的“希言自然”。如方岳《水月园》一诗所述:“送别孤山步绕湖,阑干尽处倚菰蒲,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万事不如归自好,百年聊与醉为徒,藕花初醒莼丝老,唤住罾船脍腹腴。”二是不懂得江南的江南人又无话可说,他们尽管整天享受着江南的美,但由于缺乏懂得形式的眼睛与欣赏音乐的耳朵,则等同于“尸位素餐”。如宋无《玉津园》的感喟:“御爱花无主,长生树几时,青青辇路草,尽属牧羊儿。”懂得的不一定要说,不懂得的又无话可说,使我们这些异乡人的江南话语显得十分必要。尽管本书的作者大都不是正宗的江南人,但正如海德格尔说的只有流浪者才有家园一样,在经历了漫长的地理与文化的疏离之后,我们才更懂得珍惜久别相遇的当下与此景,这与那些缺乏流浪经历与追寻经验的人们是很不相同的。还有本书采取的“以人物说精神”的叙事方式。除了我在绪篇里讲的那些,又突然想到,这很可能与个人的中国文化启蒙相关。如我对儒家思想的接受,就不是传统的四岁读经,而是通过各种以人物为中心的通俗演义切人的。我在一个“学术自叙”中曾说:“如果说我小时候还曾受过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蒙,那么它们只能是外祖父讲给我的‘大八义’、‘小八义’、‘杨家将’等。尽管这些民间话语比不得四书五经正统,但由于它们大都具有一种‘现身说法’的特征,是真实的个体以热血、奋斗和牺牲来演绎仁义礼智信等中国儒家哲学最高的人生理念,因而儒家那些抽象符号在很早就以一种直接的方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由此可知,这一看似偶然的撰述方式,其实也有着很深刻的必然性。本书的基本理念与总体框架由我提出并设计,具体写作分工依次是:绪篇(刘士林)、遗民篇(田崇雪)、流人篇(洪亮)、山人篇(冯保善)、学人篇(洪亮、刘永、仇寅华)、绪余篇(刘士林、冯保善、田崇雪)。本书插图主要由刘永负责,孙其芬参与了部分工作。此外,刘永、王玲真、马尹川等也做了一些具体工作。(顺便说明一下,有少量图片的使用未能取得作者的授权,在此表示感谢与歉意,同时请相关作者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07级博士刘永联系,以便及时奉上样书与稿酬。)本书的出版是一次紧张而愉快的团队合作,在此对所有参与的友人与弟子表示深深的感谢。

编辑推荐

《江南文化精神(图文本)》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江南人物载入江南文化精神,叙述在江南发现的诗性文化精神,以及文人在江南的激情与思绪、寂寞与徘徊,更有红颜与帝子的江南旧事。 《江南文化精神(图文本)》作者虽大都不是正宗的江南人,但正如海德格尔说的只有流浪者才有家园一样,在经历了漫长的地理与文化的疏离之后,我们才更懂得珍惜久别相遇的当下与此景,这与那些缺乏流浪经历与追寻经验的人们是很不相同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江南文化精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把江南文化精神的实质、由来,和与北方文化、外国文化的区别,以及为什么有此区别,都一一说尽了,让人受益匪浅。必是本人的原因,我看的不大懂,也许再过上几年,我就能领略了
  •   价格便宜、送货快捷、图书质量好
  •   书挺好的,纸张印刷都不错。对一些江南文化名人的了解有所帮助。写到的人物有汪元量、郑思肖、黄宗羲、顾炎武、张岱、张煌言、归庄、林琴南........不足的地方是这个书不是一个人写的,是很多人一人写几个人物,然后放在一起的。
  •   内容没看呢,给单位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