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谢盛纹 编  页数:330  

前言

  作为一本高等教育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的教材,本书主要以历史财务报表审计为主线,阐述审计基本理论和实务,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以社会对审计的需求为视角,力求科学系统地讲清、讲透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财务报表交易循环为经,以审计执业规范为纬,吸纳国内外优秀审计学教材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简约精练地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核心思想融 入各项交易循环审计的实务中。  本教材共15章。第1至4章主要阐述审计需求与发展、审计主体及其规范与责任;第5章主要阐述历史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要旨;第6至8章主要阐述审计计划、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第9章主要阐述审计抽样及其运用;第10至13章主要阐述历史财务报表各交易循环的基本流程、涉及的主要账户和记录、重大错报风险征兆和进一步的审计程序;第14至15章主要阐述终结审计阶段的各项工作,以及审计报告的含义、类型、审计意见的类型和审计报告决策等。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本教材主线明确,内容凝练。

内容概要

  《审计学》作为一本高等教育会计学专业审计学课程的教材,《审计学》主要以历史财务报表审计为主线,阐述审计基本理论和实务,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以社会对审计的需求为视角,力求科学系统地讲清、讲透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财务报表交易循环为经,以审计执业规范为纬,吸纳国内外优秀审计学教材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简约精练地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核心思想融 入各项交易循环审计的实务中。  《审计学》共15章。第1至4章主要阐述审计需求与发展、审计主体及其规范与责任;第5章主要阐述历史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及其实现要旨;第6至8章主要阐述审计计划、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第9章主要阐述审计抽样及其运用;第10至13章主要阐述历史财务报表各交易循环的基本流程、涉及的主要账户和记录、重大错报风险征兆和进一步的审计程序;第14至15章主要阐述终结审计阶段的各项工作,以及审计报告的含义、类型、审计意见的类型和审计报告决策等。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本教材主线明确,内容凝练。

书籍目录

第1章 审计概述1.1 审计的需求1.2 审计的定义1.3 审计的功能1.4 审计业务的拓展1.5 人们对审计的期望与审计的局限性及职业界的努力和反应第2章 审计主体与职业组织2.1 审计职业提供的服务类型2.2 审计及审计主体的类别2.3 会计师事务所2.4 审计职业组织2.5 职业资格的认定与取得第3章 审计职业规范3.1 作为一种职业的审计3.2 审计执业准则3.3 职业行为规范3.4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4章 审计职业责任与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4.1 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及审计职业界的回应4.2 审计人员的职业责任4.3 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概述4.4 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种类4.5 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规避第5章 审计目标及其实现5.1 审计目标5.2 审计目标的具体化5.3 审计目标实现的过程5.4 审计证据5.5 审计工作底稿第6章 计划审计工作6.1 初步业务活动6.2 审计业务约定书6.3 初步计划6.4 审计重要性6.5 审计风险第7章 风险评估7.1 内部控制发展沿革7.2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7.3 风险评估程序7.4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7.5 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7.6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第8章 风险应对8.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8.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8.3 控制测试8.4 实质性程序8.5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第9章 审计抽样的运用9.1 审计抽样9.2 样本的选取9.3 控制测试:属性抽样9.4 实质性测试的审计抽样第10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0.1 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流程与活动10.2 销售与收款循环交易和账户10.3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征兆10.4 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10.5 进一步审计程序:实质性程序第11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1.1 采购与付款循环业务流程与活动11.2 采购与付款循环账户和交易11.3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征兆11.4 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11.5 进一步审计程序:实质性程序第12章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12.1 存货与仓储循环业务流程与活动12.2 存货与仓储循环账户和交易12.3 存货与仓储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征兆12.4 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12.5 进一步审计程序:实质性程序第13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13.1 筹资与投资循环业务流程与活动13.2 筹资与投资循环交易和账户13.3 投资与筹资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征兆13.4 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13.5 进一步测试:实质性程序第14章 终结审计工作14.1 汇总错报并评价审计发现14.2 对审计记录进行复核14.3 期后事项14.4 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14.5 取得管理层声明书第15章 审计报告15.1 审计报告概述15.2 标准审计报告15.3 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15.4 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5.5 特殊情形下的审计报告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3.4会计师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审计质量主要受会计师事务所的理性自利行为及其成员的正直性的影响,确保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第一步就是将质量控制措施引入审计过程之中,在业务层次建立质量控制措施。所以,不少国家和地区在颁布和执行业务准则的同时,还制定了业务质量控制准则,以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成员的工作质量,并确保其遵循技术准则和道德标准的要求。  3.4.1质量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所谓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工作质量符合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其中,控制政策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实现质量控制目标所采取的基本方针及策略;控制程序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贯彻执行质量控制政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控制政策指引和统率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控制政策的具体化和实现途径与方法。一般来说,质量控制的基本方针及策略对每个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是相同的,但是为贯彻执行质量控制政策而应采取的具体控制程序,却会因各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  质量控制的主要作用如下:  (1)质量控制是保证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得到遵守和落实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质量控制,则无法达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和预期目的。  (2)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该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会计师事务所面临激烈的同业竞争、广泛的社会监督和法律诉讼案件的威胁。因此,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是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的根本措施。  (3)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赢得社会信任的重要措施。质量控制的好坏不仅关系着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存亡。  3.4.2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目前,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新执业准则体系中,涉及质量控制的准则有《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前者是从整个会计师事务所层面上进行规范,适用于包括鉴证业务在内的各项业务;而后者是从执行审计项目的负责人层面上进行规范,仅适用于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审计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