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概论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李依凭 编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前言

  金融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类学科,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其内容主要包括:货币、信用、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本质和职能、作用及其运作规律;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构成、内容、运行机制及其调节手段和方法;金融工具、金融业务、金融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及其管理的种类、内容和业务知识;货币信用制度、货币金融政策、金融宏观调控手段、金融监管的确定和运用及其理论依据;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的理论与实践等。  “金融学概论”(原“货币银行学”)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八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必修课,更是金融学专业的统帅课程。该课程的服务对象主要为经济、管理类全日制高校学生,也包括经济管理类的高职学生和在职从业人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主导的银行业间接融资成为金融实践的中心内容,银行信用完全垄断了社会信用,货币政策的调控完全取决于对银行信贷的控制,银行几乎完全决定了货币,因此,过去我国对于金融学的定位就是“货币银行学”。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理论界在原来货币银行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际金融方面的内容;随着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度的加大,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又加入了资本市场的内容。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货币银行学课程纷纷改为“金融学”。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一些高校开始按经济、管理大类招收本科生,1~2年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具体专业,这就给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一方面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统帅性课程,既要满足其极为丰富的知识覆盖要求,更要有足够的理论深度和论述力度;另一方面又要去适应非金融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因此必然受到教学对象及有限的授课学时的限制。加之新的“金融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原“货币银行学”的基础内容,国内现有教材较少能同时满足上述教学需求。  鉴于此,作者编撰了本教材。《金融学概论》以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础内容为蓝本,充实了资本市场、西方货币供求理论和金融危机理论的最新发展和重要模型,以及金融发展理论和指标体系等新内容。为满足一些金融学本科学生和在职人员考研复习的需要,本书在大纲设计上参考了2010年度全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联考大纲,其目的一方面是满足金融学专业本科生急需、而目前国内又十分缺乏相关学习资料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旨在为经济、管理类在校学生提供既有较宽覆盖面,又有一定深度的金融学纲领性教材。

内容概要

本书以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础内容为蓝本,为适应国内金融学教学从“货币银行学”向“金融学”转变的需要,结合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的飞速发展和变化,有选择地充实了资本市场理论、西方货币供求理论的最新发展、重要模型、金融危机模型及金融发展理论和指标体系等新内容。全书由12章构成,基本脉络按照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供求理沦、货币政策、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等线路展开。同时为满足一些金融学本科学生和在职人员考研复习的需要,本书在大纲设计上参考了2010年度全国金融学硕土研究生联考大纲。本书在每一章的最后都精心编制了附录。附录内容与正文密切相关,读者通过附录资料的阅读,可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对金融学理沦及实践问题的判断和思辨能力,并对宏观经济运行有较为清晰的解读。这种体例设计在目前国内相关教材上还比较鲜见,是本书特色之一。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在职从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一、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的本质   三、货币形式的演化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二、流通手段   三、贮藏手段   四、支付手段   五、世界货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三、国际货币制度   四、中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第二章 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本质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利息和利率概述   一、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二、利息本质的理论   三、利息的计算   四、利率的分类   五、利率的效应与作用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决定的理论   二、货币供应对利率的影响  第四节 利率的结构理论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资金的融通   二、金融市场的形成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   五、金融市场的基本分类  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及其特征   二、货币市场的参与者   三、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   四、货币市场的划分及主要工具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的特征   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   三、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   四、资本市场的划分及主要工具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   一、远期   二、期货   三、期权   四、互换  第五节 金融资产组合   一、决定金融资产需求的因素   二、资产组合选择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三、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作用   四、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七章 货币政策 第八章 货币供给 第九章 货币需求和其他货币理论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一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概述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4)开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不同  ①任务特殊。作为政策性银行,开发银行着重于贯彻政府的政策意图,支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经济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②经营目标特殊。不以盈利为目标,而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和选择项目。  ③融资原则特殊。它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划拨的资金和其他财政性资金;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向社会发行由财政担保的建设债券和经批准在国外发行的债券;它不吸收居民储蓄存款。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于1994年3月成立,直属国务院领导,其成立的目的是更有效地集中资金和力量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增强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目前在全国设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处。  1994年国家开发银行成立时,为其设定的政策性业务主要是向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俗称“两基一支”)等大中型项目发放中长期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但近些年来,对于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界定越来越模糊,很多“两基一支”的项目不仅风险低且回报高,成了商业银行希望进入的领域。与此同时,国家开发银行也正在进入一些非“两基一支”的“商业化”领域。  因此,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国家开发银行以发起设立的方式进行改制,设立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年底完成改制。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3000亿元,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1.3 %和48.7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性质为商业银行。从现有的资产规模和股东构成属性看,改制后的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排名居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之后的第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2.农业政策性银行  农业政策性银行是为贯彻配合政府农业政策,为农业提供特别贷款,主要是低利中长期优惠性贷款,促进和保护农业生产与经营所设置的银行。  (1)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各国的发展情况  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得到联邦政府的帮助,以合作信用为基础,建立了具有政策性的农业信贷体系。它由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银行为主构成,至今仍在美国农业信贷中发挥作用。  法国最早在19世纪,颁布《土地银行法》,试图通过建立农业金融制度促进农业的发展。1920年成立国家农业信贷管理局,后将其改建为国家农业信贷银行,各地方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全国性的农业信贷体系,成为专门从事农业信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融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好教材,内容通俗、易懂。
  •   今天收到订购的书本,跟描述的一致,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