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李立 编  页数:251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现代传播》30年的发展历程  《现代传播》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这就是以反映教学成果为主导的时期(1979-1990年)、以面向社会文化为主导的时期(1991-1997年)、以引领传媒学术为主导的时期(1998年至今)。  1.以反映教学成果为主导的时期(1979-1990年)  1979年10月,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激荡着北广校园。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教师们满怀创业的激情,提出了创办一份学报的倡议,很快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由袁方、李冲、李焕生同志组成了编辑部,康荫、田本相、时煜华、刘寿昕四位专家作为特邀编辑参与了学报的创建。四年后的1983年,学报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  这一时期,学报的办刊宗旨主要是体现学校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涉及到广播电视界的部分研究内容。围绕学校的主干专业,在新闻学理论、广播电视报道、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文艺以及摄影、外语等方面刊发了大量文章,在广播电视学界和业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广播新闻编采”、“电视新闻编采”、“广播文艺”、“电视文艺”、“讲播艺术”、“教学研究”、“国外广播电视”、“书评”及“外事往来”等。

内容概要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

  李立,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审,编辑出版学硕士生导师。
  197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分配至北京广播学院语言文学部任教。1986年始任学报编辑。著有论文集《影视艺术批评与鉴赏》。论文曾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

书籍目录

第一编 论电视剧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电视传播艺术:一个学术命题的新的整合——“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 受众:艺术创作的起始与归宿——关于电视剧传播与生存的思考 中国电视剧漫笔:源流·特质·功能·评价 电视艺术的生态观念 “超级女声”:电视本体理念的思考 从艺术转向传播 媒介改变艺术——艺术研究的媒介视角 文学与传媒艺术 作为当代大众文化叙事的中国电视第二编 “口语至上”批判 戏曲与载体 “电视娱乐热”留给我们的思考 影视剧音乐的文化价值取向 主旋律电视剧审美化刍议 精深精湛精良——评析中国电视剧的八次轰动效应 心灵的畸变与救赎——论当代长篇电视剧对心理问题的关注 电视剧叙述时况的常态处置与修辞调度 数字媒介与艺术创新第三编 话语的力量——美国电视的夜间谈话与日间谈话节目 形式是金:电视语言模型的寻找 优质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 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 电视节目编排三论 中国戏曲网站的现状与分析后记

章节摘录

  二、在从历史的广泛而又深刻的联系中去研究电视剧艺术时,要以作品文本为中心,以审美分析为基础,为归宿。  三、在文本与历史的中介关系中研究审美活动。这是因为,文本中所建构的世界已不同于现实世界,而是一种“可能世界”、“虚构世界”与“想象世界”,即创作主体通过审美活动“美化”或“丑化”了的世界。现实世界与文本结构之间,存在着多层次的中介关系。这样一来,这种审美活动,集中到一点,就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艺术家用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去构造一个“意义化了的实现”,取代真正的现实,去进入作品的文本结构,使电视剧作品、电视剧艺术成为一种审美的本体系统了。  四、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们进行历史的分析,当然还要坚持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要力求全面性,必须把握和研究电视剧艺术现象的一切方面,联系和中介,要从电视剧艺术的发展、运动、变化中去观察和解释电视剧艺术,要实行综合的、比较的研究,要把微观的研究和宏观的研究结合起来。当然,一般意义上的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等等,也都要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加以运用。  五、至于审美的分析,也需要指出的是,那不仅仅是艺术特点,即一般意义上的叙事结构布局与剪裁、人物描写、画面构图、音乐美术等等的分析,它是贯穿于电视剧艺术的创作、文本、欣赏和批评的,全过程的,尤其要注意审美主客体的关系的。  在上述方法择定的指导原则之外,最后还想指出的是,我们对于电视剧艺术研究方法的择定,在姿态上,应该是宽容的,有学术自由的,允许多元共生、多元共存、多元整合、多元发展的。以往的其他学科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那种把自己的存在方式看做是唯一合理的方式,把自己的价值尺度看做是至高无上的尺度的弊病,应该加以革除了。我们今天就电视剧艺术的研究方法作出选择,就不要再用自己的选择去统一别人的选择了。既然是各有师承,各有所长,就必定会各立门户,各成流派。宽阔的胸怀,容人的雅量,是必须具有的学术美德。其中,还要处理好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我们既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而要学习和借鉴一切对我们有用的西方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用以促进我们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发展,促进我们的电视剧艺术研究的发展,以至于电视剧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又不能总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随意贩来,全盘洋化,而不顾及中国电视剧艺术和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中国电视剧艺术学科所具有的民族特性。

编辑推荐

  构建影视艺术的传播理论与学术理念,探索影视传播艺术的方式与技巧,展现艺术传播研究的媒介视角,解析电视传媒热点与节目个案的背景与内涵。  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  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  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