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典和歌审美新视点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铁军,潘小多,王静,施旻  页数:300  
Tag标签:无  

前言

日本古典和歌是一种有着诸多规则、修辞法和表现手法的诗体,在诗歌文学领域中被定位为“定型诗”。古代日本人在吸取中国汉唐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了符合日语表现习惯的和歌文化,并有数本著名和歌集流传至今。这些和歌以对爱情、人生、自然的讴歌为主线,反映了古代日本贵族文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自然观。其中有不少成为千古绝唱,至今存留在人们的心中。在当今日本,对和歌的研究作为国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方兴未艾。在各个大学的文学系中,依然有一大批学者在苦心研读古代文献,努力从古人留下的文献的字里行间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以此作为研究古代和歌的新线索。他们的不懈努力,让一大批研究古典和歌的研究成果问世,大大地充实了研究的资料库。但是,古人留下的文献、资料有限,再想挖掘出新的线索是极不容易的。就一部和歌集而言,早就有成百上千的研究人员涉足,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大多是对史实的再吟味、对语法点的再解释、对歌意的再诠释。在这种情况下,资料缺乏、起步较晚的中国研究水平赶上日本、获得超越性研究成果的可能性不大。当然,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并非无所作为。众所周知,中国的古代诗歌有着辉煌的历史,古代诗歌的研究也有着辉煌的业绩,中国人研究古诗歌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与审美视角。

内容概要

  古代日本人在吸取中国汉唐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了符合日语表现习惯的和歌文化,并有数本著名和歌集流传至今。这些和歌以对爱情、人生、自然的讴歌为主线,反映了古代日本贵族文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自然观。其中有不少成为千古绝唱,至今存留在人们的心中。

书籍目录

前言一 爱情至上观的主旋律二 情思缠绵的月光之夜三 永不消散的山水情结四 回归梦中追求的原野五 万物萌生成长的春夏六 万花镜般的浓重秋色七 素雅空寂的冬之诉怀八 来自生命者的灵与感九 歌里世界的风霜雨雪十 浅吟轻诉的曼妙花语十一 沉溺于大自然的底色十二 独领千载风骚的歌人十三 高超繁缛的技巧运用附1 和歌常用修辞解释附2 《小仓百人一首》日语现代语译附3 《小仓百人一首》中国诗体试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李白《静夜思》),从道理上讲,谁也不会把月光当做白霜。这种夸张的手法在唐诗中经常被使用,像我们熟悉的名句“白发二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刘皂《长门怨》)等,都是运用了奇思奇句的夸张手法。无论是夸张还是拟人,全都是为了表现菊花之“白”。作者没有直接形容,但曲折委婉之间,那一幅吸天地之精华、叹造化之神工的唯美画卷依然舒展眼前。这就是修辞的精巧之处。第33首是描写落花的和歌。其实这首和歌中也存在着对比的手法,但是其对比的手法相对隐含,所以将其归人拟人类中。作者先是描绘了春光慵懒,然后对纷纷落花问一句“何故匆匆”。落花不解人意,是不会回答诗人的问题的,但是诗人的意思,竟好像是要走进落花的内心世界探个究竟。这种明知不会有回答的提问,在唐诗中时有出现。比如“春风不相识,何事人罗帷?”(李白《春思》)等。同时,通过对春日的闲散心情和匆匆落花的对比,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季节。整首和歌修辞用得不着痕迹,却洋溢着缓缓流动的清新感受。第73首和歌表达了诗人对盛开在远山上的山樱的向往之情。近处山间的烟霞如何能听懂诗人的请求,但他还是要恳请它们:“千万不要云蒸霞蔚,阻断我远眺山樱的视线啊!”修辞在这里当然也不是凭空滥用,通过作者痴痴地向烟霞提出请求,烘托了作者迫切地想要眺望远山樱花的心情。“镜花水月”历来是朦胧美的象征,“花非花,雾非雾”,“雾里看花”似乎是花的最完美状态。平安朝时期的樱花与云霞也是美的主流。但是诗人在这里要的却不是朦胧的美,而是直接的、透彻的美,尤其显示出本诗的格调不同寻常。

后记

日本古代和歌的研究是一项极具魅力的工作。我国日语教学、研究领域中有不少教师和研究人员从事和歌的教学和研究。目前已有几部和歌集包括《百人一首》的研究书籍问世,还有大量的论文在各种报刊发表。作为同行,我们庆幸有这样一个好的氛围和环境,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出版,抛砖引玉,扩大与各位同行的交流,为此项研究作出贡献。项目组成员为:主编 铁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编委 潘小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编委 王静北京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编委 施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担撰写工作的人员名字均标在每章节之后,各负文责。另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吕文辉老师也参加了本书的部分录入工作。此书的预研和出版受到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资金的资助,一贯支持学术著作出版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也在编辑出版方面给予鼎力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编辑推荐

《日本古典和歌审美新观点:以〈小仓百人一首〉为例》编辑推荐:诗歌能这样伟大,从而获得尊贵的地位,全靠它的本质特性。在艺术领域,再没有别种艺术,像诗歌那样能无限制地支配着无限制的材料的。不论是内在和外在的现象,诗歌从来没有不能将它们捉住或者表出的;而且它的工具——就是语言的形式——又是人们所能取得和熟悉的,同时又能够达到最复杂和精致的审美的完成。〈br〉——摘自[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本古典和歌审美新视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解析内容比较详细,对于多数人来说适合参考用。
  •   是本不错的书,包装也不错
  •   对百人一首的分析很全面很有条理,我很喜欢。书的感觉也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