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立波 页数:412 字数:38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六十年代生人:选择抑或为哲学选择》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自我认知途径,那就是:使读者进入“60后”真实的生命体验——看他们的自身回顾与哲学缘起,听他们讲述学术之路、治学之道,审视与思考他们所经历与体验的思想、学术和时代,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并且反刍当代青年的人生选择及未来目标。读着他们这一代人的哲学和历史、生命与时代的风云际会,或许,“80后”、“90后”会羡慕他们的执著与坚持、信仰和思想,以及他们精神的充实和人格的纯粹。这些羡慕更多地引出自我的追问:二三十年过去,要让我们去写同样一本关于人生的书,我们将如何命名?它亦使得在当下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和复杂之时,对自身选择同样迷茫和纠结的“80后”、“90后”感同身受——旧的价值体系已经崩解,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健全。在坐标系残缺而混乱的时刻,该如何选择哲学观念,如何选择人生道路,如何选择未来方向。
作者简介
张立波,先后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哲学家》副主编。出版《后现代境遇中的马克思》、《阅读、书写和历史意识——对马克思的多重表述》等专著,主编“后现代历史哲学译丛”。入选“教育部2010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正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话语分析与谱系觅踪”议题的研究。
书籍目录
缘起
问题
马天俊
学术之路
治学方法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理解
代际定位
学术、思想和时代
学术理想与目标
哲学创新之路
个人作品
王雨辰
学术之路
治学方法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理解
代际定位
学术、思想和时代
学术理想与目标
哲学创新之路
个人作品
推荐书目
王峰明
学术之路
治学方法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理解
代际定位
学术、思想和时代
……
文兵
仰海峰
刘怀玉
刘森林
李文闽
杨生平
吴向东
张文喜
陈忠
陈立新
袁吉富
袁祖社
聂锦芳
贾英健
徐长福
唐正东
崔伟奇
韩立新
鲁克俭
王金林(外一篇)
后记
章节摘录
我不仅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华丽的文字所吸引,更为其中的一些词句而震撼,这些词句在今天来看就是所谓包含哲理的话,它深刻、睿智,具有某种穿透力,令人回味。1983年,我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当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在慢慢席卷而来,哲学专业仍然是我填报的第一志愿,现在想起来,这应该是我的兴趣使然。 大学的学习生活及其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仅巩固了自己的兴趣,还使自己最终走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路。我在北师大哲学系读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北师大哲学系有着优良的学术环境和学术传统,老师们对待学生宽厚仁爱,无私奉献,对待学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哲学对他们来讲不是外在的学问,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对老师们的喜爱和尊敬也使得自己对哲学感到更加亲近,可谓亲其师,爱其道也。特别是我的硕士导师陈仲华、马润青先生,他们以令人敬重的人格带着我进入哲学的殿堂。我的博士导师袁贵仁先生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学术旨趣,严谨犀利的逻辑论证,以及深刻的理论穿透力开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机和活力,他带我走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和价值哲学研究领域,使我自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最初的年代,是一个反思、拥有激情同时包含迷惘的年代。不仅个人的生存价值、生活意义问题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被发掘、追问和彰显,而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如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理念、道路、模式、内在矛盾、发展动力等等。这些问题是表现时代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也是对哲学,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出的最有力的召唤,它们需要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聆听、反思和批判,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去解决时代课题。 ……
编辑推荐
目前活跃在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的60年代生人就求学之路、治学方法、精神旨归、时代关怀等议题各抒己见,整体展示,显现一代学人的异中之同与同中之异他们的哲学沉思向着自我,向着哲学,向着过去,亦向着未来:积极而不失从容,自信中略带反讽,点点滴滴理智的印迹,细致沉稳地图绘、构造并引领岁月的年轮“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60年代生人从“不惑”到“知天命”的思想历程,当能在“解释世界”的同时,对“世界”有所“改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