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间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作者:康新民  页数:305  

前言

  一点书外的感触——《走进民间》读后  欣士敬  春节后的一天下午,老朋友康新民来我家中聊天,临走时从他的拎包里,拿出了厚厚的一本名为《走进民间》的书稿,说是要我帮助看看并写一篇序言。  当时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惊讶。因为老康近年来手有点抖,居然写出如此之多的文章,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第二个感觉是高兴。老康发表过不少作品,专著就出版了好几部。从书名看,一定是有关民间文艺方面的新著。老康的特点是:没有一定的把握,不达到一定的水平,是不会轻易示人的。书中会有些什么新的见解和新的发现呢?我庆幸有机会先睹为快。  第三个感觉是犯难。这自然是指要我写序言一事。我推托说:“找别人写吧!”他说:“找不到,年轻人不肯写!”哦!我明白了。年轻人不肯写,不是不能写,也不是不愿写,而是因为在老康面前,他们都属小字辈,他们是不敢写。可我这个痴长了几岁的老家伙同样也不敢写啊!  在民间文艺领域内,老康是专家,而我,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学生。小学生对专家的作品品头论足,岂止是班门弄斧,简直就是兔子逗老虎,太自不量力了。至于年龄,那是算不得什么的。“越老越不值钱”,这几乎已成为当今许多人的共识。我岂能倚老卖老!  但是,不写一点什么,似乎无法交代。我和老康,既是老朋友,又是老同事、老邻居。1960年,我们就相识了。那一年,我们同时调进镇江市级机关,他在文联,我在文化处。虽说是两个单位,其实是合署办公;工作内容虽不尽相同,却要求互相配合。当时文化处的正副两位处长都兼文联副主席。布置任务、总结工作、政治学习都在一起,突击任务来了,更是全力以赴,不分彼此。因此我和他互相都知根知底,十分熟悉。  20世纪70年代以后,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仍同在镇江文化系统,后来又同住一幢楼房,他在四楼,我在三楼,他家有什么大的动静,我都听得到。80年代起,他因为工作、研究成就突出,在全国和省里屡屡获奖,评上了高级职称,成了镇江市文化系统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经常在电视上露面,成了文化名人。但我对他并不感到生分,他也从来没有因为名望高了,而流露出哪怕是一丁点儿的骄矜之色。  面对这样的关系,我无法拒绝。  怎么办?一直到将《走进民间》读完了,我才想起,何不就写一点读后感呢!因为,读后感和序言是不同的,不管耷不在点子上,应该都不算是十分讨厌的。  那么,写点什么呢?  《走进民间》这部书是康新民历年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部分作品的选编。包括民间文艺理论探讨、民间采风活动纪实、民间文艺人物写真、民间文学作品原始文本以及他退休以后的生活记趣、人物回忆,等等。是康新民作为一位民间文艺家的思想、工作、生活实录,也是回溯、研究近50年来镇江民间文艺事业的亲历资料。  作为他的老同事,对书中提到的许多理论问题,限于知识浅薄,不便妄加臧否,但对提到的许多活动,却是知情者、熟悉者,甚至有的还是参与者,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切入点来写一篇读后感,然而我找来找去,康新民的身影却总是躲躲闪闪。有一些事,明明是他的创意、他的策划、他的主持,却常常用“我们”这个外延、内涵都不十分确定的主语来代替,从而模糊了他在这些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内敛的写法,虽然是谦虚的表现,但如果我囿于这种设定,下笔时就会觉得不顺畅、不尽意。故而我只好既“走进”这部书、又“跳出”这部书,用我了解的书外的客观存在,写一点也许不像读后感的读后感。 40多年来,康新民在文联、在文化馆做过许多事情。在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艺创作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组织才能,但这些都被他在民间文艺方面的成就所掩盖了。即使是在民间文艺方面,他表现出的才能,也不局限于创作和研究,在组织民间文艺活动和开创民间文艺事业方面,同样也是卓有成就的。这方面,在《走进民间》中有所提及,但正如前面说到的,往往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其实,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镇江民间文艺方面的许多活动,大多是他主动提出、主动策划、主动组织并在他主持下完成的。他个人是起了重要的或是关键的作用的。在书中,他不惹人注意地把“我”字隐藏起来,其目的似乎是不让人有“突出个人”的误解。但作为熟悉他的老同事,就不能不公允地指出:在民间文艺方面,他做的许多事,如果换一个人,也许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即使做了,其过程和结果也会大不一样。例如1987年在镇江全市开展的民间文学普查以及随后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就集中体现了康新民的工作特点和学术思想。  当时举办民间文学普查的动因是:上级文化部门布置编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如果单纯从完成任务这个角度出发,不搞普查或是小范围调查调查,也是完全编得出来的。因为在此之前,康新民已经组织过多次采风活动,组织过多次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在国内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民间文学作品,编辑、出版过《画固山》、《金山民间传说》、《镇江民间故事》等多部书籍以及《乡土》小报,再加上他手中掌握的资料,完成选编任务是不在话下的。当时,先后上马的共有十套集成、志书,但是,谁也没有像以康新民为主任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那样,抓住这个机会,来了一次家底大盘点。他们先后发动了5000多人,深入到全市各个乡镇开展普查,搜集到6000多篇民间故事和歌谣,还有近万条谚语,总字数达1600万字。全市(包括所属县区)98个乡镇,个个都编出了自己的民间文学资料本。在这样广泛发动的基础上,精选出的镇江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自然是积淀深厚,好上加优,不仅获得了上级文化部门的表扬,也为全省三套集成的选编放出了样子、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普查,也了解了家底、培养了骨干,为下一步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这表现出他在工作中,’不是就事论事地以完成任务为最终目标,而是从文化事业或是民间文艺事业这个大局出发,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力争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民间文学普查结束了,民间文学资料丰富了,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思路走下去,必然是集中精力于案头,将三套集成编好。但是康新民不,在事业心的驱使下,他比一般人想得多、想得远。他除了施展他的组织才能,延揽了一批民间文学业余作者帮助选编集成外,还将自己的一部分精力,放在普查工作的延伸、扩展和光大方面。具体地表现在哪里呢?有三件事值得一提。  第一,适时地举办了“民间故事家、歌手大奖赛”。采风普查时,民间故事家、歌手都是分散在田头、农家表现他们的才华的。而康新民和他的工作班子则将他们集中起来,在处处都有故事的金山风景区内开展比赛。他还利用他的影响力,邀请了北京、南京21个知名单位来做主办方,组织了一批民问文艺专家前来观看、评论,在比赛中表彰了一大批故事家、歌手、普查员和工作人员,使各方面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这就将普查工作真正做深、做透了,并将影响力扩展到镇江市范围以外。而在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故事家和歌手,其后又以其他方式走向了全省或全国,充分展示了普查工作的后续影响力。  第二,跟进地开展意义深远的民间艺术的调查。在1987年以前的20多年里,康新民一直是民间文学工作的先行者,他也因此而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然而,康新民并不满足于他在民间文学园地里的耕耘。普查结束后,他又将眼光转向了民间艺术。我不知道他是如何想到这一点的。也许是民间文学普查中的触发,也许是早就孕育于心了。反正我知道当时上级文化部门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也没有什么人明确地提出要他如何如何。就这样,他凭着他的责任心,凭着他作为文化工作者的事业心,主动地将民间艺术抓起来了。他做工作有一个特点,不做则已,做则总要做出点名堂来。当时他的行政职务是市文化馆馆长。他调动了馆内的部分人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大小小20多次的民间艺术采风,走访了200多位民间艺术家,用摄影、录像等手段记录了面塑、石雕、竹编等多个民间艺术技艺流程,积累了一大批艺术品和资料。其后,他又选择性地推荐一些民间艺术家参加省或中央举办的各种展览会、博览会和评比,并因此而获得了多项大奖(包括金奖);他又为许多民间艺术家写了专访,在报纸和电视上宣传,并推荐他们申报有关的艺术职称,在90年代中期,全市就有10多人先后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的民问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这些活动,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工艺有了复苏的可能,一些自生自灭的工艺得到了扶持。镇江市也在保护、抢救民间艺术工作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这为10多年后开发旅游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做了实实在在的前期准备,显示出他工作中的前瞻性和全局观念。  第三,开创性地建立了民间文艺资料库。这件事在《走进民间》里有所谈及,但他写的大都是别人如何支挣、领导如何鼓励等等。这当然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可对这个创意是如何提出的、遇到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却轻描淡写,基本没说。建立民间文艺资料库虽然有在民间文学普查中积累了大量资料的客观要求,但进而想到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安全的兼有继续积累作用并为研究提供方便的单位,却是一个很具创造性质的设想。不仅前无古人,至今20年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后继者的声音。是不知道吗?当然不是。是不屑做吗?也不见。得。恐怕主要原因是太困难了。国家没有要求,上级没有布置,要说破嘴皮申请经费和编制,要厚着脸皮寻找场地和设施,要看难看的脸,要听难听的话。如果不做呢?工资照常领,福利照常拿,谁也不会责备,谁也不来查问。可偏偏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康新民想到了,坚持去做了,最后成功了,从而在全国民间文艺界高高地举起了一面旗帜。  这三件事有一次性的,有阶段性的,有永久性的,虽然实施的时间略有先后,但都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弘扬民间文艺事业、发展民间文艺事业,反映出康新民的计划性、创新性,而其基础则是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这也就是几十年来他一直成为镇江市乃至江苏省民间文艺界领军式人物的根本原因。  这些话,在《走进民间》这部书里好像是找不到的,也是我久藏于心而没有机会说的,现在把它写出来,算是我对老朋友要求的一个回应。  最后再一次申明,以上写的不是序,而是既像读后感又不像读后感的一点感触。  2011年3月16日

内容概要

由康新民编著的《走进民间》这部书是康新民历年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部分作品的选编。《走进民间》包括民间文艺理论探讨、民间采风活动纪实、民间文艺人物写真、民间文学作品原始文本以及他退休以后的生活记趣、人物回忆,等等。是康薪民作为一位民间文艺家的思想、工作、生活实录,也是回溯、研究近50年来镇江民间文艺事业的亲历资料。
作为他的老同事,对书中提到的许多理论问题,限于知识浅薄,小便妄加臧否,但对提到的许多活动,却是知情者、熟悉者,甚至有的还是参与者,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切人点来写一篇读后感,然而我找来找去,康新民的身影却总是躲躲闪闪,有一些事,明明是他的创意、他的策划、他的主持,却常常用“我们”这个外延、内涵都不十分确定的主语来代替,从而模糊了他在这些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简介

康新民,1937年出生,曾任镇江群众艺术馆馆长、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主任等职。研究馆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80年代创办《乡土》报。90年代创办全国首家民间文艺资料库已出版《大地的吻》、《梁红玉击鼓战金山》、《民间风采》等书。《大地的吻》获山花奖学术著作优秀奖,《梁红玉击鼓战金山》获全国民间文学作品二等奖,《画嘲山》等入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书籍目录

一、探索研究
镇江文化的“基因”
《华山畿》和梁祝故事
“水漫金山”断想
《白蛇传传说》根在镇江
《白蛇传传说》研究述略
镇江民俗文化的魅力——发展民俗旅游的一些思考
镇江民间文化扫描
脍炙人口的镇江历史人物传说
神奇绚丽的镇江风物传说
陆瑞英民间故事的学术研究价值
有感《徐州民间文化集》
绚丽多姿的溱潼会船风俗——“溱潼会船专家论坛”发言提纲
群星璀璨光彩夺目——观江苏省民间工艺作品博览会有感
重要的课题有益的尝试——关于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和再创作
镇江岁时风俗
祝贺《乡土》过生目
墨宝飘香情韵悠悠——文化名人与“中国第一库”
耕耘跋涉建宝库
读诗有感
拾起丢失的记忆
《口传文艺研究十人集》序
《收回评论权》序
《乡歌》序
《韩荣庆邮票拼贴画作品集》序
《食缘》序
《吉庆有余》序
《镇江童谣》序
二、采风散记
走,下乡去采风
田野上的“歌会”
山歌女王
唱给牛听的山歌
排筏工人的歌谣
小山村里的儿歌声
镇江民间工艺品“三绝”
堆花团面塑在镇江
卖丝线糖的老人
儒里的故事家
正是柿子熟了时
茅山路
镇江民间玩具
日本玩具“丰年驹”
待开发的民间文化资源
激活孩子们的智慧火花
镇江香醋摆不坏
话说肴肉不当菜
面锅里面煮锅盖
三.生活记趣
母亲的“唠叨”
妈妈的心
老夫老妻的“悄悄话”
听妻唱歌
“按键”的乐趣
难得住回医院
我家有张长板凳
北固山下买江虾
北固晨练
各得其乐
“小吉”八十
寿宴
“小吉”
老杨
老夏的爱好
钓鱼
老友相见“拱拱手”
去跟老奶奶学烹饪
夫妻政协委员的情结
四、足迹留痕
叔叔给我戴红花
香茶献给陈司令
古炮台情思——献给鸦片战争镇江抗英保卫战一百六十周年
大桥之歌
金山风铃
焦山碧玉
北固龙埂
梨园落英
管人头的人
心祭
小梁祝——华山畿的传说
千里送鱼苗
四嫂子
京江怒涛
五、难忘记忆
难忘泰斗钟敬文
缅怀郭维庚先生
纪念王筱堂先生
怀念欧扬
怀念戏剧家杨雪怀
宗震名先生博学广采三题
六、文本研究
镇江工匠传说采风调查报告
附录一 四十位工匠讲述的原始文本
回忆鸦片战争镇江抗英斗争传说、歌谣的采录
附录二 鸦片战争镇江抗英斗争传说的整理文本与原始文本对照
附录三 鸦片战争镇江抗英斗争歌谣
后记

章节摘录

  在江苏省委关于建设江苏文化大省的报告中,提到苏、锡、常是“吴文化”,南京是“金陵文化”,扬州是“维扬文化”,徐州是“两汉文化”。镇江到底如何来界定它的文化称谓呢?镇江文化“基因”又是什么呢?  民间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根,它理所当然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试从民间文化的角度谈点想法。  镇江地处“吴头楚尾”,历史悠久,古人称镇江是“江山清绝,襟吴带楚”,这里是长江和大运河十字“黄金水道”的交汇点,是楚文化和吴文化的冲撞带。我们可以从镇江民问文化中,看到它既有北方文化的质朴、粗犷,又有南方文化的秀丽、细腻。镇江民间文化的粗犷和细腻、质朴和秀丽是南北文化交融、冲撞的结果,是南北文化取长补短、推陈出新的结果,是镇江本土文化的新貌。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大范围的文化冲突,就不能产生文化的震惊。  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传说》,流传近千年并没有“水漫”一说,直至清代方成培改编的《雷峰塔传奇》,才有了故事高潮“水漫金山寺”。这一节既增加了故事传奇性和浪漫主义色彩,又表现了白娘子的人情味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充分体现了民众愿望。为什么作者将“水漫”情节设计发生在镇江,而不发生在杭州或苏州?这很值得人们思考。镇江地处吴文化和楚文化冲撞带,南北文化的碰撞必然产生文化上的“飞跃”。古代的金山是长江中一个小岛,四面环水,人称“浮玉”,山上香火缭绕,加之处于长江下游,潮涨潮落……富有一定的神秘性。金山的独特地理位置为作者提供了创作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造就一方文化。  最近,为了展示江苏特色文化,树立江苏文化大省形象,江苏省在北京举办了“江苏文化月”活动,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选送了“正则绣”的精品参展,受到高度好评。而“正则绣”的创造,正体现了镇江文化在中西文化冲撞中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是镇江文化敢于吸取先进文化创新的又一例证。  “正则绣”始创于我国著名的美术家、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创办的丹阳私立正则女子职业学校。丹阳,不仅是丝绸之乡,还是江南著名的乡绣地。20世纪20年代初,吕凤子先生在研究传统绣品的时候,发现以传统工艺绣出的作品,虽然精细秀美,却缺乏活力。吕风子先生和他的学生、副教授杨守玉便试验了一种新的绣法。他们在继承传统绣品技艺的同时,吸收西洋画的色彩原理,打破传统工艺技法,以长短不一的线条、灵活多变的针法、层层相叠的色线,将呆板的刺绣,一改为“富有立体感,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绣品,并定名为“正则绣”,即后来的“乱针绣”。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进民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