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分枝杆菌病学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勤学 编  页数:334  字数:630000  

内容概要

  《皮肤分枝杆菌病学(精)》共3篇11章41节,配图50余幅,特别偏重以往少见描述的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图片。
上篇为总论,介绍皮肤分枝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细菌学、免疫学及新理论、新技术;中篇介绍皮肤分枝杆菌病和疑似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下篇介绍实验室传统的细菌培养、生化鉴定方法,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用于分枝杆菌的检测(含耐药)和鉴定以及分枝杆菌基因工程。
作者参考国内外诸多资料并结合本人经验编写此书,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既反映国内外皮肤分枝杆菌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也反映本领域内各家学说。《皮肤分枝杆菌病学(精)》系统全面、内容新颖、资料翔实,实用性、导向性强,适于各级各类医院皮肤科医务工作者、相关疾病预防及控制工作者、研究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参考,其他相关学科(如普通外科、胸外科、妇科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吴勤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为原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团委员,中国麻风协会实验专题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免疫专题委员会委员及中国协和医大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皮肤病研究所分会委员,《国际麻风杂志》评议员。现兼职《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特邀编委和《中华皮肤科杂志》评议员以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知名学者。主要从事麻风及其他分枝杆菌皮肤感染、梅毒、银屑病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项,博士点基金1项,卫生部和TDR资助课题各1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基金资助课题3项,参加部级课题3项,国际协作课题2项,参与12部全书与专著有关章节的编写和主审。先后赴多国研修及出席学术会议。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1篇(相关论著及论文资料见附录)。
曾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2),以第一完成人获1990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994、1995),以第2完成人获1993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另以第一完成人获其他级别科技进步奖4项。获各级优秀论文奖13项。

书籍目录

上篇 分枝杆菌病总论
第一章 分枝杆菌病的历史及流行病学
第一节 麻风病的历史及流行病学
第二节 结核病的历史及流行病学
第三节 环境分枝杆菌病的历史及流行病学
第二章 分枝杆菌的细菌学
引言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各论
第三节 新鉴定的分枝杆菌
第四节 分枝杆菌毒力因子的分子决定簇研究
第三章 分枝杆菌病的免疫学
第一节 麻风病的免疫学
第二节 结核病的免疫学
第四章 抗分枝杆菌药物
第一节 常用的抗分枝杆菌药物
第二节 分枝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概述
中篇 分枝杆菌病的临床
第五章 麻风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二节 临床表现
第三节 麻风反应
第四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五节 治疗
第六节 复发及处理
第七节 预防及护理
第八节 儿童麻风
第六章 皮肤结核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各论
第三节 可能与分枝杆菌相关的疾病
第七章 环境分枝杆菌的皮肤感染
第一节 特殊分枝杆菌皮肤感染
第二节 常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皮肤感染
第三节 快生长分枝杆菌感染
第四节 新鉴定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第八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分枝杆菌感染及治疗
第一节 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
第二节 实验室诊断
第三节 治疗
下篇 分枝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及研究方法
第九章 分枝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第一节 分枝杆菌实验及安全预防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处理与保存
第三节 分枝杆菌的培养
第四节 可培养分枝杆菌的传统鉴别方法
第五节 皮肤分枝杆菌感染的基因诊断方法
第六节 分枝杆菌的分离与鉴别
第十章 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
第一节 结核杆菌药物敏感试验
第二节 环境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
第三节 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机制及其检测
第十一章 分枝杆菌基因工程
第一节 麻风分枝杆菌的遗传基因特点和基因库
第二节 基因工程技术在麻风分枝杆菌重组抗原制备中的应用实例
第三节 基因工程制备的麻风分枝杆菌重组抗原蛋白
缩略语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皮肤分枝杆菌病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