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与日常活动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迈克尔·林奇(Michael Lynch)  页数:389  译者:邢冬梅  
Tag标签:无  

前言

我非常高兴为《科学实践与日常活动》撰写中文版序言,并且非常感谢译者为之付出的努力。当我在20世纪90年代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把它作为是由两部分构成的研究的第一部分,并且计划在第二卷进行经验性的案例研究。第一卷(现在也还仅仅是第一卷)对当下科学哲学、科学史以及科学的文化研究流行的主题,主张一种经验性的、但不是经验主义的研究。诸如观察、表征、实验、测量、科学与常识之间的区分以及自然和人工物之间的区分,都是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中熟悉的论题。但是,借助于迦芬克尔和维特根斯坦,我提出避开这些主题与认识论和方法论联系在一起产生的疑难,并把它们视为常人学研究(ethnographic study)的论题。在那段时间,我完成了几个这类研究,其他的研究也在进行中,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我从未把它们在第二卷中集结在一起。我并没有放弃出版第二卷的想法,但同样出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被搁置一旁,我则卷入其他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通常与在波士顿大学、布鲁内尔大学以及康奈尔大学和我一起王作的我的前任学生和博士后助理合作进行。

内容概要

本书是“当代科学技术论译丛”之一,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常人方法论与对科学的社会研究课题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常人方法论、“旧的”科学社会学的逊位、新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现象学与原型常人方法论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迈克尔•林奇(Michael Lynch) 译者:邢冬梅迈克尔•林奇是国际4S学会(美国国家级科学学会,全称为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会长,康奈尔大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教授,著名的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杂志的主编,在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中享有极高的声望。邢冬梅,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的文化研究。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导论第一章  常人方法论第二章  “旧的”科学社会学的逊位第三章  新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第四章  现象学与原型常人方法论第五章  维特根斯坦、规则与认识论主题第六章  分子社会学第七章  从本质到特质:常人方法论对工作的研究结语人名索引主题索引

章节摘录

如果我仅仅借助于常人方法论和科学社会学的文献单纯地展示其连贯的内容,本书的写作任务就会相当轻松。遗憾的是,我不打算这样做,因此,在为说明的目的而对二者进行重构的同时,迫使我展开对它们的内在批判。到目前为止,我的描述似乎基本上把常人方法论和科学知识社会学视为就某一论题而言已经明晰统一的学科。事实上事情远非如此。尽管两个领域都非常小,而且大多数从业者彼此都认识或者至少听说过,同时两个领域都各有其特色期刊和公认的标志性著述,但是二者没有任何一种内在统一的认识论信奉。无论是常人方法论还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内部都包含着支离破碎的研究纲领,但两个领域又同时在整体的认识论信奉中落脚。实际上在形式主义与反基础主义、价值中立与意识形态化、探索的实证主义与反身性模型之间的这种已经熟知的划分,在常人方法论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争论文献中都出现过,而且每一熟悉的观点实际上在语言哲学中、在科学中、在行为中,在这个时候或那个时候都已经得到过挖掘和扩展。这些交织在一起的解释困难,使得对两个领域,特别是对常人方法论的理解变得格外困难。这种困难在这两个领域的最杰出的工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尝试以一种创新的方式进行常人方法论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也同样困难。当下,在根本没有厘清两个领域最基本的思想的前提下,各种各样的研究在常人方法论和“新的”科学社会学的旗帜下进行。结果自然是,在我刻画常人方法论和科学知识社会学时,我必须格外谨慎。事情还不只如此,为了弥合跨学科共同体中两个领域的学者的研究王作,我必须进行大量先期的批判性的准备工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科学实践与日常活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本书对科学的实践转向进行了介绍,值得一读
  •   作为实践的科学 而非以往客观的、铁板钉钉的科学
  •   一种新颖的研究方法。有兴趣者可买。
  •   科学社会学的一本名著,应该跟英文一起看
  •   除非你喜欢科学哲学专业,否者无法读下去
  •   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什么原因 看着比较不舒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