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的农业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火金  页数:254  

内容概要

本书基于传统哲理和农业实践经验,以“天地人物协调统一”的农业生态系统整体观为总架构,从自然社会背景、哲学思维、农业思想和农耕实践等不同层面进行梳理和整合,提炼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化取向,勾勒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框架体系,统领传统农业思想及其农业生产实践。
传统农业与社会历史、哲学文化互为观照、相互影响,共同支撑了传统社会的绵延发展。本书在探究农业思想与哲学思维关联的基础上,寻求农业生态思想的内涵及其产生发展的脉络。传统农业生态思想植根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农业经济状况和政治宗法制度的背景中,贯穿于传统农学及农业生产实践的始终,在长期稳固的农业文明中不断深化拓展,成为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内在原因和思想基础。
天地人整体系统思维模式为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奠定了哲理基础。“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论”构建起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框架体系,反映到农业实践中,就是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形成了天地自然环境、人的生产活动以及农作物相互协调的农业生态系统整体观,引领了传统农业的生态化实践。
天、地、人、物诸要素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各要素的协调统一有其内在的机制,由此,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思维工具,在一定的层面上对天地人物协调统一的运行机理进行了合理的阐释,并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农学理论及其农业生产实践中。

作者简介

  胡火金,1963年生于安徽芜湖,理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发表农业史、文化史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从事农业思想史、生态思想史研究。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传统农业生态化取向的背景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农业经济结构
 三、宗法伦理及社会文化
第二章 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哲理基础
 一一天、地、人宇宙系统论
 一、天地人“三才论”之发端
 二、天地人“三才论”的形成
 三、天地人“三才论”的充实和发展
 四、中西方整体系统观之比较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整体观
 一一天地人物的协调与统一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
 二、农业生态系统整体观的阐发及应用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
 一一气、阴阳、五行思想及其应用
 一、气构成天、地、人、物的本原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阴阳机制
 三、五行学说与农业生态系统
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循环观
 一、循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二、作物轮作与土壤轮耕
 三、用养结合与多业并举
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观
 一、优化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二、优化思想与对农作物外界环境的把握
 三、优化思想与农作物之间生态关系的把握
第七章 传统农业的时候模式
 一、早期农业与物候学认知
 二、天文历法及其节气系统与农时季节
 三、时候模式与农业精耕细作
第八章 水利与农业
 一、水灾及人们对水利的认识
 二、治水实践与农业发展
 三、旱涝规律与农耕实践
第九章 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与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实践一一生态农业
 三、农业生态思想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四、日本借鉴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
结语 农业与文化一一中国文化中的“力”
参考文献
后 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农业是人类定居生活的开端,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基石。农业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经历长期求索,在适应自然并与自然抗争中产生的,家业改变了人类。农业文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行进中,留给了我们思想的空间。“人类学家的一个最普遍的习惯就是向过去寻求答案,如果不是寻求那些高贵的野蛮人的生活的话,那至少是寻求生活节奏简单,每一时刻都充满特异性的农业社区。”①基于人类史的角度,在人类不断迈向现代化生活的过程中,农业生活的诸种方式样态,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借鉴。然而,事情总有两面性。从另一意义上讲,农业时代的开启也是人类走向不平等,走向纷争乃至没落的开端。卢梭指出,冶金术和农业这两种技术的发明,引起巨大变革。它把广大森林变为耕地,平等消失,私有制出现,从而产生奴役和贫困②。也就是说,“使人文明起来,而使人类没落下去的东西,在诗人看来是金和银,而在哲学家看来是铁和谷物”③。可是无论如何,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并且还有新的社会形态来替代它。

编辑推荐

《协和的农业: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思想》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协和的农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