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人体解剖学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  作者:高也陶  页数:4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黄帝内经人体解剖学》介绍大多数人认为中医没有解剖学,这是个错误的认识。『解剖』一词出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162篇中,有117篇与解剖有关,占72%。这里所指的解剖不包括病理解剖和生理,只是与人体正常解剖相关的内容。  《黄帝内经》解剖学以天人合一、阴阳和五行为理论核心,以人体仿天地观为逻辑归纳演绎,并根据当时实际的解剖事实和人体数据为基础,构成完整的、精确的解剖体系。必须强调的一点,这个体系不是像既往所认识的那样,以为是幼稚和模糊的。  发掘整理《黄帝内经》的几个重大发现,《黄帝内经人体解剖学》将一一为您呈现。

作者简介

  高也陶,澳门科技大学副教授,中国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为南京-霍普金斯大学中美访问学者,在第二军医大学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23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合作出版专著13部,论文4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1.研究目的:探讨传统中医的理论基础2.研究的方法学:现代科学的立场和方法2.1 解剖学定义2.2 解剖学的种类2.3 人体解剖学的描述2.4 本研究的方法3.《黄帝内经》中的解剖学:脏腑还是藏象4.传统中医解剖学第二章 《黄帝内经》对传统中医的指导意义1.中国传统文化三大经典1.1 《易经》1.2 《黄帝内经》1.3 《神农本草经》1.4 三坟之尊1.5 三大经典之间的关系2.大医与《黄帝内经》和《易经》2.1 上工治未病:预测与前瞻2.2 大医的基本功:《黄帝阿经》与《易经》3.科学是器学4.整体论与天人合一第三章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作者和传承第四章 《黄帝内经》中有关解剖学的相关章节及论述第五章 天人合一:传统中医解剖学的指导思想第六章 阴阳:传统中医解剖学坐标及参数之一第七章 五行:传统中医解剖学坐标及参数之二第八章 传统中医解剖学的系统第九章 骨部第十章 皮部第十一章 筋部第十二章 脏腑第十三章 六气:精气津液血脉第十四章 经络与穴位第十五章 结论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解剖学以天人合一、阴阳和五行为理论核心,以人体仿天地观为逻辑归纳演绎,并根据当时实际的解剖事实和人体数据为基础,构成完整的、精确的解剖体系。  《黄帝内经人体解剖学》从《黄帝内经》中整理出来的传统中医解剖学,将人体分成六大系统:1.骨部。2.筋部。3.皮部。4.脏腑。5.六气。6.经络。  骨部、皮部和筋部,主要构成人体支撑、运动和防卫部分;脏腑维持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内、外分泌、排泄和生殖功能;六气:精津液气血脉是人体水系统,起着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和新陈代谢的作用;经络是人体特殊的能量和信息通道。  六大系统形成人体完美的解剖和生命结构,与其他解剖学不同的是,传统中医解剖学强调了有生命的、活着的人,而不是失去生命的尸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帝内经人体解剖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