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苏德战争(1943-1944)

出版时间:2013-8  出版社: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作者:保罗•卡雷尔  译者:小小冰人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东线战事的关键转折点是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战役。这就是笔者将这场战役作为 《焦土》开场的原因,这样,东线战事的两大阶段就能清晰地显现出来。德国的胜利提前结束在斯大林格勒,而德国的失败始于库尔斯克。     1942年底至1943年7月间的作战行动,将以回叙的方式加以描述。诚然,这种做法会打乱时间顺序,但却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所发生的情况,以及从斯大林格勒至库尔斯克战役期间作战行动的重要性和戏剧化特点。斯大林打算在顿河与顿涅茨河之间的战役中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但面对陆军元帅冯·曼施泰因杰出的将才,他失败了。德军统帅部再次获得一个挽救形势的机会:将进攻战转为消耗战。     但希特勒拒绝接受战地指挥官们一直迫切地向他解释,并展示给他看的事实。他继续着这场赌博,他孤注一掷,他指望“堡垒”行动(这是库尔斯克战役的代号)会带来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就这样,东线战事在库尔斯克突出部走向高潮。双方庞大的军事行动狭路相逢——德军英勇的进攻撞上苏军有力的防御。最新的装备,必胜的决心,娴熟的指挥,计谋与欺骗,这一切在这场大战中达到了顶峰。因此,苏联军事历史学家们正确地将“堡垒”行动称为整个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     在资料处理的问题上,笔者继续沿用了被证明相当成功的方式——将亲历者的真实记述与历史文件相结合。     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一种问卷调查技术被开发出来,这使那些非常忙碌的人得以将他们掌握的情况转达给笔者,这些人在战争期间担任过指挥工作,或是参加过某些关键地段的战斗。大批交给笔者使用的未公开发表的文章或专著中包含许多极其珍贵的资料,很多饶有趣味、迄今为止尚不为人所知的军事信息丰富了现有的记述。     尤为重要的一个事实是,笔者得以使用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方面出版的军事专著,以及苏军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的个人回忆录。同样重要的一点是,笔者还查阅了保存于美国档案馆的德军战时日志的微缩胶片。                                                                   保罗·卡雷尔

内容概要

《东进》与《焦土》两部著作首创先河地将二战最重要的战场——东线——的血腥战事历程清晰而又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作为《东进》的续篇,《焦土》从1942年底的作战行动一直讲述到纳粹德国败亡,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这两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传奇。书中也不乏一些细节性描述,将亲历者的真实记述与历史文件相结合,即便对东线战事了如指掌的读者,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新的收益。大大小小的事件,林林总总的人物,全面而又详尽地展现了东线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是战争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西方对这两部书的评价用了这样一个词:all time classic ——永远的经典之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本世纪的今天,这套书不仅一直在大卖特卖,许多著名出版社还都先后推出过自己的版本——包括“地图版”、“彩色插图版”等等——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该著作的经典性。

作者简介

保罗•卡雷尔,原名保罗·卡尔·施密特,是一名纳粹党员,也是一名党卫队成员,更是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得力干将,专事负责外交部的新闻与出版部。后化名保罗•卡雷尔,成为畅销书作者。

书籍目录

前言1994年版前言第一部:库尔斯克战役第一章:希特勒孤注一掷第二章:铁钳第三章:普罗霍罗夫卡的坦克战第四章:战役被终止第五章:元首大本营里的泄密第二部:曼施泰因第一章:斯大林想要的不只是斯大林格勒第二章:黑海上的警报第三章: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第三部:北翼的战斗第一章:列宁格勒:一座城市的悲剧第二章:拉多加湖南岸第三章:沃尔霍夫与施吕瑟尔堡之间第四章:杰米扬斯克第五章:水牛行动第六章:大卢基第四部:最后的机会第一章:下一步?第二章:库尔斯克后遗症第五部:奔向第聂伯河第一章: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第二章:米乌斯河上的战斗第三章:东方壁垒第四章:奔向第聂伯河第五章:布克林桥头堡第六部:基辅与梅利托波尔之间第一章:柳捷日村第二章:目标,基辅!第三章:扎波罗热第四章:沃坦防线之战第五章:尼克波尔以西第六章:第聂伯河中游的冬季战事第七部:南翼的灾难第一章:切尔卡瑟第二章:胡贝包围圈第三章:克里木战役第八部:中央集团军群的坎尼第一章:部署第二章:进攻第三章:突破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罗马尼亚夏季的热浪笼罩着布加勒斯特。瓦拉其亚下午的空气闷热无比,盘踞在城市上方,沉重地笼罩着庞大的城堡、白色的教堂和空荡荡的酒店。维克托·伊曼纽尔大街冷冷清清。这条大街上的第一座建筑便是德国大使馆。      “这么热的天,却要穿戴得一丝不苟”,冯·克林格先生抱怨着。他穿着外交制服,站在自己的办公桌旁。百叶窗已被放下,硕大的房间里一片阴暗。电风扇发出轻微的声响,推动着凉爽、不新鲜的空气在室内萦绕。三个小时前,柏林发来的电报已经到达。“仅限大使阅览。”他将密码电报解译,随即要求与安东内斯库元帅会面。时间约定在下午四点,元帅先生此刻应该在郊外的小别墅里。该动身了。      下午四点,克林格的车准时驶入守卫严密的罗马尼亚国家元首官邸。      安东内斯库在一楼的客厅迎接了这位德国大使。一如既往,这位身材矮小、瘦弱结实的元帅穿着一身军装。      “那么,大使先生,是元首给了冯·曼施泰因元帅假期,让他访问我们吗?”他笑着问道。      克林格从口袋里掏出电报,用一种故作庄重的语气读道:“请您立即打电话给国家元首,陆军元帅冯·曼施泰因将于明天下午抵达布加勒斯特,值此夺取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一周年之际,他将代表元首向安东内斯库元帅颁发金质克里木盾章。”      安东内斯库笑了,礼貌地表示感谢。但他开口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大使先生,克里木盾章是一个极大的荣誉,但对我来说,有机会与冯·曼施泰因元帅探讨军事形势,这一点更为重要。罗马尼亚已将她全部的军事力量投入战场,我为此承担着责任。在斯大林格勒,我损失了18个罗马尼亚师。我无法承担这种灾难再次上演的后果。我必须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些什么。Nous sommes alliés(我们是盟友),大使先生,但在腊斯登堡,不时有种将它忘却的倾向。三个月前,我曾在克莱斯海姆堡亲自向元首表达过这个看法。”      这句不祥的话语不能错过。幸亏曼施泰因将亲自赶来,克林格这样想着。但在表面上,他不露声色,平静地接受了罗马尼亚领导人坦率的言论。另外,这位来自萨克森的前海军军官,曾担任过自由军团的领导,也曾率领过“执政官”组织①,不是个轻易会被吓倒的人。他们商讨了与曼施泰因来访相关的礼仪和组织事宜,随后,德国大使起身告辞。刚刚过去两个小时,天台上的麻雀们便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泰因将于1943年7月1日到访数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布加勒斯特。      东西方情报机构的消息传播者和情报收集员,大大小小的间谍都匆忙跑向他们的发报机,将这个引人关注的消息发送给各自的总部。      莫斯科,苏联红军总参谋部第四局的收报机也活跃起来:曼施泰因将于明天抵达布加勒斯特!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参谋人员点了点头:如果“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官赶去罗马尼亚首都喝几杯香槟,而不是待在他位于扎波罗热的指挥部里,就表明东线战场不会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发生。俄国人肯定是这么想的,这就是他们的看法。      二十四小时后,曼施泰因做好了赶赴布加勒斯特的一切准备。就在这时,一名值班军官带着希特勒总部发来的电文跑了过来:立即赶往腊斯登堡,而不是布加勒斯特。      “元首希望您出席在‘狼穴’召开的绝密会议。布加勒斯特方面已被告知,由于气候恶劣,您已推迟起飞。”就这样,曼施泰因去会见希特勒,而不是安东内斯库。这并非因为糟糕的组织工作,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的一部分。在元首总部,曼施泰因惊讶地看到了一大群高级将领:“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克鲁格元帅;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霍特大将;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大将;装甲兵上将肯普夫;第24装甲军军长,装甲兵上将内林;第6航空队司令冯·格赖姆大将以及第4航空队的代表,高射炮兵上将德斯洛赫。      东普鲁士也处在高气压系统所带来的晴朗的夏日气候下。元首总部的混凝土小屋,屋顶上覆盖着植物和树叶构成的伪装网,看上去神秘莫测。      希特勒在他的茶室迎接了这些将领。他非常热情地问候他们,请他们坐下,随即以一番演讲开始了会议。      他的第一句话便揭示出一个大秘密:“我已决定将‘堡垒’行动的发起日期修改为7月5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保罗·卡雷尔的作品引人入胜!在《东进》中,他从东线战事的开端讲起,故事结束于斯大林格勒;在《焦土》中他继续讲述了苏德这两个极权国家之间的冲突。卡雷尔带领读者与德军一起踏上征程:横越俄罗斯西伯利亚大草原,在库尔斯克历经史上最伟大的坦克战,实施大撤退行动,最终见证希特勒的军团被击败。《焦土》一书连同《东进》,构成了战史上对苏德战争1941-1945画卷的最佳描绘。细节生动,可读性很强。——《书单》杂志无疑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东线著作。如果读过《东进》及《焦土》,你一定会成为二战迷。令人激动的苏德战争全景史。如果你想了解东线战事,这套书是必读之作。读起来,它就像汤姆•克兰西的小说,但无疑更好,因为书中描绘的都是真实事件。 ——科克斯书评《焦土》带领我们遍历了规模浩大的库尔斯克战役、列宁格勒围攻战、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以及最后大撤退行动。《东进》与《焦土》几乎包含了所有苏德之间的血腥战斗。任何对苏俄战争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读这套战争历史经典。——美国亚马逊书评

编辑推荐

•第三帝国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保罗•卡雷尔亲笔讲述•描绘东线战场的开山之作《东进》之姐妹篇•被91家出版社译成65国文字畅销至今•西方媒体评价为“永远的经典之作”•美国亚马逊五星好评畅销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焦土:苏德战争(1943-1944)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尽管本书的写作风格不像严谨的战史而更偏向于纪实文学,但无疑作者描述的历史事件都是有出处的,确实很好地利用了当时西方可以接触到的苏联出版的战史、回忆录等公开资料,而且即使与现在最新的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比起来也并不偏离太远。作者尽可能从中立角度去评价苏德双方,甚至高度评价了苏军的政委,对于一个前纳粹德国官员来说尤为难得。因此,即使本书不太适合作为严谨战史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但补充细节和为入门读者充当有趣的科普读物是非常不错的。下面说到翻译,无疑人们可以从这本书看到小小冰人的翻译水平的进步,协助其翻译苏俄地名、人名的也是熟稔苏联的高人。书中很多注释也恰到好处,可以说此书是一部翻译精品。
  •   苏德战争,历史的焦点,领袖的焦虑,人民的焦土
  •   收到书,迫不及待的看了40多页,一如既往的好。
  •   制作精美,纸张好,内容精彩
  •   书写的还是不错,小小冰人翻译在国内军事界还是最好的。但是总觉得德国人写的还是有美化自己的意思。
  •   写得很精彩,上次《东进》打五颗星,我这次还打五颗星!
  •   这套《焦土》附录中增补了《东进》中关于莫斯科会战失败的检讨,其中涉及了图哈切夫斯基的一些事。整本书从库尔斯克会战开始,生动详细,地图也很全
  •   看过无数本的二战书籍,这是个人认为最好的一本。从德国方面描述战争的全局和细节,拥有后世很多写战史的美国,苏联,英国写手不曾或不愿涉及的资料。
  •   这是我所看过的关于苏德战争全程描写的最详细的著作,作者对几乎每一场大的战役都有详细的描述以及双方胜负的分析
  •   此书用德国人的视角描写了苏德战争,别有一番风味,加上价格也很实惠,适合各种喜爱军事的读者,百看不厌
  •   好书,必须买,德军眼光看历史
  •   书不错,是讲述二战历史的经典记录,亚马逊发货很快!
  •   看完东进后,又看到这本书有kindle版了,果断买了。
  •   任何一个二战爱好者的必备
  •   德军的战斗力的确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卡雷尔的视角提供了之前完全不知道的历史细节,真心不错!
  •   小小冰人翻译水平很烂,看过他翻译的几本书了,现在我不会买它翻译的实体书,这是KINDLE促销9块9买的,东进买后悔了
  •   很不错的书籍,配合先前的《东进》一书,然后加以《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回忆录》外加《曼施坦因回忆录》,苏德战争的各大战役可以尽数还原了……
  •   家里现在已经没地方放书了,老丈人家都堆了10纸箱书了,现在无奈只能买电子书了。
  •   有1943-1944战争进程的完整描述。读了这本书会加深对德国陆军元帅曼施泰因的了解,这人简直就是德国的战神。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