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  出版社:小知堂  作者:夏目漱石  译者:陳苑瑜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第一次遇見老師,是在鎌倉的海濱,當時我還是年輕的學生。從此以後,我經常在各種問題上接觸老師的思想和情操,但是對於他的過去與婚姻,幾乎什麼也沒聽說。直到收到一封厚重的長信,我才知道,在老師與美麗妻子幸福婚姻的背後,一齣哀淒的悲劇正悄然上演……
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一九一四年在〈朝日新聞〉發表本書,不僅關照生與死,內在與誘惑,更反映當時世界動亂的局勢、探索世代推移的意義,同時尋求內心孤寂感的解脫。本書自從發表以來,一直被視為漱石文學的代表作品。漱石曾經親自寫道:「推薦此書給渴盼探求內心世界的人。」
送走一個舊的世紀,《時代雜誌》將《心》選做塑造二十世紀亞洲最重要的五大著作之一,意義非凡。迎接一個新的世紀,這是你必須展讀的一本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7条)

 
 

  •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再找这篇书评发现没有了。。。还好有百度快照,重发一下~
      好像现在又有新的感受了,不过太忙啦直接粘贴~
      
        还是想说一说译者和译本。
        这次的《心》(こころ) 有幸读到日汉双语本,林少华译注的(中国宇航出版社2013年6月)。
        大家熟知他大概也和我一样么?书店里日本文学的书架上放眼望去全是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而村上春树的译者则是一排林少华。
        我没读过村上春树,一本《挪威的森林》才打开十几页就收入书架了。大概是因为作者还健康地活着?再过些时日看也未尝不可?又或者是一想到“活着”,就联想到莫言甚至余秋雨甚至郭敬明让我不忍翻阅?哈哈。
        我有是就在想,一个译“当代的夏目漱石”的人,怎么能把真正的漱石先生译好呢?那些被冠为“当代的XXX”,不都是糊弄人的么?他们大多远不及被拿来相比的那位先生。并且,总顶着别人的名号,就好像自己没名字一样,真是有点可悲呢。
        然而我却有勇气买下这本林少华的译本。
        一来是没别人的可买;二来是他译的日本作品很多,一定是有经验的;三来毕竟有人将村上春树和漱石先生相提并论,那他翻译起来想必也可以稍得心应手些。而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呢,是我在年初凭借着“上海译文优先原则”购买并阅读了芥川龙之介的小说集,当时(以及现在)觉得真有趣,画面感极强,却没注意到译者正巧是林少华。当时是觉得芥川写得太棒了,现在想来和译者的笔力不无关系。虽然今天重读《矿车》一文又觉得语言只是平实了。
        打开《心》读起来,译文语言果然仍是平实,译得很好,我猜也有同学说的“日本的味道”。也许是由于《心》本身就没有《三四郎》写得荡漾?我总觉得,相较吴树文译的《三四郎》(上海译文出版社),这本《心》没有那么美(好像也不该这样比较)。
        翻了翻前面的日文原文,发现林少华真可谓是“忠于原文的典范”了。在一些人看来,这是可喜可贺的,因为精准,也不至于误解作者本意。但是我还是期待李健吾先生译的《包法利夫人》那样一本书,忠于原文,而语言又美得令人惊叹。我的意思并非语言美就更好,而是更加符合原著的思想----原著若是荡漾的,那译作也就不能仅是平实。
        说几个细节。我觉得“先生と私(先生与我)”这个“先生”译成“先生”尤其好!有些译本翻译成“老师”,而依我看,“先生”非得照抄成“先生”不可。我们中国也是会把老师称为“先生”的。被称为先生的老师,在现代一定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老师了。比如“鲁迅先生”就是一例。这也在译序中提到了(译序中说的是称漱石先生为先生的原因,在此胡乱引用):“除了对职业教师,日本人一般不以'先生'称呼别人,对文学家也是这样……较之客气,这里边显然含有尊之为师的敬意……”而偏要译出成老师,难免会让人想到这种职业,而非人的作为;这“先生”则正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尊敬。
        还有一处,按原文照抄而未加翻译的,就有碍理解了。可惜读书的时候忘记标注页码,现在找不到那个词了。这就感觉是,像我这种不了解日本文化,也刚接触日本文学作品的人,就理解不了其中滋味。实在有些可惜了。想想我看小圆并和别人讨论些什么的时候,真是完全误解了“大人”的意思呀!当然,话说回来,我想译者也不是故意让人看不懂的,只是太过聪明以为大家都有理解力吧。(笑)
        
        我不怎么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的文学作品也才刚刚开始接触,日语更是没有学习过了。我知道这里有许多喜爱日本文学、文化的朋友,甚至有一些日语学习者,我也知道大家一定会包容我的错误,并且支持我、指导我去进步。所以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如能给予指教更是不胜感激!
        谢谢你们的阅读,希望多交流 :)
        
  •     是由《青之文学》追到这本书的。
      以下略有剧透。
      
      在《青之文学》中,动画版《心》分为《夏の心》与《冬の心》,略去了原作《心》中的“我”。以芥川龙之介的《密林中》(黑泽明《罗生门》)类似的表现手法,分别以“先生”《夏の心》和“K”《冬の心》为视角,截取从“先生”求学寻租伊始到"K"自裁戛然而止的故事片段。
      
      当时在B站看的《青之文学》,其中有条弹幕印象深刻:“好想再看一个小姐视角篇呀“。也有条弹幕说”都是小姐的错“。
      
      呵呵,无论是动画也好,原书更甚之,真的已经够直白够逼仄了吧?我说的直白的意思是,如果连”小姐“那里可能仅存的人性的纯真与明亮(我宁愿相信小姐是蠢萌啊)都没有了,人世还有什么希望呢?
      
      动画版未涉足到的先生(与小姐)的结局,书中里已经有了;而书中”我“的后续如何,却是一大块留白。看了某些评论,说是不能理解书中”双亲“那一节存在的必要。我理解的是,当放下书卷,读者们会不会以“先生”口中人性的恶,推及到“我”的生活轨迹中?进而,推及到现实生活中。
      
      原书中处处皆有“先生”就快死了就快死了的官方剧透,这种诠释手法还真的是令人喘不过气来呢。
      
      by,苗小晚
  •     莎士比亚《驯悍记》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其序幕部分与后文的断裂:酒徒斯赖醉倒在店家门口,被狩猎归来的好事贵族看到,起了玩心,便把他抬回自己府上,趁其酒醉,为他换上锦衣秀服,假意做老爷看待。斯赖第二天昏昏醒来,满宅下人皆呼其为“老爷”。不管他信不信自己是老爷,一应享乐且先享受起来,于是乎一阵莺歌燕舞,戏班搭台,老爷斯赖挽着那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夫人坐了下来,开始看戏——作为戏中戏的“驯悍记”至此方正式登台。这一幕之后,斯赖草草现身两次,便完全从这部戏剧中消失了踪影。这部戏压根不完整。
      莎剧研究者一直相信,莎士比亚的原作应该是完整的,也就是说,在戏中戏驯悍记结束之后,故事的主线应该会回复到斯赖身上,继续斯赖和好事贵族之间未完的故事,以作为整部戏剧的结尾。只是这个结尾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遗失了。
      现在,夏目漱石的这部小说呈现的也是相似的面目。按读者固有期待,在小说第三部分先生遗书全文之后,故事还应继续,因为主人公“我”的故事尚未收场——“我”为了先生的一封长信而仓促离开弥留之际的父亲,北上东京,在旅途中“我”终于读完了这封长信。然后呢?然后故事结束了。
      然后呢?理智的读者不应该想更多。对于文本空处想得太多容易招致过度诠释,问题是……——导致问题的往往就是劝诫自己不要多想之后的这句“问题是……”。
      即使有十分充足的理由摆在自己面前,该想的不该想的我们依然要去想。
      这既是小说读者的困境,也是主人公“我”称之为先生的那个人的困境。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在好友K自杀后的瞬间,先生已经在一种骇人的恐怖中感到一道不可逆转的黑光贯通了他的未来。悲剧已经造就。在这一刻之后所经历的漫长时间,不论对读者还是对作为主人公的先生来说,都只能是一种延宕,死刑核准之后等待执行的日子。读者怀着一丝侥幸耐心读完全文,想看看这种似乎大局已定的命运是否会有某种变数,却又终于认清现实。所谓的”认识你自己“并没有承诺会改变你什么。
      
      如果不理会过度诠释的风险的话,这也将是主人公“我”的困境。“我”将以某种方式重复先生的故事。事实上“我”也正在这么做。在逼迫先生说出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我”相信他的故事足以使自己引以为戒,这种自信随着小说的进展在一点点耗散。与其说把先生的故事引以为戒,倒不如说,“我”将借助这个故事塑造自己之后的生活。“我”正在这趟驶往东京的火车上。“我”将在对这一故事的有意悖反里重复整个故事。
      
  •     我就像那个先生,不是那么坚毅的人。与K相比,我实在也是弱爆了。
       想写点读后感,突然一下子又很想表达,过段时间再总结自己吧。
       小说本身是个奇怪的三段式,第二段似乎是主人公“我”的生存环境的描写,和一三段联系不大。但至少,漱石先生原本就致力于对明治时期的刻画,在“我”乡下家中粗野的父母,和一百年后中国社会家长的主流想法,又有什么区别。而且总觉得这个故事还没写完,主人公“我”最后没有任何交代,他放下重病的父亲,一脚踏上去东京的火车,那是为了什么。先生不已经长辞了么?两边都是生死之间,“我”的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挣扎。
       1914年,漱石先生在朝日新闻上连载《心》一文,当时先生被神经衰弱之旧疾折磨得相当痛苦,更因胃溃疡而缠绵于病榻。在这种身体的低潮期,他所关注的东西也由社会批判转而剖析人心。此小说给我的感觉,像是知识分子群体对自己道德意识和作为人本身的劣根性之间的较量和反噬——只要陷入这个泥淖中,怎么做都不会有最优解的。
       但是很多人不知不觉都会走到这一步,包括我自己。这种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漱石先生也如此。K说:在精神方面没有进取心的人,那是混蛋。因为选择去解构一切的同时,也揽上了一堆责任。撇开这点,小说还表达了人与人的复杂关系,同样也是我所关注的“微妙情感”,人在关系网内,无论做什么,都会对别人产生细微的影响,这种相互之间的芥蒂和猜疑,是渗透人心阴暗面的途径。尤其当自觉愧怍而又继续做着那样的坏事时。以前总会作这样的一个比方:小偷偷走了我的钱包,我发现之后赶紧追上去,结果那小偷看到我追他,一时不注意,被来往的车辆给撞死了。这样一个结局,且不说撞人的司机,我在假想的时候,竟也感到了深深地愧怍。明明是他偷我钱包,而我却要为他的死笼罩上一生的阴影。
       《青之文学》的七八话,个人非常喜欢,觉得我要表达的东西也在里面,但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因此才很快的看完了这本书。从K身上,我反思自己,想到了一件事:精神方面没有进取心的人是混蛋,但也不仅仅如此。对外部世界的探求,和自己着身为人的行为准则,是两码事。后者得体之后,才能安心追求前者。我自觉没有做好这些,才会有各种内心的搅动。
      
  •     在读日本小说的时候,他们揭露的人性,就好像是一件一件的在扒开我的衣服,让我裸露的站在作者面前。这样的阅读经历常常让人感到不安。而且我无法在他们面前否定,也无法在他们面前狡辩,我只能沉默着,隔着时空,接受他们尖利的道德审判。
      人,自私无疑。但凡是还有点羞愧心的人,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自动被良心尖锐的进行批评,小心。
  •     三章,1我和先生,2我和父亲,3先生的信。作者是按照“我”生活的经历顺序把这三章安排下来的123。
      
      但是,看得时候觉得第二章稍微有一点点奇怪,说我和先生之间的故事,却突然回到了乡下我和父亲的一些家常杂事。虽然在时间上是连续下去的,但是内容上却没有什么必要。并且最后一张虽然是“我”在回东京的路上看得,但是整章以一封信的形式,也缺少了按照时间排列的必要性。
      
      所以,重新回想一下,但是如果把这三章看成另一个完整的故事,重新组装起来的话,顺序应该是231。
      
      这个另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以先生的视角来描述的。
      
      从“我”和先生的某些共同点上来看,都是因为家事的困扰,都是处于毕业前后一段的迷茫期,都是属于同一种无论在学术上和事业上都没有什么远大志向和积极动力的人。也许,也只有是同一类人,所以“我”才会在沙滩茫茫人海上能一眼就挑出先生,而先生也会在不待见任何人(包括自己)的情况下愿意和“我”分享心中的黑暗。为什么?因为先生说过“我”是那么纯真的还未经历过关于欺骗、阴险等等一切的罪恶,从这个程度上说,“我”就是还未曾遇到爱人和好友时候的先生。可以试着不断地把这两个人的身份灵魂互换,“我”和先生在本质上产生共鸣。所以把这些杂事,也就是2我和父亲放在第一,。可以看成是先生的家事之后开始的。体会到当时先生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境遇。
      
      按照这种顺序,接下来的便是发生的先生的悲剧,也就是书中的第三章“先生的信”。这封信书写的如此平淡竟可以不染上一丝感情色彩,即使有也像是先生的灵魂站在当时的肉体旁观察自己所得来的客观的(好奇怪的形容词?)感情。所以完全也能够把这封信当作是叙事一样与之前的“我和父亲”相衔接。
      
      最后,重现编排的故事的结局反而是这书里面最开始的一章呵。如果能回过头来再读一次这章一定会有着非常不同的感受吧。其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所以,按照这种方法。重新解构这本书,能够读出来两个人不同的故事,都交织在一起,却更像是一个轮回,先生故事的开始和“我”的故事的结束,都是在路上。
      
      不知道“我”最后终究有没有感受到,先生的心迸裂出溅满我一脸的沸腾着爱与恨和无限自责的鲜血。(书已还一月余,先生的原句已记不清楚咯)
      
      真是意犹未尽,比起我是猫掉进缸子里的结局好多啦~
      
      
      
      
  •     从19日至昨日,5天时间,几乎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完这本书。
      就所讲述的故事来说,并非什么大不了的故事。这本书通过我与先生的这条线,牵出了对使先生处于此种精神状况的两个故事——一个是先生所信任的叔父,设计夺取了先生的遗产。另一个是先生为了得到小姐做了某些事情而引得他最好的朋友K自杀。
      文章的写法很特别,把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的先生首先推了出来,大量的悬念使得整篇文章一直处于一个紧凑的氛围,最后通过先生的遗书来解释了一切,合情合理的解释。
      但这些都并非我心怀崇敬的原因,此类悬疑的文章,虽不至于说凭谁都写得出,但更加曲折离奇最后令人大呼‘原来如此’的文章也大有存在,较之而言就所述故事来说并无特别的出奇之处。
      真正吸引我的是所述故事背后关于‘心’的描述。
      “世人不会有像是从坏人模子铸出来的坏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普通人,而到了关键时刻,就摇身变成坏人,所以也才可怕。”这是我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看到这里记忆中的种种事情一下子如同火山喷发般迸出,呼吸也不由加重。在以往的生活中所经历的原本犹如暗光下的影子一般虚无缥缈的一切相关点,一下子集聚起来,抽象成了一个道理,应该说是事实,这样更恰到好处。
      引出这句话的是先生在一次散步的时候突然和‘我’谈到在父亲在世时分遗产这个问题,当时我的心情和文章中的‘我’怕是类似。何苦和一个大学都尚未毕业的人谈一个如此世俗的问题。
      世俗归世俗,但必须去面对。当后面先生的遗书中讲到叔父的事情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先生三番五次地提醒‘我’要把这个问题处理好。
      先生说他从‘我’身上看到了年轻时候的他,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因此他不希望我再重蹈他的覆辙去经历一些比死还痛苦的折磨——对世人的厌恶以及后来的自我厌恶。
      金钱可以使一个父亲口中所讲的‘值得托付的人’变成一个在‘年少的先生’眼中‘卑鄙无耻的小人’。其实不一定就是父亲原本对叔父‘值得托付’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夏目漱石在《我是猫》里面通过‘咱家’偷吃厨房里的年糕这个近乎戏谑的事情表达的一个观点可能可以恰到好处地描述这个情况:“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如此一摊遗产摆在叔父面前,而‘年少的先生’又显出一副涉世不深的样子(事实上确实如此),叔父难免会对该个的遗产开动脑筋。
      金钱会让一个原本上看去的好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面目可憎的坏人。
      发生在先生身上的另一个故事更加令人感同身受。先生在遗书里毫无保留的对我讲述了自己对‘小姐’的爱,和为此对K生成的那种微妙的嫉妒。
      “爱是罪恶的”先生对‘我’说。
      先生、小姐、K这一部分关于‘心’的描述尤为浓烈。小说看多了,我一般很难沉浸于一本小说与里面的主角感同身受,但当先生写道K对‘他’表露了其对小姐的心意的时候,我不由去思考“这该怎么办”,似乎就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在先生用“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是残渣。”来企图封死K对小姐的追求的时候,我和先生一样开始自我厌恶起来。
      共鸣,我想,这就是共鸣。想必先生和K之间发生的事情多多少少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我们每个人都体悟过这种爱情带来的嫉妒、悲哀、绝望、苦闷。
      而夏目漱石用如此细致的语言将此描绘了出来,一颗‘心’的变化在我们面前展露无遗。犹如一面镜子一般,让我们得以审视自己。
      发现自己的丑陋,自我厌恶,同时也让我们理解了别人,利己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作为事实存在于世。
      没有绝对地道的人,因为K的事情,使得先生发现自己落入了深渊,和往日所鄙视的叔父同流合污了。信念土崩瓦解,精神陡然动摇。厌恶他人,厌恶自己,动弹不得。
      先生最后——几乎是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自杀,代价未免沉重,但对他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亦或是无奈而又唯一的选择。
      有比成为自己所厌恶的人更可怕的事情吗?
  •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成为“国民大作家”,其头像甚至被印在日元1000纸钞上以作纪念。《心》是夏目漱石的晚年代表作。
      
         《心》由“先生与我”、“父母与我”、“先生与遗书”三部分组成,以一名不谙世事、年轻、单纯的大学生“我”的所见所闻一步步展示“先生”的生平和思想。我偶然认识先生,之后常常到先生家拜访,先生的言谈举止总像谜一样,让人琢磨不透。先生终日在家独坐思考不去社会上做事;先生与妻子十分恩爱,却说“爱情是罪恶的”,妻子认为两人之间隔阂很深,讨厌自己;先生劝我趁父亲在世,把应得的家产处理好;当我要求先生解释其行为时,先生却说:“大凡人都不可信任”,“我处于过去的经历对人持怀疑态度”。一系列不合常理的行为引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将小说引向高潮。
      
         小说第三部分,先生寄给我的遗书中开了所有谜底。先生是富户的独子,父母早亡,叔父趁其年幼吞没先生全部家产。深受打击的先生从此不再相信别人。大学期间,先生与好友K同时喜欢上房东家的小姐,先生以高压的态度,语言挤兑,并且暗中操作,抢先向小姐的母亲提亲。K得知真相后自杀。先生发现自己与叔父是同类人,开始厌恶自己。之后,他封闭自我,切断与周围的任何联系,遗世独立。先生听闻明治天皇逝世和乃木将军自杀后,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爱情在先生和K自杀的原因上似乎有着显著的地位,但是爱情从来不是先生和K生活的全部,先生和K不是为了爱情便自杀的人。书后的内容介绍中讲先生遭受良心和道义的谴责,忍不了利己之心和道义之心的冲突自杀,我觉得不尽然。
      
        这本书的背景是日本明治时期。日本开始向西方学习,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政治、经济、法律、道德乃至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始建立。
      
        日本传统社会以忠君爱国为主体,国家民族主义统治着民众的思想。书中“我”的父亲,将自己的病与明治天皇的病扯在一起,当得知明治天皇驾崩的消息时,情不自禁地发出“唉呀,唉呀”的悲叹生,说:”唉呀,唉呀,天子终于驾崩了。我也……”。虽然没有再说下去,但是落魄、悲观溢于言表。天皇死后,父亲的病急剧恶化。当他再次得知乃木大将殉死的消息时,大叫:“不得了!不得了!”旋即陷入病危,开始说胡话:“对不起乃木大将,实在丢人现眼。我也这就跟去。”从父亲的反映可以看出日本民众以国家、天皇为中心,将自身的安危与象征国家的天皇一体化。
      
        深受西方影响的新社会主张自我觉醒,崇尚个人主义,倡导自由、独立、自我的生活。新旧社会的剧烈冲突造成了当时的人们的无所适从。先生由于父母早亡,叔父吞并家产,永远离开家乡不再有任何联系。K单方面拒绝养父希望他学医的心愿,与养父和生父断绝关系,被逐出家门。先生和K都由于自己的原因脱离了传统社会,远离家乡来到东京,进入新社会。然而,他们遇见了新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孤独。以个人为中心、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义要求一切从个人需要、个人幸福出发,保持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界限,尊重他人。这势必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隔膜。  
      
        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K比先生更为激烈。除了先生没有朋友,与家人断绝关系;把道义、精进、修养做为自己的核心,努力超越自我,主张为道义牺牲一切,这些想法与个人主义格格不入;以书筑城,固守着自己的信念。孤独、寂寞、矛盾充满了他的内心。当他向先生坦白对小姐的爱意时,先生却挤兑说:“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是渣滓。”K便陷入了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既不能舍弃自己的信念去追求爱恋,又要忍受爱情的折磨,不久发觉了先生的背叛,成为自杀的诱因。
      
        K身上的孤独、矛盾和悲观厌世在先生人生中得到了延续。先生婚后尽管细心体贴照顾夫人,但是言语态度总令夫人感到欠缺些什么。夫人要求占有先生的一切,但是先生到死一直对妻子隐瞒着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因为洁癖,不忍心给妻子的记忆抹上一个黑斑;另一方面有着个人主义的色彩,只追究个人的因素,不愿强加给别人,尊重妻子独立的人格。先生与妻子的隔膜越来越难易打破,“连这个世界上最爱,最信赖自己的人也不能理解自己。”由于对自己、对人类的讨厌,不愿去社会上做事,“经常觉得自己已经切断同周围的任何联系而在世上顾影自怜”。最后先生觉得“K是由于像自己一样孤独寂寞受不了才走上绝路的”。
      
        如今,科技使地球变成了村落,人们可以一日千里,与地球另一端的人自由通话,在qq、facebook上有着几百上千个好友。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却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注重自我实现的现代人,一切行为以其心愿、是非、利益为指导,因此,有时会成为孤独的一个人,感到寂寞。正如这本书中所说:“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现代社会的我们,做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
        
        孤独是现代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
  •      “延宕”一词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命题,是在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正式出现的,它指的是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知识分子的哈姆雷特面对人的存在这一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所产生的矛盾犹豫状态 。而本文所要探讨的“延宕”是指叙事文体中透露出的情感节奏、思想节奏与心灵节奏的延宕,以及由此共同构成的叙事情节的延宕。叙事延宕中往往在内在情感意旨上呈现漩涡状的力量递强趋势,很少那种大跨度的跳跃和突如其来的场景切换。它对读者产生的是一种令人揪心的阅读情感牵引力。这种令人揪心的情感力量不是一般的艺术悬念,不是情节的大波大澜跌宕起伏,而是吸引人去密切关注人物命运与情感走向的力量。使小说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的作品《心》(こころ)通过“我”的叙事角度主要讲述了先生年轻时可怕的爱情经历,由此展现了人性的阴暗以及明治时代末期日本知识分子的孤独苦闷和悲观绝望之感。该作品多处应用了延宕的叙事手法,透露出一种既曲折回环又层层推进的情感节奏、思想节奏和心灵节奏,从而不断在叙事过程中蕴藉文势,并且冲淡悲伤的感情氛围,让读者被深深被作品所吸引,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思考。这样,作品增大了信息量,更具有真实感,更接近世界立体的存在状态,同时又能避免叙述的平直,有意打破了叙述的空间和时序,使想象和感受任意驰骋……但这是符合内在逻辑 。本文将从重复性延宕、故事性延宕、场景性延宕和心理性延宕四个方面来对《心》中的延宕叙事进行具体分析。
      
      1、重复性延宕
      作品从一开始便已经把先生摆出来了,却拖延到后面才让“我”真正地认识先生。在这样一个叙事空档里多次重复着我见到先生及观察先生行动的情形。 “我”在海滨浴场上多次看见先生游泳并且多次意欲尾随他而失败,直到也不知道是多少次之后,有一次,“我”为先生捡起了眼镜,“我”和先生才有正式的“交锋”,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对话,先生也只是道谢一句,文笔在这里一顿,读者几乎都要大叫先生出来。这样下文倒像不是作者要让先生和“我”相识,而是为了顺应读者的意愿。如此,第二天“我”和先生之间的相识相谈一段很自然地写出。文笔奇妙,让读者叹绝!
      再者,作品开头, “我”的朋友把我邀请到镰仓之后,不到三天就被家里催促,不太情愿地回家。后来,我也两番被家里催促回家,而且即使事关父亲的生命健康问题,“我”也表现得不愿意。朋友之所以不情愿,是因为家里人竟然要给他包办婚姻,并要强迫他接受。而“我”回家,“就像过去把天主教味道带到儒者之家一样,我带回的东西也与父母格格不入 ”。对父亲“无知造成的乡巴佬味儿感到不快。 ”在日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时代,此处通过重复展现家庭里的封建落后思想的残留揭露了当时明治社会末期的尴尬之处: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国家力量空前壮大,打败大清帝国和沙俄帝国,民族和国家处于极大自豪状态。但是在思想深处,许多传统落后的观念依然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的脑中,阻碍了日本彻底的现代化的发展。由此展现了思想上追求先进年轻人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烦恼。也为后文先生的苦恼铺垫伏笔。
      
      2、故事性的延宕
       故事性的延宕指的是故事发展的曲折性,叙事盘旋迂回,有时甚至中断叙事,使故事因停顿而表现得似乎不完整。但是它能让情节在历时性上充分延伸,叙事到最后使作品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先生的出场便带有神秘和奇怪的意味,他“同日本人几乎没有来往” 。当“我”和先生结识之后,又不禁疑惑于他为什么每个月都要到杂司谷祭墓了,他在祭拜谁的墓。在“我”看来,先生生活舒适,夫妻恩爱,但是寂寥的表情和阴云却时时掠过他的脸庞,由此“我”总感觉到先生身上一种难以言表的阴影 ,“我”觉得这里面应该隐藏着一个可怕的爱情故事。但是先生不愿意告诉我。“我”的追问没有效果,但是有一回他竟然问“我”是否想知道真相,不过“我”没反应过来,于是先生就不说什么了。后来鉴于“我”一再追问,先生就主动提出等到以后时机成熟了再告知真相。于是,关于真相的叙述自然地就要停顿下来。 “我”作为叙事主体,肯定无法窥探先生的真实心境,只能把“我”说观察到的东西和我的思想动态报告给读者。
      
      我设想在先生此种人生观的基点发生过暴风骤雨般的恋爱事件(当然是在先生和太太之间)。结合先生曾说过爱是罪恶一事考虑,这多少是个线索 。
      
      虽然如此,“我”也尝试着“超越自我 ”:
      
      对我来说,先生是扑朔迷离的。我无论如何必须越过那里而达到光明地带,否则不会甘心 。
      
      我甚至想从夫人的口中来探知真相。不过夫人的回答很简单地断绝了“我”的希望:
      
      老实说,我是不知道的 。
      于是,“我”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真相告白的延宕,而“我”意欲改变延宕的各种努力本身就是叙事延宕的一种表现,因为其中的其中的诸般曲折就激起了许多波澜。可以说,由于作者直指人物内心,小说整体上的叙事节奏是比较紧凑的,在此处经过这样一番延宕使得叙事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从而舒缓节奏以补救叙事中难免的匆忙,使得小说情节自然发展延伸。作者有意的推迟或中断是叙事环节的嬗递,使得叙事过程显得疏朗雍容,纾徐自若,同时也保持了读者阅读心理的一定紧张度。
      这也是符合夏木漱石本身的写作主张的。他提出的“写生文”理论的特点就是:所描写的大多是不完整的故事情节。作品里的人物很少沿着一定的曲线到达终点,结构散漫,杂然叙述无边无际的光景,所以中心趣味在于观察者即主人公身上 。
      于是在接下来的叙事当中,祭墓真相的追问被暂时放下了,只是偶尔还在作者的心里引起挂念,而读者眼光和心思也紧紧跟着“我”的思考而愈加希望知道真相,作者巧妙地在读者心头就放置了一个极大的悬念。而接下来作品的故事又遽然一转,由直接写先生到间接写先生,由间接写父亲而直接写父亲。这时候,先生只存在“我”的想象和口中,但总是十分朦胧,不明确他的真实情况。这样读者获得了极大的阅读和自由思考的空间,自行对真相进行追问,甚至深入地思考先生、先生的行为和先生的想法背后隐藏的深刻联系社会与人性的内涵。直到后来,因为父亲的病,大家几乎就要忘记先生的时候,他的一封长信又揪住了大家的心。但是信竟不能在第一时间展示全部内容,这无疑又令读者内心产生许多波澜,不免自己进行构思和解释。最后,作者撇下所有人,终于把先生推上叙事层面,通过第三部分展示信的内容,缓缓将真相道出,读者此时才开始释然:原来如此!
      在整个故事叙述过程中,读者显然参与其中了,使故事伸展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势贯通。这也是《心》这部作品以区区十来万字和简单的故事结构而赢得无数读者和美誉的原因所在。
      
      3、 场景性延宕
      场景性延宕主要是指叙事过程中多次转换场景,设置了多层次的叙事发展舞台。“我”在父亲的病房里接到了信,一下子就感觉到信不一般,因此就想拆看了。可“我”先是“腾不出手,没办法开封,遂揣进怀里。 ”后来“我”起身去厕所,本来可以进入一个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和行为的场合,但是哥哥跟“我”说父亲“情况好像不妙,要尽量留在旁边才行。”“我”就“仍怀揣那封心折回病房” 。读者读到这里,不免为之一急了。
      接着父亲陷入了昏睡状态。于是亲人们开始陆续离开病房。“我”是最后一个离开父亲的房间的,转换了场景之后,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偷专门时间看了。 ”但这时“我”竟然无法沉下心看先生的信,因为哥哥母亲或者伯父可能要呼叫。果然,当我匆匆看了最初的一页时,哥哥就在大声地呼唤“我”,“我”一惊,起身跑也似的穿过走廊赶到父亲的身边。场景又一次切换了。当父亲的情形多少舒缓下来的时候,“我”又退出来准备看先生的信。可是这个时候原来急迫的看信心情已经完全被打破了,“我” “心情全然放松不下来”, “刚坐下来就觉得哥哥又要大声叫我” 了。再次叫喊可能意味着父亲的离世,所以这不仅让“我”感到恐惧以至于“双手发抖”。于是我“心不在焉毫无心思地翻动信纸” 。这时候“我”已经准备把信放回桌面,似乎又要来一番延宕,怎知作者偏偏趁势将文势一提,让“我”撇到了结尾的一行字:
      
       这封信落到你手上时,我恐怕已不在世上了,恐怕早已死了 。
      
      “我”心头一震,连忙赶上开往东京的火车,终于,一封信得以在车上缓缓道来。
       在以上整个叙事过程中,场景不断转换,按照现代小说叙事理论来说,就是作者利用叙事技巧来对故事因果交待的顺序安排整合。先生的信不仅很长而且“很不一般”,如果遽然在“我”拿到信的第一时间就把内容展示出来,显然会导致叙事“失重”,既显得突兀,无法很好地达到揭示真相的收势效果,更会因此而对上一场景的无法结尾,引起小说内在逻辑发生混乱。父亲的病况的叙事将会中断,即使后来重新回归这个场景,笔力已经如同强弩之末,无力补救了。并因此损害了作品的内涵和深度。再者,在这样一个场景叙述先生的“可怕的爱情故事”,必然会导致叙事仓促,并且过分加快了叙事速度,前后衔接不自然,仿佛忽然在读者心上加上一块巨石一般,读者阅读神经会过分紧张,影响作品的艺术性。
      当然,在传统的小说里面,以《三国演义》为例,在紧张的战事中间,作者往往会宕开一笔,插上一段闲笔。比如其中一方收到一封信(通常只是一则消息,内容短小),从而了解到战场之外甚至是千里之外的动态,从而达到深处一个场景却能照顾多个场景。这种叙事手法可以增大叙事容量,减少叙事累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为了转换叙事场景,对原来的战事叙事进行延宕,舒缓节奏,使叙事更加从容,使作品整体看来大气磅礴。由此我们亦可以看出夏目对这种传统小说叙事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先生的信绝对不能当做是闲笔。它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关联着整个小说的完整性,它可以使作品在逻辑上回环呼应,思想上拓展深度。所以它需要独自占据一个章节。同时,看信场景不断转换,看信行为也一直受影响,这就自然地让读者的视野从父亲的病转移到先生的故事上来,同时回归对先生的疑惑和思考,文章到此自然地就可以转入下文了。笔法可谓奇幻妙绝!
      
      4、心理性延宕
      作者擅长于嵌套多个故事,层层推进,不断衬托,来始终吸引住读者的心理,让读者在不断强化的文章张力中产生一种心理重坠感、迟滞感。
      同样是先爱(亲情或友情)后恨,写法各异。作者先写了先生对其叔父的爱恨转变甚至是对整个人性的绝望,目的却是为了映衬先生因爱(爱情)对K 生恨。无疑,本来K的友谊和小姐的爱情是把先生从过去生活中的阴影解脱出来强大助力,没想到仇恨竟然由此中生发,先生心灵甚至更加阴暗,甚至陷入到心灵绝境,与前文对于叔父的憎恨呼应,又形成了更加强烈的负面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最终可以把K湮没,甚至对读者心理也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
      K出生于寺院,坚毅有力,自己常常使用“精进”这个词,“看上去他比一般僧人还具有僧人性格 ”。第一年,第二年的暑假都没有回家而是在一所寺院里租一间放用功阅读圣经,甚至打算看《古兰经》,由此先生对他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并且在爱情上产生妒忌的心理。在恋爱方面,他条件不如K,即使从小姐房中传出的男人的说话声,也会令先生焦虑不安,由此真实地展现了先生内心世界的状态:“我在内心常对K怀有敬畏之感” 。这就为K的死做铺垫。不过,K的死也只是嵌在整个死亡叙事中的其中一环而已。
      作品最后几乎奏起死的“哀曲”:先有天皇的死,举国哀痛;乃木希典的殉死,再有父亲的病死(文中没有明确道出,但是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如此),又写了先生父母的过世,K的死也被展示在人前。同样是死,死法各异,但都可以统一在一起为先生的死张本,层层铺垫,递进衬托,最后蕴藉无限力量,叩逼出先生自杀背后的无法排遣的心灵孤独和创伤,这股力量同时又冲击读者心理,让读者审视叩问自己的心灵状态。
      但是,在多层的死亡叙事中,作者同时引导着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心理甚至包括自己心灵的关注,无形之中,那种极端孤苦悲凉的氛围被冲淡了,悄然间让悲观感在延宕的叙事中不断减弱,让读者在阅读结束后心灵得以“软着陆”,落实到对人性的感叹而不是纠缠于生命的消亡。
      由于作者在心理延宕上做得相当成功,以至于许多读者都在心理的迟滞感中无意识地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其实,作品对其他人的死的叙述是为了先生张本,而从更高一层来看包括先生在内的所有作品中人物甚至现实无数我们没有看见的人的死都是在为“明治精神”祭奠。
      “明治精神”是与明治时代一同开始的,或者说是伴随着明治时代的文明开化而来的那种自由和独立的个人精神。然而在那个并未真正自然民主的由外到内的开花的时代,那种精神总是与“孤独的悲哀”和“怀疑的地狱”有机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是整个现代精神在个人身上的反应 。明治天皇,乃木西典,父亲,先生都是某一方面的统治者。他们的死宣告了一个时代梦想的破灭甚至是道德的沦丧。三缺主义(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 )。明治时代的史论家山路爱山哀叹:“世间不知何时又回复到旧时景象了 ”明治维新以来人们追求“开国进取求知平权”,十分渴望日本可以富强起来,巍然屹立于世界。然而现实社会中,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带来的人性异化,官商勾结,道德败坏让日本人特别是知识分子感到失落甚至是绝望悲凉。夏目的《后来的事》中的主人公代助说:骋目整个日本,能找到一寸见方的土地是沐浴在光明之中的吗?真可谓暗无天日哪。我置身其间,一个人再怎么想有作为,又何济于事呢 ?展示了当时日本知识分子对“明治精神”消失的绝望悲凉心境和寂寞孤苦状态
      我们可以回想那个奇怪的开头,平日远离尘嚣的先生居然陪着一个古怪的洋人出现在海滨浴场熙攘的人群中,这个场景似乎把明治时代和先生一样的知识分子都缩影其中:幕府两百多年闭关禁海的时代结束了,人们兴奋地拥向新天地,便是先生也不例外,甚至他比别人更加投入。也更了解众人意欲拥抱的世界。但是在这嘈杂的人群中,先生显得分外孤独,当明治的太阳落下时,沙滩上只留下他渐行渐远的身影,终于消失在黑暗中。也许死亡能给他带来最大的解脱。
      
      夏目漱石作为日本现代一位伟大的作家,在《心》这部不朽名著中高超地运用了延宕叙事手法,通过重复性延宕、故事性延宕、场景性延宕和心理性延宕很好地制造了悬念,调节叙事节奏,延伸叙事深度,层层推进,深深地吸引住读者。作品进一个巨大的情感漩涡,内在情感意旨不断趋强,使作品成为一个既回环呼应又深度拓展的名著,不愧是大师手笔。更令人敬佩的是,他运用延宕叙事,在很大程度上也在提供了巨大思考的空档和空间,引导读者对社会、人性、心灵进行审视和追问。尤其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社会高速发展,迅速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是现代化发展却出现异化的情况:人情冷漠、拜金主义盛行、两极分化、精神空虚颓废等等。夏目漱石在作品中表现出极大的人性关怀和积极入世的高尚情怀,所以他才会被日本人民称为“国民作家”。而且,夏目漱石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即使在今天也没有过时,甚至显得更为紧迫,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积极去探索真正有效地造福于人民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药方。正如日本评论家中村光夫所说的:“漱石思想的独创性,在于它意识到发源于欧洲的文明,在移入日本后引发了在欧洲不曾发生的问题,” 而这,使我们加深了对在一种没有信仰的情况下,人如何才能生存下驱动问题的思考。
      
      
  •     我有位朋友 非常喜欢看书 受之影响 我也渐渐的喜欢上了 他读的书之广泛 比如:这本很棒的日本小说《心》 在写这些的时候 我只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就已经品完了一半了 不过 觉得这本书真的挺不错的 扣人心弦 有继续读下去的冲动 里面的字句相当不错 心理描写 故事穿插 等等 是一部好作品……
  •     读了此书之后我万分迷惑,不可否认文笔很美叙事方式很独特编排很引人入胜,可是!
      
      1、K友人为何自杀?
      先生不过对他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不过提前求个婚,怎么K就自杀了呢?求婚而已又不是结婚,你也可以去求啊!就算结婚了你要是真喜欢小姐不是有句话叫做“没有挖不掉的墙角,只有不努力的三儿”么?
      
      皮诶死我不是支持三只是表达我的疑惑。
      再皮诶死我强烈反对三
      
      2、先生为什么自杀
      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早不死玩不死偏偏这个时候自杀。为什么?千万不要告诉我剧情需要。
      
      3、先生对小姐的感情
      早先毫无铺垫甚至先生对女人有写不屑的,怎么突然K来了之后就求婚了呢?那怎么娶回来了之后还淡漠如此?反而没事就去给K上坟?然后就自杀了也不管妻子以后怎么办?
      
      以上是最疑惑的三点
      
      自我解惑是
      
      其实先生爱的是K吧???看到K和小姐亲亲我我嫉妒了吧???误以为自己喜欢小姐了就?想拆散他俩没想到K居然自杀了!!!K为什么自杀。。。大概因为K也是爱的先生吧~没想到先生居然不爱他居然要去娶女人!顿觉此生无望了,遂。。。至于先生自杀,应该是多年之后见到了“我”,交往之中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真心!!!于是死生相随K去鸟~~~
      
      顶锅盖跑路。。。
  •     因为看了青之文学,便去淘了这本《心》。我多么希望,希望事实如青之文学里那般,是女子在作怪。可惜,似乎,是我一厢情愿了。此书,与青之文学,相差较多。毕竟,青之文学是截取其中一段罢了。关于作者以“我”与先生的互动。其实暗含了许多,这也会是我读第二遍的缘故吧。毕竟,第一遍中,完全,在寻找那个答案。
  •     对于我来说,《心》中出场的三个主人公,先生,“我”,K,其实是一个人。从三个人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看这同一个故事的话,虽然情节如罗生门般完全不同,可是“心”的本质却是一样的,心就好比棱镜,入射角不同自然折射出的光也不同,但棱镜依旧是那个棱镜,人性依旧是那些人性。我是“我”,也是先生,也是K。
      
      很多好人在关键时刻突然就变成坏人 —— 夏目漱石,《心》
      
      人是在关键时刻才体现恶意的生物。一直这么相信。不要尝试去试探人性。所谓的“日常”,就好比“门”的作用。“门”不是用来防小偷的,其实是用来防君子和好人的。小偷只要想进去,一扇门是挡不住他的,但门却能挡住多数君子,假设没有门,露财于外,试问多少人不会萌生不正之念?世界上很多事就是这样,防君子不防小人。
      
      其实,先生,我和k,真的是坏人吗?
      恐怕不是的。
      他们只是做了自己而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各自想要守护的东西。
      对错这种道德判断只有留给上帝。留给人的,只有各自的立场和利益。刻画入微的人心恶念,震撼之余,也不由害怕,因为仿佛作者揭露的就是自己。
      
      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黑羊”罢了。
  •      早就知道夏目漱石对日本文学的影响,这次才第一次读他的书,或许有点晚,不过早先的自己也许会无法读懂吧。其实现在不能说已经读懂了。
       不算长的一本书,读的时候有时觉得写的有点啰嗦,有点像日记,又感觉文字是直白普通的。用这种笔法来描写一段隐情也的确很有感染力。
       做一些摘录,写下几笔,只是因为不想让这段阅读记忆发霉。
      
      
      
       “自由来了便可以说的。但是那自由又永远失去了。”
       隐藏了大半生的秘密,是“先生”心里永远的阴影。不断思前想后,还是未能亲口将这段经历告诉“我”。
      
      
       “这封信落在你手里的时候,大概我已经离开这个世界,早就死了吧。”
       “先生”用一封长长的信最终回应了我的疑问,这封遗书占了作品的一半篇幅。
      
      
       “现在,我要自己破开自己的心脏,用鲜血来洗你的面庞。倘若在我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能在你心中寄寓新的生命,那我就满足了。”
       先生没有将经历带进坟墓,而是将其交给了年轻的我,作为给后辈的人生指导。
      
      
       “一向厌恶别人的我,也终于厌恶自己,只好无所事事了。”
       那是循着善意而来的恶意,剥下了虚伪自私的面具,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内疚感。
      
      
       “后来我开始疑惑了。K不正是同我一样孑然一身,孤苦无依的结果,才突然选择死的吗?”
       造成悲剧的原因不是只在于某些个人,而是又更广阔的时代因素吧。
      
      
       “我情愿在死后让他以为是暴病气绝,哪怕认为我疯了,也是心满意足的。”
       这是“先生”对尘世的挂念。为了自己伤痕累累的心而选择一死了之,其实也是有点不负责任的。只是“先生”知道自己是无法完成真正的救赎的。
      
      
      
       读罢本书,我只感到“先生”这个形象是一个极正直的人,人生路上不断在解剖自己的心。于是那个有为的自己就这样随着好友的死和自己的恶意一起埋葬了。或许是看到人性的弱点,又感觉自己被时代的发展所否定,所以才走上这条路的吧。
       如今,又有谁会把自己关在一个这样的牢笼里苦苦思索,更何况一关就关这么久?斗胆下一个结论,今天这个时代本质上是个功利的时代。如今的我们我们忙着赚钱,又忙着娱乐,把所有的空闲都填满了,难得读一点书,也是为了消遣解闷,为了轻松愉快。而“先生”这个人物,永远地成为了真实世界以外的一个小小的文学形象,在图书馆某个小角落的灰尘遮盖的旧书里苦思、彷徨。
      
      
      
       另:感觉翻译地很不错!
  •     在看此书之前,我对夏目漱石一点儿也不了解。准确的说,我看的关于夏木先生的书就是从这一本开始的。夏木先生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我”和一个“先生”的事情。整个看书的过程,我习以为常的将书中的“我”当作了夏木。我甚至为书中的“先生”感到欣慰,此时在天堂或者火狱中的他要是知道身前他居然认识这样一个小毛孩在今后对于日本文学来说居然有着这般重要的作用。这个先生一定感到非常激动以及欣慰。
      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去搜集夏木先生的资料时,却发现书中的“我”并不是夏木先生,那一刻,留给我的,除了对夏木先生写此书的用情至深所感到震撼之外,居然还有那么一丝的遗憾。遗憾书中的“我”居然不是夏木先生。
  •     唉..........我要转学了,真开心呀。因为我读完这个学期就转学了,不知道在个学校的同学还会记得我吗?不过在这几年以来我都没有一个事我喜欢的男生,那些男生太幼维了。
  •     我在25岁以前都不喜欢夏目漱石,觉得他行文平淡,情节有如白开水,也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才气。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唯一印象比较深的一本就是《三四郎》。去年去重读这本,契机在于有人反映此书很基,堪称明治的《跑吧美乐斯》。真正读下来之后,才发现不管学生和先生之间的感情到底是师生还是超越了师生的柏拉图,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而夏目的功力也正在于用平淡的语言讲述一个没有什么波澜的故事,故事表面之下的人心暗潮涌动,最是精彩好看。据说漱石以前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因为患了视线恐惧症相关的神经官能症而不得不提前归国,他的小说的确是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描写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虽然日本作家都很擅长写细节,但比起来三岛那种似是而非的猜想式的纯文学写法,夏目这种由于天生性格使然的工笔画般的描写更胜一筹。
      
      夏目漱石很多小说的主角都是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经济上无忧无虑,学问上可以不受学界的拘束,任意地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做自己喜爱的研究。当然他笔下不可能有如此美满的生活(或者说身为文人本身就不会让自己的生活美满),于是主人公往往在感情上出问题,又因为自己的软弱和无作为,往往把事情搅得更一团糟。《此后》是这样,《心》也是这样。这些悲剧的根源往往在于主人公本身缺乏面对冲突,面对矛盾的勇气。但现在看来,这也是只有明治时代才能产生的知识分子的特权。大正的知识分子已经沾染了了仿佛竹久梦二绘画般的奢靡与颓废,昭和的知识分子大多数波澜万丈地投身时代的洪流。只有明治的知识分子仿佛冬天的初雪,有着一种清正而无用的特殊气质。
      
      整本书最令我感动的,是先生写给“我”的遗书。先生虽然背叛了友人K,并导致了友人的自杀,但他无时无刻都是想做一个正直纯洁的人的。我并不认为在对小姐的追求上,先生有耍什么手段,他只是无法面对自己一个不当的行为(和夫人直接提亲)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后果。那之后的先生,到底还是憧憬着少年时代那个单纯的自己的,所以才会在天皇去世之时,决定与时代殉情。当然近年也有一种解释,说先生之所以会故意破坏K的恋情,但婚后对小姐也不过如此,是因为先生真心喜欢的是K,只是恐怕先生自己都没有察觉。这样其实也很美啊,更能显现明治知识分子的懵懂可爱。
      
      故事到最后,先生还是坦然接受了学生对他的感情,并终于向学生坦露了自己的内心,这也算是漱石对于世间最后的求爱了吧。
      
      以上
      
      另,前一阵的《青之文学》,对这个的改编和诠释也非常精彩,虽然我觉得K应该不是肌肉男,而是故意把自己搞得很糙的美男子就是了...
  •      上午去图书馆还了书,夏目漱石的《心》,林少华译的,是最近读的比较感动的一本小说。以我的习惯,觉得好的书势必是要买一本的,所以借来读的还是早点还了的好。况且这本书已经被蹂躏得面目全非,不知是借阅的人太多,还是其他原因所致。但想及这样一本好书竟遭如此境遇,到底还是有些惋惜。
      
       且说书吧。小说是夏目漱石后期的作品。小说前半部分讲述我在沙滩偶遇先生,为其所吸引,遂主动与先生接触。先生对我这个陌生人的热情,虽未表现出好感,但也不至于讨厌。而先生这种超然的态度,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于是与先生频繁往来,甚至想探究其内心世界。无奈中途父亲病急,只得暂且作别先生,回乡看望。
      
       在这段描述中,作者只是将我与先生结识和交往的过程缓缓道来,并未提及先生的过去,也并非小说的主要内容。但花费将近一半的篇幅去描述这件事情,如果只是为了给下文做铺垫,未免显得头重脚轻,过于繁琐。故而认为作者之所以这样写,除了所谓铺垫之外,主要是想讲清楚我与先生的渊源,即先生后来为何要将生平不能提及之秘密转述于我。毕竟以先生之性格,若是对我不能了解透彻,恐怕也不会轻易告解。而我,正因为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入世较浅,骨子里有些书生意气,才能得到先生的信赖。因此作者如果对我的描述不够全面,作为小说来讲想必也不够完整。当然,相对较为平淡的前半部分也并非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先生跟我的对话中,不乏金玉良言。譬如“往日跪在其人脚前的回忆,必使你下一步骑在其人头上。我之所以摒弃今天的尊敬,是为了明天不受侮辱,之所以忍耐今天的寂寞,是为了明天不忍耐更大的寂寞”,相当引人深思,个人很是喜欢这样一针见血的表述。
      
       小说中间的部分写回乡之后,发生在我和双亲之间的一些事。虽然从小说整体来看,这部分同前后的关联并不大。但就像我这样的读者而言,却是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大学毕业的儿子自东京回来,身在乡下的父母一方面欣喜不已,另一方面却要为儿子的工作担心。而我却无以安慰身患重病的父亲,只能避重就轻,搪塞了事。甚至偶尔还会埋怨父母的古板守旧。作者以细腻的文笔描述这些亲人之间的琐事,想必不论在什么时代,都能碰触到一些人心底,并与之共鸣。
      
       最后是先生给我的长信,也是小说的核心内容。先生在信中交代了自己的生平:父母病故,唯一的亲人叔叔却侵吞了父母留下的财产。于是遭受打击的先生决定不再相信任何人。但在东京求学时期,因为和朋友K同时喜欢上房东的女儿,为了得到喜欢的人,先生做出了背叛自己朋友的事情,致使K自杀身亡。后来先生虽然与喜欢的人结为夫妻,却难以得到幸福,忏悔终生。而今终于决心自杀谢罪,并在死前将自己的罪行以书信告知于我。
      
       读至此处,方才豁然开朗。夏目漱石之所以将小说取名为“心”,是因为他要讲述一个关于赎罪的故事。而之前先生所表现出的异于常人的孤独,也终于在最后得到了解答。原来先生是要以这种方式惩罚自己所犯下的罪过。对于像先生这样崇尚“明治精神”的知识分子而言,靠背叛朋友而换来的爱情,是不能使之幸福的。或者说,因为先生本人也曾有过被至亲之人所背叛的经历,因而更容不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即使他每个月都会去K的坟前忏悔,仍不能使自己释怀。最终还是要以死来洗清自己的罪过。
      
       前文中提过,在先生与我交谈的过程中,有一些话是很发人深省的。比如先生对于好人和坏人的看法,有过如下的论述:大部分在平时看来是好人的人,在遇到钱或者其他的利益时,可能会一转身沦为坏人。就先生的经历而言,其叔叔就属于此类人。这使得先生在自己还年少时就失去了对人的信任。至亲如叔父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他人?但那时的先生可能没想过,日后的自己为了得到爱情,竟也背叛了自己的朋友。而K的自杀更是让先生看清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过。或许对于先生而言,他所背叛的不止是朋友,更是自己。是他将自身也陷于不义的坏人的行列,所以才更不可原谅。
      
       作为读者,作为一个故事外的人,我想我早已原谅了先生。因为就我所看到的,也许K的死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先生。况且他是一个毕生都在赎罪的人。即便K的死真是因他所致,以命相抵,罪孽也该赎清了。只是不知,尚且活着的人们,是不是都能像先生一样,有一颗敢于赎罪的心。
      
       看得清自己的罪过,且常能想着赎去自己的罪孽。心之所至,不外如是。
      
      
      
  •     这本书写的很好玩,好玩到你不敢想象;典型的疑人偷斧。但是把这个典故移植到爱情方面确实高妙。人心善恶一念之间罢。
  •      气氛渲染的很好,加上出色的画面,剪切,声优……
       太消极的时候还是最好不要看这个
       总之,还是一个适合慢慢看的精品~
  •     人类的情感约莫就是两种吧。一种向外的人际扩展,一种向内的自我探索。向外的那一种,也许可以称作感情的诉求,想要去表达,希望所表达的范畴越广义越好,想要获得回音,同样希望这种回音越连绵越好。这样的交际,是书里面“先生”所排斥的,大约书外面也有“先生们”排斥。于是,向内的这种神秘莫测的自我探索,才为所谓的知识分子推崇。
      
      似乎有一种感觉,这种神秘莫测,逻辑纷繁的向内探索,会引人走向死亡。在这里,也许不应该再避讳死亡了,在下定决心要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不应该对死亡有所避讳了。离开人世,去向不定的内心世界,本身就是要和世人分离的意思。越是触动内心的隐衷,恐怕越是有死而后快的冲动吧。既然左右都是一个人,那同死亡又有什么分别呢?
      
      与其流淌着不为所动的血液,不如索性让它一次也不要再流动了。
      
      人生本来是平衡的,但是随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噪点,顷刻间打破了这种平衡,人果然脆弱得很,一声不吭就覆没了。
      
      
  •      不谙世事的正太在海滩偶遇沉静阴郁的先生,顿生仰慕之心,偷窥之,跟踪之,终于成功搭讪,倾慕之情与日俱增。短暂分别后,正太难耐相思之苦,遂前往东京拜访先生,再续前缘。随着见面次数的递增,正太愈发难控汹涌情愫,先生却始终冷静持重,保持疏离。正太察觉到先生心中隐藏深重的悲伤,这种悲伤先生的夫人亦不知晓。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正太决定探究清楚此事,融化先生内心的坚冰。
      
       “我作为一个男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满足你的。而且由于某种特殊的情况,我更是一直不可能给你以满足。恋爱是罪恶。”先生如是说。正太愈发好奇,意识到自己曾陪同先生拜访的坟墓与此事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座坟墓是存在于先生头脑中的生命的一部分,也是妨碍两人自由交往的重大障碍。正太思索良久,计上心头,决定从先生的夫人入手,终于打探到隐情:先生自从至交好友K先生自杀后便性情大变,陷入阴霾。正太自此愈发温柔软款,却始终难以缓解先生对故友的愧疚和思念。百般权衡后,先生最终抛弃正太,留下遗书,细述与K和妻子之间三角情缘后,殉情身亡。
      
       走笔至此,好吧,如果我说以上就是我看到的《心》,一个有恋父情结的正太和一个对死去情人念念不忘的中年大叔之间以悲剧收场的虐恋情深,夏目漱石肯定想掐死我,借助于他附身的37岁家庭主妇的手。
      
      
      
      
  •   そういうことか!先生って最後もじさつにしたんだ!じゃ、このひともいいひとだねとおもって。別にいぜんのことにかんけいなえし、だって自分には犯したミッスーをどうしても越えるなんて出来無い!すくなくともりょうしんにせめられるの。だっだら最終じさつにして、じぶんの<こころ>をたすかりました。
  •   其实我觉得先生蛮无辜的。。其实我们每个人也会那样做吧。。。他只是承认了自己的内心,所以得到了小姐。其实也没有错吧。如果真的K和小姐结婚了,立马自杀的,又会不会是先生呢。或者世界上多了一个内心阴暗的坏人。
  •   而“先生”这个人物,永远地成为了真实世界以外的一个小小的文学形象,在图书馆某个小角落的灰尘遮盖的旧书里苦思、彷徨。
    ~~~~~~~~~~~~~~~~~~~~~
    说得好,现在很多人看来,先生和K之死都不可理解,因为人心再不那么纯了,浮世的沉渣太多,我们的心在受了损害的同时也获得了免疫。冷漠和互害才是时代的主题。谁会为这么点心理歉疚或者看到了人性的恶而自杀呢?精神洁癖是不会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存在的,我们麻木而坚定地苟且着,如此而已。
  •   谁来和我歪楼
  •   一脚踢飞!
  •   现在想想果真还是先生和K的CP比较有爱啊。。。
  •   先生作为小男人被友人K的男性魅力击溃,然后绝望地反弹了
  •   于是不可避免地腐了...
    所以先生对学生就是一种“虽然你很可爱但是不好意思我要为K守寡”的心情么...
  •   太忙,mark先,晚上看。
  •   真心喜欢这篇评论。
  •   很有感触,我是去年看了青之文学才开始读写日本作家的书,怎奈日语水平有限实在看起来吃力。青文学里我还是更喜欢奔跑吧美洛斯,画风的话应该就是盛开的樱花林下了
  •   大正的知识分子已经沾染了了仿佛竹久梦二绘画般的奢靡与颓废,昭和的知识分子大多数波澜万丈地投身时代的洪流。只有明治的知识分子仿佛冬天的初雪,有着一种清正而无用的特殊气质。
    ~~~~~~~~~~~~~~~~~~~~~
    形容得很美~~
  •   我说怎么这么有爱呢~原来是有各种基情啊!腐女的血涌动了~
  •   喂!大家怎么能这么腐呢!(好吧,我也不自觉的腐了
  •   好吧,由这文,让我发现了另外一种对《心》的诠释~TKS
  •   大正的知识分子已经沾染了了仿佛竹久梦二绘画般的奢靡与颓废,昭和的知识分子大多数波澜万丈地投身时代的洪流。只有明治的知识分子仿佛冬天的初雪,有着一种清正而无用的特殊气质。
    写的真好
  •   这些悲剧的根源往往在于主人公本身缺乏面对冲突,面对矛盾的勇气。但现在看来,这也是只有明治时代才能产生的知识分子的特权。大正的知识分子已经沾染了了仿佛竹久梦二绘画般的奢靡与颓废,昭和的知识分子大多数波澜万丈地投身时代的洪流。只有明治的知识分子仿佛冬天的初雪,有着一种清正而无用的特殊气质。
    这段真心好+1
  •   喜欢那句“清正而无用”。
    另,着实没想到“基”这个层面来。
  •   额 这么长的评,看来真的很与感悟。
  •   林少华原来还译过夏目簌石的 写这么多懒得看完有没有
  •   不止夏目漱石,最近他还翻译了川端康成~楼上孤陋寡闻有木有~
  •   haoo~~~hui qu kan`~~
  •   先生是抱着必死的心了。
    君上写的很好 但是我什么都说不出来。
    漱石后期的作品都让我很难受
    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从充满喜感与吐槽的哥儿我是猫 到三部曲中的无奈和苦笑。
    虽然主人公总是与周围格格不入,但已经不一样了。
    有时看完觉得自己无话可说,只有文章里的将雨的阴天,折断的茎叶流出青色汁水好像就在周围
    憋屈。
  •   那种毅然决然而又从容赴死的姿态,真是妖冶。我想很多看上去轻佻的人,内心未必就安泰。可能比看上去严肃的人的内心,还要沉重吧,漱石是这样的吧。严谨审视内心,却游戏三昧,矛盾的美啊。
  •   是滴 漱石前期虽然也是略带玩世不恭的语气,但内核却始终严肃而深情。而后来正是因为明白这样的严肃和深情也不能抵消一些最根本的矛盾,所以有些灰心的感觉……
    我想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令人触动的东西。
  •   最根本的矛盾是什么呢?我也不太想得明白,严重到要用死来解决,想来真是绝望啊。用诙谐的语调来反击人生的虚妄,本身就是饮鸩止渴的办法。对生活过于深情,不仅没有将漱石拉出人生的深渊,反而被撒了一把“空费深情而无回报”的土。我越来越明白人世的虚假了。
  •   我觉得最根本的矛盾就是真正伟大的人怀抱着深情走向世界,最后却发现无论是面对自己、他人、社会乃至整个宇宙,都有某种无力改变的绝望,无处藏身的茫然,无可解脱的孤独,无法释怀的空虚。
    所谓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真正深情的人很容易悲剧……
    我觉得也称不上虚假把,只是无情罢了。
    人的多情和世界的无情是最终的矛盾把……
  •   陛下的话真是,可以攻石。
    深情果然是力气活。
  •   艾……
  •   不知道两位知不知道日本文字的发展是不是和中文一样有比较好的连续性。真的有冲动去学日语以便看原著。
    但是又不想沦落到学英语的处境,这么多年后,也顶多看看通俗文学,看古典名著还是不能体会原文的滋味。
  •   同想学……
    语言学一直都没有涉及过 总是觉得语言不应该那么理性的去对待……
    通俗英文也看不懂的可怜人去背红宝了OTL……
  •   提到英语啊…泪得很哪。
    总觉得看翻译隔靴搔痒,还是原文好,目前只会五十音图的我飘过吧。
  •   看过一些日本现代文学的英文翻译版。觉得美国人的翻译比例如林少华之流强得多。悲叹一下被强奸了的原版日文著作。。。
  •   唐月梅的翻译尚可。
  •   我喜欢这个说法=v=+
  •   LS你fu得太强大了!【叩拜】
  •   夫人杯具~
  •   lz的评论在此真有鹤立鸡群之势令人茅塞顿开。素锅一。。。
  •   。。。。。。。。。。。。读的时候邪恶的念头怎么都压不住啊压不住
  •   你不是一个人
  •   。。。。 太牵强了, 打回重写
  •   其实我读第一部分的时候想法真的和lz一样(捶地
  •   锤地,那主妇挺萌的,我就看了十来集,就记得漱石老是在她想跟老公亲热的时候突然冒出来……
  •   YY无敌 强……
  •   被你说得我也想读了,虽然看过缩略本觉得太压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