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乃敵國也

出版时间:2009-3-28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林志宏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轉變是帝制的結束。這項改變使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思想產生複雜的現象。其中,辛亥革命後的一群人物--清遺民,他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格外值得關注,是選擇舊體制、抗拒新時代新思潮的代表。這些人包括有晚清變法派的康有為、發動復辟事件的張勳、以行事「怪異」而聞名的辜鴻銘、翻譯西洋文學的林紓、影響現代中國史學的羅振玉和王國維、詞學家朱祖謀和鄭文焯,以及成為「滿洲國」總理的鄭孝胥。
本書透過遺民在民國後的活動和儀式、個人╱集體的著作書寫、政治主張和思想,還有輿論角度下檢視的形象及其變化,探討他們的行為與動機。作者希望理解近代中國自傳統邁入現代後,如何從王朝專制邁向民族國家的歷程,還有內在變化的動力。

作者简介

林志宏
1970年生於台北市萬華區。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在台灣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史學史、學術史,著有論文及書評等十餘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國乃敵國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读《民国乃敌国也》,源于在今天的主讲半岛兄家中小聚时,听他推荐起这本由台湾年轻学者撰写的书籍,后来在南图闲逛时,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自然就借出拜读。
       关于遗民题材的书籍,国内不能说太少,但大多集中于元初宋遗民和清初明遗民这两类群体上,而关于民国时期清遗民的书,则是屈指可数。除了这本书外,我能想起来的,只有读小学时在新华书店里看到的那本《20世纪中国的遗老遗少》(1989年出版)了。正因为如此,本书在这一学术空白领域深耕,基本上还原了民国清遗民这一群体的真实面貌,可谓贡献巨大。
       民国时期的清遗民之所以特殊,在于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权王朝,同时,民国政权对清王朝的更替,又是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影响越来越大,国人民族意识勃兴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前者决定了这些遗民不只是怀念清朝这个故去的王朝,也是怀念与皇权政治紧密相连的传统中国政治文化体系;而后者则让民国政权在具备现代性意义上的合法性之外,又拥有了民族主义意义上的合法性,从而使得清遗民的道德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被丧失。只有在这两个大背景下看待清遗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艰难处境。
       革命党人早在19世纪末建党之初,就把“排满兴汉”这样的民族主义口号摆在了与“建立民国”同等重要的位置。虽然民国建立之后,为防止国家分裂,领导者们淡化了这一带有强烈大汉族主义色彩的口号,改为“五族共和”,但这样一个让汉人重新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权,能够帮助他赢得对共和、立宪无甚概念的大多数普通汉族民众的支持。而在这样的状况下,本着忠于故朝、忠于传统文化的清遗民们,已经无法像宋遗民和明遗民那样获得广泛的同情,成为被歌颂的对象。他们的疏离感和被孤立感也日渐强烈。中学时读余秋雨先生的《一个王朝的背影》一文,对他强调“王国维的自杀,是为文化而死,而不是简单为一个王朝而死”不甚理解,但今天再来读《民国乃敌国也》这本书,就很能理解这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传统的坚守,和对这个新时代的极度不适应。他们的被抛弃、被疏离、被放弃,是时代的必然,也是时代的悲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能对“满洲国”这样传统教科书里简单标签式的“汉奸傀儡政权”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满人贵族阶层而言,建立满洲国是他们自身民族主义思潮发展的必然结果,这跟汉族革命党人的“排满兴汉”遵循的是同一逻辑;而对于那些投靠满洲国的汉族精英来说,建立满洲国是对故国和传统政治文化体系的复兴,这跟他们接受的忠君爱国的信念和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也是一脉相承。他们的选择,也是对自身信仰的忠诚,用简单“汉奸”两字,显然不能全面地对他们进行概括。
       “以史为鉴,可以兴国家”,《民国乃敌国也》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国家有时候不简单是一个民族概念上的共同体,也是一个文化的、政治的共同体。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历史,对当下的许多事件,我们都能有新的认识,都能抱一颗包容的心态。而这方面的感受,就由众君自己体会,我也无须多言了。
      
      (本文为本人在2014年3月5日晚金陵读书“《民国乃敌国也》与政治文化大转型下的遗民心态”沙龙上的讲稿。)
      
       2014.3.4晚草就于竹林斋
  •     晚清以來,隨著“現代”化的潮流“不可逆轉”,懷有“故國”之思的“遺民”逐漸走到了歷史的反面,成爲被攻訐、諷刺與嘲笑的對象。尤其是支持張勳復辟、參與滿洲國籌建的一些遺民如鄭孝胥之流,被釘在了恥辱柱上,不得翻身。而部份遺民因為學術上的成就——且這種成就帶有鮮明的“近代”“科學”色彩——被塑造爲“文化遺民”,從而獲得人民的同情與尊重,突出的例子便是王國維,他的政治態度則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在價值判斷大行其道,進而遮蔽了我們對歷史的認識以後,實有必要重新回到歷史場景,立足於前人之社會處境與人生遭際,而予之以同情之理解。這正是此書的基本立場。全書幾無一語是非好壞之價值判斷,儘可能地從遺民自身的立場與視角去看他們的選擇。作者蒐集材料,極為詳備。在此廣博的材料中,遺民群體的複雜面相得以呈露。從作者的角度來說,他似乎無意爲遺民的行為取向尋找一個共同的心理基礎或思想觀念等,而重在揭示遺民群體出於各自不同著眼點的不同反應。在這裡,我們便可以發現,遺民群體的複雜性遠遠超過我們之前的認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局勢之下會完全做出不同的舉動。作者尤其注意了遺民進行選擇、發表意見之特殊時間與背景,即將遺民置於更廣闊、更為全面的時代之中,而不是孤立地進行考察。由是,遺民的一些言行便得到了較爲合理的解釋,對他們當時之所思所想也有了設身處地的同情與理解。
      
      對於某些聚訟紛紜,可能無法找到答案的問題,作者也並沒有抱著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決心而踏上不歸路,而是另闢蹊徑,從其他的角度進行深入地挖掘。比如對於王國維之自沉,作者沒有固執地去追尋王氏究竟為何殉身,而將注意力轉移到該事件所引起的各種社會輿論反應。由是,不同群體與個人在應對策略上道德差異與意圖得以顯現。作為一個事件的“王國維自沉”也就不單單是王國維個人的問題,而具有了更深刻與廣泛的社會政治、思想意義。
      
      當然,在揭示複雜性的背後,也不是沒有共通的因素在起作用。作者對於民國建立以後遺民關心和參與的主要事件進行分析,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即絕大多數遺民的選擇都與政治或多或少相關聯。這種關聯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隱性地潛藏在背後,但最終基本都可以追溯到政治層面的影響。這同樣也是民國時期各種思想論爭的最終指向。
      
      王汎森在復旦有個講座名為“執拗的低音”,該書也即將出版。其意在重新重視中國從帝制向近代民族國家轉變過程之中那些在當時被視作“反潮流”、在時代的變奏中不那麼響亮的聲音。民國時期的遺民群體基本也都可以納入到“低音”的範疇中去。如果摒棄“現代”必然正確,時代必然“進步”的立場,回過頭去看那些低音,應該說,很多低音是有其道理的。至少,在我們追求一個更為完善的社會制度的過程中,他們的思考是值得借鑑的;在我們反思現代性帶來的種種問題的時候,他們當年的一些批評是值得反思的。價值有時並不是在當世便會得到認可,但其光輝自不可掩,也掩不住,終有得見的一天!
      
      感覺有些遺憾的是,書中很多地方,作者常常用幾句或一兩段話來解釋他所借用、化用的西方各種理論、方法、概念範疇。其實,在我個人覺得,如果把這部份內容完全刪去,也並不影響此書的架構與表述。有些所謂理論、方法,在書中的意義也只是“顯得很有理論”而已,並沒有爲此書在整體的理論上提升一個檔次。當然,這是作者的個人選擇,而且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偏好。但我想說的是,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未必每一種方法都有、都需要西方的理論來支撐。不說出來,未必就沒有理論;說出來,也未必就確實顯示出理論的作用。而且,一些西方理論,也未必全屬於西方,在處理中國的問題上,完全可以用中國的方式進行表達。換句話說,也就是不要跟在西方的後面轉,要想一想我們中國自己的理論建設。
      
      最後再順便提一句相關的另一本書《王國維與民國政治》。本來是抱著相當的期待的,結果勉強翻了一百來頁,便再也沒有興趣看下去了。曾與作者有一面之緣,聊過一陣,但坦白地說,此書實稱不上嚴格之著作。不過以《王國維年譜長編》、《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等三四種材料為主,抄撮而成。從目錄看似對王氏各方面均有分析,而十之八九爲王氏原文,間下一兩句連接之語。部份判斷多自他人而來,實未看出作者有何見解。若為面向大眾之讀本,又皆引文,不是通俗易懂。幾可言毫無價值。而腰封楊天石、張玉法、黃克武、王奇生、易社強諸位所言,不知是否原話?若是親筆所為,對此等書而作彼等語,所謂情面難駁,而竟可昧其學術良知乎?不免一聲長歎也!
      
      2013年9月26、28、10月3日斷斷續續草
      
  •     作者林志宏是王汎森的学生,他自陈本来是想研究民国的文化守成主义,于是选择从清遗民入手。我觉得这真是绝佳的角度。
      
      作者的史料功夫很扎实,我看到有其他书评提到有解读史料错误的地方,不过跟整本书的规模相比,我觉得还是瑕不掩瑜。因此从史料而言,对后来的清遗民研究来说,就是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山了。
      
      但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却不在史料而在视角。前两章基本上是铺陈,第一章讲遗民在空间上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几个有租界的大城市,甚至海外,表现与民国的距离。第二章谈遗民在鼎革后的政治抉择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仍然坚持的象征性仪式,表现了他们的政治认同。后面几章就开始渐入佳境,越来越精彩。
      
      第三章讲遗民通过写作表达的自我认同和文化立场,尤其是他们的历史性写作。我特别喜欢其中第二节,《元广东遗民录》透露的反种族观。元遗民和清遗民都面对了一个忠于种族还是忠于君臣大义的内在张力,但这个问题在清遗民这里变得更为突出,这不仅因为民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立国根本就在于民族主义,更是因为君臣大义这一普世价值在民国失去了正当性。因此清遗民通过元遗民进行的自我辩护,就包含了两个相互纠缠的思想资源。其一是超越种族的普世价值的坚持,这是有别于现代民族国家逻辑的另一种政治认同。前些天看了葛兆光的《宅兹中国》和几篇它的书评,让我意识到“民族国家”和“天下”,“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张力还是被我们低估了。这两组相对概念在近代中国绝对不是列文森说的后者取代前者的过程,文化守成主义的存在本身就说明,这是长期存在的两种平行的思想,对后者的进一步梳理也许对于我们解扣如今种种民族矛盾有积极意义。其二是对儒家伦理纲常的坚持,这在第四章中更进一步讨论。第四章详述了清遗民从传统纲常伦理出发对民国政治、文化和道德状态的批判,以及他们在失去政治制度支持的情况下,通过著述做出的政治蓝图,比如重建孔教以建立现实政治的道德核心。吊诡的是,他们这些道德文化构建的努力隐隐与30年代国民党政府的保守倾向相合,但那时清遗民群体已经被污名化了。
      
      第五章对清遗民群体污名化的分析,也是这本书一大亮点。作者是从清遗民的学术研究切入来谈这个问题的。他指出,学术研究的新旧范式转换本身是带有政治性的,而政治领域的变化也相应地会扩展影响到学术领域。因此,新旧学术的冲突和权势转换(金石学vs考古学,文言vs白话)其实深受当时政局的影响(1924年的复辟闹剧),遗老因复辟而遭鄙视,反过来又使他们的文化立场失去价值,道德与学问切割开来,用林的话说,国学变成了“国故学”,不再带有文化命脉和道德根基的意义,“去神圣化”了。而失去学术(以及原本与之捆绑的道德)影响力的遗老们,地位更加低下,各种关于遗老恶劣行径(比如康有为偷古董)的说法流行,造成了他们的“污名化”。
      
      第六章以王国维之死为个案研究,进一步探讨前一章提出的学术和政治的纠缠关系。林指出,遗民群体希望通过把王国维自杀定义为“殉清”而使“道德政治化”,也就是用王符合道义的行为来证明清王朝在政治上的正当性。而公共舆论则更倾向于对王之死做纯粹的道德解释,也即维护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的道德纯洁性,是对北伐的恐惧和反抗,并非针对某个特定政权的忠诚。而陈寅恪则更进一步将王之死与道德脱钩,与“文化”相联系,认为他是“殉文化”,而非“殉清”,完全撇除其中的政治意味。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对清遗民和满洲国关系的分析。林把满洲国问题放在当时的国际大背景下,指出这不仅仅有一个中、日两国双边关系维度,更有一个意识形态的维度,也即全球性的“法西斯”和“赤化”之间的矛盾。很多清遗民其实并没有直接参与满洲国,就是因为他们仍然有个民族观念。而参与满洲国建设的清遗民,以郑孝胥为代表,则无法仅仅用忠君来为自己辩护,于是高扬超越民族的“王道”观念,以复兴传统抵制“赤化”作为立国原则。这个结论与杜赞奇的研究相互呼应,但此处放在整个清遗民研究的大脉络中看,与前面谈到的遗民本身重纲常轻种族的特征尤为契合。
      
      林志宏的意图是希望通过清遗民这一在民国已经属于边缘化的人群,来观察从帝制向共和的转型,尤其是政治文化的转型。正如他指出的,”革命的成功并没有让帝国文化因此就戛然而止,现代国家的建构也仍旧还在逐步完成之中”,所以革命“不妨说是起步中的一段插曲,而非最终成果的验收”(363)。而清遗民及其代表的思想和政治立场就突显了这一转型过程中“守成”那方的力量。这本书的意图就是希望通过这群人来观察民国初期转型仍在进行中所呈现的政治文化外观。林志宏多次提到清遗民的政治文化立场不仅接近于洪宪和北洋的立场,也接近于19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趋于保守的文化立场。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内在联系?这种相似是表面的,还是结构性的?他并没有正面回答,却给我非常大的启发,也许是日后进一步研究的契机。
      
      最后发点小感慨。当年我做硕士论文的时候,用了很多笔记史料,如今读这本关于清遗民的书,看到好多熟悉的人名和书名,才恍然大悟,这些笔记史料其实大多数都是遗老们在进入民国后写的回忆录或者反思录,有点像后来的《文史资料》,因此这些史料本身也有一定的扭曲。正如林书第三章首页引钱钟书的话“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你得看他为别人做的传;你要知道别人,你倒该看他为自己做的传。”所以这些关于晚清的笔记史料,用的时候如果考虑到写作者的具体情境,又有一重微妙之处。
  •   好文 志宏兄大作送给在下很久了 一直没时间静下心来读 不过他下一本书会更有意思
  •   周明之的《近代中国的文化危机:清遗老的精神世界》也值得一看的。我在朋友家翻过一下林志宏的这本书,可惜当时无暇细读。林氏应该也是有相当学力的人,不过听说这些年也过得艰辛,读了好多个博士,头发都白了,在台湾任教谋职,似乎比在大陆更难。
    “遗民”以往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美谈,一如伯夷叔齐;即便是元末遗民,明人也未责怪他们。清末遗民所获的讥讽与污名化,与前代相比,实在是有些异乎寻常的,这一点本身就很值得玩味。我猜这可能也与进步史观有关:既然假定新政权是进步的、正确的,那遗民当然是代表着落伍的、愚昧的。三四十年后,索性连“遗民”群体也不能存在了——谁敢在1949年后自居是民国的遗民、并把新政权视为“敌国”?
  •   中华今年会出简体字版
  •   还没有时间看这本书呢www.luturen.com
  •   看起来似乎不错,我喜欢历史哦
  •   这是我最近两年看过的好书之一
  •   等简体字版。。。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   往下依然有很多有趣的问题,譬如学衡派对清遗民的看法~本书似乎除了吴宓对历法改变的困惑基本未涉及
  •   其实桑兵老师在《民国的老辈》一文中对楼上所说问题有较好的交代
  •   哦!是这样,多谢!
  •   略窥桑兵先生《民国学界的老辈》,桑文所述与我方才的问题不大切合,个人的疑问在所谓文化保守主义的连续性问题,学衡诸君子不欲裂道术,欲清世道正人心,是否须回到遗老的立场?学术取径是否会走到如此的政治立场?
    想来绿营早先操纵省籍议题犹清季革命党挑拨种族议题,以认同建构为政术,实在算不得新鲜事
  •   遗老一般是旧臣 此节或许可以解释楼上的疑惑
  •   有遗老的时代是幸福的
  •   有遗老的时代还是幸福的
  •   @时间与玫瑰 谭兄,林兄下一本书什么主题啊?
  •   主要是时代已经变了。以前历代转换,秉承的还是儒教认同,忠君爱国。而在五四之后,中华党国赤祸横行,儒教传统被打倒,时代的标旗就是革命,无论国共两党都高唱革命,所谓忠孝认同已经不值钱了,所以清朝可以对明代遗民高端评价,而国民党和共党做不到这点,因为革命是排他性的,不革命就是反革命,就是顽固到低,要彻底打倒,国共御用奴才写的书和传统史书一比较,一看便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