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世界

出版时间:2009-7-8  出版社:東大圖書公司  作者:白川靜  译者:杜正勝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兩千多年前,黃土地上的先民愛唱歌。這些歌謠集錄在《詩經》這本古書裡,絲絲透露出古人的生活情調。當時的流行歌曲在吟誦些什麼呢?他們詠嘆愛情的歡愉,哀泣離婚的不幸,控訴政治的亂象,稱揚領主的美德,歌誦天地的神靈,美讚氏族的祖先;有思鄉的旅人,有流離的逃民。喜悅、悲切、期盼、思念、哀傷、憤怒、恐懼、莫可奈何。
但《詩經》這本書太古老了,語言文字的表達跟現代人不同,文學手法隱晦,生活環境的種種變化以及思惟世界的隔閡,現代人並不容易捕捉到古人的神韻。日本人白川靜,突破中國傳統經學的包袱,開闢民俗學與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重新詮釋先民的民謠,刻劃先民的歌唱。他讓古人的心情活起來了。這本《詩經的世界》,帶領讀者層層深入古老的歌謠,一掘那幽僻不解的古代故事。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白川靜
(1910-2006),日本福井縣人。立命館大學法文學部畢業,文學博士。曾任立命館大學名譽教授。專攻中國文學、中國古代學。著作等身,自成一家。主要學術著作為《白川靜著作集》12卷(第1-3卷《漢字》,第4卷《甲骨文與殷史》,第5卷《金文與經典》,第6卷《神話與思想》,第7卷《文化與民俗》,第8卷《古代文學》,第 9-10卷《詩經》,第11卷《萬葉集》,第12卷《雜纂》),《白川靜著作集》別卷含《說文新義》7卷,《金文通釋》6卷(第1、3卷分上下)。另外單行本如《字統》、《文字講話》(4冊)、《文字逍遙》、《文字遊心》、《詩經研究》、《中國神話》、《中國古代文化》、《孔子傳》、《漢字的世界》、《甲骨文的世界》、《金文的世界》、《中國古代民俗》及本書《詩經的世界》等多種。
譯者簡介
杜正勝
臺灣高雄縣人,民國三十三年(1944)生。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研究所畢業,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LSC)研究,哈佛大學哈佛燕京社訪問學人,倫敦大學訪問學人。專研中國古代史,著有《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古代社會與國家》、《新史學之路》、《從眉壽到長生》、《藝術殿堂內外》以及論文百餘篇。旁及臺灣史,著有《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另有通俗著作及政治文化評論,如《古典與現實之間》、《臺灣心臺灣魂》、《走過關鍵十年》等。譯作《中國與伊朗》。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等校兼任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教育部長。民國八十一年(1992)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詩經的世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Marvinyming在臺灣的時候曾拍某家書店的照片給我看,發現這本書請他去買,結果找不到了,作罷。後來在北區書展上一家專賣臺版書的攤位上又發現了,嫌貴,直到他們第三次帶這本書來時才下決心買下。也是因為遲遲等不得此書的大陸本。
      作者在《序章》中指出,研究《詩經》,首先要有訓詁的基本功,其次是構思動機與表達手法的問題,再次則要根據同時資料推定詩篇的時代,以正確把握住歌詠的史實。這三條原則,是作者解詩的基本方法。在全書之中,貫穿始終。
      訓詁的功力,作者對古文字有相當精深的研究,另著有《金文的世界》一書。而作者對於金文的研究,極有助於作者對於詩篇時代的判定。作者引用了大量銘文,如大盂鼎、散氏盤、禹鼎、毛公鼎之銘文,以界定詩篇創作的時代和政治背景。這兩方面的能力,作者無疑是兼備而突出的。
      《詩》的構思動機與表現方法,作者首先將《詩》視為古代的歌謠,這是作者認為的正確理解之道。作為歌謠,作者從歌、謳、謠的文字學起源談起,認為原始的歌謠中,本身即蘊含著咒術的效能,甚至可以說其根本即是咒歌。由於歌謠是人之自由意志的表達,而“當人從氏族制的羈絆中解放出來,開始過自由表現感情的生活時,咒術的束縛在古代歌謠的表達方式尚未褪除,原始觀念規制歌謠的思維風格猶有強烈的遺存。”某些特定的表達方式,比如“南有……”或“南山有…”、“寘彼周行”或“示我周行”等等,都與一些遠古的風俗遺存相關。同樣,《詩》中所反復出現的一些行為,如採草、白駒、游女之類,反映的古時帶有咒術意味,或者是上古祭祀的痕跡。於是,在作者看來,像《卷耳》、《采綠》之類,乃是出於古人靈魂感應、預祝的習俗,而《蒹葭》、《白駒》等詩,本是反映古代祭祀的詩篇。因此,《詩》的象徵意味與當時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三者是緊密連結在一起的。在這裡,社會學、民俗學,是作者觀照《詩》的基本背景。
      山川歌謠發端於古代祭禮之歌,氏族社會崩潰以後,祭禮轉變爲民俗儀式,乃有所謂歌垣冶遊之詩——即男女求愛幽會之類的詩篇。祭禮之歌對諸神思念傾慕的表現,從祭祀儀式和詩歌形式變化發展爲戀愛詩;又貴族取代神靈之後,祭祀時對君主或貴族的讚頌之詩進而轉變成思慕君子的戀愛詩,這是愛情詩的兩條演變途徑。其他國風中的詩篇,大多是生活詩、政治詩,而悲哀多於喜悅,怨傷多於歡欣,又多傾訴窮頓困乏、浪蕩流離之境遇。在作者看來,國風世界的核心,藏著生命的極度不安和絕望。作者所最重視的,也在於國風部份。
      進入雅頌,二雅世界乃是在祖祭盛行的基礎上展開。祖祭乃是以王朝爲中心的貴族社會秩序之根據。雅頌中描繪出祭祀規模的盛大,正是貴族制繁榮時期的產物。而隨著借祭祀加強同族之結合,謀求同族之親睦,以強化同族意識,維持貴族社會秩序,這類詩篇也開始具有教訓的意味。至以《十月之交》爲中心的變雅,是遷都於向前後貴族社會混亂和衰退的反映。大雅的最後部份,都在歌頌當時有力的諸侯廷臣家族之榮光,王室權威喪盡,西周趨於滅亡。
      而隨著民謠的入樂,進入貴族的宴游歌詠,詩篇開始被編纂,被傳誦。宴飲時的自由唱詩,就會有選取適合表現自己心情的篇章進行詠唱,“斷章取義”的情形由是出現,至春秋戰國時代,誦詩乃成為各國外交中的必備素質,詩也有了經典化的性質。詩之成為經,即因此之故。但作為經,其所闡發的意義或是所聯繫的故事,離詩之本義愈遠。這一點,我並不贊同。詩之本義是一回事,而詩之經學意義又是另一回事,二者之間可能有關聯,卻並非必然一致。雖不符其本義,亦不害其經學意義。此與解經當在經文整體中理解其中字辭之含義而不可以字本義求經義正同。
      借由對《詩》世界的描繪,作者勾勒出了中國詩歌的早期發展歷程,同時也揭示出《詩》中所反映的歷史變遷。他讓我們看到了在歷史中的《詩》。詩篇、社會生活、政治現實,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立體的圖景。對於先秦歷史的認識也由之深化。
      書名《詩經的世界》,其實作《詩的世界》更好。當然,此書的原版就叫做《詩經》,中文名是譯者杜正勝起的。我認為應當去掉經字,是因為作者根本就不認為《詩》是經,而只是文學作品。這是近代學術的普遍看法。在這裡,我不去置評這種看法的對錯。而就這種研究立場出發,作者此書則確實是非常深入、非常有見地的著作,值得一讀。
      而另一方面,作為“經學”的《詩經》,其意義究竟何在?《詩經》在經學中的位置如何?兩千餘年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但我並不認為這代表著《詩經》並沒有經的意義,而是我們的遮蔽太多。時代愈遠,愈難瞭解詩的含義及其所蘊含的義理。此書雖不以《詩》爲經,但對於很多詩篇本義的闡釋,很可能是正確的,這對於我們理解經學上的《詩經》也是很有意義的。
      
      2012年7月19日夜
      
  •     第87页
      (解釋《月出》)各句之第三字,皆使用產生相同回響的音調,特著和諧之美。心若深潭,月光下婆娑起舞的女孩,動人的舞姿,緩和地,寬舒地,幾乎令人懷疑此曲只應天上有了。舞者很可能是巫女,“勞心悄兮”,不僅心裏憂愁,纖手亦似有不勝輕揮的哀歎。但哀歎不僅止於表面所見的,她本身是巫女,因為這個身份,就不知含藏了多少的哀怨和悲傷!
      
      第94页
      (解釋《車舝》)此詩絕非純粹祝福結婚,顯然是安慰某人之心的歌唱。如果是平常的婚姻,大概也是得不到准許的;因為雙方的愛情純誠又美麗,得到了神靈允許纔理直氣壯,心下坦然。在尋常的情況下,不准結婚的女子豈不是侍奉神明的巫女嗎?這位女子豈不是不准有男女之樂的齋女嗎?
      
      第98页
      (解釋《野有死麕》)郊野有死鹿,上祭神靈之時,包以白茅,當做貢品。拿斃死野地的獐鹿做神聖的犧牲,好薦奉神明;同樣的,懷春的巫女也是薦神之物。“有女”二句可看出講的是不正常的人倫關係。使巫女懷春,引誘懷春巫女的都是祝。“吉”有“清”的意思,吉士就是祝。此詩意指巫女和吉士以神許之身發生不正常的關係。
      
      第99页
      齊風十一篇之中,《南山》以下六篇,註者多作文姜不倫的解釋……這種解釋根本錯誤。齊地本有長女為巫兒的風俗,大概後世對文姜侵犯禁忌有不滿之情,才產生這種故事化解釋……
      
      
      這……這……到底要對巫女有怎樣的愛才能對《詩》做出這種解釋啊!而且感覺好邪惡啊,巫女醬又是犯了不能戀愛的禁忌(你以為這是AKB48么),又是被扮成神的“祝”推倒了。這是什麽“詩經的世界”啊,简直就是攻略萌巫女的工口遊戲!
      
      (其實這本書第五、六章極佳,只是第二章有太多地方附會《萬葉集》和日本民俗,讓人有些難以接受)
  •   野有死麕 我一直以为是猎人和农家女孩。。。
  •   正常人都那麼以為吧。
  •   似乎上次看了一本日本人写的关于诗经的书也是类似的解释。真难以想象日本的诗学研究。
  •   哈哈哈 巫女好可怜~
  •   言之斷然 甚非疑事勿質之義——用呂誠之的話批評這類學者算是客氣的了 用經今古文家的話 那是不敢想像的 白川的文字學書籍也瞄過幾頁 表示這個老人真是想像力豐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