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出版时间:1993年04月13日  出版社:遠流  作者:井上靖  译者:劉慕沙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敦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正如此前看过的书评所言,这部小说的语言清水枯淡。对于日本小说,我此前仅看过一部《源氏物语》,那轮番登场的公子贵妇,那不惜笔墨大段大段华丽丽的外貌服饰描写,让我误以为东洋的小说风格就是如此,以致于当拿到《敦煌》这本小说时,我迫不及待地去翻找书中有关回鹘公主的片段,想看看在影片中如此风华绝代的一位丽人在书中会是怎样的一种光芒四射的存在。但却失望地发现,全书中基本没有一段对公主相貌的正面描写[抓狂]书中也没有相约出逃,没有凄美一跳,甚至公主当初藏匿于烽火台下等待的是她的未婚夫,只不过与行德偶遇而已,较之电影里的情节,一切都是如此平淡简单,于是我粗略看过一遍后便置之手边,依旧回到电影里去无限YY。
      但当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捧读,却渐渐发现字里行间有一种平淡辽远的气势吸引着我,一切如此真实,如此鲜活,如一部记录片的画面感一般,较之电影,它更像是一部赵行德个人的西域奇幻漂流记。它不是华服盛装的第一眼美女,却让你在它那荆钗布裙掩映下的国色天姿里去领略千年之前那片土地上的故国风物,人世沧桑,然后徘徊在那抹淡淡的悲伤里久久无法释放……
  •      故事开始于宋仁宗天圣四年春,湖南士子赵行德来到汴京赶考。正如小说开头所言,北宋文章风流,是个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时代。十年寒窗一朝高中才是天下俊才之正途。进京前的赵行德也是手不释卷,苦读儒经。以期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一鸣惊人。可惜命运却总爱和人开各种各样的玩笑。从行德梦中被问及安边策,便奠定了整部小说深沉苍凉的基调。此时党项族还是依附于宋王朝的许多少数民族之一。而赵行德已经意识到这个民族未来将会给宋王朝带来多少的麻烦。而也就因为这南柯一梦,行德错过了考试的机会。其实从行德的梦中情形可以看出,他胸中有着真才实学和深远见解,并非迂腐的儒生。可科举制度再怎么完善,也只是个机械地选拔人才的过程。即使没有这场梦,赵行德把自己对安边策的见解一一作答,朝中那些古板守旧的考官们,能认同他的观点吗?
       带着懊悔,赵行德悻悻离开。此时的他或许正想着回乡再苦读几年,等待下次科举。可街头奇妙的经历,让他见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西夏文字,而透过西夏文字本身,行德看到的,是一种与他故土南国水乡截然不同的一种新的生活和文化。陌生的西北正牵引着他的好奇心,皓首穷经或者策马西塞,哪个才是更好的选择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梦想已经破灭了,“市场上见到的西夏女激发了行德身上那种湖南人生来俱有的倔犟本性,他憧憬着西北关外‘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悲壮景色,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英雄豪情涌上心头,庶几不可抑制。”于是行德决定远赴灵州。
       可赵行德想不到的是,来到西北不久,又一次意外的经历让他加入了西夏的汉军,在朱王礼手下做了一名小兵。可赵行德一介书生,文弱不堪,也只能在列阵后面发发旋风炮而已。可也正因如此,在一次次浴血奋战中,行德都幸运得地活了下来。在一起西夏太子李元昊的巡视中,行德作为军中为数不多的能识字的人,引起来主将朱王礼的注意。虽然此时的行德只是通汉字而已,西夏文字仍是不识。而李元昊也引起来赵行德的注意,这个狼一样的男人,未来注定成为他和大宋的敌人。
       汉军奉命攻打回鹘,经过一系列激战,赵行德所在的部队攻陷了回鹘的大本营——甘州。行德早已习惯了戎马生涯,战争和杀戮已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困扰。如果故事一直这么发展下去,赵行德可能真的要戎马一生了。可是既然仕途会因为命运的偶然而中断,那军旅呢?赵行德在烽火台上意外发现了一个回鹘王女,为了保护她,赵行德把她依然藏在这里,而且偷偷给她送食物。在这过程中,一种莫名的情愫出现了,行德发现自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个回鹘王女。而正当此时,赵行德却接到命令去庆州学习西夏文,无奈之下,他将回鹘王女托付给了朱王礼。经过漫长的过程,他终于掌握了西夏文字。再回到甘州城,却已物是人非。朱王礼告诉了行德一个不幸的消息,王女已经死了。行德不信,跑到烽火台,她不在,这个温馨的角落也变得荒凉。世界仿佛坍塌。而他依然不肯相信这个消息。
       不久,李元昊前来犒军,赵行德在元昊的队伍里依稀看到王女的影子。而她却只是惊惶失措地离开。 原来所谓的感情都是骗局吗?自己又如何和李元昊争呢?正在他自怨自艾的时候,王女跳下城墙,香消玉殒。她并不是真的想和李元昊在一起。可是她死了,赵行德却更加心灰意冷。“赵行德越来越觉得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人是十分渺小的,他们在这个世上的各种营生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
       曾经怀念的故国已经不堪回首,衣锦还乡的梦想也终究遥不可及,而心爱的女子已是冢中枯骨。赵行德可是对佛教感兴趣,卷卷佛经里才有着人生的真谛。后来瓜州降夏,瓜州节度使曹延惠也是向佛之人,于是赵行德担当起了翻译佛经的工作。而译经未甫,朱王礼起兵反夏,西夏王李元昊带兵来伐。而另一侧,回教徒的象军卷尘而来。曹延惠和赵行德都焦急万分,倒不是为自身的安危,而是为了瓜州沙州二城中数以万计的佛经。而于阗贵族尉迟光想谋骗回鹘王女留给赵行德的一串绝世的珠宝项链,就将自己隐匿财宝的地方告知了他,想让行德把项链也藏入其中。而行德却利用这一机会将万卷经书藏入了位于鸣沙山的千佛洞。战火狼烟中相关的人都尸横疆场,一场大雨却将藏经的地点深深埋藏。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沙州城数易其名,最终恢复了敦煌的名字。直到二十世纪初,一个叫王元箓的道士无意之间发现了藏经的洞窟。一批又一批地外国人来到敦煌,用低廉的价钱将经书骗走。运到大英博物馆,运到卢浮宫,运到冬宫。而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对此视而不见。随着一批又一批文物的出土,敦煌名声大噪。后来,敦煌成为旅游胜地,无数游人来到鸣沙山月牙泉千佛洞,感慨飞天壁画的神奇,感慨敦煌历史的厚重。
       但景佑年间的那场战火早已被岁月尘封,没有人会记得数百年前,一个叫赵行德的湖南士子,一个叫朱王礼的汉人将军,一个叫曹延惠的节度使,不知道名字的回鹘王女,那段深沉苍凉的西北故事。
  •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 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九百二十五年后的一天,井上靖读到了这段话,写下了这个故事---《敦煌》。
  •     伏在被冷气吹得沁凉的桌上,一口气读完这个由日本人讲述的关于大漠,关于佛窟,关于民族大义的故事。对此的着迷,竟是始料未及。
      深吸一口气,收拾了随身物品,离开自习室时,我以为会有半碧月色浮于中天了,甚至会有寒凉的风沙扑面。不想,天光依旧亮着,草木依旧绿极,非洲菊金灿灿的花盘依旧高举,长椅上,读书的人依旧在读书,花园浅池里的一捧莲叶,依旧何田田。
      “方丈室内,化尽十万。一窟之中,宛然三界。檐飞五采,动户迎风。”
      我想说点什么,但除了震撼与折服,竟什么都说不出。
      这是我孱弱的求知欲,还不曾触碰的领域,是与眼下数荷听雨全然不相干的世界。
      脑中不断闪过无垠的大漠,大漠中因宽广而空寂的庭院,庭院里偶尔平静的一地日光,日落前西天里瞬息万变的云彩,入夜时寒气逼人的冷月。
      清癯而抱持信仰的书生,笃定刚毅的西夏女子,高贵摄人的回鹘王族,贪婪跋扈的尉迟后裔,藏经阁里踌躇抉择的僧侣。
      旌旗猎猎的驼队,视死如归的军马。厮杀、搏斗、扭打。所有的仇恨愤怒,都没有血腥的味道,反而被镀上了金属的凝重。
      或许与语言和译作有关,我却更愿意将此归因于大漠神秘的浸染。
      只怪眼界太窄,手指太软,终究写不出心底的撼动。
      
  •   这什么啊?
  •   井上靖的《敦煌》
  •   听名字就不想看- - 恕我肤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