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少年時

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遠流出版  作者: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页数:240  译者:林倩葦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塞以抒情的筆調,描寫一個青年追求自我的心路歷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便像德國文學大家托瑪斯·曼所言,如「電擊般」影響了全世界無數的青少年,直到今天。青春的追尋,是不斷的遵循與背離,只為了走入最深的自我;選擇飛行,只因為不想變成人行道上的化石……《徬徨少年時》收錄台灣首次披露的赫塞後語,全書德文原書翻譯,重現經典。

作者简介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
一八七七年七月二日生於德國南方小鎮卡爾夫/符騰堡(Calw / Wuerttemberg)。年少時迫於父命曾就讀神學院,後因精神疾病而休學,但始終立志成為詩人,更在二十一歲時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浪漫詩歌》。二十七歲《鄉愁》一出,佳評如潮,繼而是《車輪下》、《生命之歌》、《徬徨少年時》、《流浪者之歌》、《荒野之狼》、《玻璃珠遊戲》等一部部不朽之作,讓他於一九四六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位二十世紀德國文學浪漫主義的最後英雄,於一九六二年病逝,享年八十五歲。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的青春期是從這一本書開始的。──柯裕芬(作家)它啟發我少年的心思,更加促使我走上文學之路。──陳玉慧(作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彷徨少年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8条)

 
 

  •     唉,不是书评。
      
      《德米安》中,辛克莱在读到的这句话下划了线,“命运和性情是一种概念的两个名字”,以我的理解深以为然。
      
      我的星盘里太阳、上升呈合相、同北交点,这些由现在出发指向未来的因素统合无误;但是它们都与月亮星座呈对分相,于是又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同时太阳落入12宫玄秘宫,强烈的潜意识在天性中占主位。当我意识到这些时,他们开始清晰显现。尽管性格中天生的分歧与矛盾在意识的指引下,慢慢熄灭平静,融化成生命的暗流,我可以经过调整使自己变平静,可我知道这些矛盾并没有真正消失,纠缠与撕扯仍在隐秘地发生。
      
      近来常易被那些玄虚的宗教描述或有关宇宙终极的解释吸引,比如在读《心经》时,不尽然懂其中的具体释义,却感觉它能帖服契合自己已有观念并使之具体,使我感到平静舒适。比如小说中提及我们在海水中生活了几亿年,后来我们带着蕴育生命的海水上岸,羊水、血液和眼泪都是咸的,宇宙圆融合一的氛围笼罩着我。还有很多类似的知觉碎片,这些碎片像拼图一样一点点的贴合回我的生命里,就在近些时候,可能由于常是一个人的缘故。
      
      这是一个客观与主观并行的世界,每个主观的个体对同一客观存在的解读都不同,甚至当我们看到同一座彩虹时,作用于脑中被最终解读的光和色彩也是有差别的。语言本身就带有误差,当形成话语或文字的当下,差别既已产生,无法指向出发点的精神实质,他者无法做到,就连自己复读时亦复如是。个体的生命轨迹只是相似,没有重合交叠,就像每个星体都是独立的、有特定运行轨道一样,所以不存在互相深刻理解的基础,精神的荒野我们仅仅止于打个照面。当然,时间与空间这样的空泛概念的存在,同样因人而异。发觉近来时间与空间的浓度在不断稀释,不经意间荒度了好多清晨日暮。随着行动与情感变得封闭,内在的意识与感知开始活跃,仿佛被一个强力的磁场吸附住,一种有间隔距离、不明主体的吸附。当这些宏观的概念与思考包裹我的同时,对于外界那些具体而微、所谓“现实”的常规解释变得极其钝感,总是漂浮于外,何谈触碰,连接近都做不到。甚至开始无法认同能以数字做标识来衡量的外物,排斥这些由量化而产生的功利。我渴望回归简单,回归不被标量的混沌。归属感始终很弱,无论是“家”的概念还是感情依托,我只有自己,孤独又自私。能做的回归不过是倾向简化与外界的关联,这也是自然发生之事呈现的结果。诚如我以为这世界于我而言终究是种主观体验,无论能否回归客观世相。所以以往的多数关联是不必要的。想要一念静心之时,矛盾再次显现,反向拉扯我,不得不在角力中试图找平衡是我最常做的事,“不得不”好像也是自己强加的,这让我有点无所适从。
      
      我开始回过头来回想已经验的事,并去区别划分好恶,想用以指引未来的路。其实我对过去之事,那些原本带有鲜明感受的经历,现在却很难嗅出正面或负面的感情色彩,即原本有、现在却模糊了,或是说对于当下的我,当时的感受已经不重要不适用了。我无法确定这种对过去的溯回整理,是否有帮助,尝试地做了,有些蛛丝马迹可寻可放大。发现我不喜欢恶意,不喜欢倾轧挤压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空间,这些是可以主观过滤规避的,但我时常仍是做不到。发现我喜欢自然景色,荒芜、繁茂,磅礴、细小,山、海,无区别地喜欢,对立的都是非整齐划一的生命所呈现的侧面、表象,景色如帷幕亦如背景,能隐藏和映衬存在,让我感觉到真实和一种生生不息的能量;喜欢走路,走路时能直观感受到生命轻快的运行,背负再重也不影响;喜欢断章取义不求甚解地被文字同感、抚慰,这种相通的感受显然是一种自娱,主观作乐,阿Q不已;喜欢与人交往交谈中有意思的经验,多是事后无意想起会无意识傻笑、或能与日后经验相通相印证,对于世界的趣味我还有很多好奇,但深知都是因缘聚合则有散失则无之经验,无从把握,偶遇则接受,无法执持贪着。
      
      长途列车的硬座车厢就像是小人物生活缩影的万花筒,每个片段都像是截取自黄春明、小津、或者侯孝贤、贾樟柯的电影般熟悉亲切,一样的平凡卑微,一样的无惧坚强,我深深感到其中的真实。对面的戴眼镜小哥问我“你还有武侠梦吗”,他说他还有。我想我也还有,不具名,巨大虚无中微小真实的光亮。《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这样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职”,但人自己并不能选择、转让或随意掌管这一天职。呼唤新的神灵是谬误,以图给予这个世界什么,更是完全的谬误!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和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话外话:
      从头看了一遍,我好想对这一坨新鲜的屎说:说人话啊啊!!!可是我已经说不出人话了TT 汪!汪!“汪”和“人话”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嘛!我已经尽力用语素还原所想了。唉。时间还会继续放大偏差。
      大熊对着我像堂吉诃德对风车那样张牙舞爪无惧又无畏时,我也似乎获得了能量来面对^ ^
      
  •     成长总是伴着抗争,哪怕看起来乖巧如我,可能正因为当初没有旗帜鲜明的斗争革命,以致现在依然时不时生出许多不忿与叛逆。。。
      寻找自我的路上,学着习惯孤寂相伴,独一无二的我,现在想想也难免不能自信,哂笑收场。
      自处与处世,如果可以我也想笑笑从容以对啊
      
      ------------不是评论,摘抄而已----------------
      
      
      我除了要想按照我内心自然产生的愿望去生活之外,别无他求。这为什么如此艰难?
      
      
      每个人不仅是他自身,他也是独一无二的、完全不同寻常的,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重要而引人注目的一个点,世界的各种现象在这里交错只此一次,永不重复。因此,每个人的故事都是重要的、永恒的、神圣的,每个人只要他在生活着,实现着大自然的意志,他就是奇妙的,值得人人关注的。在每个人身上造物在忍受痛苦,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拯救者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往自己的道路。
      
      并非每一个人都善于使自己成为一个人,绝大多数人始终是复制品,他们根本不了解个性化的需要。
      
      人是在两种对抗的力量,即对一种人的生活的渴望和对环境的适应的要求中形成的。
      
      总有一天我会从这些美好的爱的景象中清醒过来,重新孤单一人,孑然一身,独立在其他人的冰冷的世界里,拥有的只有孤寂和奋斗,没有宁静,没有共同生活。
      
      -------------------to be continued----------------
      
      
      
  •     1、新的东西开始了,新的东西对于依恋旧的东西的人来说,将是可怕的。你准备怎么办?
      “去协助新事物,不必等待旧的允许。”
      
      2、如果你害怕某人,那么就等于承认了这个人对你的控制权,比如你干了某些坏事,被另一个人知道了,这个人就获得了对你的控制权。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摆脱那些令你害怕的人或者事。
      
      3、鸟从蛋里挣脱出来。蛋即世界。谁要想出生,就必须摧毁一个世界。鸟飞向上帝。上帝叫阿普拉克萨斯。
      
      4、我除了想要按照我内心自然产生的愿望去生活之外,别无他求。这为什么如此艰难?
      
      5、对外部世界我倒是安全的。对人我没有什么害怕,这一点连我的同学也领教过。如果我愿意,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透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
      
      6、如果我们恨一个人,那么我们恨得是他形象里某些存在于我们自身的东西。我们自身不存在的东西是不会使我们激动的。
      
      7、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就是我们自身中的事物。没有比我们自身所拥有的真实更真实的了。因此,大多数人生活得如此不真实,因为他们把外部形象当作了真实,根本不让他们心中的独特世界以说话的余地。虽然这样可以感到幸福,但是如果一旦了解到别的东西,那么就失去了选择与大多数人走同一条道路的机会。辛克莱,大多数人的道路是容易的,我们的道路是艰难的——我们愿意走。
      
      8、我生活在自己的梦里,这你感觉到了。其他人也生活在梦里,但不是在自己的梦里,区别就在这里。
      
      9、你应该去做真正出自你的天性的事情,如果你不能发现你自己,那么你也发现不了神灵。
      
      10、对于觉醒的人们来说,除了寻找自我,内心坚定起来,在自己的道路上摸索前进而不管它道向何方这样一种责任之外,绝没有其他责任。我常常考虑着未来的图景,我梦到可能会赠给我的角色,也许去做诗人或者去做先知,或者去当画家,或者随便什么。这一切都是一场空。我不是专门来做诗、布道、绘画的,无论我还是其他什么人都不能做到这些。这一切都只是顺便产生的。每个人的真正职业只有一个:走向自身。他的事情是找到自己的命运,不是随便哪一个命运,并在内心充分享受它,完整而不间断地享受它。其他一切都是不完整的,都是企图逃脱,都是逃回中庸的理想,都是适应,是害怕自己的内心。
      There was no duty for enlightened people, none, none, except this: to seek themselves, to become certain of themselves, to grope forward along their own path, wherever it might lead. I had dreamt of roles that might be meant for me, as a poet, perhaps, or as a prophet, or as a painter, or whatever else. That was all meaningless. I didn't exist to write poetry, to preach sermons, to paint pictures; neither I nor anyone else existed for that business; in the long run, it was irrelevant. His business was to discover his own destiny, not just any destiny, and to live it totally and undividedly. Anything else was just a half-measure, an attempt to run away, an escape back to the ideal of the masses, an adaptation, fear of one's own nature.
      
  •     “我所渴求的,无非是将心中脱颖欲出的本性付诸生活,为什么如此艰难呢?”这是《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扉页所记。与黑塞的其他著作相同,本书也反映了作者在追寻内在之路过程中的“痛苦”证悟。
      何为自我?何为本性?难以遏制的欲望是否是本性的体现?如果为是,世界将为欲望之炼狱,何来“两个世界”?如为否,欲望来自何方?少年辛克莱彷徨于以上困惑和两个世界的冲突,无法得脱,两度为黑恶世界控制。幸有德米安、艾娃夫人、皮斯托琉斯等辛克莱不同时期的引路人“听到”其感召而带他走出人生陷阱。
      叛逆继而找到自我是每个“人”的“命运”,然而世上之人包括我绝大多数都安于由之前记忆、思维习惯形成的所谓“自我”实为表象的躯壳之下,即使有挣扎而终归于集体思维和集体习惯。如德米安所说,“人之所以恐惧和害怕,是因为和自我的分离,不敢坦然面对自我”,不能忍受孤独。这个“自我”是否就是“良知”,就是“天命之性”?辛克莱信仰的魔神“阿布拉克萨斯”是否就是“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混合和心与物的交融?非一而非异。
      《辛克莱》是黑塞在精神世界跋涉历程的自述,引路人实为自性之化身,与《悉达多》觉醒之前的第一部暗暗相合,是一条由理性主义为贯穿的不断求索、叛逆和自我否定之路,已隐然有“知天命”和“依乎道而行”之志,此天命非职业和专业,而是类似“仁义忠信、乐善不倦”之“天爵”。当今世界的现象界极度膨胀,人们疲于接物而无力无时扩充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国传统的“寻内在”和“求其放心”之路因受物质世界侵蚀和清代以来的僵化而渐显“美但高而不可及”,西方之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似可成为接续之梯,黑塞就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愿本书成为我磨砺内在,自觉天命自性之开始。
  •     弥漫着胡思乱想,开始脱离童稚的少年,总是去思考最为复杂的命题:命运。思考中,彷徨和迷失也相继诞生。这就像开始逃离了地心引力的约束,变得恍然失措。
      不适于年龄的阅读,对万事万物寓意也一知半解。但恰恰这些要命的一知半解却使少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觉得周围的同龄人多么“愚蠢”;“难道就只有我在思考”。
      少年的变化也不只是心理上,在生理上,野兽也慢慢长成,也快到自己无法抑制。对于这些令人“不耻”的欲望,总是令少年痛苦,迷茫。在这些时候,女神总是适时的出现,她们总是以最为
      神圣和圣洁的形象出现,无关欲望。少年终于找到了可以“净化”自己欲望的好办法。每时每刻的想念“女神”,开始夸大她的纯洁,就如纯白无暇的天使,只有她能拯救自己。但是
      在她面前也总是自惭形秽。
      在读《德米安》的时候,书中的少年辛克兰,好像每一个少年。开始脱离童稚,被新的思想所吸引,出现新的烦恼,开始接触所谓的恶。在迷茫彷徨的道路上,苦苦找寻自己的理想。但是要将心中脱颖而出的本心付诸生活,又是
      如此艰难。这种种都使得他痛苦,也渐渐迷失堕落。就像书中所写,鸟儿要毁灭自己的世界,才能展翅高飞。但是那坚硬的外壳,令这个过程也无比痛苦。贝亚特里斯的出现,及时地拯救了少年,她扮演了德米安无法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中,辛克兰和管风琴乐手的讨论也令我印象深刻。阿布拉克萨斯,包容善恶的神。这种思想也让我想起了,人类最初便是将令人敬畏的“事物”起名为神。而令人敬畏的事物大多也都是偏向恶的概念。现在人们总是将至善称之为神,而将至恶称之为魔。这一点也其实脱离了古意。
      
  •     读<德米安>时的感觉和读<盖特露德>时的感觉是相似的,停下来时心里就会说"恩,这就是生活",仿佛黑塞就在写你一样,你能找到与己相似的那部分,即共识.
      “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鸟飞向神.神的名字叫阿布拉克萨斯.”鸟之于蛋与人之于世的类比,着实让我兴奋了一把.鸟挣脱出壳,叫做出生.如果蛋是世界,那鸟的确摧毁了那个世界.那么鸟破壳而生后的那个世界呢,是不是相当于另一个蛋?也就是说世界之外还有世界,而鸟在不断出生.想着想着就把自己绕进去了.
      后来把角度放在了鸟身上而不是蛋,问题就清晰了.鸟能破壳是因为生长的力量,生长就意味着改变,下一时刻的自己与前一刻是不同的.你会出生,你会学会说话,你会有自己的喜好,你会遇上知己,你会消极,你会坚韧不拔,你会一败涂地,你会事业有成,你会安享晚年,这些都是因变而生的.接受变化,才能走得更加自然.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你接不接受,变化一直在发生.
      接受变化,这是个艰难的过程.丢了珍贵的东西,你会失落;因劳而获,你会充实.往往我们可以很好的处理积极的情绪,而消极的情绪就变得难以下咽.正如书中辛克莱童年时为逞一时威风,杜撰了一个偷东西的故事,被坏小孩弗朗茨当真而威胁,面对被告发的可能,辛克莱自己将对弗朗茨的恐惧无限放大, 内心有一万个不愿意,却不得不低下头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整个人都变了.仔细一想,我们的世界其实都是我们心生的.辛克莱的"光明世界"和"黑暗世界"不也是他自己心生的,"光明世界"里有祥和幸福,"黑暗世界"里有恶魔诱惑.当一群人心生的世界一致时,信仰就一致了,就有了宗教.难怪泰戈尔会说"在死的时候,众多合而为一;在生的时候,一化为众多。神死了的时候,宗教便将合而为一。"
      说白了,我们的生活就是各种感觉的集合.银河系外的世界当你不关心时,那就不在你的世界中.那是什么来盛放这些感觉呢?就是你的精神或者叫做灵魂.当针扎手时,我们知道那种感觉叫做疼;当吃到美味的食物时,我们知道这种感觉是美味和满足;起初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外物来感受世界.到后来我们不需要实物,仅凭自己的记忆或感觉本身就可以产生另一种感觉.
      想到冬天,不再是感觉到冷,你可因一些事而觉得温暖.心生焦虑时,你不再手足无措,你能因希望而斗志昂扬.
      你的感觉在变,你的世界在变,你自己也在变.一切都在变,那么在这变数中,我会去寻找,keep on digging.终点处的自我出现时,一切会贯穿起来.
      沿途是摧毁抑或建造,都不再重要了.也没有什么是重要或不重要.
      只是那个自己,破壳而生了.这是你破的第几个壳呢?
  •     人世浮沉,圈圈套套,我们从坠地起就活在既有的“社会文明”中。这种文明经过朝代、时代的雕刻,嵌着天地山水人的深深烙印。学习工作、人情世故,我们被安排、被奋斗、被舆论,幸福的定义被教给、被传染、被领悟、被坚守,而现实依旧水深火热,前浪和后浪最后都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埃米尔.辛克莱,那个从小就认真而彷徨的男孩,总是游离在可以贪图的光明世界和彷徨探索的孤独心路间。他有看起来圣洁荣耀的父母和姐姐,却在彷徨中经历了多少边缘成长。他,和总是他在探索的深渊中沉湎时出现的德米安和艾娃夫人一样,额头楔刻着世人认为邪恶的该隐之印,他们独立于社会舆论肯定的道路,站在世界的旁边、穿过时间的孤独,以彼此、有着相同梦想的伙伴的懂得为慰藉,苦苦追寻等待各自的命运。 我们从时间穿过,啼笑尽然其中……
  •      我曾经也发出过类似于小辛克莱“两个世界”的疑问,但长大后读到这本书,看到阿布拉克萨斯的情节也只是感到有共鸣而非醍醐灌顶罢了。看来我的领悟早已有之。可是,为什么辛克莱探寻到这一点的路途如此艰辛,而我却十分自然地接受了呢?大概是因为我早就从不知何处接受了这一观点。尽管十分坦然,但却并非自己所得,想到此处便觉羞愧。
  •     “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
      
      该隐不受上帝的青睐。他杀弟并且欺神,上帝最后在该隐身上留下了一个封印。我翻着手边的圣经,反复琢磨这一段:在《德米安》的暗示(其实就是明示)下,我也被引向着觉出它有着某种言而不明的暧昧。这种怀疑有着亵神的危险倾向,但谁叫“异端学说”总是有着巨大的魅惑力呢。
      
      如果细细分解该隐与亚伯的故事支脉。该隐是否在向上帝示弱?他是因为示弱而获得了上帝那枚封印的庇护吗?又或者,他只是在继续表达愤怒,而上帝所赐的该隐之印,根本就是对他的“惩罚”。上帝是让他带着印记遭受仇恨与恐惧。该隐本可以成就自己的秩序,成为上帝之外的另一种象征。但上帝不让他死,而是让他带着印记活,从此该隐的后代将始终困于亚伯后代之中。就算他们像鸟破蛋而出,也无法和周围所有的人通灵,因为旁人都是亚伯之子,是非我族类的。在上帝的世界之内,该隐之印将是一种终极惩罚和囚禁。但带着该隐之印的人们并不存在于上帝的世界:当有人以该隐的后代自居时,他们显然就已经不是上帝虔诚的子民了。
      
      所以黑塞确实并不只在对读者进行心灵鸡汤式的自我抚慰与指引。他所勾引出的以上分析,比《德米安》中的解释要更“邪恶”百倍,德米安只是质疑该隐非恶人,却并不直指上帝!我微弱的宗教情怀已经传达出一种极其不安的忐忑感了:我怀疑我们会否走得太远了。
      
      但是从宗教角度来看待《德米安》却是最直捷的,因为它本来就是意欲打破基督教的。书中少年辛克莱的成长痕迹非常清晰。黑塞为他的觉醒之路安排了三个指引者:德米安,皮斯托琉斯,德米安的母亲夏娃夫人(书中翻译成为“艾娃”)。有趣的是皮斯托琉斯,他的存在暗示了上帝的秩序是辛克莱所想要通向自我的最终障碍。人类在寻找自我的征途中找到了神,一个较为理想的境界,这个时候,“鸟已经挣脱出了蛋壳”。但黑塞认为这还远不是自我觉醒的终点。皮斯托琉斯在书中是有着反叛精神的上帝使者,他在上帝之下寻找新的秩序和福祉。但由于受困于自身基督式的本质,他未能走出上帝秩序之外,注定这种反叛是一种无解的谬误。于是,辛克莱曾受他指引,从他处获得勇气和澄明,但渐次感受到了他的局限,并最终超越了他。
      
      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喻指,超越皮斯托琉斯意味着挣脱了上帝。曾经人们规划并追求自我的命运,以此作为自我觉醒的终点,就像那些清醒而深邃的智者,想要成为并最终成为了一个诗人或画家。但在黑塞看来,他们至多仅是成为了皮斯托琉斯,而他的辛克莱不会止步于此:人“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上帝也不能阻止人们的寻找与固守自我之路。甚至唯有跨过上帝,走上那条离经叛道的至深孤独的路,辛克莱才能彻底领悟身而为人的终究命题。而只有那时,存在才会向人们展示出所有的意义,人们才会坦然直视世界的既光明又黑暗的全貌。到那时,人们的额头上自会显现出该隐之印:一种意味着性灵与终极命运终于汇合的自我觉醒的标志。
      
      书以德俄战争德爆发结尾。战争确是另一种觉醒和涅槃,但这种洗礼和重生是稍显盲目的。人们想要破蛋而出,于是用战争给世界进行洗牌。时代的洪流搅乱了人们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敲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这种程度的觉醒让人体会到爱与死亡,有一种神圣的“迷醉感”,虽然它不似“该隐之印”般走到了觉醒的尽头,但仍然让人感动。战争中的人们愿意为了理想去死,他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荣光,迸发出了耀眼而强大的重生的渴望。短暂的生命将有可能走向永垂不朽,生命的价值将被赋予新的衡量标准。毕竟人们在战争中“向命运之眼投去了短暂而醒悟的一瞥”,彼时他们是属于自己的。
      
       将人类的自我放至如此高的地位,这也是一种人道主义吧。
      
  •     这不是一本小说,是一本哲学书,也可以读出励志书来。
      下面不是有情节透露,而是有大段的书摘。
      **********************
      
      做自己
      
      听从内心的声音,做自己,被很多人都说烂了,但没有见过能以这么哲学式的方式提出的。
      
      “如果天性是蝙蝠,你肯定成不了鸵鸟。有时,你总觉得自己不正常,为自己的路与大多数人不同而自责。这个毛病得改,看火也好,看云也好,如果灵光闪现,内心的声音开始说话,就安心投身于其中吧。不要一上来就问自己,这是否迎合了老师,父亲或某位亲爱的神灵的想法,这样一来,人就毁了,只能固步自封,心如死水了。”
      
      邪恶
      
      做自己的一种方式,追求自己的梦,同时也接纳自己是为人的反面。少年的痛苦都来自于不承认自己的欲念,幼时为了维护在父母心中的乖孩子形象,对要挟者惶惶不安;再长大之后,为了抵抗宗教禁忌的性幻想压抑自己。德米安的拯救,用“该隐之印”从思维上颠覆了宗教的束缚。
      
      “神是善道、高贵、慈爱、美好、高深、感性,不错!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内容。可人们把其他这些都归结为魔道。整个世界的另一半被隐瞒得密不透风。还有,他们一边将上帝尊为万物之父,一方面却对性爱——生命的真正源泉——避而不谈,甚至将其污蔑为妖魔外道。我并不反对世人敬拜耶和华上帝,一点都不反对。但我也认为,我们应该将一切都奉为神道,整个世界,而不是那个冠冕堂皇的伪世界!因此,我们除了走上帝之道,同时还得走魔鬼之道”。
      
      意念
      
      是原子的振动,世界的事务有吸引法则,意念想得够深刻,就能成为现实。这和朗达拜恩《秘密》里面的意思是一样的,哈佛幸福课里面也提到过,还有《一个瑜伽行者的修行》。德米安能出现在少年的周围,是少年意志呼唤了他,德米拉真的存在吗,德米安只不过是少年希望成为的勇敢、特立独行的那个形象,意念最后让德米安成了少年自己。
      
      “只有愿望真正发自内心,成为我的真心时,我才会有足够强烈的意愿去实现它。一旦是这种情况,也就是说一旦你的心命令自己去尝试,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生命里面的事情,回过头看的时候,总有一种命运的的手在牵引的感觉,之前丝丝缕缕的线索最后真相大白,啊,原来这样,抗争不过的命运,还是自己意念的作用。读起这本《德米安》同样像是注定,先是前男友去了德国,之后公司收购了德国的一家公司,那天科学大叔看到邻桌一本德国历史的书,和我聊起安格鲁撒克逊是英国的一个村,我晚上回来看了德国的黑塞。
      
      爱情
      
      应用意念原理, “爱无须祈求,也无须索要,爱必须要有心中笃信的力量。这时,爱就不需要被吸引,而是主动吸引。”
      
      爱上了一颗星星的人的童话:“一次,他又来到深夜的海边,站在高高的山崖上,注视着星星,心中燃烧着爱的火焰。由于极度的渴望,他朝着星星的方向纵身一跃。然而就在跳起的那一刹那,他的脑中闪过了一个念头:不可能!于是他摔到了崖下的海滩上,粉身碎骨。他不懂得爱。如果他在跳跃的那一瞬怀着心灵的力量,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会成功,那么他就会飞上天去,跟星星结合。”
      
      所以要相信爱情。
      
  •     我们讲的太多,聪明话没有任何价值,只能让人远离自己的内心。而远离自己即是一种罪过。于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但这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路。
      如果早三年读这本书,我应该会喜欢。处在自我同一性混乱期的少年,需要这么一本书与自己的心灵达到某种程度的共鸣。而在此之前,一些想法和固着于心的信念是只属于黑夜的,是不会在人前提及的秘密。在那个时候,如果我遇到这本书,它或许能让我在寻求自我的路途上显得不那么孤立无援。
      可惜我是现在读的这本书,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本书显得过分唯心了。
      
  •     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与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新的境界在我心中冉冉升起,森然,神圣,我曾无数次有模糊的预感,甚至还曾将其以语言道出,但直到此刻,我才真正体会了它的意思。我是自然的尝试,是自然向未知世界迈进的一次尝试,或许它会打开新境界,或许会一无所成,然而,让这一尝试从远古的深渊中诞生,让我的心感受到它的意志,并将其转换为我的意志,这就是我的天职!
  •     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的这套黑塞作品系列一共四册,本书对我来说是第四本,也是最后一本;是(读的)最快的一本,也是最艰难的一本。
      
      讲述的是主人公埃米尔·辛克莱十岁到二十岁的成长历程,就像书名说的那样,那是一段彷徨着的少年时光。
      
      和阿尔博姆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相仿,少年辛克莱这段艰辛的历程是由他先后遇到的五个人(五个阶段?)构成的。
      
      1、弗朗茨·克洛默
      
      刚过十岁的辛克莱和两个小伙伴在闲逛时遭遇十三岁的少年克洛默,闲聊时,出于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辛克莱虚构了一段自己偷窃苹果的经历,为了掩饰自己的谎言,他还以上帝和幸福的名义发了誓。
      
      结果很不妙,他受到了克洛默的要挟,尽管家境富裕,可他还没到可以领零花钱的年纪,两马克的要价几乎压垮了这个十岁大的小男孩。
      
      离家出走?跳河自尽?各种念头纷至沓来,在楼梯间,"他紧紧地蜷成一团,泣不成声。"
      
      如果辛克莱同学熟悉光良的那首《童话》,他一定会在心底唱道:我的天空,星星都“暗”了。
      
      塌了天,是的,在遇到压力甚至毫无压力的时候,小孩子(包括那些早已成年的"小孩子")会无法自控地说谎,然后再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掩饰前面的谎言,全然意识不到这些谎言是多么的幼稚和破绽百出。
      
      把眼前的事对付过去就好,小孩子是活在当下的动物。 很难界定这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不幸。
      
      重压之下,辛克莱性情大变,偷窃、胆怯、自闭,活得战战兢兢,忧心忡忡,精神状态几近错乱。
      
      就在即将崩溃的前夕,“救星以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降临了”。(29)
      
      2、马克斯·德米安
      
      德米安比辛克莱大上好几岁,他天生异禀,少年老成,父亲死后不久,随母亲进城并转入辛克莱所在的学校,尽管不同年级,他们还是彼此关注到了对方,通过交谈和观察,小德同学觉察到辛同学的难言之隐,尽管这是辛同学想要极力掩饰的。
      
      小德主动出手,替小辛解决了问题,书上没说他是怎么做到的,反正那个坏男孩再也没有恶意地出现在辛克莱的面前。
      
      大致手法应该和他教导辛克莱的一样:“你应该摆脱这个家伙!如果没有别的办法,就打死他!如果你打死他,我会很钦佩,很开心。我甚至还会助你一臂之力。”(46)
      
      我以为他们从此会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正相反,他们彼此都疏远了对方,直到几年后同上坚信礼课程时,才再次恢复了交往。
      
      在这个期间,德米安告诉辛克莱: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只要将所有的注意力和意志都投注到某一件事情中,就一定能成功。只要认真去观察一个人,你对他的了解会超过他自己。”(60)
      
      “如果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就出其不意地死死盯住他们的眼睛,如果他此时还不紧张,那你就只能放弃!这样的人不会被你征服,绝对不会!”(63)
      
      “聪明话没有任何价值,只能让人远离自己的内心。而远离自己是一种罪过。人必须像乌龟一样,能完全蜷进自己的内心世界。”(70)
      
      看得出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大男孩,我要对他说一声:受教了!
      
      其后不久,辛克莱转入另一座城市的高级中学,两人再次失联。
      
      3、阿尔丰斯·贝克和贝雅特里斯
      
      这两个人是谁无关紧要,他们代表着辛克莱的两次显著的转折。
      
      进入中学的辛克莱再次面临了他的彷徨,因为思想上的早熟使他与同龄人显得格格不入,他也瞧不起自己的同龄人,“觉得他们是无知的孩子。”
      
      辛克莱每天风雨无阻地散步,思考一些问题。
      
      他常常思念马克斯·德米安,但有时也会恨他:“是他造成了我生命的贫瘠。”(75)
      
      一次散步,他遇见了学校里年纪最大的学生阿尔丰斯·贝克,并被他带去喝酒喝到酒醉。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快,辛克莱就“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酒肆常客,再次完全堕入了黑暗世界。”
      
      上帝有无数让我们陷于孤独并找到自己的方式。(82)
      
      正当我们为辛克莱担心之时,他在初春的一次散步中邂逅了一位令他一见钟情的女孩,他不知道女孩子的名字,也缺乏搭讪的勇气,他把她叫做”贝雅特里斯“。(但丁在意大利古老的三一桥上与贝亚特里斯相遇,彼此心动不已,他在诗中吟唱:啊,天下玫瑰三千,我只对这一朵钟情。)
      
      “一夜之间,我已远离了酗酒和夜游的恶习,重归孤独,找回了读书和散步的乐趣。” (86)
      
      对这个陌生女孩的爱慕完全改变了辛克莱的生活,他开始画画,回到了那条相对正确的道路。
      
      但是就像德米安曾经说过的那样:浪子的生命是通向神秘主义的最佳途径。(93)
      
      不多久,他就遇到了孤僻、神秘,甚至有些怪异的管风琴手:
      
       4、皮斯托琉斯
      
      他们一起进行哲学思考,像拜火教徒那样长时间呆呆地看着火焰,谈论他们共同关心的神祗,阿布拉克萨斯:一个亦正亦邪的神。
      
      这个段落的标题叫做“雅各与天使摔角”,高更有幅油画描绘的就是这一主题。这则圣经故事最有趣的地方是,雅各扭住天使,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放你去。
      
      ......
      
      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光终结于一个中年女人:
      
      5、艾娃夫人
      
      艾娃夫人不是别人,她是德米安新寡不久的母亲。本书神秘主义的色彩暗示着辛克莱、德米安、皮斯托琉斯、艾娃夫人异于常人,他们是一群身上带着“印记”的人——该隐之印。
      
      他们可以彼此用意念来呼唤对方。
      
      剧情比较狗血,二十岁的辛克莱爱上了艾娃夫人,艾娃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故事的末尾,“一战”爆发了,在战场上受伤的辛克莱再次与德米安“神奇”地相遇,德米安告诉辛克莱:“你得倾听自己的内心深处,到时你就会发现,我就在你的心里。”(183)
      
      辛克莱果然从“命运之镜”里看到了自己,他的样子和德米安完全一样,他和他的引路人真正的合而为一。
      
      关于神秘主义,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知道的不多。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黑塞早期的作品,后来才知道本书出版于1919年,晚于1910年出版的《盖特露德》和1914年出版的《罗斯哈尔德》,但仍早于1922年出版的《悉达多》。
      
      我要说的是,黑塞先生的那本《悉达多》一直是我的最爱,等我接着读完他的《荒原狼》和《玻璃球游戏》这两本书以后,一定会再次重温这部经典之作。
      
      对于这一天的到来,我,无比的期待。
      
      
  •     读到这本书实在太晚了。
      
      应该永远也不会忘记云朵老师在我大学时代的最后一课上说,希望你们能多读书,有的时候可能只是多读了一本书,对将来的工作乃至人生都是有益的。就因为这句话,我大概这辈子都只能做个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的人了,活在一个没有愤怒的世界。
      
      还没来得及与德米安同行,他就死去了。再往后不甘心地翻几页,真的死了。戛然而止的结局让仓促酝酿的情绪无处表述。但一想到可以在未来把这个故事读很多遍,一遍遍地跟着辛克莱与德米安,能有一双结实的手臂揽着我,有命运的亲吻,又高兴得像那种珍贵的迷茫又失而复得了。
      
      梦中的野兽平静而生机勃勃,体内每一天潜流都容纳了生与死的欲望,却又那么天真,那么心不在焉。胆怯的牧师用傲慢武装,一边挥舞着经书、虚张声势地指责邪恶的梦,一边身子后倾与梦保持距离。神圣现实的大殿里,直线与对称精确地排他,将血与骨切割以祭献我们人造的祖先。不过,纯洁的野兽即使被剜去眼睛,挑断筋肉,它依旧纯洁,它还披着来自千万年前的星光的垂顾。
  •     初次看的时候觉得很普通 甚至有点不知所云 觉得故事的情节不是很强
      等到读完了才恍然大悟 原来德米安一直都在辛克莱身边 德米安总是可以在适时指引辛克莱,给予他帮助
      这样的指路人值得珍惜 铭记
      德米安可以示每个人,每个人在彷徨的时候都应该有一个灯塔似的人物,而指引之后,灯塔就没有必要出现,直到下一次需要指引的时候
      所以,德米安出场的次数并无多。全文还是按照辛克莱自身的成长作为文章的线索。
      到了最后老朋友相遇,而自身的命运是要融入世界的洪流的——要打仗了!世事不可回避,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去面对,而这一次,由辛克莱自己去探索前方的路,“现在,我的样子跟他完全一样——德米安,我的朋友,我的引路人”!
  •     『序:寓意解经法[1]』
      
      很多人都不明白这部小说为什么如此神棍以及如此中二,那是因为《德米安》只是看起来像是“少年辛克莱之烦恼”的样子而已,实质上却是更加接近于传道书或者福音书,或是记述圣人的行传;为什么披上青春小说(或者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轻小说罢)的外衣呢——因为有趣啊。
      很多人又会说,孩子你需要治疗啊——但是黑塞确实脑子就有问题啊,由于这个契机他结识了另一个伟大的神棍荣格,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他们俩想必友好地交流了不少神秘学的知识(荣格的对于神话以及宗教意象的了解堪比专业宗教学家),于是黑塞脑子更不正常了,成为了一个诺斯替主义者。
      
      这部作品里面——伟大的圣人、沉默的觉者、世界的爪牙都被缩小了,成了孩童和青年的样子;人类对于生存的虚无所感到的绝望和困苦也被缩小了,成了青春期的不安与躁动;一切巨大而关键的事物都被摆到了小小的棋盘上供我们欣赏。
      
      
      『两个世界』
      
      “光明”与“黑暗”,“这个世界”与“那个世界”——这种极端二元论的对立意象根本就是诺斯替主义的根基教义,所以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自己找到组织了。
      诺斯替中的神并不创造宇宙,也不统治宇宙,而是反宇宙的——神所处的世界是光明的世界,或者说神就是光明世界;而我们所处的整个宇宙本身就是黑暗的世界,是一种亵渎和堕落。
      这里的“光明”和“黑暗”仅仅是一种概念的象征,所以我们的宇宙中即使存在着光明,其自身的本质也是”黑暗“的。
      
      在诺斯替主义的摩尼教派别中,起源是这样被描述的:“在世界的开端有两种存在,一是光明,一是黑暗”[2],而曼达派的平行描述则更为细致有趣:“有两个王,创造了两个自然;一个王创造了这个世界,另一个王创造了外面的世界。这些移涌的王佩戴着黑暗的剑与皇冠。”[3]
      
      黑塞将这种宇宙论尺度的二元对立缩小到了孩童时代的辛克莱眼中所见的小小世界:一个是父母所在的温暖安宁的家,另一个是房子以外的世俗和社会。
      光明世界里面的一切都是干净的、安详的、井井有条的,而黑暗世界是可怕的、神秘的却又是诱人的:随着认识的发展和年龄的增长,我们总是要进入到那个所谓的“黑暗世界”,出入于社会,去体验人类的丑恶和美丽,我们知晓了,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渐渐地,我们也发现那个所谓的“光明世界”并不是看上去那样完美,它也有着顽固死板的教条以及无聊的善意。
      
      光明世界的成员们(亲人)并不正视我们的改变,维持着虚伪和平的假象;于是大家虽然坐在一起,心却彼此远离了——所以说“光明世界”的本质也是“黑暗”的,得到的结论便是:他既是受保护的,也是被拘禁的。
      黑暗世界的化身便是弗兰茨这一角色:愚蠢、粗俗但又是可驯服的和淳朴的。
      弗兰茨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靠着“道理”使其屈服,因为本身的对话体系就不一样——“属灵的人”的道理是光明的,是与这个黑暗的世界格格不入的;于是要对抗黑暗,必须使用更深的黑暗。
      
      人若要获得拯救,也必要经历那“外面的世界”,与象征着自然规律的掌权者(Achons|也就是上文中的“这些移涌的王”)们作战;所以诺斯替主义中的基督(有时被作为圣约翰)说:“我要游荡历经诸世界与诸世代”。
      
      
      『该隐和强盗』
      
      如果说“两个世界”是一种根基性的但同样也是隐秘性的诺斯替主义象征的话,那“该隐”则是一个至为明显的诺斯替象征。
      该隐派(Cainites)是诺斯替主义的一个分支,也是基督教异端中颇为丧心病狂的存在——这个派别崇拜旧约中的所有反派特质的人物,以扫(Esau)、索多玛的居民、犹大等都被认为是授意于比造物主更高的原则而被翻案。
      马克安认为基督降临地狱只是为了拯救该隐与可拉(Korah)、大坍(Dathan)、以扫与亚伯拉罕(Abiram)以及所有不承认犹太人的神的民族,而亚伯、以诺等侍奉造物主和他的律法的人则被留在了下界。[4]
      
      该隐作为德穆革(Demiurge)的宇宙专制的第一个受害者——德穆革也就是巨匠造物主、旧约中的上帝歪曲过后的形象——而成为了具有神性的“先知”代替了基督教中摩西的位置;创造主所颁布的"你应该如何"与"不应该如何"的律法,只是"宇宙"专制的又一形式,所以类似该隐这样的超脱于道德律的人就成了“反英雄”——他们可以做任何事而不受行动的玷污;例如犹大的行为就被认为是“神圣的背叛”[5]。
      
      觉醒的第一步就是“反叛”,也就是尼采的“三段变化”中隐忍的骆驼觉醒为狮子的状态。
      世俗的道德、律法以及一切说辞,你都要感到警惕,因为那是用于统治的工具;你对这世界的一切都想要毁坏掉;你对于被关在这“监狱”中被蒙骗、被灌醉,感到无法遏制的愤怒。
      ——“为什么你把我带离我的住所,把我囚禁起来,扔入这恶臭的躯体之中?”[6]
      
      黑塞将这种“觉醒”折射成了成长的母题:孩子们渐渐和父母有了沟壑,不再诚实,他们有了自己的黑暗秘密;他们开始怀疑以前所接受的教育,并且觉醒了一种反律法主义的倾向——所以孩童永远都是崇拜“恶”的;他们甚至会通过一些行为(吸烟、放荡、脏话)假装成一幅“反英雄”的样子,直到他们中的大部分再次被现实(黑暗的世界)操翻,这时他们会说“那都是年轻时犯下的错”。
      
      用个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词语,这就是所谓的“叛逆期”——个人的成长历史不过是将整个人类的求索历程压缩至一生的长度而已,正如十月怀胎正是生物的进化历史的压缩一般。
      父母作为掌权者的权威削弱了,并且往后将会越来越弱,而“神”作为世界主宰者的权威也同样地削弱了——“儿子迟早要杀死父亲,人迟早会杀死神”。
      
      奥菲特派(后文会再次提到)的文献中描述到:
      “该隐的祭品并没有得到这个世界的神的接受,这个神却接受了亚伯的血腥的祭品:因为这个世界的主喜欢血…这蛇就是后来的希律(Herod)时代以人的形态显现那位。”[7]
      德米安是赐予知识的蛇(诺斯替基督)的话,辛克莱就是该隐,替代了基督教中亚当的位置(或等同)。因德米安即是信使,于是辛克莱在德米安的启示下认得了该隐的标记,知晓了自己是该隐的子孙;这就是觉醒的开端。
      这种觉醒和反叛正是人类历史中的永恒母题,正如俄狄浦斯王的悲(喜)剧一般重演。
      
      
      『贝阿朵莉切』
      
      下面还是使用贝雅特丽齐(Beatrice)这个标准译名吧...
      很明显,辛克莱对于贝雅特丽齐(他自己取的名字)的爱恋,其典故来源于但丁的暗恋。书中强调辛克莱没有读过《神曲》大概是为了突出那种通灵气质吧。
      
      传说在但丁九岁的时候,见到一位小姑娘,小姑娘的名字就叫贝雅特丽齐,当时他就坠入了爱河。
      ——“这个时候,藏在生命中最深处的生命之精灵,开始激烈地颤动起来,就连很微弱的脉搏里也感觉了震动。”[8]
      然而在我看来,这种感情更接近于崇拜而非爱情;贝雅特丽齐只是一种中介,或是一种催化剂:原本应该用来将亿万个精子射出去的生命能量被转移到了伟大的《神曲》的创作之中,真是弗洛伊德式的胜利;后来这种爱的通道也转移到了对上帝的爱上面,贝雅特丽齐在《神曲》中也成了天使,维吉尔的授意者,代表了上帝的面容。
      所以但丁不过是经由贝雅特丽齐的形象爱着永恒和真理而已,其中虽有荷尔蒙作祟的成分,但更多的却是一种穿透;比如说,如果他们真的相爱结合了,这种笼罩在贝雅特丽齐周围的魅力就被祛魅了。
      
      这种“穿透的爱”在黑塞手中成了“青春期”。
      辛克莱在公园中一见钟情的贝雅特丽齐只是一个意象,她可以是任何一个符合必要特征(男孩的脸这一点很重要)的女性;而她背后真正的存在,是德米安,所以辛克莱的梦中和画中总是出现德米安的脸。
      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同性之爱,原本上述分析也是柏拉图对于这种爱的本意;但是同样基于全书诺斯替式的基调,你可以说德米安是诺斯替式的基督缩小到青春小说形式中的模样,他是新世纪的弥赛亚(诺斯替神话中的光明世界的信使),所以辛克莱是透过贝雅特丽齐爱着彼岸世界。
      
      
      『鸟从蛋里挣脱』
      
      ——“鸟从蛋里挣脱出来。蛋即世界。谁要想出生,就必须摧毁一个世界。鸟飞向上帝,上帝就叫阿布拉克萨斯。”
      这是《德米安》中被人津津乐道的名句,“阿布拉克萨斯”这个名字即是作为帷幕后的真正的神的指称,虽然我不太了解,但是这应该来源于琐罗亚斯德教或者某个波斯宗教的异教神,只不过是被借用来表示一种非正统的立场而已。
      
      诺斯替的救赎等同于末世论,它的拯救论也是极端的:人的“灵”(Spirit)是一种前宇宙时代降落到物质世界的神圣质料,即“普纽玛”(peneuma);掌权者造人的明确目的就是要把灵囚禁在那里,而创造世界则是要阻止人返回本源;于是“灵”沉睡在肉体和精神之中,对自己没有意识,渐渐窒息麻木。
      “属灵的人”借由“信使”获得启示,从昏睡中苏醒,这就是觉醒;正如辛克莱受到德米安的引导而获得了观看世界的真知之眼一般。
      
      “从整个神圣剧本的尺度上来看,这是神恢复自身完整性的过程的一个部分,他的完整性在前宇宙的时代由于失去了一些神圣的质料而受到了损坏。神只是通过这些失去的质料才卷入到世界的命运之中,也是为了收回它们才派遣他的使者干预宇宙的历史。随着这个收集过程的完成,(按照某些体系)宇宙将由于失去其光明的元素而走向终结。”[9]
      
      世界就是一个蛋,我们每个人想要成熟都必须破壳而出,在这之后蛋就完成了使命而碎裂了。
      这在黑塞的个人尺度上意味着对于世俗价值的祛魅(即重估一切价值)——“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
      
      诺斯替尺度的救赎则如同字面意思一样意味着宇宙的终结:至高的神修正了时间开始之前犯下的一个错误,于是一切回归到初始的“无”;这救赎的过程也带有一种唯我主义、反律法主义甚至放荡主义,此世界的一切爱与亲情、执着与荣耀、回忆与希望都是虚假的,这意味着你可以做任何事也可以不做任何事,因为任何事都没有意义;而最后的回归,你只能孑然一身,就像亚当在穿越移涌的途中思念夏娃却被告知他已是独自一人了。
      
      
      『雅各与天使搏斗』
      
      雅各与天使其实象征着的是古怪的音乐家皮斯托里乌斯与自身的基督信仰。
      
      皮斯托里乌斯原本是一个神学研究者,并且最终会成为一个牧师或者传教士;然而他最后却选择了成为一个蹩脚的音乐家,此时“父亲”的命令就成为了“耶和华”的律法象征,违抗父亲的命令就是反叛的种子;他教导辛克莱凝视火焰中的奥秘,这是一种带有强烈琐罗亚斯德教色彩(拜火教)的仪式;他讲述梦境,讲述阿布拉克萨斯的新宗教。
      
      然而他的本质仍然是虔诚的,他的核心仍然是基督式的,所以辛克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点:他的反叛仅止于反叛,而没有觉醒;辛克莱认出了他是亚当的儿子,而不是该隐的儿子;也就是所谓的“非我族类”罢,他的额上并没有该隐的印记。
      
      但是皮斯托里乌斯仍然是特殊的,他虽然是“那边的人”,但是却有着一种刚强。
      “只剩下雅各一人。有一个人来和他摔跤,直到黎明。”
      ——创世记32:24
      他虽然一直无法超脱于这个世界(乃因他并非“属灵的人”),却一直在与内心的掌权者搏斗。
      雅各说自己面对面遇见了神,却仍然保全性命(这种狂妄大家体会一下),主耶稣以使者的样式显现,他与雅各摔跤竟然失败,显得柔弱可欺,预示将来的受死与被羞辱;随后天使令雅各的腿瘸了(打不过马上使用神力),那人要走,此时雅各说“你若不给我祝福,我就不让你去”。
      
      所以雅各虽然有一种不同于其他“羔羊”的刚强,最终却还是屈服于上帝的法律,他的反抗只是为了于自己谋求更多的赐福,如同小孩子向着父母撒娇罢了。
      
      
      『夏娃太太』
      
      “最初的父把‘灵’抛弃在敌人之中,生命之母为了他们被俘的儿子而加以干预,于是克罗斯塔革神(Chroshtag)就被派到他那里去…得到解放的神就作为‘回应’上升,母亲欢迎儿子回到家中。”[10]
      这里的“使者”就是德米安,而“儿子”指的是辛克莱这样的“属灵的人”,“最初的父”便是阿布拉克萨斯所代表的至高的神,而“生命之母”——指的也就是夏娃太太了。
      
      这里的夏娃(Eve)可以认为是诺斯替反用圣经中的夏娃,赋予其全新的含义。
      夏娃的创造以及由她开始的生殖行为,使得原本就流落于黑暗世界的普纽玛更加的稀薄与分散,这就是夏娃最初的堕落含义;这点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索菲亚(Sophia)的堕落产生物质世界的诺斯替神话,所以我认为两者应该是形式上等同的。
      辛克莱会觉得夏娃太太的脸像是很多人或者说是所有“有印记的人”的综合,那是因为夏娃太太象征着“生命之母”,所有人的源头。
      
      《创世纪》中夏娃被蛇引诱的故事强烈地吸引了诺斯替主义者,因为其中提到了“知识”,而“诺斯”(Gnosis)即是指“知识”;所以引诱夏娃的蛇成了赐予人类知识的象征。
      有不止一个诺斯替教派取名于对蛇的崇拜:奥菲特派(Ophis,希腊语:蛇)以及纳塞内派(nahas,希伯来语:蛇)等等。
      中世纪的神学家伊里奈乌对奥菲特派总结中说,是索菲亚派蛇去引诱亚当和夏娃违反德穆革的命令,“这个计划成功了,两人都吃了神禁止他们吃的果,他们吃了以后就知道了彼岸的能量,并背离他们的创造主。”
      
      所以黑塞的整个故事其实都是夏娃太太在其中引导,从德米安和辛克莱的相遇,以及辛克莱的觉醒和启示,到最后辛克莱加入了夏娃太太的大家庭(即真正的光明世界)。
      其实《德米安》一书作异端地看的话,也可以当做一本邪教运动开展手册:一个普通青年是如何一步步地被蛊惑...
      
      
      『结束和新生』
      
      ——“亚当爱上了这位异乡人,他的话语是异乡的,是疏远这个世界的。”(同[6])
      
      德米安这一形象,既像是圣人耶稣,又像是魔鬼毒蛇,按作基督式的思维肯定是无法理解而陷入狂乱,但是在诺斯替主义中这却是再熟悉不过的象征。
      《彼拉特》(Peratae)中毫不迟疑地指出耶稣是“普遍的蛇”的具体化身,德米安所同时带有的神性以及魔性,正是彼岸的光明在世俗的显现,因为“至高的善”是非道德的,“道德”只是掌权者创造出来愚弄众人的;“他的目光里是深沉的、宁静的、几乎是狂热的、却又是冷静的全神贯注。”——德米安那种脱俗的气质,正是其“异乡人”本质的显现,因他是“疏远这个世界的”,所以辛克莱才爱上了他。
      
      德米安那种“心想事成”的能力可以理解为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也可以认为这是在暗示德米安拥有超脱于黑玛门尼(即宿命)的素质,这也是属灵的人共有的通性,更何况是异乡的使者呢。
      
      
      
      [1]: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
      [2]:Flugel.G,Mani[M];Leipzig,1862
      [3]:Das Johannesbuch Der Mandaer,Walter de Gruyter,1915
      [4]:Iren.I.27.3
      [5]:Gospel of Judas
      [6]:Ginza. Der Schatz oder Das grosse Buch der Mandäer,Leizpig Vandenhoeck & Ruprecht,1925
      [7]:Refut.V.16.9f.
      [8]:Dante,La Vita Nuova
      [9]:Jonas,H.The Gnostic Religion: The Message of the Alien God and the Beginnings of Christianity[M].Routledge, 1992
      [10]:F.W.K.MÜller,Handschriftenrestein Estrangelo-Schrift aus Turfan,1904
      [11]: Friedrich Nietzsche,Also sprach Zarathustra,2008
  •     寻求自我-但是,自我是什么呢?岂非种可以任意解释的东西吗?所负使命、命运不过是借口,是自欺和自我蒙蔽,即使不是可怕有害的,至少也毫无意义-只见想见的事物,即使无论如何都是这么回事,就算了吗-艾娃夫人,她的个性 痛苦是什么全无表现,只是代表罢了,可爱一点 即小说是某些问题思路的拟人化-
  •     1 看完德米安我感觉我年少时的彷徨从不曾远离 如果一个人经历新生事物必然经历彷徨与选择 克罗默 外部世界 内部世界 彷徨少年 靠岸还是航行 我经历过自闭 一边倒 到勇敢 但勇敢是最终的正确选择 我不确定 这份勇敢让我失去了很多(伤了老婆的心) 人生的经历之路比旅行来得精彩 后记关于克罗默的害怕 来至于一个错误的情感反射逻辑轮回(皇帝的新衣 漩涡) 克罗默也曾彷徨
      2该隐的标记刚强勇敢大家害怕 异类 人总是喜欢是自己感到舒服给自己带来惬意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标记 部分高地贵贱?与其说是勇敢刚强不如说是一场自我探寻之旅 无形未知的打手操控 对德米安对该隐评价的担忧害怕也是真实的 克罗默——恶棍 我对德米安的解救不感激 唯一奇怪的是我缺乏好奇心 我的天性想尽快回到平衡和安宁中去
      3前进的道路必须经过最艰苦的斗争才能找到 死亡和新生 当所有可爱的东西要离弃我们 被太空中的孤独和死一般的寒冷所包围 我见他奇特 孤独而宁静 像星辰一样在他们中间穿行 周围环绕着一层自己的大气生活在自己的规律中 雌娥
      4 我习惯在任何天气都去散一会步 边走边思考 我常常享受到一种乐趣 一种充满忧伤,蔑视世界和蔑视自己的乐趣 阿尔方斯贝克 不管怎么说 我在这里尝到了生命的气息 尝到了变革的滋味 我就是这样游来荡去蔑视世界! 我内心哭泣着跪在我的灵魂我的过去我的母亲面前 跪在上帝面前 这是思念我自身的一种开始 一种觉醒 贝雅特丽齐 你和我联系在一起了 不过不是你只是你的画像 你是我的一部分命运 命运和性情是一种概念的名称 你自身内构成你生命的东西知道这点 明白这一点就行了 在我们自身内有一个人什么都知道 什么都想要 什么都比我们比我们自己做得更好 不过请原谅 我得回家了 我的转变只是和父亲老师的期望碰巧契合
      5鸟从蛋里挣脱出来 蛋即世界 我要想出生就必须摧毁一个世界 鸟飞向上帝 上帝叫阿普拉克萨斯 我如此醉心的贝雅特丽齐这个形象现在渐渐在消失 更确切地说她慢慢离开了我慢慢退向天边 变得更遥远更苍白 更加模糊不清 她已不能再使灵魂得到满足 也许我不断求索 数年之久 而一事无成 对外部世界我倒是安全的 对人我没有什么害怕 这一点连我的同学也领教过 他们暗地里向我表示敬意 这种敬意常使我面带笑容 如果我愿意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透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 我研究的始终是我 始终是我自己 如果我们恨一个人 那么我们恨得是他的形象里存在于我们自身的东西 我们自身不存在的东西是不会使我们激动的 勇敢而又真实地与自己相处 比如说我的数学状态 吃饭 更高的精神之路谁就得保持纯洁,我夜里做的梦甚至对我自己都不能讲--克瑙尔 克瑙尔也是我的引路人 09并没有突破枷锁 皮斯托利乌斯的博学多才过分崇拜神话 过分细究过时的信仰形式 我一下子感到反感 他没有这样的力量 没有这样的职位 他的职责也许就像他跟我一起所做的一样 是帮助人们走向自身 给予人们前所未闻的东西核心的神灵 这不是他的职责 我们应当珍惜那些突破口 真正职业走向自身 坚定而又不坚定 勇敢而又不勇敢 走向自己而又走向别人 我不能这样一丝不挂地 孤独地站着 我也是一条可怜的懦弱的狗 它需要些许温暖和事物 有时想要感觉到它的同类的接近 谁要是只要想要命运 他就机务榜样业务理想 也没有喜爱安慰
      7 作者本人是尼采狗 感受着他灵魂的孤独 嗅到了不断驱赶着他的命运 跟他一起痛苦 并对曾经有过一位如痴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的人而感到无比快乐(跟尼采相比我是不是成了09狗)一个团体里尽是些害怕自身中陌生东西的人 最后一段德米安的话表达了作者本人对所处世界的失望 对大自然意志的推崇 世界腐朽下去 等待着它的灭亡--这干我什么事!我只等待着我的命运以一种新的形象像我走来(人一出生是个混沌题)我已经习惯于生活在自己的内心 甘心于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官的失落 甘心于闪光的色彩不可避免地与童年一起失落 永远不会到家 不过当友好的路途汇集在一起时 那么整个世界在一段时间里看起来就像是家乡一样 逃进团体成为一个酒鬼我们追求的是不断完善的清醒 而其他人追求的是寻觅的则是把他们的一件他们的理想和责任 生活和幸福越来越紧密地和芸芸众生的追求和寻觅连接在一起\人类已完善得东西对于我们来说人类是一个遥远的未来
      8结尾的开端 德米安对付克罗默 个性化
      读德米安的时候思绪混乱飘离却又有深刻的共鸣 带来了一种特殊的阅读体验 短时间内读了两遍 想从事件和人物两个角度去梳理德米安带给我的思绪和共鸣
      我个人阅读德米安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辛克莱式的挣扎过程 迟迟不能进入新的生活
      H 生活的驻足与寻找 自我寻找之路勇气只是踏上征程的第一步 更需要韧性与智慧 不能棱角分明地去面对 与意相处 与洪相处 实际上都有一种无意识才是最可怕的 包括我的随性衍生出来的逆流 说实话看完德米安我思绪很混乱 它带给我的想法是来自各个角度的 它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总体说来是从童年以来到目前的我 一种回放式的人性的回味和思考 对黑塞所持的价值观 我有些矛盾 首先我从个人角度出发是完全认同他的走向自身 与自己相处的 可以说我个人的成长大都收益于此 但我觉得黑塞对于世界的多元性缺乏一种包容(不是黑塞犯的错是我反的) 他在书中设想了两个世界善与恶的世界 人们会成为猫猫狗狗壁虎蝙蝠 黑塞觉得每个人都应成为人 但我想说克罗默不是生下来就是“克罗默” 有人拯救辛克莱 为嘛没人拯救克罗默 作者作为尼采狗似乎有点逃避现实 理想主义 当然这和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关 我只是马后炮而已 我想我应该好好去体会黑塞的感受 未完结
  •     成长是对自我的探寻。黑塞在书中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一个人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寻找自我是成长的目标,也值得为此付出代价。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未来是不确定的,探寻过程充满了迷茫与彷徨:该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我;要怎么面对现实中的丑与恶。思考感悟不一定会得出个确切的结果,甚至有人花了一辈子的时间还是找不到问题的答案。但至少能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感到自己的成熟,分辨出父母期望、塑造的自己和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
  •     本书讲述了少年辛克莱寻找自我的艰辛旅程,而书中对"光明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隐喻,就是对自我内部与外部世界的拆分与对立,在这种对立中,少年辛克莱逐渐成长,认识了"光明"与"罪恶"的共性。正如书中所讲,"所有人都拥有同一个起源和母亲,我们来自同一个深渊,然而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赫尔曼·黑塞:《德米安》,丁君君、谢莹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下同】这种认识并非凭借辛克莱一人,每当他陷入纷乱和黑暗,一位叫做德米安的人就会以不同的形态和面目出现,引导辛克莱在孤独中看清方向,认识本性。
      
      本书首次出版于1919年,此后便成为了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之一。有趣的是,书中的主人公埃米尔·辛克莱正是黑塞的笔名。这也正意味本书涵盖了黑塞对自己少年时代的追忆与思考。整部小说章节较少,节奏紧凑。笔者遂按章节顺序以及德米安的不同身份,对书中的内容做一个不是那么全面的小结。
      
      "我所渴求的,无非是将心中脱颖欲出的本性付诸生活。为什么竟如此艰难呢?"【104】这句话出现在扉页,第二次则出现在书的中间部分。这句问题的答案,正是辛克莱,也是黑塞本人所要追寻的终极答案。
      
      
      两个世界
      
      主人公辛克莱的故事始于十岁。"那时,世界朝我铺面而来,痛楚和惬意的战栗叩击着我的内心,隐秘的小巷,明净的房屋和钟塔,钟声,面孔,舒适暖和的房间,神秘诡异的房间。""在那里,两个世界迎面相逢,日和夜从两个极点冉冉升起。"【7】
      
      一个是父亲主持的家,是个亲密的小世界,里面只有我的父母。【7】另一个世界也从我们的家中延伸出来,确实完全不同的面貌,它的味道、语言、承诺和要求都大相迥异。【8】
      
      辛克莱初次与另一个世界相遇,便遭受到恐惧与胁迫。这些恐惧来源于一个叫做克罗默的男孩。"那段时日,我的精神状态几近错乱。在宁静有序的家中,我仿佛一个幽灵,活得战战兢兢、忧心忡忡,对他人的生活置若罔闻,时时以自我为中心。"【28】
      
      
      该隐
      
      黑塞记录了德米安的第一次出现,以及辛克莱与德米安关于"该隐与亚伯"的对话。德米安说,"这样古老的故事总是真实的,可是人们讲述和解释它们的方式却不一定真实。简单说,我觉得该隐是一个很出色的人,可人们因为恐惧他,才为他编造了这样的故事。"【33】
      
      之后,随着德米安的深入,他挖掘出了辛克莱对于"另一个世界的恐惧","你根本不应该怕任何人。如果一个人让另一个人害怕,原因就是害怕的人承认了前者的权力。"【42】
      
      辛克莱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另一面,以及将要面临的艰难历程。"啊,今天我知道,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51】
      
      
      强盗
      
      德米安告诉辛克莱,一个人的对自我意志的驱使对于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重要性。"一旦是这种情况,也就是说一旦你的心命令自己去尝试,事情就水到渠成了,你可以随心驱使自己的意识。"【62】
      
      在《马太受难曲》的课下,德米安继而引导辛克莱走向反叛与疑问。"就说那两个和耶稣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强盗。三个十字架并列立在小山上,该是多么壮丽的景象!干吗要用那种感伤的教化套路来讲述这两个低级强盗的故事呢!"【65】
      
      "他鄙视转变,在他的境况下,这种转变只是伪善,他将自己的路走到了底,没有在最后一刻背弃一直支持他的魔鬼。他是个硬角色,而《圣经》中的硬角色一般都会早早夭折。或许他也是该隐的后裔。"【65】
      
      "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犯了禁忌而成了流氓。反过来也是一样 ---- 其实这只是个懒惰的问题。懒得思考和评判自己的人会顺应世俗的禁忌法则。他活得轻松。而有些人的戒律却来自心中,在他们看来,正派人天天做的事未必不是禁忌,而遭他人唾弃的事在他们眼中却是不乏合理之处。每个人都得为自己而活。"【69】
      
      
      贝雅特里斯
      
      辛克莱的成长让他变得越来越合群,却在内心逐渐遁入更深的孤独。"我和伙伴们貌合神离,在他们身边依然孤单,因此更痛苦,然而这是有原因的。"【81】
      
      "上帝有无数让我们陷于孤独的并找到自己的方式。那时,上帝便领我走了这样一条路。那仿佛是一个噩梦。在污迹秽物、破碎的酒杯和胡言乱语间挥霍的夜晚,我看见了自己的模样,一个心怀魔障的做梦者,我心神不宁,痛苦不堪地攀爬在一条肮脏的路上。"【82】
      
      辛克莱在孤独中遇见了贝雅特里斯,一位让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女孩。重要的是,贝雅特里斯让辛克莱曾经认为是罪恶的"欲望"变成了圣洁而光明的爱。此时辛克莱开始作画,而在画中他逐渐发现了自己,德米安与贝雅特里斯的共性。
      
      "我坐在画前良久,那火光灭了之后也没动弹。渐渐地,我的心中出现了一种感觉:那画既不是贝雅特里斯也不是德米安,而是,我自己。"【91】辛克莱于是用笔在了画的下方写上:"命运和性情是一种感念的两个名字。"【91】
      
      德米安再次出现,向他揭示一个拥有支配权的更高意识,这个意识同样来源于自我。"我们心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愿,一切都做得比我们更好。"【94】
      
      
      鸟奋争出壳
      
      辛克莱开始思念德米安,他开始写信,终于等来德米安的回信。德米安开始引导他认识毁灭后重建的历程。"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鸟飞向神。神的名字叫阿布拉克萨斯。"【99】
      
      辛克莱的梦中开始反复出现自家门上的徽章,一只鹞鹰。在梦中他遇见母亲,随后又变成德米安,又像是自己。富有十足的女性气质。
      
      "这个人将我拉到她身旁,开始和我进行缠绵而可怕的交合。快乐和恐惧纠缠在一起,这场合既是神圣仪式,又似乎是渎神的行为。"【102】
      
      在性欲的驱使下,辛克莱开始愈发地追寻自我。他意识到人性的堕落与肮脏,却深知无法挣脱。他想将原始的欲望付诸于生活,却发现竟是如此困难。这时他遇见了一位管风琴乐手,皮斯托硫斯。这是德米安的第二个形态。
      
      辛克莱告诉乐手:"我想我很喜欢音乐,因为他离道德很远。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是道德的,我在寻找与道德无关的东西。道德一贯只让我痛苦。"【109】皮斯托硫斯开始了类似于德米安的引导,他说:"这恰恰就是运行于我们的心灵和自然中的不可分离的神性,当外界的世界沉沦下去时,我们中就会有人走出来,将其重建,因为一切山水草木、自然中一切造物都已先存于我们心中,源于我们的心灵,具有永恒的本质,我们虽然不了解这种本质,却常常能在爱的力量和创造力中窥得一些门径。"【115】
      
      于创造,必先毁灭。阿布拉克萨斯便是包容一切的神祇。他只是一个符号,实际的他则是我们内在驾驭一切的人性。
      
      
      雅各与天使的摔角
      
      黑塞继续对阿布拉克萨斯进行描绘。"阿布拉克萨斯接受你所有的思想与梦幻。"【120】
      
      在面对宗教的哲思上,皮斯托硫斯说,"只是我过早就心满意足,听命于耶和华,当时我还不知道阿布拉克萨斯。啊,每一种宗教都很美好。宗教是灵魂,不管你是吃基督教的圣餐,还是去麦加朝圣,都是一回事。"【121】
      
      辛克莱开始对节欲有了新的思考,他遇见了一个节欲的人克瑙尔,在争论中他告诉克瑙尔,"但我不能理解的是,难道压抑性欲的人就比不压抑的人纯洁吗?而且,你能做到在思想和梦境中也排除性欲吗?"【127】
      
      终于有一天,辛克莱开始对皮斯托硫斯也产生了逆反情绪。而这种逆反让他顿时觉得羞愧无比。他在面对人性肮脏的欲望时做出了最后的反抗,他开始反驳皮斯托硫斯的观点,却反而使他愈发愧疚。
      
      "当时,我第一次察觉到了自己额上的该隐之印。"【139】
      
      
      艾娃夫人
      
      辛克莱开始靠近最后的真理。关于意志,关于人性,关于黑暗与爱。德米安又回归了最开始的身份与形态。他告诉辛克莱,"人性意志从来就和那些所谓的共同体、国家、民众、协会和宗教毫不相干。"【151】
      
      辛克莱开始回忆起自己的过去。这些经历自然而然变成了答案。他感到自己正在从世界的壳中挣脱而出。"家乡的老屋,大门上的古老徽章,童年的德米安临摹徽章的样子,童年的我在克罗默的淫威下战栗,少年的我在宿舍安静的桌旁画着自己的欲望之鸟,心灵迷失在自己脉络纠缠的网中。此时此刻,一切都重新在耳边响起,我的内心迎接着它们,回应着它们,赞同着它们。"【154】
      
      辛克莱遇见了德米安的母亲,艾娃夫人,并且深深地爱上了她。他在艾娃夫人身上看到了自我,看到了爱与意志。他在梦境中摸索着人性的本来面貌与可能的未来,黑塞在书中所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一切理想都来自于梦境和无意识的心灵,在那些梦境中,人类摸索、追随着未来可能性的暗示。"【160】
      
      突如其来的战争爆发了,对于德米安来说,这是新世界的预兆。德米安告诉他的母亲,"我们只是在猜测这些新预兆的意思。不过也没什么。该来的事,会突如其来地降临,到时,我们就会知道自己的问题的答案了。"【172】
      
      
      结束和新生
      
      这是辛克莱少年时代的终点,也是他所有梦幻的终点。他与德米安早已融为一体,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是一体,德米安是一切欲望与人性的表达,也是他的引路人。而当辛克莱破壳而出,他遇见了一个更加崭新的世界。
      
      "我在云层中看见了一座庞大的城市,百万人川流不息地从城中涌出来,蜂拥着穿越广阔的田野。有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也走到了他们当中,她的发间有星辰闪烁,她高大得如同山峰,形貌很像艾娃夫人。无数人被她吞了下去,就像掉进了一个黑色大坑中,消失不见。这位女神蹲在地上,额头上的印记闪着光。仿佛有一个梦在支配着她,她闭上了眼镜,巨大的脸痛苦地抽搐着。突然,她锐声喊出来,有星星从她的额头中迸出来,成千上万颗璀璨的星星,在黑色天幕上划出了美妙的弧形和半圆形。"【181】
      
      辛克莱终于目睹了人性的本来面目。那是创造一切的欲望与力量。它既是光明又是黑暗,既是繁星又是尘埃,既是痛苦又是幸福。它吞噬着所有人,所有的挣扎与孤独。
      
      "包扎伤口很痛。此后我身上发生的事情都令我很痛。但有时我会找到钥匙,遁入自身内部,在那里,命运的意象在一面幽深的镜子中沉睡不醒,我只需俯身看那面幽幽的镜子,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像 ---- 现在,我的样子跟他完全一样 ---- 德米安,我的朋友,我的引路人。"【184】
      
      
      我们都是该隐。
  •     彷徨,始于不能正视自己的欲望。从孩童到成年,你的欲望发生了变化,童年的纯真在微细中死去,没什么怀念的,因为你不该沉湎于自己都不相信的愿望。
      成长的过程,就是正确的期盼:有些愿望不属于你,有些愿望你会得到真正的满足。不是在得到前又希望,又懊悔,又害怕。
      
      我们想要的不外乎三种:名声、物质和爱。我们追求名气和物质归根到底也是为了爱。否则无度的挥霍和贪食,会胃痛。爱无需祈求,也无需所要。爱必须有心中笃信的力量。这时,爱就不需要被吸引,而是主动吸引。
      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消费主义,人们可以通过消费带来满足感。但是试想再好看的衣服,搭配的怪异;再好的食材,烹饪失败,结果又如何?暴殄天物啊!
      物质是需要灵魂的,没有心的人,再多的欲望也没用。
  •     《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
      
      1917年也就是黑塞四十一岁的时候开始写,1919年出版。目录已经提示了黑塞所要叙述的故事,从两个世界开始,发现该隐,发现强盗,到贝雅特里斯,鸟奋争出壳,然后是摔角,艾娃夫人,末尾的结束与新生。这是一个少年的发现自我之路。
      
      在开头,黑塞就提醒我们作家们并不是上帝,也无法参透上帝的叙述方式——儿童文学的叙述者不也是常常这样吗,并提及“这是我自己的故事,是一个人的故事”,“一个真切、独一、鲜活的人”。作者是个寻觅者,不断以所有的身体和精神试图解读“自己”。人人都背负着诞生之时的残余,背负着来自原初世界的黏液和蛋壳,直到生命的终点。······每个人都是自然向人投出的一掷。所有人都拥有同一个起源和母亲,我们来自同一个深渊,然而人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试图跃出深渊。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只有诚实的写作者才有勇气这样说,才有勇气去写自己,写别人,写社会,写生存,写世界。
      
      故事的起点是“我”十岁时,在小城的学校读书。这时,我面对着两个世界:一是家,亲密的温情,也井然有序,这个世界“明朗而丰富,美好而规整”。一是家外的世界,混乱芜杂,“美妙而可怕,野蛮而残酷”。相生相伴的两个世界。
      
      故事的叙述起点却是“从某一个邻家男孩开始”。一般说来,小说的一般叙述是从常态走向变态。变化是小说的逻辑起点,组织或者编织的起点。这个邻家男孩属于家外世界混乱的一员,欺骗恐吓,“是我童年经验之树的第一道刻痕”。叙述者常常夹叙夹议,“要成为自我,每个人最终都得毁去这棵树”,“我们命运内在的核心脉络就寄身在这些无人知晓的经历中”。是呀,有时候甚至是大人一句略带恶意的嘲讽,有时是好友的揶揄,都可能在树身上划一刀。
      这个邻家男孩——弗朗茨,胁迫我去做邪恶的事情,使我第一次背叛了我的第一个世界,光明的世界,不得脱身。
      
      “该隐”,故事开始挑哒了,“让我逃离苦海的救星以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降临了”,“新的事物也走进了我的生命,影响我直至今日”。嗯,也许书名已经提醒你了,是德米安吧。小说的另一个核心人物出场了,在我看来是一个“古怪”的人。而两人的接触从对“该隐”的讨论开始微妙起来,德米安还是这样的“古怪”,但又说的真理仿佛就是这个样子似的。而当德米安猜到了我的隐忧时,暗地里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两人心照不宣,德米安也没有说什么。此时的我,浪子回归,又可以光明正大地呆在那个光明的世界了。两人也各自走各自的路。
      
      是强盗。家的世界有宁静,是幸福的天堂。可对于成长的我来说,走向另一个世界是不得不走的路,如果你顺从自己的内心的话。而对课程冷漠的我,这时与德米安,也在悄悄建立默契,叙述也在平缓有致的进行。所谓的读心术深深吸引了我。“如果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就出其不意地死死盯住他们的眼睛,如果他此时还不紧张,那你就只能放弃。”其实这一招来测验女孩子对你有无好感倒是挺实用的。德米安还告诉我,人不只是要走上帝之道,还要走魔鬼之道。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世界秩序。“懒得思考和评判自己的人会顺应世俗的禁忌法则。他活得轻松。而有些人的戒律却来自心中,在他们看来,正派人天天做的事未必不是禁忌,而遭他人唾弃的事在他们眼中却是不乏合理之处。每个人都得为自己而活。”
      
      德米安一直在提醒我尊崇思想和个性,“聪明话没有任何价值,只能让人远离自己的内心。而远离自己是一种罪过。人必须像乌龟一样,能完全蜷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开始慢慢倾向去探索,而不是窝在那个家的世界。
      
      贝雅特里斯。这一节时间一如既往,流水一样,而空间发生了变化。另外一个城市,离开德米安,我的路在自己走下去。“我依然在思考,自己今后是成为一个孝子,本分的公民,还是我的秉性另有所安排?”在新的学校,我因为脱去了男孩的稚气,因生命的贫瘠而有些怨恨德米安,也渐渐孤独起来。我陷入了痛苦。“上帝有无数让我们陷入孤独并找到自己的方式。那时,上帝便领我走了这样一条路。那仿佛是一个噩梦。在污迹秽物、破碎的酒杯和胡言乱语间挥霍的夜晚,我看见了自己的模样,一个心怀魔障的做梦者,我心神不宁、痛苦不堪地攀爬在一条肮脏的路上。”我彻底离开了童年,再也进不去伊甸园。
      
      直到我碰到贝雅特里斯,我给她起的名字。因为她,我重新看见光明,“性升华成了精神和虔诚”。我的目的不再是情欲,而是纯洁,不是幸福,而是美丽和性灵。可一直不疼不痒的叙述在这里又蹦跳了一下,我原本要画她的,却发现那是德米安。直到我在两个形象里醒悟,画中人是我自己,是“我生活的内容,我的内心,我的命运或我的魔障。”
      
      鸟奋争出壳。因为德米安的回信:“鸟要挣脱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鸟飞向神。神的名字叫阿布拉克萨斯。”于是,我开始了追寻阿布拉克萨斯的过程。“我常常想,自己大概是疯了,难道我确实跟其他人不同?可是,其他人做的事,我都能做到,只需一点勤奋,我也能读柏拉图,解决三角几何问题,理解化学方程式。惟独有一点我做不到:放弃我心中深藏的目标,转而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就像其他人一样,他们清楚知道自己要成为教授、法官、医生或艺术家,也知道自己的路要走多久,会有哪些好处,我却做不到。”接着黑塞说了一段让我会一辈子刻骨铭心的感叹:我所渴求的,无非是将心中脱颖欲出的本性付诸生活。为什么竟如此艰难呢?是呀,那些坚定了信心又时常沮丧的人,是怎样的郁郁独行呀。“我所渴望的无非是真正地尝一口生活的滋味,将我的一部分投入这个世界,任它与世界发生关系或抗争。”谁不渴望呢,可谁又有如此的勇气呢?“渴望,对世界最热烈的接触,以狂野的方式与世界再度分离,对自我黑暗灵魂的热切聆听,对奉献的陶醉,对奇妙之物的深深好奇。”管风琴手帮我接近认识了阿布拉克萨斯。“一切存在过的神和魔——不管是希腊人、中国人还是祖卢人的神和魔——都同在我们心中,作为可能性,作为愿望,作为出路,他们是存在的。如果全人类都消亡,只剩下一个天资平平的孩子,这个孩子也终会找回万物的运行之道,他会制造出神、魔、天堂、戒律、禁忌、旧约和新约,制造出一切。”——这段太震撼人心了!
      
      接下一节是雅各和天使的摔角。“我”继续在自我之路前行。有句话说的很好玩:“如果天性是蝙蝠,你肯定成不了鸵鸟。”我貌似明白了黑塞之前提到的“命运和性情是一个概念的两个名字”。管风琴手依然给“我”不断地启发,叙述也跟随着精神的节奏进行。这时,出现了另一个人物——克瑙尔,苦苦寻求摆脱性欲的折磨。他仿佛就是从前的辛克莱。而一切只能靠自己。“我并没有以激烈的抗争方式告别父母和他们的世界,告别美好童年的‘光辉’世界,相反,我只是缓缓地、不经意地离他们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陌生。”出于内心去探索,只能面对孤独。“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和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再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到这里,“我的中学时代结束了”。
      
      是艾娃夫人。在“我”的周围,人群总是看起来没那么可怜。“我站在街道一角听着,年轻人每天都准时演示自己的朝气,那声音没入了黑暗。所有人都在寻找共同点,所有人都在拉帮结社,推卸命运的责任,躲进温暖的人群中!”我假期里去找德米安,而艾娃夫人其实更吸引我,我们都是有该隐之印的人。我爱上了艾娃夫人。
      
      末节是结束和新生。故事到这里遭到了栅栏——战争——的阻挡。我,德米安,艾娃夫人即将告别。“我看到过许多人——他们中间的某些就死在我旁边——他们切身意识到,憎恨与愤怒,杀戮与毁灭和对象并无关联。不,对象和目的一样,只是偶然的结果。原初的感情,哪怕最野蛮的感情,也并非针对敌人,他们那些血腥的作品只是内心的迸射,是分裂的心灵的迸射,那心灵想疯狂、杀戮、毁灭和死亡,以便能重生。一只巨鸟拼命从蛋里挣脱出来,蛋就是世界,这个世界必将化为废墟。”
      
      这一节里有着重提到我们三人之间的感应。曾有人问我,说那个写的太玄乎了吧,这也行。我当时并未在意。其实这实在是最该思考的。一点也不玄乎,拥有该隐之印的人依据天性及真诚获得了这份能力。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了面具,脑子里全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便觉得这种感应有点天方夜谭了。其实,最简单的例子,有句老话,心诚则灵。当你陷入爱情,将一颗心真挚地倾注于你的女孩,不也是常常有一些看似惊喜的巧合和默契吗,一点不玄乎。
      “我”可以向着自己要行的路走了。这本书的末段说:“包扎伤口很痛。此后我身上发生的事情都令我很痛。但有时我会找到钥匙,遁入自身内部,在那里,命运的意象在一面幽深的镜子中沉睡不醒,我只需俯身看那面幽幽的镜子,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像——现在,我的样子跟他完全一样——德米安,我的朋友,我的引路人。”
      
      愿想寻着自己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钥匙。
      
      
      
  •     我感觉我走在电影里。
      落在螺旋楼梯上的灯光与阴影把圆弧点缀得恰到好处。它们柔和地交错,像帷幔似地铺盖在木质的阶梯上,而螺旋形状把整个静止的世界摇转起来,像大摆钟般地古老与动感。浑浊的暗棕色中,我看见了高大的、熟悉的身影。
      艾娃夫人。
      她只是站在那儿,宛若一尊雕像。她好像没有呼吸,没有血液,只是站在那儿——不,称不上是站。她只是存在在那儿的印象。了无生气,更谈不上关于“人”的特征。
      这是我的幻觉?我的梦境?
      我并不在意。
      这是艾娃夫人——某种意义上的艾娃夫人,我的爱之灵魂,我的诗性的归宿,我的灵感的缪斯,我的存在的意义!我对艾娃夫人的爱构成了我对世界的爱,因为你便是世界。
      他们的爱情幼稚而浅薄。所以我常鄙夷他们的轻率,所以我才不笃信爱情。但我还是企盼着爱,超越性质的爱,对艾娃夫人的爱,对智慧的爱,对生命价值的爱,对普世的爱。
      我不能时时刻刻见到艾娃夫人,我能做的只有思念。
      我踩着的楼梯仿佛并不存在。整个世界都像是打着“无意义”符号的物体,等待着最终的审判——它会被打碎、被拧干,迎接他的终归是毁灭。它,至多是一副背景。
      我疑惑,艾娃夫人变成了躯壳,她的将死的去壳中埋藏着我的一切。我记得曾经,战争尚未发生之时,我们的感应,而我差一点便能占据我的灵魂。但世界杀死了她,所以也杀死了我。
      我即将死去,但我并没有惊惧。
  •      前言:我多次怀疑男主是同性恋!!!!
      
       收到朋友寄来的这本台版书,拆开包裹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定价:250。嘿,数目好特殊。接着看排版,古典!一列一列,竖着从后向前,繁体字,赤裸裸挑战我脑海中的字帖存量。探索知识储备无处不在。
      
       整个看书过程,从物理方面来分析就是,我的眼睛在地铁中、咖啡厅、卧室里重复做着从先上到下再从右到左的运动,这对我十几年来养成的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运动模式来说是一种逆袭,脑袋有时受轻微波及,相应做着上下右左的运动。另外,我的双眼还练就了“透视神功”,能够瞬间将繁复冗杂的字去皮留瓤,再挂上三点式内衣。探索阅读技巧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我的枕边、包里还常常显现《乡愁》的身影,那段时间,这两位轮流做着我的正房和二奶,我出门会随手从桌上抓一本塞包里,回来会随手从桌上抓一本放床头,经常这个看完几页,那个接着看几页,两本书轮流“从后向前进”。最后,此书完胜,《乡愁》目前已看了一半有余。
      
       加上中间又看了法国电影《四百击》,三者当中两者完全讲自我心路发展路程,第三者前半部分也是自我、本我之类的哲学流,于是,我就就自我探寻狠狠地思考了一把。
      
       自我探寻最初发生在每个人的青春期,那时候男男女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情窦初开。姑娘小伙儿们开始明白,哦,我是男生,我是女生才开始明晰起来。接着就是,作为一名男生,我喜欢那个扎着马尾的女生,或者作为一名女生,我喜欢那个戴着耳机的坏坏的男生。但是本书中的男主偏偏老是思念德密安,阅读过程中,“他是不是同性恋?”的念头频频在我的脑中出现。关于男主人翁如何想,如何做,本书中或者其他书评中说得太详细,我不爱说别人说过的,我喜欢新视角,就比如“同性恋”这个。
      
       我的青春期,大概是始于小学末,那时我还是婴儿肥,肚子略鼓,加之生理知识匮乏,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怀孕了,每次洗澡看到自己圆圆的肚子,都会心生恐慌:怎么办?它会不会越来越大?难道几个月之后我就要挺着大肚子了?我还有何脸面去上学见老师和同学啊!然后穿上衣服,眼不见,心不念,忘了这茬。反正想起的时候,也不好意思问我妈。但我会苦苦思索,我究竟会变成怎样一个人,会不会成为美女,拥有倾国倾城貌,能不能变为美女,掌握琴棋书画艺,我到底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甚至思考人生,上升到生与死的高度。最初开始探索“生”与“死”的问题,始于看到90年代末新闻联播中出现的领导人去世消息。不到十岁的我就趴在床上,握着被子,想着:人 ,出生了,活了几十年,有的出大名,有的出大力,然后都会死去,什么都带不走,究竟为了什么?到现在,我还没想透,我也懒得想,反正我就是那种不求甚解、快乐就行的主儿。所以,我绝对成不了哲学家!我也懒得成,单翻译这项已经让脑袋怪累的了!
      
       青春期,所有的躁动都是不敢跟父母说的,只能自己苦苦彷徨,痴痴探索,凡夫俗子感受着、纠结着,青春期就过去了,这时能顿悟几个道理的就不错了,若是能够用文字记录,那就非比寻常了,若是能再用哲学化的语言表达出来,那就可以称之为大师了。黑塞就是这位大师。很多道理让他一语道破,成为至真名言。具体就不一一赘述,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我只是尝试着过自己要的生活而已,为何如此艰难呢?”
      
       后来,中学的压力让我们无暇顾及其他,我们在书山、在题海探寻着自我,尤其是在高考前的那6月时间,知识达到人生中的巅峰,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求得了数列,说得了英语。如果中间突然插入一个恋爱期,嘿,有好戏,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能够让人探索自我的恋爱期还都是在稍微成熟一些后吧。一个合格的恋人会让对方成为他/她自己想成为的人。这里面玄机太多,我不说了,我也说不多。
      
      
      
  •      最近两天在看黑塞的小说《德米安》,书中埃米尔在跨入自我意识觉醒的桥梁时感到了“两个世界”的并存。一个光明,宁静,安详,回响着圣洁赞美诗的旋律,恰似童年无忧无虑的梦境,婴儿舒适温暖而安全的摇篮;另一个却充斥着欲望,谎言与罪恶,是恶之花处处盛开的五彩斑斓荒诞不经的人间游乐场。埃米尔本能地感到恐惧,却又时时被它所诱惑。躲进母亲的怀抱固然一劳永逸,可与此同时“自我”也会消失于这片甜蜜的乐土,外面的世界虽潜伏着各种威胁与陷阱,却给人一种独立个体的尊重感。在从未尝试过之前,大多数人还是愿意,甚至迫不及待地把脖子伸进名为“自由”或"自我”的枷锁之中吧。
       也许这也能从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悉达多(黑塞另一本小说《悉达多》的人物)拒绝皈依佛陀门下,转而到世俗生活中寻找自我。虽然后来他并没有在这个阶段找到,反而在堕落与享乐的泥潭中深陷。但毁灭往往是为了重建,就像阿多尼斯的那句短诗“每一个瞬间,灰烬都在证明它是未来的宫殿”。对这一切彻底厌倦的悉达多就像一只涅槃的凤凰,渐渐飞向一个永生的极乐世界般安详宁静的境界。这恰恰契合了佛家禅宗关于人生三境界的表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其实《德米安》这本小说还没看完,只是突然想到此书中的两个世界和《悉达多》中婆罗门清心寡欲的世界与世俗世界有很相似的感觉,虽然两书中宗教不同,黑塞的这一对比思想还是有所贯穿。
  •   很棒,自我的寻找的旅程。
    关于该隐,圣经ESV的版本是这样:
    “My punishment is greater than I can bear. Behold, you have driven me today away from the ground, and from your face I shall be hidden. I shall be a fugitive and a wanderer on the earth, and whoever finds me will kill me.”
    Then the Lord said to him,"Not so! If anyone kills Cain, vengeance shall be taken on him sevenfold."
    And the Lord put a mark on Cain, lest any who found him should attack him.
    有问题请教,在第二段中, 你提到“该隐不受上帝的青睐。他杀弟并且欺神”。
    1)该隐只是愤怒 哪儿“欺神”?
    2)上帝只是看不上该隐给他的供物,也不是不青睐他吧?
    “but for Cain and his offering he had no regard.”
    3)"上帝是让他带着印记遭受仇恨与恐惧。" 认为按照圣经原来意思,该隐是“cursed from the ground”, 上帝没有做任何惩罚,相反只是保护,这个印记是对该隐的保护啊,免死的印记啊,他是爱他这个儿子的。因此,该隐之后的路不能说是异端,他也不是被鼓励,是一条自我流放探寻自我的路。
    个人观点,供讨论啊,请多指教
  •   爱必须要有心中笃信的力量
  •   是显得过于唯心,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   一个普通青年是如何一步步地被蛊惑……哈哈哈。楼主表述的角度也许是黑塞让读者停伫在他打开的那扇窗,更希望ta们看破窗外的风景吧,科普了好多符号,学习不少!
  •   刚开始感觉德米安就像个搞心理咨询的一样,后来就看晕了
  •   这一本我感觉黑塞写的有点虚无了,德米安的种种心理活动有种迷幻色彩,主观感很强;不如《在轮下》和《悉达多》对于人物心理的转变踏实和自然。
  •   中二(笑
  •   你是说德米安略中二……吗?算算他也是中二那个年纪呢
  •   心境啊 自我意识过剩 世界围绕我旋转什么的
  •   很好。情节叙述完整。
  •   "我和伙伴们貌合神离,在他们身边依然孤单,因此更痛苦,然而这是有原因的。"
    这句让我想起年少时的一段时光、感觉在他的身上 总有那么一点地方让我想起年少时的自己。
  •   我认为,人在恋爱的时候会很善良,但只有在失恋之后,才会开始思考探索。
  •   其实我从最开始男主才十岁时就觉得有这苗头了,到他画心上人的画像画成德米安时我就。。。不过人们感情亲密到一定程度时总是会带点暧昧,尤其在旁人看来。有时候情感的属性真的也没必要定义得那么明明白白,也许很多情感在不少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生活中尚且如此,文学作品中就更不必说。再说王尔德也不承认自己同性恋呢,伟大的文人都觉得这种单纯肤浅的定义玷污了他们"不可言说的爱"。文人和艺术家也许对这方面有更高的理解和见地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