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美,一切皆美

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九歌  作者:林清玄  页数:256  
Tag标签:无  

前言

  心美,吹撫過的風都美  在美麗的湖邊醒來  沉沉的夢中,聽見遠方寺院的鐘聲。  我從上跳起來,推開窗子,想確定自己身在何處?  呀!是肇慶,美麗的七星湖邊。  站立在湖中的水杉,倒映在水中的山影,以及優雅滑過的小船,都在呼喚著我。  我完全清醒了。  許多年來,我一直在巡迴演講、四處旅行,每隔幾天就會換一個城市、睡在不同的飯店,醒來的時刻使我的感受經常迷離:今夕何夕?此處何處?我在哪裡?  清晨推開窗子的那一刻,才能真正確知自己的所在。  是多麼奇妙的感受呀!孤身一人,行走在從未到過的地方,彷彿飄浮在太空的某一情境,直到早上的鬧鐘響起,才從太空飄落,那窗外的景色永遠既熟悉又陌生,像是深植於記憶,又像是第一次到達。  在異地的清晨,第一件事是醒來;第二件事是煮一杯咖啡,讓心靜下來。心一靜下來,就想起自己是知命到耳順之年了!想起遠方的人,深愛的妻子與兒女!想起今日的行程,今天有三場演講,還要上兩個電視節目,接受一家報社的專訪!  你是你,已不是最初的你!  你是你,也不是昨天的你!  每天的你都是不同的,昨天你還在南方的廣州,今天已在北方的丹東了!  每天你的思想都是千迴百轉的,昨天你在寺廟裡講的是永恆的嚮往,今天你在大學裡要講的卻是眼前的困境。  永恆的境不離眼前之心,一朝風月即是萬古長空,卻又向何人說去?  只有在旅店的燈下,才能把眼前和永恆透過筆和稿紙做一個神祕的連結。  清晨,在美麗的不知名的湖邊醒來,是美好而迷離的;但只有夜裡在自己的心中醒來,書寫文字,才會有平常的心。  奔波來去的歲月,一站又一站的旅途,在動盪與流離中,只要返觀自心、自淨其意,就定了、靜了、安了,使我不論在多麼偏遠的地方行腳,都能無慮而有得。  每天的睡去,是旅程的一個終站。  每天的醒來,是旅程的一個起點。  在大河流逝的、去而無聲的人生呀!我對生命的書寫,使我能心無罣礙的睡去,也能心無所求的醒來。  在生命的轉彎處  年輕的時候,從家鄉的小土路走出來,踩過泥濘與細石的小徑,看著一路纏綿的牽牛花,還有一直香到谷口的野百合,我的心像埋在地裡春草的種子,蠢蠢欲動,我要成為一個作家、一個文學家、一個思想家,我要走出這個村子,筆直的走去,走到遠天的盡頭。  充滿了愛、浪漫、理想的心,總是帶著夢幻的,以為人生的路是筆直、寬闊、平坦的,經過多年的行走,才知道路有時崎崛、偶而凹陷,還有難以通行的窄巷!  文學是記錄自己的人生,散文家尤其是,年近六十才能大方的宣稱:各種路我都走過了,我的人生已經過了多次的轉彎,成與敗是沒有定數的,好與壞也隨時空而變異,作品無關乎青澀或成熟,只是生命某一個旅程的註記。  有的驛站空無一人。  有的旅店狂沙漫天。  有的客棧繁花似錦。  有的酒肆江天月小……  我都曾暫住其中,有感於斯情斯境,敏於斯文。  那路旁小草的翠綠,我沒有隱藏你;那山間明月的溫柔,我也沒有隱藏你;那池邊蓮花的芳香,我更沒有隱藏你……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我既不顯露,也不隱藏!  心美,一切皆美  上個世紀的八○年代,我寫過一套菩提系列,被選為四十年來最暢銷和最有影響力的書,暢銷超過百萬冊。  九歌的朋友一直希望我把這套書重整,編一個精選集,我把三分之二的內容去除,留下了三分之一,編成三冊的典藏版,希望新世紀的人也有機緣讀到關於菩提的智慧。  第一冊講「心」,我把書名取為「心美,一切皆美」,有很多生活在俗世的人,不要說每天與美相遇,有很多人,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看見美了。  並非生命中缺乏美的事物,而是我們的心不美了。  我的寫作是在尋索那美的可能,發現那美的存在,觸及那美的境界。我的寫作已經四十年了,少年時代醉心於美的我,與現在並無不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悠長的時間中、在廣大的世界裡,我依然每天寫作,走向人生的大美。  我深深相信,只要心美,連吹撫過的風都是美的,剛剛從溪邊吹來的風,在我身邊繞了一圈,又吹向不可知的所在。  親愛的朋友,那陣風,帶著美,帶著我的祝福,已經吹向你了!  二○一○年春天  外雙溪客寓

内容概要

  「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象皆深」,佛法,是在有情人間,將一切的美串連起來,走向生命的大美。以更清明的心,更醇厚的情感,看到世間一切都美,感受萬物都很深刻。本書引領忙碌、茫然的現代人,在生活隨處、隨意間,打開心內的門窗,領受心靈的智慧,無論一朵花、一棵樹、一杯清茶、一道星辰,都要把心安定下來,聆聽更細微的、更敏感的、更動聽的聲音,就會看見美好。書中繪製細筆插畫,配上有情有味的佛學散文,在心裡幽微處,時時為我們點燃一盞心燈。  菩提系列,是林清玄思想和風格形成的代表作,被選爲「四十年來最暢銷及最有影響的書」。他自選菩提十書中的精華,輯為《心美,一切皆美》、《情深,萬物皆深》、《境明,千里皆明》三書。

作者简介

  林清玄  高雄旗山人。曾任記者、主編、主筆,現專事寫作。曾獲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金鼎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等十數次文學大獎。作品有「菩提系列」十書、《玫瑰海岸》、《白雪少年》、《好雪片片》、《鴛鴦香爐》等百餘種。他的作品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一九八八年被出版界推選為度風雲人物,一九九二年金石堂文化廣場統計為全國作家排行榜第一名。作品多次被編入台灣、大陸、香港和新加坡的中文課本。

书籍目录

心美,吹撫過的風都美輯 一溫柔半兩清 歡茶香一葉溫柔半兩黃花與翠竹四 隨黃昏菩提學看花牡丹也者梅 香一 塵雪的面目月到天心流浪水生命的化妝世 緣雲 散求 好素 質心的影子一 朝不是茶不著於水掌中寶玉清雅食譜輯 二心無片瓦心無片瓦一片茶葉楊 枝眾生的心覺醒的滋味願作自由花柔軟心憂歡派對季節十二帖河的感覺幸福的開關水晶石與白蓮花來自心海的消息時間道場小米心靈的護岸芒花季節叢林的迷思一隻毛蟲的圓滿走向生命的大美

章节摘录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到現在還能背誦:  細雨斜風作小寒,  淡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琖,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闋詞,蘇軾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裡喝了浮著雪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裡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後自己讚歎著:「人間有味是清歡!」  當時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的是愛極了後面這一句,因為試吃野菜的這種平凡的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清歡」是什麼呢?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的,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當一個人可以品味出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一個人在路邊的石頭裡看出了比鑽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個人聽林間鳥鳴的聲音感受到比提籠遛鳥更感動,或者體會了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這些就是「清歡」。  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清歡」的境界很高,它不同於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那樣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那種盡情的歡樂。它也不同於杜甫的「人生有情淚霑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這樣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那種無奈的感歎。  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千百種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很容易體會到他的壯懷激烈。歐陽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我們很能體會到他的綿綿情恨。納蘭性德的是「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我們也不難會意到他無奈的哀傷。甚至於像王國維的「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那種對人生無常所發出的刻骨的感觸,也依然能夠知悉。  可是「清歡」就難了!  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人,差不多是沒有清歡的。  什麼樣是清歡呢?我們想在路邊好好的散個步,可是人聲車聲不斷的呼吼而過,一天裡,幾乎沒有純然安靜的一刻。  我們到館子裡,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幾乎是杳不可得,過多的油、過多的醬、過多的鹽和味精已經成為中國菜最大的特色,有時害怕了那樣的油膩,特別囑咐廚子白煮一個菜,菜端出來時讓人嚇一跳,因為菜上擠的沙拉比菜還多。  有時沒有什麼事,心情上只適合和朋友去啜一盅茶、飲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地方,有茶有咖啡的地方總是嘈雜的。  俗世裡沒有清歡了,那麼到山裡去吧!到海邊去吧!但是,山邊和海湄也不純淨了,凡是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就有了臭穢,就有了吵鬧!  有幾個地方我以前常去的,像陽明山的白雲山莊,叫一壺蘭花茶,俯望著台北盆地裡堆疊著的高樓與人欲,自己飲著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歡。像在北投和陽明山間的山路邊有一個小湖,湖畔有小販賣工夫茶,小小的茶几、藤製的躺椅,獨自開車去,走過石板的小路,叫一壺茶,在躺椅上靜靜的靠著,有時湖中的荷花開了,真是驚豔一山的沉默。有一次和朋友去,在躺椅上靜靜喝茶,一下午竟說不到幾句話,那時我想,這大概是「人間有味是清歡」了。  現在這兩個地方也不能去了,去了只有傷心。湖裡的不是荷花了,是飄蕩著的汽水罐子,池畔也無法靜靜躺著,因為人比草多,石板也被踏損了。到假日的時候,走路都很難不和別人推擠,更別說坐下來喝口茶,如果運氣更壞,會遇到呼嘯而過的飛車黨,還有帶伴唱機來跳舞的青年,那時所有的感官全部電路走火,不要說清歡,連歡也不剩了。  要找清歡,一日比一日更困難了。  當學生的時候,有一位朋友住在中和圓通寺的山下,我常常坐著顛躓的公車去找她,兩個人沿著上山的石階,漫無速度的,走走、坐坐、停停、看看,那時圓通寺山道石階的兩旁,雜亂的長著朱槿花,我們一路走,順手拈下一朵熟透的朱槿花,吸著花朵底部的花露,其甜如蜜,而清香勝蜜,輕輕的含著一朵花的滋味,心裡遂有一種只有春天才會有的歡愉。  圓通寺是一座全由堅固的石頭砌成的寺院,那些黑而堅強的石頭坐在山裡彷彿一座不朽的城堡,綠樹掩映,清風徐徐,站在用石板鋪成的前院裡,看著正在生長的小市鎮,那時的寺院是澄明而安靜的,讓人感覺走了那樣高的山路,能在那平台上看著遠方,就是人生裡的清歡了。  後來,朋友嫁人,到國外去了。我去過一趟圓通寺,山道已經開闢出來,車子可以環山而上,小山路已經很少人走,就在寺院的門口擺著滿滿的攤販,有一攤是兒童乘坐的機器馬,嘰哩咕嚕的童歌震撼半山,有兩攤是打香腸的攤子,烤烘香腸的白煙正往那古寺的大佛飄去,有一位母親因為不准孩子吃香腸而揍打著兩個孩子,激烈的哭聲尖亢而急促……我連圓通寺的寺門都沒有進去,就沉默的轉身離開,山還是原來的山,寺還是原來的寺,為什麼感覺完全不同了,失去了什麼嗎?失去的正是清歡。  下山時的心情是不堪的,想到星散的朋友,心情也不是悲傷,只是惆悵,浮起的是一闋詞和一首詩,詞是李煜的:「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詩是李覯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那時正是黃昏,在都市煙塵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種悲劇似的橙色。  我二十歲心情很壞的時候,就跑到青年公園對面的騎馬場去騎馬,那些馬雖然因馴服而動作緩慢,卻都年輕高大,有著光滑的毛色。雙腿用力一夾,牠也會如箭一般呼嚕向前竄去,急忙的風聲就從兩耳掠過,我最記得的是馬跑的時候,迅速移動著的草的青色,青茸茸的,彷彿飽含生命的汁液,跑了幾圈下來,一切惡的心情也就在風中、在綠草裡、在馬的呼嘯中消散了。  尤其是冬日的早晨,勒著繩,馬就立在當地,踢踏著長腿,鼻孔中冒著一縷縷的白氣,那些氣可以久久不散,當馬的氣息在空氣中消弭的時候,人也好像得到某些舒放了。  騎完馬,到青年公園去散步,走到成行的樹蔭下,冷而強悍的空氣在林間流蕩,可以放縱的、深深的呼吸,品味著空氣裡所含的元素,那元素不是別的,正是清歡。  最近有一天,突然想到騎馬,已經有十幾年沒騎了。到青年公園的騎馬場時差一點嚇昏,原來偌大的馬場已經沒有一根草了,一根草也沒有的馬場大概只有台灣才有,馬跑起來的時候,灰塵滾滾,彌漫在空氣裡的盡是令人窒息的黃土,蒙蔽了人的眼睛。馬也老了,毛色斑剝而失去光澤。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在馬場搭了一個塑膠棚子,鋪了水泥地,其醜無比,裡面則擺滿了機器的小馬,讓人騎用,其吵無比。為什麼為了些微的小利,而犧牲了這個馬場呢?  馬會老是我知道的事,人會轉變是我知道的事,而在有真馬的地方放機器馬,在馬跑的地方沒有一株草,則是我不能理解的事。  就在馬場對面的青年公園,已經不能說是公園了,人比西門町還擁擠吵鬧,空氣比咖啡館還壞,樹也萎了,草也黃了,陽光也不燦爛了。從公園穿越過去,想到少年時代的這個公園,心痛如絞,別說清歡了,簡直像極了佛經所說的「五濁惡世」!  生在這個時代,為何「清歡」如此難覓。眼要清歡,找不到青山綠水;耳要清歡,找不到寧靜和諧;鼻要清歡,找不到乾淨空氣;舌要清歡,找不到蓼茸蒿筍;身要清歡,找不到清涼淨土;意要清歡,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要享受清歡,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滌自己的心靈,因為在我們擁有愈多的物質世界,我們的清淡的歡愉就日漸失去了。  現代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衛生堪慮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黑天暗地、不見天日的卡拉OK去亂唱一氣;是到鄉村野店、胡亂搭成的土雞山莊去豪飲一番;以及到狹小的房間裡做方城之戲,永遠重複著摸牌的一個動作……這些放逸的生活以為是歡樂,想起來毋寧是可悲的。為什麼現代人不能過清歡的生活,反而以濁為歡,以清為苦呢?  一個人以濁為歡的時候,就很難體會到生命清明的滋味,而在歡樂已盡、濁心再起的時候,人間就愈來愈無味了。  這使我想起東坡的另一首詩來: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憑著東欄看著欄杆外的梨花,滿城都飛著柳絮時,梨花也開了遍地,東欄的那株梨花卻從深青的柳樹間伸了出來,彷彿雪一樣的清麗,有一種惆悵之美,但是人生看這麼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幾回呢?這正是千古風流人物的性情,這正是清朝大畫家盛大士在《谿山臥遊錄》中說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即少卻一分高雅。」「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什麼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清歡裡也能體會人間有味的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汙濁滔滔的人間,也能找到清歡的人物!  茶香一葉  在坪林鄉,春茶剛剛收成結束,茶農忙碌的臉上才展開了笑容,陪我們坐在庭前喝茶,他把那還帶著新焙爐火氣味的茶葉放到壺裡,沖出來一股新鮮的春氣,溢滿了一整座才刷新不久的客廳。  茶農說:「你早一個月來的話,整個坪林鄉人談的都是茶,想的也都是茶,到一個人家裡總會問採收得怎樣?今年烘焙得如何?茶炒出來的樣色好不好?茶價好還是壞?甚至談天氣也是因為與採茶有關才談它,直到春茶全採完了,才能談一點茶以外的事。」聽他這樣說,我們都忍不住笑了,好像他好不容易從茶的影子走了出來,終於能做一些與茶無關的事情,好險!  慢慢的,他談得興起,把一斤三千元的茶也拿出來泡了,邊倒茶邊說:「你別小看這一斤三千元的茶,是比賽得獎的,同樣的品質,在台北的茶店可能就是八千元的價格。在我們坪林,一兩五十元的茶算是好茶了,可是在台北一兩五十元的茶裡還摻有許多茶梗子。」  「一般農民看我們種茶的茶價那麼高,喝起茶來又是慢條斯理,覺得茶農的生活滿優閒的,其實不然,我們忙起來的時候比任何農民都要忙。」  「忙到什麼情況呢?」我問他。  他說,茶葉在春天的生長是很快的,今天要採的茶葉不能留到明天,因為今天還是嫩葉,明天就是粗葉子,價錢相差幾十倍,所以趕清晨出去一定是採到黃昏才回家,回到家以後,茶葉又不能放,一放那新鮮的氣息就沒有了,因而必須連夜烘焙,往往工作到天亮,天亮的時候又趕著去採昨夜萌發出來的新芽。  而且這種忙碌的工作是全家總動員,不分男女老少。在茶鄉裡,往往一個孩子七、八歲時就懂得採茶和炒茶了,一到春茶盛產的時節,茶鄉裡所有孩子全在家幫忙採茶炒茶,學校幾乎停頓,他們把這一連串為茶忙碌的日子叫「茶假」─但孩子放茶假的時候,比起日常在學校還要忙碌得多。  主人為我們倒了他親手種植和烘焙的茶,一時之間,茶香四溢。文山包種茶比起烏龍還帶著一點溪水清澈的氣息,烏龍這些年被寵得有點像貴族了,文山包種則還帶著鄉下平民那種天真純樸的親切與風味。  主人為我們說了一則今年採茶時發生的故事。他由於白天忙著採茶、分茶,夜裡還要炒茶,忙到幾天幾夜都不睡覺,連吃飯都沒有時間,添一碗飯在炒茶的爐子前隨便扒扒就解決了一餐,不眠不休的工作只希望今年能採個好價錢。  「有一天採茶回來,馬上炒茶,晚餐的時候自己添碗飯吃著,扒了一口,就睡著了,飯碗落在地上打破都不知道,人就躺在飯粒上面,隔一段時間夢見茶炒焦了,驚醒過來,才發現嘴裡還含著一口飯,一嚼發現味道不對,原來飯在口裡發酵了,帶著米酒的香氣。」主人說著說著就笑起來了,我卻聽到了笑聲背後的一些心酸。人忙碌到這種情況,真是難以想像,抬頭看窗外那一畦畦夾在樹林山坡間的茶園,即使現在茶採完了,還時而看見茶農在園中工作的身影,在我們面前擺在壺中的茶葉原來不是輕易得來。  主人又換了一泡新茶,他說:「剛喝的是生茶,現在我泡的是三分仔(即炒到三分的熟茶),你試試看。」然後他從壺中倒出了黃金一樣色澤的茶汁來,比生茶更有一種古樸的氣息。他說:「做茶的有一句話,說是『南有凍頂烏龍,北有文山包種』,其實,凍頂烏龍和文山包種各有各的勝場,烏龍較濃,包種較清,烏龍較香,包種較甜,都是台灣之寶,可惜大家只熟悉凍頂烏龍,對文山的包種茶反而陌生,這是很不公平的事。」  對於不公平的事,主人似有許多感慨,他的家在坪林鄉山上的漁光村,從坪林要步行兩個小時才到,遺世而獨立的生活著,除了種茶,閒來也種一些香菇,他住的地方在海拔八百公尺高的地方,為什麼選擇住這樣高的山上?「那是因為茶和香菇在越高的地方長得越好。」  即使在這麼高的地方,近年來也常有人造訪,主人帶著鄉下傳統的習慣,凡是有客人來總是親切招待,請喝茶請吃飯,臨走還送一點自種的茶葉。他說:「可是有一次來了兩個人,我們想招待吃飯,忙著到廚房做菜,過一下子出來,發現客廳的東西被偷走了一大堆,真是令人傷心哪!人在這時比狗還不如,你餵狗吃飯,牠至少不會咬你。」  主人家居不遠的地方,有北勢溪環繞,山下有一個秀麗的大舌湖,假日時候常有青年到這裡露營,青年人所到之處,總是垃圾滿地,魚蝦死滅,草樹被踐踏,然後他們拍拍屁股走了,把苦果留給當地居民去嘗。他說:「二十年前,我也做過青年,可是我們那時的青年好像不是這樣的,現在的青年幾乎都是不知愛惜大地的,看他們毒魚的那種手段,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這裡面有許多還是大學生。只要有青年來露營,山上人家養的雞就常常失蹤,有一次,全村的人生氣了,茶也不採了,活也不做了,等著抓偷雞的人,最後抓到了,是一個大學生,村人叫他賠一隻雞一萬塊,他還理直氣壯的問:天下那有這麼貴的雞?我告訴他說:一隻雞是不貴,可是為了抓你,每個人本來可以採一千五百元茶葉的,都放棄了,為了抓你,我們已經損失好幾萬了。」  這一段話,說得在座的幾個茶農都大笑起來。另一個老的茶農接著說:「像文山區是台北市的水源地,有許多台北人就怪我們把水源弄髒了,其實不是,我們更需要乾淨的水源,保護都來不及,怎麼捨得弄髒?把水源弄髒的是台北人自己,每星期有五十萬個台北人到坪林來,人回去了,卻把五十萬人份的垃圾留在坪林。」  在山上茶農的眼中,台北人是驕橫的、自私的、不友善的、任意破壞山林與溪河的一種動物,有一位茶農說得最幽默:「你看台北人自己把台北搞成什麼樣子,我每次去,差一點窒息回來!一想到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最好的茶要給這樣的人喝,心裡就不舒服。」  談話的時候,他們幾乎忘記了我是台北來客,紛紛對這個城市抱怨起來。在我們自己看來,台北城市的道德、倫理、精神只是出了問題;但在鄉人的眼中,這個城市的道德、倫理、精神是幾年前早就崩潰了。  主人看看天色,估計我們下山的時間,泡了今春他自己烘焙出來最滿意的茶,那茶還有今年春天清涼的山上氣息,掀開壺蓋,看到原來捲縮的茶葉都伸展開來,感到一種莫名的歡喜,心裡想著,這是一座茶鄉裡一個平凡茶農的家,我們為了品早春的新茶,老遠跑來,卻得到了許多新的教育,原來就是一片茶葉,它的來歷也是不凡的,就如同它的香氣一樣是不可估量的。  從山上回來,我每次沖泡帶回來的茶葉,眼前彷彿浮起茶農扒一口飯睡著的樣子,想著他口中發酵的一口飯,說給朋友聽,他們一口咬定:「吹牛的,不相信他們可能忙到那樣,飯含在口裡怎麼可能發酵呢?」我說:「如果飯沒有在口裡發酵,那裡編得出來這樣的故事呢?」朋友啞口無言。  然後我就在喝茶時反省的自問:為什麼我信任只見過一面的茶農,反而超過我相交多年的朋友呢?  疑問就在鼻息裡化成一股清氣,在身邊圍繞著。

编辑推荐

  ★繪製細筆插畫,配上清明有味的佛學散文,林清玄自選《菩提十書》精華。  ★忙碌、茫然的現代人,隨手翻閱,隨時領悟。  ★佛教小故事、佛經的智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心美,一切皆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