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落的信徒

出版时间:2011-8-22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班傑明.布萊克  页数:320  译者:陸劍  
Tag标签:无  

前言

  導言  耿一偉  愛爾蘭作家班維爾(John Banville)在接受紐約《村聲》雜誌訪問時,提到班傑明布萊克(Benjamin Black)這位犯罪小說家是如何誕生的故事。那大約是2005月3月的時後,他到義大利的朋友家小住一陣子,享有一個漂亮的臥室,當班維爾早上九點起來的時候,面對空蕩的房間,在桌前的他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但到了中午吃午餐的時候,他已經寫了一千五百字。  他驚訝地發現,這種創作能量並非班維爾式的,而是屬於另一位作者的狀態,因為以前他一個禮拜能寫一千五百字,已是成績傲人了。最後,我們這位新誕生的快手班傑明·布萊克在半年後完成了《墮落的信徒》(Christine Falls)的書稿,一個月後,英國最重要的文學獎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宣布由班維爾獲獎。得獎作品是2004年9月完成的《大海》(The Sea),恰好《墮落的信徒》完稿的前一年  我猜布萊克在稿紙上寫的頭幾句話(他說他是先寫在稿紙再騰到電腦上),或許是第一章的第一句話:「讓奎克感到詭異的不是死者,而是生者。」光是這段文字,就已經透露了許多訊息。首先,主角是奎克(Quirke),在英文裡quirk就有怪僻的意思,故事中的奎克的確很難相處,塊頭很大(讀者多念幾遍Quirke就會有感覺),固執---最重要的,他是病理學家,在醫院地下室負責解剖屍體的工作。正因為這份工作的關係,讓他接觸到謀殺案,不由自主捲入其中。  不過如同前所說的,是生者讓主角感到詭異而非死者。這也是班傑明·布萊克犯罪小說的特殊之處。糾葛奎克的,不只是誰殺了受害者,更多的是他的家人關係,他的回憶,他的憂鬱與敏感,他對五零年代都柏林的觀察等,是這些面向讓《墮落的信徒》與續集《銀天鵝》(The Silver Swan)有別於一般的推理小說。大多數的推理小說中,主角本身是偵探、刑警或律師,有著查案的強烈動機。奎克相反,受害者往往與他無直接關聯,或許一開始是好奇心,但之後往往是其他生者涉入其中,使他一步步不能自拔---在《墮落的信徒》是逝去的愛,在《銀天鵝》是對女兒的愛---愛才是催促這位外冷內熱的醫生去解決謎團的動力。  班維爾對推理小說頗有研究,他自陳比利時偵探小說家喬治·西默農(Georges Simenon)是他的偶像,希望自己的犯罪小說也能像西默作品般雅俗共賞。從作品類型來看,班維爾對推理小說的體裁相當了解,他細心經營著這些閱讀規範,例如奎克有冷硬派主角的味道,離婚,酗酒,不輕易對他人吐露情感,總會跟次要主角發生一場床戲。  另一方面,班傑明·布萊克的犯罪小說特色,在於他既遵守類型規範又有其超越之處。《墮落的信徒》與《銀天鵝》都可算是推理小說,因為都有人死亡,而找尋殺人犯也的確是情節推動的動力,而且布萊克很守規矩地最後幾頁才揭露謎底。但是就書寫風格來說,這兩本小說又有黑色小說的色彩,在布萊克筆下,暴力與傷風敗俗一樣是都柏林這座城市所不能缺少的氛圍,人性的腐敗是繚繞在奎克上空的ㄧ片烏雲。所以讀者讀完小說時,總會感染到小說中蔓延的壓抑情緒,恨不得馬上飛到都柏林的巷弄酒館,喝上兩杯威士忌,買醉一番。不過班傑明·布萊克系列又有懸疑小說的風格,奎克自身也捲入謎團當中,他的當下遭遇或過往經歷,也是引發讀者好奇與情節編織的一部分。  在結構上,《墮落的信徒》與《銀天鵝》一樣遵循偵探小說的經典規範,故事總是會有兩個凶殺案,一個是開頭的謀殺,另一個是偵辦中的謀殺。總之。犯罪過程與偵探進度在布萊克的快筆下來回交織(這在《銀天鵝》中有了更高度的發揮),而班維爾原有的高超文字技巧,讓他的犯罪小說閱讀起來,更添文學樂趣。  班維爾的小說藝術是有口皆碑的,最簡單的介紹方式,是列出他得過的獎項。不過有了布克獎,其他小獎便不夠看,但他於今年五月底獲得2011年卡夫卡獎(Franz Kafka Prize),讓人刮眼相看。卡夫卡獎被喻為諾貝爾文學獎風向球,其他獲獎者包括耶內尼克(2004)、品特(2005)、村上春樹(2006)等,前兩位都在獲獎不到半年內,隨即受頒諾貝爾文學獎。  不過班維爾認為自己小說很大眾化,他最喜歡講的軼事,是他《證詞》(The Book of Evidence)入圍1989年布克獎決選名單時,他在都柏林街上走著,忽然有個工人般的壯漢往他衝過來。他以為對方想有甚麼危險舉動,沒想到這位大漢手上拿著書對他喊:「真是他媽的一本好書!」  像《墮落的信徒》已獲得《紐約時報》編輯選書、《村聲》年度二十大、《西雅圖時報》最佳犯罪小說、《洛杉磯時報》最佳圖書獎決選名單等殊榮,說明班維爾化身布萊克寫的大眾小說,一樣讓人想揮手大聲說@#$%^!*(#  本文作者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負責2012至2014的節目策展,  曾譯有班維爾的《布拉格畫像》。  編輯小語  要認識約翰·班維爾,就必須先讀班傑明·布萊克  約翰·班維爾是當代最著名的愛爾蘭作家,作品獲獎無數,人稱「作家中的作家」。  「這是一個不幸的稱號」,班維爾如此說。  故事從西默農的小說開始說起  班維爾的寫作風格向來以精準、冷酷出名,犀利如法醫手中的解剖刀,他創造的角色帶著黑色幽默冷眼觀看人生,但又不失溫度地透露出深藏的人性。有血有肉,黑暗然而眩目。班維爾將人性的幽微莫測描述地絲絲入扣,有人說他的小說難懂,倒不如說人性本身就是一團謎,難以看清摸透。  他知道自己有個稱號「作家中的作家」,並且自嘲是不幸才得此一稱號。這意味著如班維爾這樣的文學大師在心中吶喊著「我並不是為了其他的作家而寫作,也不是只寫給評論家或學術界看,我是為了不同階層的讀者而寫的。」他期盼更貼近讀者。  「西默農的小說已經超越娛樂價值,是存在主義小說的傑作,比沙特或卡謬更棒。」班維爾折服於西默農的寫作功力,用簡單直接的文字卻能創造曲折動人的故事,直指人心。班維爾決心以班傑明·布萊克為筆名,向喬治·西默農致敬,創作讓讀者深刻動容、心懸不已的故事。  於是,班傑明·布萊克誕生了。

内容概要

  奎克始終覺得自己適合夜晚的世界,如同他始終相信屍體比活人更可靠。或許這跟他的職業有關──都柏林聖家醫院的病理學醫生。他的妻子二十年前因難產而死,現在的他無妻無子,酒吧是他下班後的好去處,醇酒更是溫柔沉默的撫慰。在溫潤的口感裡,遺忘一切。  直到那一夜,他發現馬拉奇·格里芬竟然坐在他的辦公桌上竄改病歷。身為格里芬家族的養子,奎克怎麼也想不出來:從小一起長大、嚴謹自持的馬拉奇居然會做出這種事情!  奎克不是偵探,只是個病理學家,僅憑著好奇心的帶領步步追索下去。然而除了好奇,他必須有勇氣面對過去的一切,那些塑造他的過去,包括面對莎拉──曾經是他深愛的女人,如今卻是馬拉奇的妻子;還有菲比,馬拉奇與莎拉的女兒,正是甜美無知的年齡。奎克甚至得面對格里芬法官──是他將他從地獄般的孤兒院領養回來,奎克能有現在的地位,全因為格里芬法官一時的好心。對奎克而言,格里芬法官不只是他的養父,更是他的恩人。  但一具年輕貌美的女屍掀開了偉大格里芬家族的面紗,另一個女人的死亡則使奎克下定決心挖掘真相,不惜從愛爾蘭到美國,一步一步發掘格里芬家族風光背後黑暗的秘密。那關於靈魂與贖罪的秘密。  只是知道了真相又能如何?奎克越接近秘密的核心,越發覺一切的源頭其實都綁在某人身上。他得面對的除了真相,還要面對自己,那個深沉幽暗的自我,與試圖埋葬在酒精裡的過去。

作者简介

  班傑明·布萊克(Benjamin Black),1945年生於愛爾蘭威克斯福。本名: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曾任《愛爾蘭時報》文學編輯,也長期為《紐約時報》副刊撰寫書評,現居都柏林。  自1970年出版處女作《人魔龍狼金》(Long Lankin)至今,已寫了二十餘部小說,其著作獲獎不斷,包括「科學革命三部曲」:《哥白尼博士》(Doctor Copernicus)獲布萊克紀念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克普勒》(Kelper)獲衛報小說獎(Guardian Fiction Prize)。「框架三部曲」之一《證詞》(The Book of Evidence)曾榮獲1989年Guinness Peat航空獎;以及入圍1989年布克獎。2005年,班維爾更以《大海》(The Sea) 獲得曼布克獎。2011年,再度榮獲卡夫卡文學獎。堪稱是當代最著名的愛爾蘭作家。  《波士頓環球報》更盛讚他是「當今最偉大的英文作家」,也是公認為最有可能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愛爾蘭作家。  因為折服於西默農的寫作功力,用簡單直接的文字卻能創造曲折動人的故事,直指人心。作家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決心以班傑明·布萊克(Benjamin Black)為筆名,向喬治·西默農致敬,創作讓讀者深刻動容、心懸不已的故事。他於2007年開始發表「孤獨奎克」系列,並受各界好評。  陸劍,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英文系。主要譯著有長篇小說《框架三部曲》(《證詞》、《幽靈》、《雅典娜》,《林奇的歡愉》)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墮落的信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