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難-孝順的故事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C婪 著  页数:220  

内容概要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子夏問他的老師孔子什麼是孝?孔子說:「和顏悅色最難。」孔子並未從作為細節去回答子夏,反倒以「和顏悅色」為根本解答,因為發自內心的表情,才是子女對父母最溫暖的回報,雖然這個回報是父母所給予者的千萬分之一,如大海中的涓滴。過去證嚴法師曾解說過《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佛說父母之恩,「慈母像大地,嚴父配於天,覆載恩同等,父娘恩亦然」,父母照料並繫念子女,至死不渝。佛在世時,舟車交通極為費時,當然也沒有電報、電話、電郵,一個外遊或經商的兒子逾時未返,母親往往哭瞎了眼睛、哭出血來。
  
父母和子女不只是一種關係,是甚深的因緣和合而成。但是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孝道淡薄了,「色難」成為社會必須重新省思的議題。
證嚴上人講說孝順、勸人行孝長久未歇,他所殷殷期盼者,便是希望子女體會父母之恩,從和順發心、和顏悅色開始,讓人間的每一個家庭都是最完美的「老人院」。
本書分為四卷,從歷年來證嚴法師講述的眾多道理和故事中深情而出,卷一「親恩不能忘」,講述何以世間父母最親、其恩最重。卷二「行孝不能等」,說孝順是人的本分,是感恩和學佛的源始;無常迅速,行孝於當下,不要有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悔恨。卷三「人皆我父母」,則從子女和父母之因緣出發,及於六道輪迴中,一切現世、累世、有緣、無緣眾生,有大孝者才能有大愛,如《梵網經》所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卷四「新二十四孝」,講的是現代讓人動容的孝者,他們孝心真純,孝行照亮人間。
人身難得,人身從何而出?從父母而出。從「色難」的覺悟出發,從孝出發,此生,我們就當下學佛,自身也必然開始熾然光明。

作者简介

證嚴法師
一九三七年,出生於臺灣台中的清水鎮。一九六三年,依印順導師為親教師出家。師訓「為佛教,為眾生」,是年二十六歲。一九六六年,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年二十九歲。
一九六六年以後的數十年來,慈濟世界在法師慈悲呵護下,一步一步,堅實的茁壯;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濟人,出現在全世界許許多多有災難與苦痛的地方;透過親手拔除人們的苦與痛,法師的弟子們,謹守著法師堅定的菩薩志願與佛陀清涼的慈悲智慧,虔誠的追隨法師祈願;願人心能淨化,願社會能祥和,願天下能無災。

书籍目录

编辑缘起
卷一 亲恩不能忘
卷二 行孝不能等
卷三 人皆我父母
卷四 新二十四孝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色難-孝順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