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仁與天命:從《緇衣》看先秦儒學轉化成「經」

出版时间:2010/05/20  出版社:萬卷樓  作者:郭靜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舉凡世界主要文明,都自有其代代相傳的經典。「經」作為一種歷史概念,本身即代表著不同時代的觀念混合。尤其在經書的選編過程中,不但有各種後人對前代文獻的校勘、篩選、詮釋甚至誤讀,也滲入了各種國家、社會和學派的觀點。結合了原作的本意、每個世代的理解與注疏,層層疊疊,又藉經文融為一體。本書旨趣即在透過對《緇衣》篇不同版本的考釋,溯求文獻的原貌,並探究其演化、經化的歷史過程,以及成經後的演變。

作者简介

郭靜云(Olga Gorodetskaya)希伯來人,1965年秋分出生,俄羅斯科學院史學博士。現任於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兼任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博士生導師。專長先秦歷史與文獻考證,和考古學、古文字研究等。目前已發表中文論文三十餘篇,領域關涉殷商信仰、出土文獻、古文字、先秦思想與經學研究等。另有外文論文三十餘篇。本研究獲國家科學委員會獎助,研究計畫編號98-2410-H-194-002-MY2

书籍目录

導論:萬世之經
壹、總論
一、儒家經典形成
二、出土文獻對儒經的鉤沈作用
三、補記:今人在先秦文獻研究上的優勢
四、《緇衣》對研究儒家經典形成的作用
貳、簡本與經本《緇衣》的結構差異
一、簡本與經本結構的相左問題
二、簡本思路的一貫性和結構的完整性
三、簡本內容可分為內、外、雜篇
「內篇」
參、先秦簡本與帝國經本的主題差異
一、經本的篇首與其主題的表達
二、簡本的篇首與其主題的表達
三、從簡本到經本的主題變化
肆、「好媺」之方
一、第二至四章的「板塊」
二、第二章的校讐:媺惡之區分
三、第三章的校讐:君民互相透明無疑惑
四、第四章的校讐:君民互不可缺以及君王的責任
五、第一至四章在全篇論述中的位置
伍、君民心體論與民望概念
一、簡本第五和經本第十七章
二、章文:「君以民芒」原義推論
三、第五章引《詩》的問題
四、考證第五章引《書》的本義
五、總結:儒師的「上下心體論」課程
陸、先秦儒家建立的新概念:「」(仁)
一、「仁」在簡、經本結構中的位置
二、從簡本與經本第六章的比較探索「」之本義
三、聖王德政:簡本第七與經本第五章的思想例證
四、先秦儒家「仁論」的歷史背景及其在《緇衣》篇的位置
柒、受命者的身份與長民者的德行
一、簡本第八與經本第四章內在意涵的比較研究
二、天命概念與儒家思想
三、簡本與經之結構中該章的位置
捌、「內篇」總結:緇衣不改則萬民信任
一、簡、經本第九章
二、章文意旨
三、據《緇衣》簡本重考《都人士》逸詩原文
四、「內篇」總結
「外篇」
玖、「賢師」與「忠臣」:原文本旨及經本扭曲
一、「外篇」題一
二、簡本第十章與經本第十五章的比較研究
三、簡本第十一章與經本第十四章的比較研究
四、從賢師到忠臣
拾、親民和刑政:並論經本主題的來源
一、簡本第十二章與經本第三章的比較研究
二、簡本與經本第十三章的比較研究
三、「外篇題二」在全篇的位置
結語
附錄
引用書目
引用青銅器銘文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親仁與天命:從《緇衣》看先秦儒學轉化成「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