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莉亞姨媽與作家

出版时间:2011-10-1  出版社:麥田出版社  作者:馬里奧.巴爾加斯.尤薩  页数:368  译者:趙德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半自傳的年少愛情,交織以瘋狂天才劇作家所創作的廣播劇巴爾加斯.尤薩必讀經典作!作者自述:「……這部作品是我青年時代認識的廣播劇作家建議我寫的──某段時間裡,這位作家的情節劇令我極為入迷。為了不讓小說顯得過於虛假做作,我特意加進自傳成分:我的第一次婚姻經歷,它證明了小說這種體裁的出現並不是為了講述真實的事情,真實的事情一旦走向虛構便成了謊言(亦即成為可疑的、無法證實的真實的事情)……為此,我採取了必不可少的諷刺手法……微笑和嘲弄並不能完全掩飾本書作者在情感上對波麗露舞、放縱的激情以及驚險離奇的小說的偏愛。」*有為青年馬里奧剛考上大學,前途看好,不料,三十二歲離婚的遠房姨媽卻在此時來到家裡暫住,並且,為了趕跑亟欲一親芳澤的眾多登徒子,風姿綽約的年輕姨媽竟拉著這個「小朋友」四處兜轉。這麼轉啊轉,日久生情,這可闖出了大禍……家族眾人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打算拆散這對「忘年戀」……《胡莉亞姨媽與作家》是當代拉丁美洲重要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尤薩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全書以巴爾加斯.尤薩與姨媽胡莉亞戀愛的故事為主線,描寫了這位作家青年時期的生活。在本書的結構安排上,作者花費了不少心血。比如,在單數各章裡(全書共二十章)介紹了巴爾加斯.尤薩與胡莉亞的戀愛故事,同時為了表現那個毒龍般的社會如何吃人,作者頗具匠心地安排了劇作家彼得羅.卡瑪喬的興衰史;而在雙數各章裡(除第二十章以外),竟然各章獨立地作起短篇小說來,其故事情節又與單數的長篇小說全無直接關聯。雙數各章的短篇故事是一幅幅社會風俗畫,連貫起來看,便構成一個多層次的社會舞臺;而單數章長篇故事中的主人翁就是在這個舞臺上表演出一幕幕有聲有色扣人心弦的活劇。這部作品之所以受歡迎,除了在華文文學裡鮮為人知的高超的結構現實主義藝術手法外,更重要的是作家以細膩的筆觸把他和姨媽胡莉亞的羅曼史寫得栩栩如生,感人肺腑,讀者只需讀上幾頁便拍案叫絕,再也難以放下,且愈是讀下去,愈受故事所吸引,非一氣終卷不可。

作者简介

馬里奧.巴爾加斯.尤薩
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馬里奧.巴爾加斯.尤薩Mario Vargas Llosa
「在令人厭倦的自戀時代,他是左拉、紀德與卡繆的體現:一個模範與先驅。」(節自諾貝爾文學獎授獎頌詞)
一九三六年生於祕魯亞雷基帕市(Arequipa),與馬奎斯齊名的拉美文學作家。小說作品主題大都描寫社會底層生活,顯現社會改革色彩,一九八九年前後曾多次來臺訪問。他詭譎瑰奇的小說技法與豐富多樣而深刻的內容,為他帶來「結構寫實主義大師」的稱號。
巴爾加斯.尤薩的創作領域多元而豐富,曾獲許多國際大獎的肯定,不僅是作家、詩人,有小說、劇本、散文隨筆、詩、文學評論、政論雜文等創作,也曾導演舞臺戲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目及從政。一九六六年以第二本長篇小說《綠房子》(La casa verde,麥田即將出版)獲文學批評獎及羅慕洛.加列哥斯國際小說獎(Premio Internacional Romulo Gallegos)等殊榮,一九九四年獲西班牙文學最高榮譽「塞萬提斯文學獎」,一九九五年獲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二○○二年獲筆會╱納博可夫文學獎(Premio PEN/Nabokov),二○一○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著有《城市與狗》、《龐達雷翁上尉與勞軍女郎》、《胡莉亞姨媽與作家》(舊譯:《愛情萬歲》)、《公羊的盛宴》、《世界末日之戰》、《天堂在另一個街角》、《壞女孩的惡作劇》(麥田即將出版)、《凱爾特之夢》等。
趙德明/李德明/蔣宗曹/尹承東
趙德明:北京大學西語系西班牙語教授、博士班研究生導師,最早將馬里奧.巴爾加斯.尤薩作品譯成中文介紹給中文讀者的中國西班牙語文學研究者。譯著有《城市與狗》、《情愛筆記》、《給青年小說家的信》、《水中魚》,主編中文版《馬里奧.巴爾加斯.尤薩全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胡莉亞姨媽與作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作者的自传和广播剧作家彼得罗卡玛乔兴衰史。一个十八岁的大学生与比自己大十岁的离婚的女人——自己姨妈的表妹,相爱然后冲破万难终于结婚,以及每两章中间穿插的独立的短篇小说。对于这个爱情故事,虽然最后的结局两个人还是以离婚收场,但是十八岁青年炽热的爱,唤醒一个年过三十的女人重新寻回的少女般的情怀与激情,不顾世俗的眼光和家族的压力,毅然决定跑遍整个利马只为了完成婚礼,用一种光明的形式来证明彼此爱情的存在,仍然使得这个爱情故事变得可歌可泣。
      
      个人还是挺喜欢胡莉娅姨妈这个角色的,虽然是个离了婚的女人,除了拥有年轻少妇的些许成熟的韵味,却也丝毫不缺乏少女般的俏皮与活泼。比如她故作姿态地以一个长辈的身份亲切地称呼“我”为“小巴尔加斯”、“马里多”,以及在第十九章终于能够如愿以偿长相厮守时候最后一段的描述:
      “哎呀,小巴尔加斯”,她一面急忙脱衣服,一面笑着说道,“你已经长成大人啦,现在为了诸事如意,去掉你脸上的孩子气,答应我,你留起胡子来吧。”
      
      还是想把大篇幅留给那个给我触动最大的矮小的广播剧作家彼得罗卡玛乔。
      
      其实说他是整部小说的真正主角一点也不过分。略萨——这个结构写实主义大师,将意识流和黑色幽默的形态在这个角色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以为他和老赫纳罗、小赫纳罗以及巴斯库亚尔一般,只不过是剧情需要出现在小说中的一个小人物罢了。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他比较怪癖,他的出场同样非比寻常——“他穿一身很旧的黑西装,衬衫和蝴蝶结领带上有不少污迹,身材介于矮子与侏儒之间,长着一个大鼻子和一双异常活泼的眼睛,目光里闪烁着某种不寻常的东西,他的年龄大概三十到五十岁之间,一头长及肩膀的油污黑发闪闪发亮。他的姿势,动作和表情,使人立刻想到带有活动关节的玩具娃娃,想到用线牵引的木偶。”
      这就是那个狂妄的才华横溢的作家。他视写作和艺术为完全的生命,他对待排练广播剧录音时犹如置身葬礼上般的严肃,丝毫不得怠慢。除了吃饭睡觉这些例行的事情,以及到布兰萨咖啡馆喝一杯薄荷马黛茶清醒清醒头脑——其它的一切,于他而言,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以至于当万千的崇拜者簇拥而至的时候,他所显示出的冷淡与不屑甚至是厌恶。
      
      “他的两个手指打字,打得很快。我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却不敢相信。他从不停下来查找某个词或者沉思一下,在他的狂热的鼓胀的小眼睛里从未出现过疑问的影子。看起来他像是在誊清一篇背熟的课文,在听着别人的口述而打字。他的小手指如此迅速地落在键盘上,一天工作九至十个小时,创作出好几个故事的情节、片断和对话,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他却确实做到了,剧本从他顽强的脑袋里和不知疲倦的双手里一个接一个地以恰当的方式产生出来,有如一架机器上制造出的一串串香肠。”
      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停写作,一个剧本写完之后,他从来不会留副本也从来不会回头去阅读或者修改,任凭思想和灵感迸发,然后毫不停顿地着手创作下一个。他认为故事和听众见面,应该是新鲜的,如同水果和花草,因为艺术不容贮存,更不用说时间已使之腐败了的食物。对他来说,生活即写作。他从不去关心自己的作品能存在多久。他写完这些剧本时,心里总是默默地想着,一旦它们被观众所吸收,就应该烟消云散了。“我的剧本保存在一个比书籍更难以磨灭的地方”当“我”问他是否从未想到过出版,他当即教训“我“说:“它们保存在电台听众的脑子里”。
      于他的创作而言,这是一种冲破理性,发挥本能冲动的过程以及完全不受约束的意识流创作,也许正是这位大师想要表达的。
      
      黑色幽默同样贯穿在整部作品中,尤其是在穿插在其中的短片小说中。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说,每一篇短片故事都是一副社会风俗画,将它们连贯起来看,便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社会舞台。而长篇中的主人翁就是在这个舞台上便演出一幕幕绘声绘色动人心弦的活剧的。短片小说作者即是长篇小说中的剧作家彼得罗卡玛乔,他自己本身命运的由兴到衰,从一开始才华横溢受无数追捧的剧作家,他只为艺术和生活而创作,然而却被当作追求利益的工具,最后终于积劳成疾,以至于他的大脑连同他的作品一起混乱。而企业家一见摇钱树已经榨干,便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一推了之。
      
      “主要的变化要算是头发了。剪掉披肩式的长发,理成光头,他的脸显得更加轮廓突出,更加瘦小了,已经失去了他的特征,再也难以恢复了。此外,他比以前瘦多了,看上衣像个伊斯兰托钵僧,几乎是个幽灵。从前,他只穿黑衣服,穿那身悲凄的发亮的西装。那条花结小领带永远是系着的。现在他穿着搬运工人的上装,衬衣打满了补丁,鞋子用绳子捆着,看起来像是个十几年前的小丑。”
      这是对他最后的描写。当“我”问他是否还记得“我”时,他故作姿态,极力想掩饰自己的落魄与狼狈:
      “是的,这有可能,我不否认。我们可能认识,确实如此。”他又重复说:"很高兴见到您。”
      
      以此来维持那卑微的自尊。
      
      而他最后的命运也只能靠着妻子卖淫才能勉强维生,当然也早已才华不再。他自己本身的命运就是一幅社会风俗画,如同他对阿根廷人的厌恶至极一般,如同他每个星期日乔装打扮成小说中的人物来进行创作一般:他时而别上女人的发结,时而穿上医生的白大褂,时而戴上犹太教师的假胡子。相互交错,却又紧密结合,共同表现出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
      
      当看到第七章中他第一次对“我”敞开心扉展示他的珍藏品——消防队员的头盔,各种类型的假胡须,一个英国法官的假发,一枚军人勋章,胖女人、老头和傻孩子的假面具,交通警察的指挥棒,老水手的帽子和烟斗,假鼻子,假耳朵,棉花做的胡子……,便不自觉地被他所触动,这是一种何其的认真,这个禁欲主义的矮子,他从不把创作当作追求利益与名声的手段,他只把艺术家的职业奉为神明。
      
      “为了同我的人物交融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打扮成他们的样子呢?在我描写他们的时候,谁能禁止我有他们的鼻子、头发和大礼服?”
      
      这是全篇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这就是剧作家彼得罗卡玛乔。他每次只喝加薄荷的马黛茶。
      “那茶对胃很适宜,也非常有助于消化。此外,还有助于减肥”他说。
      
  •      非常难得地买到了巴尔加斯·略萨的《胡利亚姨妈与作家》与其姨妈为澄清前夫小说出版引起的轰动而写的《作家与胡利亚姨妈》,名动一时的两地书,云南人民出版社将这两本前后相隔五年分别出版自秘鲁和玻利维亚的自传体小说合成一集,可谓奇书。
       《胡利亚姨妈与作家》是以作者略萨在利马读大学期间在广播电视台兼职担任新闻记者时期与舅妈的妹妹胡利亚姨妈的曲折恋爱故事为主线,叙述了通过与真正的艺术家广播剧作家彼得罗·卡马乔的交往和友谊,给自己的文学创作事业很多启发,而卡马乔的遭遇则让我们联想到那个时代的文学、资本势力对文艺创作者的压榨。在贪婪的电台老板赫鲁纳父子的唆使下,卡马乔完全放弃了正常人的生活,离家住在工作室,清教徒似的饮食起居,昼夜不停地创作修改广播剧,为了全情投入创作,他购置了各种道具医生的袍子、妇人的假发套等各种滑稽装扮工具来使自己融入那些四五十岁渐至人生佳境的角色。
       而小说中的亮彩无疑是穿插在故事进程中(偶数章为广播剧作家所撰写的故事)引起整个秘鲁民间狂热的彼得罗·卡马乔所创作的广播剧小说,作者在真实的故事中也通过舅妈、姨妈、姥姥的口中耳闻了逐渐风靡起来剧情离奇的广播剧。广播剧浓缩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实,军事独裁政权、腐败教会、和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小市民:其中有在婚礼上露馅的富室豪门子女的乱伦事件,警察夜间巡逻发现形体性情奇怪的非法移民而当局试图处决这位来客以求息事,一个灭鼠成瘾的富商受到家庭的唾弃,一位事业蒸蒸日上的推销员由于车祸引发精神分裂而有名的心理医生却让他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一位受到贵妇资助的贫民成长为一个教区教士他采取非常务实的手段来解决地区的卖淫、吸毒、文盲等问题但最终遭到恪守信条的教士的挤兑而丧失群众……
       随着作者和胡利亚姨妈的感情渐至高潮,我们的广播剧作家也走向了癫狂的道路,由于劳碌的工作而缺乏休息他终日精神恍惚记忆力衰退,以至于记串了自己创作的剧本中的人物(他在别处死了,而又在新的故事中成为另一个角色);更为令人痛惜的是卡马乔的创作并没有为自己带来财富和安逸的生活,积劳成疾之后被无情的老板送入精神病院自生自灭,靠着他的妻子在夜总会里的辛劳,才死里逃生。但出院之后,他已经完全丧失了往日的创作才能,数十年之后与作者相见已经忘却了属于一个天才的傲慢。
       广播剧在最后两章的故事中史无前例的足球赛事和一场华丽的音乐演出中划下了结尾,所有曾经在剧中出现的主人公、所有美的丑的势力,所有的罪恶和耻辱都终结了,足球赛场的一场骚动和音乐会的一场地震毁灭了这两个故事即将呈现的美好结局——两段并不那么完美的爱恋。这仿佛也在昭告我们,没有社会和人整体良知的提升,所有的现实和情感都将惨烈地被埋葬。
       在《作家与胡利亚姨妈》中我们看到的是站在女性视角的胡利亚讲略萨没有说出来的那些事儿,自己如何走进略萨的生活并如何痛苦地走出……在西班牙、法国的勉力支撑作家的创作生活,作家与舅舅家的表妹偷情以至最终摧毁了他们的爱和家庭,也有一定的可读性的。
  •     结构特别,更重要的是读着有趣,并没有通常诺奖作家作品的晦涩感。老姐说大约是翻译问题导致有些作品难读。不得不提的是翻译,很到位,很流畅。
      感觉现在小语种的翻译水平要高于英文作品的翻译水平。少而精、多而不精,是否这就是原因。
  •     1 这本书的主题。很奇怪的,与它那“很南美”的卖点:性和混乱,没有多大关系。性写得很干净,很谨慎。(我推测这和略萨本人的生活有关,到后面再说。)实际上这更多的是一本关于“什么是一个作家”、“一个文青应该如何度过一生”的书。
      
      单数章节是18岁少年“我”的生活,双数章节是电台广播剧里的惊涛骇浪的故事。单数和双数章节的结合点是一个人,彼得罗•卡马乔,他是个为电台写广播剧的作家,也参与广播剧的制作。少年喜爱他,观察他。少年身边的人,尤其是女性,都喜欢听他写的广播剧。卡马乔保持着最高度的紧张不停写作,直到最后累垮进了精神病院。到了最后的第二十章,多年之后“我”重返利马,意外与彼得罗•卡马乔重逢。出院后他再也写不出东西来了,打一份卑微的小工,基本靠又老又俗气的阿根廷妻子做妓女养活,他装作不认识“我”,用与辉煌的过去拉开距离的方式保持自尊。
      
      一直到这个时候,略萨才不动声色地告诉读者,卡马乔为什么这么痛恨阿根廷。略萨是一个直到最后还能翻台子的作家,他很高明。
      
      2 什么是一个作家。彼得罗•卡马乔这个人物,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月亮和六便士》里面的查理斯•斯特里克兰德。后者原是个平平无奇的证券经纪人,有一天突然抛家弃子去学画画了,他忍受一切困厄而毫不在意,住在大溪地一直画到死。到临死的时候,他患麻风病瞎了,肢体残缺不全。但是他坐在自己的屋子里画艳丽的、生命力蓬勃的壁画,看到的医生说:“如果能够这样比较的话,也许一个人看到开天辟地之初就是怀着这样欣喜而又畏服的感觉的。这幅画具有压人的气势,它既是肉欲的,又充满无限热情。与此同时它又含着某种令人恐惧的成分,叫人看着心惊肉跳……”毛姆写的不是什么恐怖故事,而是关于一个人为什么会爱上艺术,艺术的本质又是什么。可以说,毛姆是想写一个甚至比爱情更大的秘密。《胡利娅作家和姨妈》也是如此。虽然卡马乔不像这个画家有一个突然的人生转折,以及去到一个非常异国情调的小岛,可是他们两人的共同点还是很明显的:他们俩都有喷薄的创作激情,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创作而活着,毫不在意生活的困厄痛苦,以及俗世的目光,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天才,除此以外,别无其他。他们行为莽撞,对他人毫无关心怜悯,倒不全是因为自私,而是艺术的翅膀一张开,便如垂天之云,此外他们什么都看不到,也顾不到了。
      
      在创作鼎盛时期,卡马乔是这样过日子的:“他的手指如此迅速地落在键盘上,一天工作九至十个小时,创作出好几个故事的情节、片断和对话,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他确实做到了,剧本从他顽强的脑袋里和不知疲倦的双手里一个接一个地以恰当的方式产生出来,有如一架机器上制造出的一串串香肠。”——可是,广播剧毕竟是不入流的作品,这个卡马乔缺乏深厚的文学素养,对普鲁斯特、存在主义等等一窍不通,除去写故事他什么也不想,也完全没有进入文学史的野心。这就使“我”对写作这门行当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困惑。
      
      与此同时,卡马乔的广播剧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功,收听率极高,广告商抢破脑袋,粉丝涌至电台门口渴望一睹偶像风采。他的广播剧总是有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一个“五十多岁,年富力强”的主人公,总是无情地讽刺阿根廷人,并用一个问号来结尾。慢慢的,在高强度工作之下,他的故事开始出现混乱,他记不清以往故事的人物,把他们胡乱地串进了后面的故事中,可是听众以为这是新的技巧,反而更加倾倒。第十八章就是混乱的“故事大串联”的巅峰,此后心力耗尽的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3 作为作家的自觉和人生的冲突。略萨给我最深刻印象的还不是他的才华,而是他对于走上作家这条路的高度自觉。如果书里的“我”,差不多可以等同于略萨本人,那么,书里发愿以写作为毕生目标、写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又撕毁的少年,也正是青春期略萨的写照。从十几岁开始,略萨就一点都不走弯路地、毫不犹豫地奔在这条道上。像全世界文青一样,他梦想去巴黎拉丁区找一个阁楼生活,写作,他做到了。婚后,尽管生活那么困苦,他也决定只要找不用整天坐班的工作——他需要每天都有半天拿来写作。
      
      我怀疑略萨和胡利娅姨妈搞在一起,就有身为一个作家要最大限度体验生活的意愿在其中作祟。不管怎么说,一个刚脱离青春期的孩子能赢得实战经验丰富的熟女姨妈的爱,甚至令她放弃优渥生活的可能性下嫁,确实是很大的成就。
      
      书里最让我觉得好笑的就是对胡利娅姨妈的描写。几乎是跳跃着的,蜻蜓点水的描写,断断续续的几乎让人没有办法对姨妈的音容笑貌、对少年如何爱上她产生一个连贯的印象。对于这样一段惊世骇俗的感情来说,写法也过于家常,仿佛刻意不作惊人之语。既然略萨可以把卡马乔写得这么生动而耐人寻味,我只能说,他对姨妈的描写的是故意的——故意藏着掖着呗……因为他的后一个妻子就在那虎视眈眈地看着呢!——“你竟敢把她比作‘灵魂之光、欲念之火’?说她是绝代佳人?你们做爱天雷地火?那我是什么?”啪!煎锅立刻飞来!最糟糕的是,他的后一个妻子是他的表妹,也就是他胡利娅姨妈的外甥女(略萨老在自己家族里面找对象,这对他的亲戚关系肯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她们互相之间是很熟悉的,所以他写的时候顾忌就更多了……我读着这些躲躲闪闪的文字,仿佛可以看到他脑袋上悬着的那只煎锅……
      
      尽管如此,书中的胡利娅姨妈仍然有一种特殊的骨瓷般的光泽,她的美不是炫耀,而是折服。书中对胡利娅姨妈的第一个描写是“任何人也不会把她当成美女,但是她并不因此而感到不悦”,这是个基调,此后略萨再没有赞扬过她的任何容貌和身体上的细节。可是在看来不褒不贬的白描中,她骨子里的天真,她直爽又体贴的言谈举止,她的清醒和热情,依然是赏心悦目,令人心折。胡利娅姨妈在热恋中说:“五年,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一种南美人的清醒:激情、纯真、不对人性抱过高的期望,但也不让自己后悔。
      
      
      4《月亮和六便士》里面有这么一句让人发噱的话:
      
      “这也是我的一个最基本的看法,”凡•布施•泰勒先生说,“伟大的艺术从来就是最富于装饰价值的。”
      
      这是某位附庸风雅的先生对于艺术这回事的看法。至于略萨笔下的电台老板呢,卡马乔的天才在他们眼里只意味着一件事:钱。当掠夺完了卡马乔的全部创作成果,他们就对作家不管不顾了。
      
      总有人把艺术这回事看得这么低,以为要不就是漂亮的装饰品,是挣钱之余随便搞搞来表现品位的,要不就只是挣钱的手段而已。当然,艺术跟虚荣、跟钱都密不可分,人性也从来不是纯粹的。可是在那些“被艺术附体”的人那里,艺术从来不是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事”,而根本就是唯一。在这些人创作的时候,他们无限接近神。这其中有些东西,毛姆和略萨花了十几万字,才描摹万一,当然不是驽钝如我花两千字就能说清的,可是哪怕一想到这种状态,我都既敬且畏,神为之夺。
      
      
      
      
  •     诺奖公布的那天我感叹终于颁给了一个我知道的作家。以前我买过一本给青年小说家的信,那段时间我挺爱读这种标题的书,比如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朱光潜给青年的十封信,青年就是用作假想的学生被写信的。诺奖公布后,我很鄙视那些专栏作家只扯略萨的八卦而几乎不谈他的作品。这部小说看到三分之二,我就还给了图书馆,我理解为什么了,这小说没什么好谈的,还不如谈谈八卦呢。玩结构,一条主线,主线看的想打磕睡,串起一堆作为广播剧的故事,那些故事都是到关键处嘎然而止,一个两个三个,你坑爹啊。诺奖小说和奥斯卡电影差不多难看,问题是布克奖龚古尔奖更难看。
  •   ……我读着这些躲躲闪闪的文字,仿佛可以看到他脑袋上悬着的那只煎锅……
    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   真有趣!!
    后来姨妈生气写的那本,也有汉译本,但我一直没看过。。。
  •   姨妈写的那本叫《作家与胡利娅姨妈》,哈 哈 哈
  •   打略萨的这个书名,我总会很自然地打成《胡利娅作家与姨妈》……
  •   “这是一种南美人的清醒:激情、纯真、不对人性抱过高的期望,但也不让自己后悔。” 赞这个
  •   胡利娅与姨妈作家。。嗯。。
  •   2010-11-27 20:15:21 桃花石上书生
      姨妈写的那本叫《作家与胡利娅姨妈》,哈 哈 哈
    一加八卦就让人兴趣暴涨 *──*
  •   汉译名字就是以八卦为目的哈哈~~姨妈那本的原名其实很淳朴……
  •   为什么我一直都讨厌读欧美文学,高一时买了本《莎士比亚悲喜剧》,下了几次决心,还是让它落灰了,唯一读完的只有《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   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应该更适合拿来和月亮河和六便士对比
  •   綠房子很好看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